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给灵魂一点时间(读者原创版高端访谈)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读者原创版杂志社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一头“石狮”的温度——专访朱军

文 刘燕 吴小丽

这个世界上,与我们亲近的人屈指可数。

当面对父母、兄妹、妻儿,这些与我血脉相连的人,我瞬间觉得这世界的世俗,一切与我无关。他们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福源,而我,只想拼了命地对他们好。

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不靠谱的梦想,我的青年时代也一样。怀揣着主持的梦想,我背起行囊开始了远行。我相信,机会总是愿意拥抱奋力向它奔跑的人。

朱军很忙,这从他隐隐透着血丝的眼睛中可看出一二。略微松弛的皮肤和已显山露水的眼袋也在提醒着我们,这个隔着桌子与我们对坐的男人已经48岁了。

今年是朱军站在春晚舞台上的第16个年头,这让他在获得广泛关注的同时,也收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一家周刊毫不客气地评论:“喜爱和讨厌朱军主持的人几乎一样多,前者的代表是家庭妇女,后者的代表是网络青年……知识结构与娱乐精神的欠缺是朱军的软肋。”

可是,为什么是朱军?为什么是他站在那个万众瞩目的位置?为什么是他一次又一次挑大梁,在国庆阅兵、世博会等重大活动中担任主持人?为什么是他一次次站在赈灾晚会、慈善晚会的现场?为什么是他在春晚中承担了“无论发生任何情况,一切交给朱军一个人”的责任?仅仅是因为“大气”“激情”“煽情”吗?

眼前的朱军很温润,深蓝色西装笔挺,皮鞋、领带无不妥帖精致,声音沉稳而有磁性,高大俊朗却毫无侵略性,无疑是符合传统审美标准的谦谦君子形象。与人说话时他习惯直视对方,目光含笑且清亮。

朱军很传统。传统的朱军喜欢研究家族历史。当年,他父亲从洛阳市孟津县朱仓村出发,加入革命的队伍,成为“兰战”(兰州军区政治部战斗歌舞团)的元老之一。一粒中原的种子,在大西北扎下了根。

童年的日子是艰辛的。家里7个孩子,朱军是最小的。他清晰地记得,小时候别人挖苦的话是“瞧老朱家那一群要饭的”。

全家11口人靠父亲每月130多元工资生活,所以,母亲时常要做零工补贴家用。成年后的朱军看电影《山楂树之恋》落泪,是因为静秋母亲糊信封的镜头让他触景生情。

朱军17岁走进部队,成了一名侦察兵。

城市的孩子融入纪律严明的部队,自然经历了一番挣扎和蜕变,但也开启了一个海绵般的吸收过程:进入业余宣传队,学说相声,学说普通话;加入军乐团,还参加了新中国成立35周年大阅兵;凭借相声才艺,考入兰州军区政治部战斗歌舞团……

此时的人生就像一个圆,从“兰战”大院出发,又回到原点。若满足于现状,此时的朱军无疑已“幸福圆满”:认识了同团的舞蹈演员谭梅,亲自设计装修了爱巢;涉足主持界,反响越来越好;之后又“触电”,成了当时甘肃电视台的“一哥”……

因为杨澜“你如果原地不动的话,5年也就没有什么太大发展了”的忠告,也因为央视导演高立民的慧眼识“朱”,更因为心中“蠢蠢欲动”的梦想,朱军成了一名“北漂”,在央视每天忙着擦桌子、倒水、订盒饭……

那段经历对朱军弥足珍贵。时至今日,只要吃工作餐,朱军一定会对订饭的人说“今天的盒饭很好吃”,因为这是他当初听到最高兴的话。

之后,朱军有了《东西南北中》,站到了春晚的舞台上,也有了《艺术人生》。

在“网络青年”眼中,无论春晚的主持还是《艺术人生》的对话都不是多有技术含量,就是站在那里激昂有力地按照台本顺下去——似乎只要形象、嗓音、记性都不错就可以了。“石狮”的说法由此产生。

但深入朱军的工作细节就会发现,情况并非如此。

春晚的“零误差”直播对主持人的现场把握能力、应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配合能力要求很高。一场晚会下来,观众印象深刻的一定是节目,但若主持人出错,一定会成为观众眼中的“事故”。主持人责任不小,发挥空间却不大,直播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偏差。主持人在台上所展现的闪亮风采的背后,往往是十年功力的累积。

隐藏在幕后的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备份”。1997年,柯受良飞越黄河直播前,朱军接到指令:“要做好他万一失败的准备,如果没有飞过去,你要想好该怎么说。”1998年夏天的抗洪救灾募捐晚会上,朱军接到一张小纸条,写着“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让我们团结起来,手挽手,肩并肩,必将战胜一切困难”。关于说出这几句台词的时间,要求是“今天的第三次洪峰如果能顺利过去,这段词就不用了;如果过不去,可能就要炸开大堤泄洪……”朱军一直庆幸,这些“备份”都没能派上用场。

每当这种时候,部队锻炼出来的心理素质、学相声时练出来的伶牙俐齿、与生俱来的艺术感觉以及由己度人的体贴,总能让他保持良好的分寸,得体而大气地走过一个个关口。

2004年前后,朱军到达了自己主持生涯的顶峰,当时他几乎拿遍了主持人所能得到的所有奖项。主持大型晚会得心应手,《艺术人生》收视率节节攀升,儿子朱思潭的出生让他体会到生命的神奇……

争议也随之而起。随后两年,时常有娱乐记者问他有关“煽情”“德艺双馨”“下课”的问题,观众也津津乐道于“家父”“下跪门”“与李咏大打出手”……

面对争议,朱军很淡定,不解释,不回应,不说明。甚至,他和冯巩在春晚合演的小品《笑谈人生》中还戏谑地总结了“催泪四招”:套近乎,忆童年,拿照片,把情煽。

“音乐一起,让你的眼泪流个没完。”

自嘲的勇气来自于自我肯定,他知道观众有多方面的需要,明白自己在这个舞台上的价值。“无论怎么做,都有人说不行。听了那么多意见,除了束缚住思想,捆绑住手脚,再没其他的了。既然尽了心、尽了力,不负自己的良知,那么笑骂毁誉皆无所谓,乐享其中就好。”同时,他也努力弥补身为“主持土八路”的不足。

白岩松说:“我不知道朱军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主持人,但我觉得他正在非常努力地去做一个更平和、更有文化感的人。

我觉得这是他在完善人格方面的努力。”这可能就是朱军说的“锻造”。

如今的朱军师从范曾老先生学画,书画对他来说,是“心灵的跑马场”“精神的大草原”,也是“自由的思想国”。面对画纸,朱军可以把身处此时此地所“不能说、不想说、不敢说的东西”记录下来,留待以后再说。

当生命之流走向中年的宁静深沉,朱军“回归平平常常、简简单单”,因为这就是真正的人生。所以,与8年前的书名“时刻准备着”相比,新书书名“我的零点时刻”更贴合中年朱军的心情——零点时刻是朱军的战场,但“零点”也意味着生命的放空和归零,也唯有如此,方能走得更远。

或许妻子谭梅的话更能概括朱军现在的心境:“越来越进入了自由的格局,于自由中求规矩,在规矩中趋自然。”

P136-139

书评(媒体评论)

《读者·原创版》在第一时间展现原创智慧!在武汉“秋老虎”的午后,无意翻阅第8期杂志及《那年夏天》,有丝丝凉爽翩翩而至:好文字总是好时节,好思想便是好家园。

——池莉 作家 本刊作者

真的戚谢你们做了这样优秀的一本杂志,让很多人的生命里充满了文字的力量。祝愿你们越办越好!

——郭敬明 作家

致《读者·原创版》:阅读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事情,用眼睛去浏览行动上无法履及的世界,对我而言,再也没有比这更吸引人的了!

——方文山 音乐人本刊作者

当我思想窒息之时,《读者·原创版》给我呼吸!

——海岩 作家

祝贺《读者·原创版》创刊5周年,愿他的读者越来越多!

——洪晃 媒体人

目录

第一辑 文化圈

是作家,也是父亲——专访叶兆言

“鬼马”作家中原“瓜农”——专访刘震云

谁解其中味——专访刘心武

父与子,从武力到文韬——专访白先勇

恶之花,暗中光——专访虹影

一个“文盲”作家的童话世界——专访郑渊洁

一半是火,一半是冰——专访海岩

我不相信这是快餐时代——专访毕飞宇

从“七里香”到“英雄噶尔丹”——专访席慕蓉

第二辑 艺术圈

盛世收藏,文化或财富——专访马未都

做一个读书人——专访梁文道

不在远方就在去远方的路上——专访唐师曾

我只是名字被媒体夸大了——专访陈丹青

一个人的天籁——专访田青

善待人生每一秒——专访易中天

不冤不乐——专访邹静之

我是一个快乐的人——专访沙叶新

喜欢现在这个年纪——专访王海鸰

第三辑 主持圈

一头“石狮”的温度——专访朱军

选秀,痛并快乐着的小小里程——专访汪涵

不同的“贱狗”人生——专访刘同

每个黄金档都是一场肉搏战——专访洪涛

梦想“圆润”——专访刘建宏

温柔亦英雄——专访邱启明

燃烧吧,小宇宙——专访陈默

时尚不是logo——专访晓雪

第四辑 音乐圈

“我不是世界第四”——专访戴玉强

时间的玫瑰——专访李云迪

摇滚是一种表达——专访郑钧

别样的红——专访韩红

拥抱内心的小孩——专访伊能静

一块金子的“恋恋风尘”——访高晓松

演好自己的偶像剧——专访方文山

音乐欢迎你——专访小柯

我不会离开——专访姚谦

第五辑 娱乐圈

最好的女子——专访秦怡

双面王刚——专访王刚

今天,我们好好相见——专访蒋雯丽

我的巅峰还没到来——专访许晴

从垄头到红地毯——专访王宝强

金马只是我的开始——专访黄渤

光脚站在岩石上——专访柳岩

内容推荐

《给灵魂一点时间(读者原创版高端访谈)》为《读者·原创版》杂志历年采访的国内知名作家、知名学者、知名媒体人、知名音乐人、知名演员等的访谈集,包括叶兆言、刘心武、白先勇、郑渊洁、席慕蓉、马未都、梁文道、陈丹青、唐师曾、田青、易中天、邹静之、朱军、汪涵、刘同、戴玉强、李云迪、郑钧、韩红、伊能静、高晓松、方文山、小柯、姚谦等,讨论了当前中国文学、传统文化、流行文化、音乐、影视等领域的现状与问题,通过对这些艺术名家的采访,展现时代精神风貌、展现当下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现状。

《给灵魂一点时间(读者原创版高端访谈)》由读者原创版杂志社编著。

编辑推荐

读者原创版杂志社的《给灵魂一点时间(读者原创版高端访谈)》采访了国内知名作家、知名学者、知名媒体人、知名音乐人、知名演员等,尽情畅谈中国文学、传统文化、流行文化、音乐、影视等领域的现状与问题,展现时代精神风貌、反映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现状。

本书是由《读者》杂志独家授权、唯一权威选本,名人精英荟萃,最具珍藏价值的高端访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4: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