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天才,他们是超凡入圣的大师,他们是半人半神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在艺术的银河中如星星般闪闪发光,照耀着我们或追随其脚步,或流连遐想,或驻足深思。作者将这一步步脚印,一串串遐想,一叶叶深思,化作一声声的吟咏,一阵阵的感叹,如穿过树林的阳光,清新温暖,如倾泻天际的瀑布,大气磅礴。宏与微、续与断、幻与静、举与止,都系于文字的真与美。作家思忖之处,艺术博雅之间,门类遍及。翻开《阳光穿过树林(散文卷绘画隽永篇)》一书,品读赵丽宏先生的绘画随笔,品味艺术家的炽热典雅,正是敞开心扉,涤荡浊流的佳途幽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阳光穿过树林(散文卷绘画隽永篇)/赵丽宏文学作品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赵丽宏 |
出版社 | 现代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他们是天才,他们是超凡入圣的大师,他们是半人半神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在艺术的银河中如星星般闪闪发光,照耀着我们或追随其脚步,或流连遐想,或驻足深思。作者将这一步步脚印,一串串遐想,一叶叶深思,化作一声声的吟咏,一阵阵的感叹,如穿过树林的阳光,清新温暖,如倾泻天际的瀑布,大气磅礴。宏与微、续与断、幻与静、举与止,都系于文字的真与美。作家思忖之处,艺术博雅之间,门类遍及。翻开《阳光穿过树林(散文卷绘画隽永篇)》一书,品读赵丽宏先生的绘画随笔,品味艺术家的炽热典雅,正是敞开心扉,涤荡浊流的佳途幽径。 内容推荐 《阳光穿过树林(散文卷绘画隽永篇)》主要收录了赵丽宏品鉴绘画名家名作的散文随笔。作家对中西名画进行了赏析品鉴,目光独特,哲思飘逸,在美术作品中读出哲学和人生的无穷韵味。深厚的艺术修养散发在清朗的文风中,显示出作家与绘画的不解情缘。情采奔涌,语辞灵动,联想翩跹,极具感染力。那些名动天下的艺术作品,在作家笔下熠熠生辉;作家的情怀也化作色彩斑斓的美文,散发馥郁清芬,幽然飘旋,驻人心魄。 目录 第一辑 美将留下来 苏醒 对比 船思 凝视 遐想 等待 少女和骷髅的对话 沙滩上的生命之光 暴风雨前的宁静——关于油画《弗朗西斯小姐》的遐想 阳光穿过树林 童真的目光 白马的森林 艺术的宫殿 沉默的眼神 浪子回头 话说德加 德朗的树 天地间的烛光 春色透明 男孩与狗 天地晨昏 无奈的裸露 沉重的定格 提香的超越 飞舞的马蒂斯 诗意的逃脱 餐桌上的对比 一个时代的表情 负重而行 关于大卫的沉思 远去的巴黎 遥想诺曼底 美将留下来 凡人和天仙 光和空气在流动 巴黎的忧郁 侍女和公主 “点彩”和“米氏云山” 静物和画家性格 灵魂的故乡 琴声在幽暗中飘旋 华丽之梦 昔日威尼斯 暴风雨之后 海上月光路 大师的脚印 燃烧生命 圣母和民女 当我看着你时 向平庸挑战 第二辑 水做的江南 晨雾和月光 水做的江南 古船 黑暗中的花 人格的凸显 色彩的哲思 梅魂 激情和憧憬——和平画展序 风雅室内乐 翱翔在异域 品画二题 哲人的目光 凝重的憧憬 红烛和鳜鱼 文人情怀 墨荷灵动 古雅和清灵 问道 石禅的花鸟 优雅的天籁回声 独辟蹊径谢春彦 彩色梦想——序谷永立画展 生活和自然之造化 紫色的艺术哲思 神秘天眼——观喜马拉雅岩画有感 画出音乐的节奏——观甘锦奇油画有感 西方色彩和东方智慧一关于孔柏基的绘画 看唐子农画荷 石库门的灵魂——李守白和他的作品 试读章节 艺术的宫殿 冬宫的外观,不如想象中那么雄伟。青白相间的三层楼房,没有巨柱支撑的门廊,也没有宽阔的大理石台阶,在当年圣彼得堡的建筑群中,似乎不能算最有气派的一座。然而它却是昔日帝俄的象征。1917年,人民起义的炮火叩开了冬宫的大门,沙皇尼古拉二世从这里被赶出皇宫,最终被押上刑场。在世人的眼里,冬宫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如果说冬宫的外表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屋顶上的数十尊雕像。那是一群形形色色的古代人物和巨大的花瓶,他们环立在屋顶四周,表情肃穆地俯视着冬宫前的大广场,俯视着冬宫后的涅瓦河,也俯视着冬宫两侧的街道和庭园。沙皇永远失去了冬宫,而这些雕像却依旧默立在屋顶,俯瞰着人世的风云。 然而对于现代人类来说,冬宫的价值大概不在于它的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不在于它在历史中的坐标式的地位。人们来寻找它,访问它,在它的殿堂中流连忘返,是因为这里聚集着艺术的瑰宝。在爱好艺术的人们的心目中,埃尔米塔什博物馆的名字,比冬宫更响亮,更令人神往。 埃尔米塔什博物馆,就在巍峨的冬宫之内。 埃尔米塔什博物馆使我惊讶,使我陶醉,使我流连忘返。 我的惊讶是从进入冬宫的那一刻便开始的。从面向涅瓦河的后门进入埃尔米塔什博物馆,艺术气息扑面而来。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条两边摆满大理石雕像的长廊,长廊的尽头是白色的大理石楼梯。踏上楼梯抬头环视,满眼尽是白色和金色的雕塑,连天花板上也画满了油画。威严的武士和端庄的美女千姿百态地遍布厅堂,从四壁的每一个角度凝视着你。天花板上,展翅飞舞的小天使在蓝天白云中鸟瞰着你。在这些目光的注视下,一种敬畏之感油然而生,这并不是对皇家气派的敬畏,而是对艺术的敬畏。艺术家竟能在一座石头的建筑中营造出如此辉煌多彩的氛围,简直使人难以想象。然而这只是一段小小的序曲,和以后的内容比,这段序曲便显得平平淡淡了。 冬宫的二楼便是巨大的艺术展览场所。在一间间金碧辉煌的大厅里,陈列着无数珍贵的艺术品,其中不仅有数不清的大理石雕像,还有银器、铜雕、瓷器,最为可观的是油画。几代沙皇都有搜珍纳宝的嗜好,沙皇的使者们从世界各地寻购珍贵的艺术品,意大利的雕塑、法国的家具、波斯的地毯、中国的瓷器,源源不断地运进冬宫,使这座石头的宫殿内部日益缤纷。当然,在埃尔米塔什博物馆,最令世人瞩目的收藏,是油画。这里的油画,琳琅百态,气象万千,使观者眼花缭乱,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所有大画家的作品,这里应有尽有。仔细浏览的话,每走几步就可以发现让你眼睛发亮的名字: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提香、鲁本斯、大卫、德拉克罗瓦、伦勃朗、戈雅、莫奈、列宾、希施金……光是伦勃朗的作品,就有数十余幅,布满了近百平方米的一个展厅。在这些价值连城的名画前,没有任何遮拦,鲁莽的观者伸手便可以触摸到画布。我无法一口气描绘那么多的名画,在一方方金色画框勾出的空间里,展示出画家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全世界每个角落的风光都在这里,人类的每一种神态都在这里。我想,取出冬宫藏画的百分之一,便可到世界的任何一个城市办一个第一流的画展。从这里随便取一幅画放到中国的哪个美术馆里,都可以成为难得的镇馆之宝。 在埃尔米塔什博物馆浏览一天,无法将这里的油画一一读遍。 在博物馆的中央大厅里,我坐在椅子上,让直立了一天的腿脚稍作休息。我请俄罗斯朋友为我拍了一张照片。回到国内,将胶卷冲洗出来,看到我坐着休息的这张照片,我吃了一惊,我发现自己仿佛是坐在一个宝库的中央,我背后那阔大的空间里,挂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油画,它们层层叠叠地排列在空中,像一群来自遥远世界的神奇船队,正扬帆而来,向人们展示着艺术的奇妙和丰繁。 陪同我参观埃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俄罗斯小说家格拉宁很自豪地告诉我:“冬宫,同法国的卢浮宫和中国的故宫一样,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这样的评价并不夸张。格拉宁是俄罗斯当代的大作家,曾经来过中国,也去过北京故宫。我问他,如果把埃尔米塔什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相比,你会觉得怎么样?他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故宫里看到的是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的艺术,而埃尔米塔什是欧洲的艺术,是世界的艺术。当然,要了解中国的文化和艺术,必须去故宫,而想看欧洲的油画,那要到埃尔米塔什来。” P46-48 序言 我愿意做一块礁石 赵丽宏 读书和写作陪伴了我大半辈子。写作对有些人来说也许是一种追求时髦、与时俱进的事业,而我却始终认为,这应该是一件以不变应万变的事。这是我自己选择的一种生活,是我的人生。万变的是世事,是永远花样出新的时尚,不变的应该是一个写作者的心境,是他对人生的态度,即所谓在喧嚣中寻宁静,在烦扰中求纯真。这几十年,我努力让自己保持这样的心境。 岁月和命运如曲折湍急的流水,蜿蜒于原野山林,喧哗,奔流,定无轨迹。在水中,你可以是浮萍游鱼,随波逐流,可以漂得很远,却不知所终;你也可以是一块礁石,任激流冲击,浪花飞溅,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安静和沉着。我愿意做一块礁石。 我最初的写作,其实是在乡村“插队落户”时的日记。在一间狭窄的茅屋中,在一盏飘忽幽暗的油灯下,一颗年轻的心抒写着对自然的迷恋,对人生的憧憬。那时的写作,不为发表,没有想过要把自己写成一个作家,只是感觉文字和我有缘,写作驱赶了我的孤独,使我的精神世界变得充实,使我在困苦的环境中思考人生的意义。四十多年来,我的人生曲折起伏,经历了各种不同的时代和环境,然而文学一直是我亲密友善的旅伴,写作已成为我的生活方式。文学之于我,恰如那盏在黑暗中燃烧的油灯,尽管人世间风向来去不定,时起时伏,只要心里还存着爱,存着对未来的希冀,这灯就不会熄灭。我的文字,便是这灯光在我心里的辐射,这辐射衍化成文字,记下了我所感受到的时代、人性和自然。和文学结缘,是我此生的欣慰。 巴金先生曾在他赠我的书中为我题写过这样两句话:“写自己最熟悉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这是他对自己一生写作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后辈的一种鞭策,我一直铭记在心。说真话,抒真情,这是每一个写作者遵循的原则。离开了真,便无以为美,也无以为善。 编这套文集,源自出版界朋友的一片真挚的热心。将四十多年写作的文字汇编成十八卷文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我没有勇气和精力做这件事。这套文集的策划者呼延华先生和他的编辑团队不辞辛劳,从选文、编目到编辑出版,历时两年半,为之呕心沥血,辛苦了无数个日夜,将我的各类作品做了精心细致的搜集和梳理。很多连我自己都不记得的文字,也被编者从那些无人注意的角落里找到,收进了文集。读者即将看到的这十八卷文集,汇集了我的大部分作品,是我大半世人生的缩影,也是我跋涉的屐痕、情感的留影,是我的生命以文字形式长出的枝叶,开出的花朵。它们并非天香国色,只是文学大花园中的一个小角落。出版如此规模的一套文集,也许无利可图,我从一开始就有些怀疑,这样的计划,能否付诸实施。如今,面对着堆成小山一般的清样,感慨万千。一个写作者,能遇到这样真诚执着而有气度的出版家,是我的幸运。我深怀感激。 二○一四年年夏日 于四步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