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自传》内容真实生动,文笔亲切朴实,叙述了富兰克林从一个印刷工人成长为一位科学家、政治家的历程,读后使人得到启迪和鼓舞。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自已所说过的一句话:“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富兰克林自传》包含了在治学、创业、写作、革命、外交、处世、做人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富兰克林自传/MK珍藏版世界名著系列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美)富兰克林 |
出版社 | 中国致公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富兰克林自传》内容真实生动,文笔亲切朴实,叙述了富兰克林从一个印刷工人成长为一位科学家、政治家的历程,读后使人得到启迪和鼓舞。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自已所说过的一句话:“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富兰克林自传》包含了在治学、创业、写作、革命、外交、处世、做人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内容推荐 本杰明·富兰克林以平易的文风,详细叙述了自己艰苦创业、自学成才、坚持不懈奋斗的历程和为人处世的原则,《富兰克林自传》包含了在治学、创业、写作、革命、外交、处世、做人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朴素的文字中蕴含着成功的真知灼见及对善与美的道德真谛的揭示。 《富兰克林自传》已经超越了个人经验的表达与内在动力的叙述,成为一种文化的产物。它展现了自我完善成熟的个性,也展示了特定时代的美利坚文化精神:勤劳节俭、个人奋斗、讲究实效……恰如法国的自传研究大师菲力浦·勒热讷所说:“在未来,自传有机会作为现代西方文明的伟大神话之一——自我的神话最令人着迷的方面之一,继续存在下去。” 目录 序 实用知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l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一部关于“民族之父”成功之道的寓言 幸福全靠小方法 试读章节 亲爱的儿子②: 我向来喜欢搜寻有关我先辈的任何轶闻趣事。你可能还记得,当你和我一起在英格兰的时候,我去仍健在的本家亲戚中所做的那番询查,以及我为此目的而进行的那次旅行。想到你对我的生平或许会抱有同样浓烈的兴趣,想到我一生中有许多经历你并不熟知,而此时我正好在乡下,有一周不会被打扰的空闲时间,于是我决定为你把我的平生经历诉诸笔墨。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也促使我记录下我的生平事迹。我出身贫穷而且卑微,但我使自己成为了一个殷实富足并在这世上享有一定声誉的人物。感谢上帝,持续不断的好运一直伴随我到桑榆暮景。我的后辈们或许想知道我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如此成功,他们或许还认为这些方法值得他们在处于同样的境况时模仿借鉴。 我常常思量我这份好运。当我仔细琢磨时,它时常诱使我说,如果让我来选择,我不会反对将我的一生从头至尾同样来过一遍,我唯一的要求便是能享受身为作者所拥有的权利,即在第二版中更正第一版里出现的某些错误。我同时也希望能让生命中某些招灾致祸的事变得比较适人心意。即使这点要求被拒绝,我还是愿意将我的一生毫无二致地重新来过。由于这种重复绝不可能发生,最接近于重复人生经历的莫过于回顾一生中所发生的桩桩事件,并且将这种回忆用文字记载下来使之尽可能长久地流传。 因此,我也要放纵自己那些老年人惯有的嗜好,即讲述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往事的嗜好;我将沉溺于其中,但对于那些因尊重我的年纪而以为不得不听我唠叨的人,我不会让他们感到厌倦,因为他们始终有权决定听不听我唠叨。最后,(我最好承认,因为我不承认也没人会相信)我或许还会大大地满足我的虚荣心。说实话,我很少在读到或听到有人说“我这么说并非出于虚荣心”这样的开场白后,不紧接着就读出或听出虚荣心这东西。虽说人人都或多或少地爱慕虚荣,但大多数人都讨厌别人身上的虚荣;不过,我不管在哪里碰到虚荣,总是给予适当的谅解,因为我认为,对有虚荣心的人以及他身边受其行为影响的人来说,虚荣心常常能产生好的效果。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如果一个人感谢上帝让他在生活的种种惬意之外还享有虚荣心所带来的愉悦,他的感谢一点也不荒谬。 谈到感谢上帝,我愿谦卑地承认,我前面所提到的我一生中的快乐幸福全都靠上帝那仁慈的旨意。上帝的旨意引导我运用了我的谋生之术并且保佑它们得以成功。这种信仰给予我希望。当然,我不应当指望这种好运会一直与我相伴,使我的幸福绵远无尽,使我能够抵挡住毁灭性的挫折。同别的人一样,我也可能遇上毁灭性的挫折。只有上帝才知道我的未来会是什么样,一切都由他赐予,甚至包括我们的苦难。 我伯父同我一样,有收集家族轶事的嗜好。他的一些手记曾落入我手中。那些手记为我提供了有关我先辈们的一些细节。从中我了解到他们曾居住在北安普敦郡一个名叫埃克顿的村庄,祖祖辈辈在那里生活了至少三百年以上,更为遥远的家族史他就不知道了(也许始于采用富兰克林这个姓氏。这个姓氏以前是对某一阶层的人的称呼,当使用姓氏在英国蔚然成风时,富兰克林家族将它作为了自己的姓)。我的先辈们在这个村庄里拥有大约三十英亩土地,要不是他们也兼做铁匠生意,仅凭这一小块土地是难以维持家族生计的。铁匠生意在家族中代代相传,一直传到我伯父这一代。家中的长子总是被训练来干这个行当,这是家族的传统。在培养长子方面我伯父和我父亲也遵循了这一传统。当我在埃克顿查询教区登记簿时,我只找到家族成员自一五五五年以来的出生、结婚和丧葬记录,因为那个教区所保存的登记簿只从那时开始记载。从这些记录中我发现我是五代以来家族中最年幼的儿子的最年幼的儿子。我的祖父托马斯出生于一五九八年,住在埃克顿。直到他年事已高再也干不动活时,才搬到他儿子约翰在牛津郡班伯利镇的家中。约翰是一个染色匠,我父亲就在他那里做学徒。祖父死在班伯利,并安葬在那里。一七五八年我们曾见到过他的墓碑。他的长子托马斯居住在埃克顿的房子里,托马斯死后将房子连同地产留给了他唯一的孩子——他的女儿。女儿同她的丈夫(即惠灵伯勒一个名叫理查德·费希尔德的人)又把房子和地产卖给了现在的庄园主易斯特德先生。我祖父抚育了四个儿子。他们是托马斯、约翰、本杰明和乔赛亚。由于相关的资料不在我手边,我只好尽可能地给你讲述他们的故事。假如那些资料在我离家时还没有丢失的话,你可以从中找到更多的详情细节。 P1-3 序言 本杰明·富兰克林有如下名言:“若想在尸骨已朽之时尚不被人忘记,要么写点值得一读的东西,要么做些值得一写的事情。”富兰克林是少数几个同时做到这两点的人之一。与他同时代的人中,意大利人卡萨诺瓦、法国人萨德勉强算是做到了这两点,但他们两个都是人类惊世骇俗的典型,在人类福祉方面自然不可能与富兰克林同日而语。 在人类的历史上,除了达·芬奇,大概只有富兰克林被贴上了众多的标签。他是著名的政治家,还是最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外交家、出版家、作家和社会实业家。富兰克林是“美国梦”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道德与理性的最佳诠释者,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通才。他的多重身份使他成为举世公认的现代文明之父及美国精神的象征。 由于富兰克林在诸多领域的成功以及带给公众的福祉,在他生前人们就对他的自传翘首以待。他的一个朋友在写给他的信中说:“正如传道者所言,人生无常。如果高尚而仁慈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在离开他的朋友和这个世界之前,不留下一部赏心悦目且又极富教益的著作,不留下这本不仅仅是对少数人而且对千百万人都有益且有趣的书,人们会怎么评说呢?此类著作对年轻人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我看来,它们中没有哪一本会像我们的知名朋友——你的传记那样效果显著。它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年轻人励志发奋,努力成为该传记作者那样善良而杰出的人。” 富兰克林果然不负众望,《富兰克林自传》一经问世,立刻被一抢而光,被一译再译成多种文字,一版再版有了上百个版本,被成千上万的人一读再读,没有任何一本美国人的书所产生的影响能和这本仅有百页的小册子相比。 富兰克林在众多的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并且都是通过自学成才。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勤奋、乐观、永不放弃是富兰克林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富兰克林出生在波士顿一个清教徒的家庭,很小就从家庭接受了清教信仰。清教强调“天职”的观念,即人的职责就是把个人的才能发挥到极致,因为这些才能都得恩于上帝,所以应该加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人不应该安守自得,满足于呆板的生活。《富兰克林自传》描述了他所面临过的种种坎坷,如果没有乐观的心态,他不可能在那样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来。无论是面对茫茫大海上的暴风骤雨,还是漫漫人生中的凄风苦雨,富兰克林都经受住了考验,就像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必然经历诸多考验一样。 严于律己是富兰克林自我完善的法宝。在自传中,富兰克林列举了十三种美德:节制、慎言、条理、坚毅、节俭、勤奋、真诚、正直、适度、清洁、心静、贞洁和谦卑。这些美德几乎都是针对个人自我完善而言的,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和韧性,是很难做到的,而富兰克林做到了。正是他对自身不断完善、近乎苛刻的要求及追求,才使他能够成为世人敬仰的伟人和圣人。 《富兰克林自传》中还有不少值得后人借鉴的处世谋略,包括正确看待对手、合理利用朋友资源、善于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善于树立良好的公共形象等。富兰克林认为,虽然对手对自己的事业造成压力和阻力,但若能理性地看待对手,吸收其优点,以其缺点为鉴,就能获得更大的进步。在富兰克林要连任议会秘书时,一名新议员发表了反对他的演说,并且推荐了别人。这位新议员是位“既有钱财又有教养的绅士”,在议会里比较有影响力,富兰克林就想结交这位朋友,把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但是富兰克林“并不想靠卑躬屈膝去赢得他的好感”,而是以向他借书的方式主动示好,事后又表示“对他的恩惠没齿难忘”,两人最后“成为了真正的好朋友”。富兰克林谦恭、中庸的处世技巧,隐藏了锋芒,创造了“人和”的局面。他认为:“谨慎地消除敌意比以牙还牙、以怨报怨或继续充满敌意的举止更为有利。” 不过,富兰克林也带有他那个时代的偏见,如对邪恶的性质、人类精神的浮浅认识,对中庸节制的过高评价,以及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天真地过分相信理智的力量。但是他的自传,尤其是开始部分的叙述,确是伟人能力与崇高的标志。某种程度上,他的这些“偏见”毕竟反映了他的判断力。 尽管富兰克林一生取得了诸多非凡的成就,但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只有非常简单的一句“印刷工富兰克林”。这样一位伟大人物,他值得一写的事情实在太多,值得一读的东西更多。走进《富兰克林自传》,你领悟的会更多。 张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