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城南旧事(新课标名师精评版)/新课标经典文学名著金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林海音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以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于1960年出版。本书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四合皖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英子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出现在文章中,当她发现大人们的美好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就愈发显得孱弱。缠绕在文章中那种无往不复的悲剧轮回也就更加令人触目和深省,这也正是本文显得丰富厚重的关键之笔。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台。文中所散发的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想念,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本书对很多重点句段进行点评和赏析,还摘录了大量好词好句,并提炼作者的写作技巧,针对书中内容提出问题,让读者全方位地品读本书,学习写作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内容推荐

林海音(1918—2001),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著名作家。《城南旧事(新课标名师精评版)》精选了《城南旧事》《英子的乡恋》中适合孩子阅读的优秀篇目。《城南旧事》以作者的童年生活为背景,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南的往事,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展现了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笔触淡雅,满含怀旧基调和眷念之情,又在懵懂稚拙中道尽了人世复杂的情感,展示了英子对人生的思索和困惑。其中,《窃读记》被选入小学五年级课本,《爸爸的花儿落了》被选入初中课本。

目录

·第一部·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代序)

 惠安馆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儿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冬阳童年骆驼队(后记)

 读《城南旧事》有感

·第二部·英子的乡恋

 书桌

 小林的伞

 今天是星期天!

 窗

 生之趣

 春

 友情

 黄昏对话

 英子的乡恋

 故乡一日

 我的童玩

 冬生娘仔

 婆婆的晨妆——缠足和篦发

 番薯人

 一位乡下老师——兼记新埔国小八十三周年

 旧时三女子

 家住书坊边——琉璃厂、厂甸、海王村公园

 文华阁剪发记

 外一篇 窃读记

知识考点

试读章节

惠安馆

太阳从大玻璃窗透进来,照到大白纸糊的墙上,照到三屉桌上,照到我的小床上来了。我醒了,还躺在床上,看那道太阳光里飞舞着的许多小小的、小小的尘埃。宋妈过来掸窗台,掸桌子,随着鸡毛掸子的舞动,那道阳光里的尘埃加多了,飞舞得更热闹了,我赶忙拉起被来蒙住脸,是怕尘埃把我呛得咳嗽。(开篇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主人公,通过“我”的视角,将灰尘在阳光中的景象细致地描绘出来,说明“我”善于观察,好奇心强。)

宋妈的鸡毛掸子轮到来掸我的小床了,小床上的棱棱角角她都掸到了,掸子把儿碰在床栏上,格格地响,我想骂她,但她倒先说话了:“还没睡够哪!”说着,她把我的被大掀开来,我穿着绒裤褂的身体整个露在被外,立刻就打了两个喷嚏。她强迫我起来,给我穿衣服。印花斜纹布的棉袄棉裤,都是新做的,棉裤筒多可笑,可以直立放在那里,就知道那棉花够多厚了。

妈正坐在炉子边梳头,倾着身子,一大把头发从后脖子顺过来,她就用篦子篦呀篦呀的。炉子上是一瓶玫瑰色的发油,天气冷,油凝住了,总要放在炉子上化一化才能擦。

窗外很明亮,干秃的树枝上落着几只不怕冷的小鸟, (环境描写,表现北京冬天的寒冷和萧瑟。)我在想,什么时候那树上才能长满叶子呢?这是我们在北京过的第一个冬天。

妈妈还说不好北京话,她正在告诉宋妈,今天买什么菜。妈不会说“买一斤猪肉,不要太肥。”她说:“买一斤租漏,不要太回。”

宋妈梳完了头,用她的油手抹在我的头发上,也给我梳了两条辫子。我看宋妈提着篮子要出去了,连忙喊住她:“宋妈,我跟你去买菜。”

宋妈说:“你不怕惠难馆的疯子?”

宋妈是顺义县人,她也说不好北京话,她说成“惠难馆”,妈说成“灰娃馆”,爸说成“飞安馆”,我随着胡同里的孩子说“惠安馆”,到底哪一个对,我不知道。

我为什么要怕惠安馆的疯子?她昨天还冲我笑呢!她那一笑真有意思,要不是妈紧紧拉我的手,我就会走过去看她,跟她说话了。

惠安馆在我们这条胡同的最前一家,三层石台阶上去,就是两扇大黑门凹进去,门上横着一块匾,路过的时候爸爸教我念过:“飞安会馆”。爸说里面住的都是从“飞安”那个地方来的学生,像叔叔一样,在大学里念书。

“也在北京大学?”我问爸爸。

“北京的大学多着呢,还有清华大学呀!燕京大学呀!”

“可以不可以到飞安——不,惠安馆里找叔叔们玩一玩?”  [“做唔得!做唔得!”我知道,我无论要求什么事,爸终归要拿这句客家话来拒绝我。我想总有一天我要迈上那三层台阶,走进那黑洞洞的大门里去的。]

惠安馆的疯子我看见好几次了,[每一次只要她站在门口,宋妈或者妈就赶快捏紧我的手,轻轻说:“疯子!”我们便擦着墙边走过去,我如果要回头再张望一下,她们就用力拉我的胳臂制止我。]其实那疯子还不就是一个梳着油松大辫子的大姑娘,像张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样!她总是倚着门墙站着,看来来往往过路的人。

是昨天,我跟着妈妈到骡马市的佛照楼去买东西,妈是去买擦脸的鸭蛋粉,我呢,就是爱吃那里的八珍梅。我们从骡马市大街回来,穿过魏染胡同、西草厂,到了椿树胡同的井窝子,井窝子斜对面就是我们住的这条胡同。[刚一进胡同,我就看见惠安馆的疯子了,她穿了一身绛紫色的棉袄,黑绒的毛窝,头上留着一排刘海儿,辫子上扎的是大红绒绳,她正把大辫子甩到前面来,两手玩弄着辫梢,愣愣地看着对面人家院子里的那棵老洋槐。]干树枝子上有几只乌鸦,胡同里没什么人。

妈妈正低头嘴里念叨着,准是在算她今天共买了多少钱的东西,好跟无事不操心的爸爸报账,所以妈没留神已经走到了“灰娃馆”。我跟在妈的后面,一直看疯子,竟忘了走路。这时疯子的眼光从洋槐上落下来,正好看到我,她眼珠不动地盯着我,好像要在我的脸上找什么。她的脸白得发青,鼻子尖有点红,大概是冷风吹冻的,尖尖的下巴,两片薄嘴唇紧紧地闭着。忽然她的嘴唇动了,眼睛也眨了两下,带着笑,好像要说话,弄着辫梢的手也向我伸出来,招我过去呢。 (白得发青的脸、冻红的鼻尖、尖下巴、薄嘴唇表现了疯子的可怜,而她的肢体动作体现了她对“我”的友好。)不知怎么,我浑身大大地打了一个寒战,跟着,我就随着她的招手和笑意要向她走去。——可是妈回过头来了,突然把我一拉:“怎么啦,你?”

“嗯?”我有点迷糊。妈看了疯子一眼,说:“为什么打哆嗦?是不是怕——是不是要溺尿?快回家!”我的手被妈使劲拖拉着。

回到家来,我心里还惦念着疯子的那副模样儿。她的笑不是很有意思吗?如果我跟她说话——我说:“嘿!”她会怎么样呢?我愣愣地想着,懒得吃晚饭,实在也是八珍梅吃多了。(“我”不但不怕疯子,还想接近她,体现了“我”的好奇。)但是晚饭后,妈对宋妈说:“英子一定吓着了。”然后给我沏了碗白糖水,叫我喝下去,并且命令我钻被窝睡觉。

这时,我的辫子梳好了,追了宋妈去买菜,她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她的那条恶心的大黑棉裤,那么厚,那么肥,裤脚缚着。别人告诉妈说,北京的老妈子很会偷东西,她们偷了米就一把一把顺着裤腰装进裤兜子,刚好落到缚着的裤脚管里,不会漏出来。我在想,宋妈的肥裤脚里,不知道有没有我家的白米。

P7-10

序言

美好的童年,淡淡的乡愁

林海音(1918—2001),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林含英,台湾苗栗人,生于日本大阪,五岁随父母到北京,定居城南。1948年,她回到台湾。在台湾文坛上,林海音可以说是殿堂级的人物。她一生创作丰厚,留下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其中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曾入选《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由《城南旧事》改编的同名电影还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

本书收录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和散文随笔集《英子的乡恋》里的部分文章。

《城南旧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英子的小女孩,她的故乡在台湾,很小就随父母移居北京,扎根城南的胡同。她纯真、善良、有爱心,非常同情秀贞、妞儿、偷东西的年轻人等社会底层人物,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父亲的早逝让她不得不告别童年,承担家庭的重任,那美好、心酸又难忘的童年回忆慰藉了她的心,成为她一生最珍贵的财富。

《英子的乡恋》通过一篇篇富有生活气息的散文、随笔,以小见大,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台湾和北京两大故乡的思恋,以及对已故先辈的深切怀念。字里行间洋溢着人间真情,意味无穷,让读者读来感觉亲切、自然,产生情感的共鸣。

在林海音的笔下,20世纪初期的北京就像一张发黄的老照片,故乡台湾就像一幅清新的水墨画,二者都散发出历久弥新的魅力。岁月消逝,物是人非,而她的文字主题积极,充满了生活气息,值得青少年读者细细品读。为了帮助青少年读者感受名著的魅力,我们对很多重点句段进行点评和赏析,还摘录了大量好词好句,并提炼作者的写作技巧,针对书中内容提出问题,让读者全方位地品读本书,学习写作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希望这本书能让青少年读者重温童年的美好,感受人间真情,传递给他们温暖和力量,伴他们一路成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4: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