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流文化典籍《五经》之一《礼记》《礼运》篇富于情感地介绍人们景仰的“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
我们的历史学家皆认为《礼记》介绍的社会是我们国家的原始社会(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上册,人民出版社,第11页),但是如此美好的社会,如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即使当今社会也很难找到。因此,这样美好的社会也只能是儒家追求的理想王国,《礼记》发布三千年后,康有为著《大同书》描述将来的大同社会,还秘不示人。这样说明又过三千年大同社会仍是人们的理想社会,《礼记》写作之前如何能有呢?难道中国社会真倒退到如此地步吗?
《礼记》介绍的社会,其真实性如何我们已难寻觅,那可真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但是,夏、商、周以前的社会为我们留下了什么信息,这些信息对国人有何影响,这确是该弄明白的问题。
首先,给国人劳动创造世界的理念,奋斗不息的精神。由于劳动,首先创造了人类自身,让人类脱离动物群体,会制造劳动工具,又发明了生产和生活资料。虽然尚未积累多少物质财富,但因他们创造的精神财富成为创造历史文明不可或缺的条件。
中国史前史留下的精神文明丰富多彩,她们虽多以神话形式存在,但神话对人类的教育、鼓励、鞭策、启迪,其能量绝不比现实存在差些。例如一部《西游记》影视,演上千百遍,仍然为少儿,乃至每个中国人喜爱的艺术珍品。上古留下的女娲形象,她辛辛苦苦创造了人类,又遇上了“九州裂,四极废;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摄老弱”。女娲在这天崩地裂之时,千辛万苦炼石补天,同水火和猛兽做斗争,终于拯救了人类。这位伟大女性的斗争精神,极大地鼓舞着人类,其影响无法估价。后来诞生的著名文学作品如《西游记》《红楼梦》《封神演义》都有女娲存在。
同女娲相类,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牛郎织女、精卫填海等,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现实中的人,去克服困难,努力工作,做该做的一切。
最让后人景仰的是当时实行的民主选举制,即“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贤能者,能为大众解决困难者才被选出来率领大家去克服困难。《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脾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黄帝做过大众的首领,是因为他发明了服装、舟、车,又率领军队打败侵略者。焱帝作领袖的原因是他“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伏羲氏发明了网罟,又创造了八卦,也曾被选为贤能;蚩尤虽然是侵略的象征,但他发明了金属兵器,才被九黎部落选为领袖的。
《礼记》所述“大同”社会的末端,因治水而产生了领袖人物。众所周知者为禹,禹之父鲧治水不力而被放逐,其子大禹继承父志而治之,终于成功。中国人历代相传,家喻户晓,无不知“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故此做了华夏民族的领袖,成为中国唯一的治水英雄,传说他不仅艰苦卓绝,而且方法正确。其父所以治水不力是方法不对,是用“土掩”;而禹则是疏导加土掩,所以成功。
对大禹治水方法与父亲不同的说法,屈原已提出了疑问,而现代人更准确地指出,氏族公社时的鲧和禹都只能是“水来土掩”,无法做到疏导。原因是氏族部落各占一块土地,只有统一国土,看到西面是高原,东面是大海,才能做到导水流东注,归于大海。再者,历史只言大禹治水也很有问题。不仅大禹,大舜治水的行为更加动人。
尧看到舜既贤且能,顺从民意把帝位让给了他,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大舜治水,不幸牺牲在苍梧。娥皇、女英二女寻找夫君,边行边涕,以涕挥竹,竹尽斑,亦溺于湘江。屈原作《九歌》祭二女曰“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毛泽东也曾写诗志之: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诗中说的九嶷山,又称九疑山,即大舜牺牲地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县东南。帝子指大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即屈原笔下的湘夫人。这么美丽动人的故事,后来进入著名的文学作品,让国人为之永久慨叹,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也是湘夫人的化身,同样美丽动人。
而远在西南蜀地,另有治水英雄杜宇、李冰等。李白诗《蜀道难》言古蜀国有蚕丛、鱼凫二帝开国,有五丁力士开山劈道,杜宇治水的故事便发生在鱼凫帝之时。杜宇原为一青年猎人,因治水有了大功鱼凫帝把王位禅让给他,名曰望帝。望帝率国民开荒耕种,让蜀民幸福,死后还化作杜鹃鸟,每年春天鸣叫不已,催促蜀民耕种,莫失农时。
出现在正史和中小学历史教材中的治水英雄李冰,也被一代代传为神话。传说李冰在灌县附近分岷江为两段,解除水害,又使成都大平原得到灌溉和通航,这便是著名的都江堰工程。如此浩大的工程在当时的人工很难完成,于是便出现了神话,李冰和儿子二郎共治蜀水,而二郎又是灌江口的二郎神扬戬,他在《西游记》《封神演义》里都是一个大英雄,是他成为李冰的儿子,帮助治水修筑都江堰。
总之,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夏、商、周之前有个极为美好的“大同”社会,那社会是“天下为公”,人人平等幸福,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领袖是贤能的人民公仆,他们没有任何特权,只会为人民服务,率领大众治理灾害,建设家园,都是值得永久纪念的大英雄。这个文明社会是中国人的理想,是中国梦。历朝历代,直到今天,中国人都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不懈努力。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