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劳伦斯编著的《虹(全译本)/世界文学名著》是一部社会批判小说,也是一部心理分析小说。在作品中作者以深刻细腻的笔触,揭示了十九世纪后期的英国随着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如道德观、价值观、爱情观、宗教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并且从探索两性关系变化的角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异化。小说通过汤姆·布朗文一家三代人的感情纠葛来表现对完美自然,和谐家庭关系的追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虹(全译本)/世界文学名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英)劳伦斯 |
出版社 | 北方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劳伦斯编著的《虹(全译本)/世界文学名著》是一部社会批判小说,也是一部心理分析小说。在作品中作者以深刻细腻的笔触,揭示了十九世纪后期的英国随着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如道德观、价值观、爱情观、宗教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并且从探索两性关系变化的角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异化。小说通过汤姆·布朗文一家三代人的感情纠葛来表现对完美自然,和谐家庭关系的追寻。 内容推荐 由劳伦斯编著的《虹(全译本)/世界文学名著》以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史诗般的画面,以及对两性关系严肃而充满热情的探索,成为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一部经典作品。 小说通过一家三代人的生活经历,描写了英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描述了工业革命给传统的乡村带来的巨大变化,不仅从两性关系上探讨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摧残,而且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目录 第一章 汤姆·布莱文娶下一位波兰太太 第二章 他们在沼泽农庄上的生活 第三章 安娜·莱斯基的童年 第四章 安娜·布莱文少女时代 第五章 沼泽农庄上的婚礼 第六章 胜利者,安娜 第七章 大教堂 第八章 孩子 第九章 沼泽农庄的水灾 第十章 拓展的视野 第十一章 初恋 第十二章 羞惭 第十三章 男人的世界 第十四章 延伸的生活 第十五章 欢悦中的痛楚 第十六章 虹 试读章节 大坝占了耕地,布莱文家因此获得了一笔数目可观的赔偿费。不久,在运河旁边又挖开了一座煤矿;随即中原铁路修建完毕,沿着河谷一直延伸到伊尔科斯顿山脚下,到这时外部世界终于打进来了。‘小镇发展得非常迅速,布莱文家始终忙着生产一些供应城市用的商品,他们几乎成了商人,也变得比以前更富有了。 但是沼泽农庄仍旧保持原始、偏僻的老样子。在运河堤岸这片安宁的土地上,河水在阳光灿烂的河谷中流淌着,蜿蜒流过一排排的赤杨树,一条大路在白蜡树的掩映下从布莱文家的花园门前经过。 而从花园门前顺着道路朝右前方看,透过高架在运河上引水渠里黑魃魃的拱洞,可以看到不远处曲折分布的煤坑。再往前去是一片简陋的红砖房附着在河谷的两边,最远处则是城里那吐着黑烟的小山包。 布莱文的农舍刚好逃离了文明的侵犯,路边上这座房屋显得孤零零的。花园里有一条小路可以直接与大路相通。到了春天,这条小路的旁边长满了嫩黄的洋水仙花、绿叶黄花。在房屋两侧,丁香花、绣球花和水蜡花争芳吐艳,几乎把农庄的全部遮掩住了。 房屋后面是一片破旧不堪的小棚子,从几个边界不清的牲畜栏边一直延伸到房屋的围墙附近;在最远的一堵墙脚下有一方养鸭的池塘。脚踩出来的岸边路上散落着洁白的羽毛,还有一些粘满泥土的羽毛被吹到运河堤岸下面的草地和豆荆树丛中去了。那堤岸高高耸立,仿佛是近处的一扇影壁,以至于偶尔能看到一个人影从堤坝上闪过,人或者马车走在堤上就像是从天际上穿过一样。 起初,布莱文一家被他们身边发生的这一切混乱的状况惊呆了。新修筑的运河堤坝穿过他家的土地,弄得他们自己都不认识自己家的地方了。这座坚实的大坝把他们与外界隔绝开来,他们感到很不安。当他们在田间劳作的时候,时常从远处那熟悉的大堤上传来有节奏的机器开动的轰鸣声。这声音开始使他们感到惊奇,后来就变得让人头皮都发麻。他们心中回荡着火车那令人心惊肉跳的汽笛声,这声音给他们带来一种含有恐惧意味的快乐,它欢快地宣布着:远方的世界已经在向他们靠近,就在眼前了。 当农民们从城里赶着车回来的时候,他们时常可以遇到刚从矿井下上来的成群结队的满身乌黑的矿工。在他们收割庄稼的时候,西风会吹来坑道里冒出的淡淡的硫质燃烧味儿。十一月,当他们拔萝卜的时候,能够听到空车皮在转弯时发出刺耳的咣当咣当声,这响声在他们心头回荡,同时也告知他们远处正在进行着其他活动。 在这期间,艾尔弗雷德·布莱文已经和希诺的一个妇女——人称“黑老马的女儿”结了婚。她苗条、俏丽、皮肤黝黑,说话非常逗,什么尖刻的话只要从她口中说出就不会觉得刺耳了。她也知道自己是个有点奇怪、又自得其乐的人,说话很不客气,但是从来不往心里去,也很少动感情。因此,尽管她时常无休止地抱怨,提高嗓门挑她丈夫的刺儿,骂完她丈夫之后可能还会对他身边的人高声叫骂几句,但是那些挨骂的人只会感到非常有趣,并且和她更亲近了,即使他们被激怒,简直不能忍耐时,结果也是这样。她没完没了地冲她丈夫大声叫喊着,可总是会用平缓的、不紧不慢的语调和不同寻常言语哄他。尽管布莱文先生有时会无可奈何地对她所讲的那些话难为情地皱皱眉头,但是她的态度总让他感到某种骄傲和男子汉的胜利,充满了暧昧的感觉。 布莱文的目光中透着一种幽默的微笑,那简直是开心的笑。他就像新封的爵士一样完全被惯坏了。他一声不响做着他自己想干的事,对她的责骂只是报以回笑,有时还用她喜欢的腔调儿向她赔不是,之后仍旧由着性子做事情。有时候,刺中他的痛处了,他就会恼羞成怒,大发一通脾气,吓唬她一番,让她不要再讲下去。她生怕这股火气会持续好几天,于是她总是用尽一切法子来安慰他。这夫妻两人性格迥异,却又难舍难离,就像是从同一个根上长出的两个树权,紧紧相连却又对此不曾察觉。 他们一共生育有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最大的儿子早年到海上去谋生,一直没有再回来。在这件事之后,母亲就成了这家的主宰。二儿子艾尔弗雷德是母亲的宠儿,他在兄弟姐妹中最为沉默寡言。他曾经被送到伊尔科斯顿去上学,学出了点成绩。尽管他很想学习,可是除了绘画课以外,无论他怎么坚持努力,也只能学到一点皮毛。他在绘画方面倒还有些天赋,就抱着一线希望努力学着。他时常牢骚满腹,不停地抱怨,甚至进行激烈的反抗,他还没完没了地换工作,做做这个,试试那个。他的父亲对他非常失望,母亲也几乎绝望了。后来,他终于在诺丁汉郡的一家花边厂里当了设计师。 艾尔弗雷德是个大块头,有点粗俗,穿衣服毫不考究,说话还带着浓重的德比郡口音。他一心扑在城里的工作上,以求维持住他目前的职位。渐渐地他也能设计出很漂亮的图案,生活也富裕起来了。 P6-P7 序言 戴维德·赫伯纳·劳伦斯(1885—1930)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写了10部长篇小说、40多篇中篇小说、约一千首诗和4部戏剧,其中最能体现他创作成就的是小说。 1885年9月11日,劳伦斯出生在英国中部诺丁汉郡伊斯伍德镇一个矿工家庭。他的父亲受教育的时间较短,为人朴实、直爽,但脾气不好,加之长年在矿井里受繁重劳动的重压,家境贫困,性情变得十分粗暴,还染上了酗酒的坏习惯。他的母亲受过较好的教育,当过教师,会写诗,对自己的婚姻不满,夫妻间经常发生矛盾冲突。由于夫妻感情长时期不和谐,劳伦斯的母亲将全部感情倾注在儿子身上,特别是小劳伦斯,成了母亲感情的主要维系。这种来自母亲的爱在很长时间里影响着劳伦斯的情感与心理。劳伦斯在父母之间完全偏向母亲,在深层意识中对父亲有一种莫名的愤恨。 劳伦斯与母亲之间异乎寻常的感情,影响了他个人的爱情与婚姻。1904年他曾与中学时代女友杰茜·钱伯斯订婚,19lO年分手;1912年与“终身一遇”的女人弗丽达(他的语言导师的妻子)相逢,两人一见倾心,私奔出走,1914年结婚,此后过着浪迹天涯的旅行生活,行踪遍及德国、意大利、锡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墨西哥等地。他不满于英国社会现实和西方工业文明,曾多次企图建立逃避现实社会、只有少数人共同生活于其间的理想社会,但都因和友人们意见相左而付诸东流。1930年2月6日因肺病复发住进法国的尼斯疗养院,3月2日去世,终年45岁。 劳伦斯一生坎坷,文运多舛。1912年以后一直贫病交加,苦苦追求的人生理想境界始终未实现。但他不甘屈服,把所追求的理想以及一生探索之所得都诉诸于文学创作之中,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劳伦斯于1906—1908年在诺丁汉大学读书期间开始诗歌与小说的创作。在创作的早期,劳伦斯写了《白孔雀》(1911)、《逾矩的罪人》(1912)、《儿子与情人》(1913)三部长篇小说。在第二个创作时期,劳伦斯写了《虹》(1915)、《恋爱中的妇女》(1920)、《迷失的少女》(1920)三部长篇小说。《虹》是劳伦斯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初英国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之一。在创作的后期,劳伦斯还完成了4部长篇小说,它们是《亚伦的藜杖》(1922)、《袋鼠》(1923)、《羽蛇》(1926)和《恰特里夫人的情人》(1928)。 除了长篇小说外,劳伦斯一生还创作了10多个中短篇小说集.因而他也是20世纪欧洲最重要的短篇小说家之一。《菊馨》(1911)、《普鲁士军官》(1913)、《狐》(1921)是劳伦斯有代表性的短篇名作。他的短篇小说的主题与长篇基本一致,互相呼应,而且总是以微观分析形式,对长篇小说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作补充或映衬;在艺术上以题意深邃、形象丰满、结构严谨、风格清新超逸著称。劳伦斯的中短篇小说是他文学创作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劳伦斯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主要诗集有《情歌》(1913)、《新诗》(1918)、《鸟兽花草》(1923)和《最后的诗》(1932)等。劳伦斯最擅长的是自由体诗,节奏感强,想象丰富,诗意浓郁。 长篇小说《虹》以劳伦斯的家乡诺丁汉郡一带的矿区和农村生活为背景,描写布莱文一家三代人恋爱婚姻的故事。第一代汤姆·布莱文与波兰贵族后裔莉迪娅结合,他们的婚后生活从对抗走向了和谐。第二代安娜。布莱文与威尔在蜜月后就开始了无休止的冲突,以后,威尔在木刻雕塑工艺中寻找寄托,安娜则在生儿育女中求得了精神的解脱。他们在互不了解中度过了一生。第三代厄修拉·布莱文在反叛中追求自己的理想,几经挫折,最后找到了希望的彩虹。小说通过一家三代入的经历,反映了19世纪后期现代工业文明侵入农村后英国农民的境况,而作为一部探索人的精神与心灵历史的作品,《虹》着重通过三代人在建立和谐性关系上的努力探索,表现了西方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要求挣脱旧传统的束缚,找到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劳伦斯的小说中,人物、物象和故事往往都有某种象征寓意,总是以具体的生活故事表现人与文明、自然与文明之间关系的主题。《虹》一开头就用神话式的笔触,描写了人物的现实背景,揭示了三代人人生探索的逻辑起点。布莱文家族在马斯农场的生活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这里是一片长着白桤树的山谷草地,土壤肥沃,风景秀丽。布菜文家族祖祖辈辈在这里居住,拥有可以耕耘、播种的土地,与这里的天地草木融为一体;他们能感到春天里的树的变化,他们认得那永不停息的翻滚着的波涛;年复一年,他们撒下种子,然后离开,让刚出土的嫩芽在田里生长。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他们知足常乐,一代又一代的生命在自然地延续着。这是一个留在现代人记忆中的“伊甸园”。可是,大约在1840年时,新开的运河经过农场,铁路也通到了谷地,新煤矿连成了一片,工业化的喧闹使马斯农场失去了往昔的古朴与宁静。人们在经过最初的惊异、困惑之后渐渐变得麻木和习以为常。探索型的布莱文家族,就从这里成长起来。小说在布莱文家族生存环境前后变迁的描写里,象征性地表述了人类“伊甸园”又一次丧失的历史事实,揭示了传统的农业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的转换,隐喻了现代文明对人的侵蚀和人与自然的又一度分离。新一代布莱文家族的成员就是在新的生存环境里开始人生意义的探索的。 劳伦斯在《虹》中把三代人的追求与探索的经历融为一个整体,并呈一螺旋式递进的关系,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地向前发展。这种追求也就成为一种象征:他们一直在寻找那五彩缤纷、若隐若现的人间彩虹。 汤姆·布莱文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民,他生活在“伊甸园”丧失、工业文明入侵马斯农场的时代。大自然给了他健壮的体魄和旺盛的生命力,他身上还保留着自然的精神。19岁以前,他所接触的女性只是母亲与姐姐。19岁那年,他和一个妓女睡觉之后,产生了男性的异样冲动,但又厌恶两性关系,厌恶单调的家庭生活。他认为生活中的女性都应该像他母亲和姐姐那样,他也打算找这样的女人为妻。这时候的他尚不具备男性的完整人格。28岁那年,出现在他生活中的波兰女性莉迪娅正是这样的女人。她一身黑色的装束,显得理智而宁静;她的神态有一种虚幻色彩和神秘感;她的举止言谈的那种异国气质使汤姆始终难以洞悉她的内心世界。结婚初期,他们有过激烈冲突,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节后,他们走向了宁静。和谐的性生活,使汤姆“知道了什么是完美”,而莉迪娅则“时而感到自己的身子像阳光下的花一样张开看,体内会升起强烈而执着的欲望”。 …… 第三,在传统式常规叙述中包含了非小说的成分。劳伦斯常常在叙述情节、描写人物的过程中切入许多诗歌意象和论文式的分析,把诗的意象和论文式分析融合起来,成为诗化的论说。这种非小说性成分与小说的常规式叙述构成又一种复合式叙述,使常规式叙述出现了质的变异。 劳伦斯是20世纪杰出的英国小说家,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是20世纪欧洲最富于独创性,也最引起争议的作家。由于其小说中涉及两性关系的内容,他的《虹》被查禁11年之久,1960年他才恢复名誉。近年来,他的声望与影响与日俱增,引起我国读书界较大的兴趣。读者广,谈论者多。 《虹》之所以被禁锢就是因为劳伦斯在小说中进行了大段的性爱场面描写,但是这些文字是以完美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绝非一些低级庸俗的性爱描写所能比拟,它不同于色情小说。《虹》既不是色情小说,也不是像英国一般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那样直接表现贫富差别、阶级矛盾、劳资冲突等社会主题,而其关注焦点乃是人的生命本能与文明束缚之间的冲突。他斥责西方腐朽的文明传统和资本主义工业化导致人的自然本性的扭曲和压抑,揭露出在追求金钱和物质利益的动机下,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疏远,谴责大工业对自然的破坏,渴望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劳伦斯正是艺术地表述了这些问题,而这些,往往被读者忽略,以为是色情小说。《虹》表面上是一部跨越三代人的家史,实际上是对处在变化和崩溃阶段的社会内部生活的创造性分析。在一部不长的小说中,他跳跃式地写了三代人,在结构上打破了旧小说中来龙去脉、生老病死一字不漏的叙述方法,选取了最有典型意义的片段,组成了这部小型史诗。 《虹》以内涵丰富的彩虹意象贯穿始终,奠定了小说具有彩虹般和谐之美的基调。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读此作,能够从中解读出劳伦斯深刻而独特的生态哲学思想。《虹》对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及精神生态等方面的描写,反映了劳伦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深恶痛绝,对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向往,对构建和谐的两性关系的积极探讨,以及对人如何真正实现自我所进行的深入思考。 对于一个翻译者来说,遇到好作家是值得祝福的事情。能够翻译《虹》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不能不说是人生一大幸事。因为这时候的译就不仅仅是枯燥无聊的工作,而变成了隔着语言之河的对话和交流了。感谢爱妻在我翻译进行到最困难的时候,用自己的行动支持着我,让我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如果没有她,我不可能完成这本书的翻译。作为我的第一读者,她对译稿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衷心感谢张秋月编辑为此书的早日出版付出的无可替代的辛勤劳动。由于译者水平有限,译文中肯定存在不少疏漏和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