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霜、京涛、屈平主编的《激荡寰宇的呐喊(演讲卷新课标必读畅销读本)》收录了:《我们已遍地燃起自由的希望》、《地球的极限》、《地球意识宣言》、《保护环境是全世界人民的工作》、《为自由而战斗》等世界著名演讲作品。每篇作品,前有读点,行文中有旁批,文后有专题性欣赏,同时该作品还有比较阅读等相关链接以及品读鉴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激荡寰宇的呐喊(演讲卷新课标必读畅销读本)/品读经典 |
分类 | |
作者 | 子夜霜//京涛//屈平 |
出版社 | 文心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子夜霜、京涛、屈平主编的《激荡寰宇的呐喊(演讲卷新课标必读畅销读本)》收录了:《我们已遍地燃起自由的希望》、《地球的极限》、《地球意识宣言》、《保护环境是全世界人民的工作》、《为自由而战斗》等世界著名演讲作品。每篇作品,前有读点,行文中有旁批,文后有专题性欣赏,同时该作品还有比较阅读等相关链接以及品读鉴赏。 内容推荐 一颗露珠,折射着缕缕情思;一片枫叶,飘洒着绵绵思绪;一粒沙子,磨砺出串串遐想;一个微笑,传递的是拳拳善意;一道风景,蕴涵的是深深哲理;一段经典,演绎的是精神盛宴…… 点点读点,激发你的艺术灵光;处处批注,打开你的智慧锦囊;篇篇妙文,点燃你的人生梦想…… 子夜霜、京涛、屈平主编的《激荡寰宇的呐喊(演讲卷新课标必读畅销读本)》收录了世界上最经典的演讲作品,是天下最美最鲜的心灵鸡汤,品悟它吧,你一生心里有滋养…… 目录 与书结缘 自由精神 不自由,毋宁死 只有民主的波兰才能获得独立 争取人类自由的最后一战 我们已遍地燃起自由的希望 美丽家园 我要发言 地球的极限 地球意识宣言 保护环境是全世界人民的工作 和平之音 为自由而战斗 最后演说 论与北美的和解 共渡危机 不朽宣言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奴隶制就是战争本身 希望 共同建设一个新南非 文学魔力 想象的力量 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 我什么时候会被炸得粉身碎骨 外交风采 在答谢宴会上的祝酒词 让孩子们尽量享受这个良宵 埃塞俄比亚的立场 与祖国生死与共 人格魅力 人,有目标就不会绝望 美丽的微笑与爱 失败的是我不是你们 论气节 校园之声 你,并不特别 你不能没有激情与勇气 独立的意义 看书,还是打麻将 特别时刻 在饯别宴会上的演说 在听取判决前的演说 让我们前进吧 后记 试读章节 演讲背景: 公元前44年,安东尼在执政官任期届满时提出要得到高卢行省的统治权,西塞罗和元老院中的大多数人都看穿了安东尼这一要求的目的是想控制罗马政局,没有批准。 公元前43年1月,在西塞罗发表了《对敌人不能心慈手软》的演说后,罗马元老院并没有根据他的意见把安东尼表决为祖国之敌。元老院做了两手安排,一方面派出代表与安东尼谈判,一方面加强军事上的准备。但是和谈的希望很快便化成了泡影,元老院于2月2日宣布了战争状态。到3月,屋大维正式向安东尼开战。受此鼓舞,西塞罗感到制伏安东尼已指日可待,重建共和也为期不远了,于是他于公元前43年3月发表了这篇演说。 罗马人!在今天这次盛会中,你们遇见了这么多人,比我记忆中所见过的都要多,这种场面令我急切地渴望去保卫自己的国家,内心燃起重新把它建立起来的伟大希望,虽然我的勇气一直未曾衰竭过。最令人难熬的时刻,就是像现在——黎明前的微曦时,我恨不得立刻在保卫自由的阵线上,挺身而出成为一位领导者。然而,即使以前我有这种想法并可以去实践,可现在却已不是那种时代了。因为像今天,罗马的子民们(也许你们不相信,这种场面只是我们所面临许多事务中的一些琐事罢了),我们已替未来的行动打下了基础。元老院不再是口头上把“安东尼”视为敌人,而是以实际的行动表示他们已把他视为一个敌人。直到现在,我心里还一直觉得很高兴,相信你们也一样,我们能够在这样完全一致、鼎沸的气氛中,一致认为他是我们的敌人,并通过了这项宣言。 罗马人,我赞美你们——是的,我非常赞美你们。当你们激起那令人可喜的意志,跟随那最优秀的年轻人(注:年轻人,指的是屋大维),或者甚至说他只是个孩子。他的名字是年轻人,那是由于他的岁数,他的行为已属于永恒而不朽。我曾收集到许多事迹,我曾听过许多事的情节,我也曾读过许多故事,但是在这整个世界上,在漫长的历史中,却不曾见闻过这样的事。当我们被奴隶制度所压迫,当恶魔的数量与日俱增,当我们没有任何保障,当我们深恐马尔库斯·安东尼采取致命性的报复手段时,这个年轻人承袭了没有人愿意去承担的冒险计划,他以超越所有我们所能想象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他召集了属于他父亲(注:他父亲,指恺撒,屋大维是恺撒的甥孙及养子)的、一支所向无敌的军队,使安东尼想用武力方式造成国家不幸的那种最不仁义的狂乱遭到了阻力。 只要是在这里的人,谁不看得非常清楚!要不是多亏了恺撒(注:恺撒,这里是指屋大维)所召集的军队,安东尼的报复不是早将我们夷为平地?因为这次他的回来,意志里燃烧着对所有人仇恨的火焰,身上更沾染着屠杀过市民的血腥,在他的脑海里除了全然地予以毁灭的意念之外,什么也容不下。如果恺撒没有组成这一支他父亲的最勇敢的军队,你们的安全保障和你们的自由靠谁来保护?为了表示对他的赞美和崇敬——为了他如神一般不朽精神的表现,他已被冠以最神圣而不朽的荣耀——元老院已接受了我的提议,通过了一项政令,将把最早的最好的头衔委任于他。 马尔库斯·安东尼啊!你还能玩弄什么坏主意呢?恺撒对你宣战,实在是应该受到极力称赞的。我们应该极尽最美丽的言辞来赞美这支队伍,也由此离弃你。这完全是因为你的缘故,如果你不是选择做我们的敌人而是成为议会的一员,这全部的赞美,全是你的。 罗马人!你们面对的不是一个放荡邪恶的人,而是一头没有人性、凶暴的野兽。现在,他既然跌落陷阱之中,就在此地将其焚毁吧!要是让他逃了出来,你们就再也难逃暗无天日、苦闷的深渊。然而,他现在正被我们已出发的大军围困,四面紧紧地包围了起来。近日,新的执政官将派出更多的军队去支援。像你们目前所表现的,继续献身于此壮烈之举。在每一次为理想而战的战役中,你们从未表现出比今天更加协同一致,你们从未与元老院之间有过如此诚挚的配合。再也不要彷徨,今天的问题已不再是生活条件的抉择,而是我们如不能全然光荣地活着,就是面临放荡与耻辱的毁灭。 虽然凡人皆难免一死,此乃天性,然而,勇士们却善于保护自己,除去属于不逊或残酷的死。罗马的种族和名称是不容被夺取的,罗马人!我由衷地恳请你们——去保护它!这是我们所留下的产业和象征。虽然每一事物都是易流逝的,暂时而不确定的,唯有美德能够深深地扎下它的根基。它永不为狂暴所中伤、侵蚀,它的地位永远无法动摇。你们的祖先,正是靠了这种精神,才能首先征服了意大利,继而摧毁迦太基、打败诺曼底,在这个帝国的统领下,消灭了那最强悍的国王和最好战的国家。 不久的将来,由于各位与元老院之间史无前例完美而和谐的配合,以及我们的战士和将领们的英勇的表现和幸运的引导,你们可以看到那甘冒风险沦为盗贼的无名小子安东尼被打败。现在显示:很久以来,这是第一次的盛举,我们已遍地燃起自由的希望。 (佚名/译) P21-24 序言 诸君嘱我为“品读经典”书系作序,颇为难。非名人亦非什么专家,作序于售书似无益;亦非权威,谈不出什么高深玄论,会让读者失望;学养有限,阅历又浅,哆里啰嗦的,徒费学子寸金时光,深恐有负众望……辞几次,拗不过,只得鸭子上架了。 从何说起,我犹豫了颇久,还是从与书结缘谈起吧。 很小的时候,我不怎么读书,就是想读书,识字也不多呀。倒是在畅快淋漓地读大自然这部大书,常常“忙”些城里孩子做梦都艳羡的事儿,丛林里听鹊儿莺儿蝉儿唱歌啦,草丛里看蚂蚁抬青虫啦,小溪里捕鱼网虾啦,点煤油灯炸螃蟹啦,抽青藤编花环啦,追逐点点流萤啦,藤蔓上荡秋千啦,采山菌摘野果啦,竹林里捉迷藏啦,山岭上看夕阳白云啦,葡萄架下听故事啦……一切都是那么的有趣! 不过,也常常伴着危险。山林若是走得深了,会遇到狼,大人也跑不过狼,小孩子得就近赶快爬到树上,呼喊人们来救援。有时也会捣蛋地逗引公牛斗架,观战须格外留神,那硕壮的牛蹄子踢一下腿,轻则骨折,要是牛角剜着了肚子,那可就呜呼哀哉了。翻石块捉蝎子风险小一些,不过有时会突然蹿出一条蛇来,骇得你出一身冷汗。采野果安全些,但也会因不辨果性而中毒。有一种植物俗名叫红眼子,学名我至今也没有弄清楚,果实与刺莓很相像,味道也是酸甜的,只是红眼子有毒性,吃多了会出人命的。不过,眼珠子滴溜溜转的孩子是能区分的,红眼子枝干粗壮而无刺,刺莓茎蔓细弱而多刺。采药的时候,小腿胳膊脸啦,被划伤是家常便饭,最让你防不胜防的是蜂子的袭击,我就曾遭遇一群小拇指大小的土蜂的围攻。我刚碰到荆棘丛那株诱人的柴胡,忽地从地下旋出一群土蜂,我没作片刻犹豫,就地滚出数丈远。但蜂子仍如战斗机般地紧追不舍。山里曾发生过公牛被土蜂活活蜇死的事,我想自己是要死了,冒出了玉皇大帝、阎王爷还有菩萨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念头。蜂子蜇了我几下,我立刻清醒了,绝不能动,即使再蜇几下也绝不能还击,否则,蜂子攻击会更疯狂,而且还会有更多的蜂子飞来。蜂子绕着我尖叫着,十来分钟后便飞走了。结果我中了九毒针,三天都吃不下饭。土蜂留给我的纪念——九个褐色斑直到四五年后才消失……一切都是那么惊险而又刺激,男孩子的探险、坚毅、无畏也许就源自大自然吧。 父亲爱读书看报。他回家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搬把圈椅放在老楸树下的石桌旁,沏杯菊花茶——野菊花山里多的是,坐在圈椅里读起来。嬉闹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像我这样天不怕地不怕的顽童。不过,父亲读书的时候,我是不敢疯的。一边悄悄地玩耍,一边偷偷瞄几眼父亲,渐渐地,我发现父亲读得很陶醉,在书上画着批着什么的。其实,疯玩是影响不了父亲的,只是我那时并不晓得。父亲有时还微笑,父亲虽然不曾打骂过我们,却是个极严肃的人,我寻思,书里究竟有啥稀奇居然能让父亲笑?溜进书房,翻翻父亲刚刚读过的书,都是黑乎乎的字,这些字也“可笑”?这字里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于是我自觉不自觉地开始认字了。 认字稍多些的时候,我渐渐从只言片语的小故事里沉醉到长篇里去,到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之外的神奇世界漫游了。我读的第一部长篇是儒勒·凡尔纳的《十五小豪杰》,大概是小学二年级吧。书中讲的是15个孩子流落荒岛,后来用风筝飞离荒岛,历尽艰险,最后成了一群小豪杰的故事。书是繁体字,那时简体字我也没认几个,读,不过是结结巴巴连猜带蒙的,主人公的机智勇敢,我倒还能深深地感受到。 这本书情节离奇,加上“看官”之类评书味道的语言,我第一次真切地悟到,这世界上有比玩耍还有趣的事情。就这样,我迷上了书,吃饭时读,路上也读,蹲茅厕也读,被窝里也读。放牛时候,如果遇到雨天,我把牛赶进山洼里,然后冲到山头,寻一块平坦的巨石,把化肥袋子铺在上面,盘着脚,在伞下读了起来。那时候探险、推理、科幻、传奇的书读得多,读得如痴如醉,后来被声嘶力竭的嚷嚷声惊醒,原来牛进了庄稼地。牛糟蹋了那么多庄稼,回到家里,教训是免不了的了,但我没有敢辩说是因为读书。读书实在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有人说读书“如雨后睹绚烂彩虹,如江岸沐温馨春风,如清晨饮清爽香茗”,这可能是年龄稍大的孩子或成年人读书的感觉吧,我那时读书,感觉就像是踩着彩虹桥去跨在弯弯的月亮上摇啊摇的。 父亲是个教书先生,在盆地里也算个小有名气的作家了。他教语文,教自然,也教美术,他的大书柜自然也是个杂货铺。我与语言文字打交道,就是从与这杂货铺结缘开始的。杂货铺里有《格林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地球到月亮》《唐诗选》之类的文学书,也有《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说岳全传》之类的演义书,也有《上下五千年》《史记》之类的历史故事书,也有《十万个为什么》《趣味数学》《新科学》《本草纲目》之类的科学书,等等。这些书,有的我一翻就入迷了,有的翻来翻去也不懂,便不感兴趣了,不过,有外人在跟前我还是煞有介事地读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医学书,小孩子自然不感兴趣,但在随便翻翻中,我知道了李时珍写这部书很不容易,花了三十多年,中国人读它,外国人也读它。奇怪的是,我没有从医,却莫名其妙地懂一点医道,大概是与此有关吧。 我不怎么热乎书的时候,书柜好像没有落锁,迷上了书后,好像是突然落了锁。这书柜就像一块巨大的磁力方石,越是上锁就越有魔力。忽然发现,锁没有直接锁在门扣上,倒是门扣用一条松弛的链子穿过,再用锁锁着链子,可以“偷”书的哟!手伸进柜缝,能取出中间的书,但取两边的书就不容易了。我想了一个法儿,用铁丝钩想看的书。书钩出来容易,要还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有次把书弄破了,心里打鼓了一两天,很快察觉打鼓是不必要的,父亲只是看了看那本书,就把它放到里面去了。 不久,我又发现,隔几天书柜中间总摆着一些我没有读过的书。有时书柜也不落锁,再后来就彻底不锁了,倒是父亲时常提醒我,专心读书是好事,但读上二十来分钟,眼睛要向周围望望,多看看绿叶啦青草什么的。有朋友说我读书写文章没明没夜的,却总不见我近视,很是嫉妒也很是纳闷。这可能得益于这一习惯吧。现在想想,书柜的落锁与开放,那是父亲教子读书的苦心与智慧。 有时,我也和父亲坐在老楸树下读书。父亲引导我怎么读书,起初让我点点画画一些词呀句呀段落呀的,后来让我写写自己的想法。父亲爱惜书是有名的,有个亲戚还书时不小心把书散落到泥地上,父亲心疼了好一阵子,但他从不在意我在书上画呀圈呀的。就这样,快上中学的时候,书柜里的书我几乎读了遍,尽管许多我还似懂非懂的,却隐隐约约感觉到有些知识老师似乎没有我懂的多。 父亲也让我读些报刊,给我订有《文学故事报》《中国少年报》《少年文艺》《少年科学》《向阳花》,等等。书是文明的沉淀,报刊虽不及书厚重,却是一扇通向新世界的窗口,读读报刊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父亲读报有个习惯,哪篇文章写得精彩了,就把它剪下来,那时候山里没有复印机,若背页也有不错的文章,父亲就把它抄下来,然后,剪裁的和抄写的文章都贴在不用的课时计划里。父亲挑选的这些文章,更多的是让我们兄妹读。我迷上文学,可能就与父亲剪裁《文汇报》里的连载故事有关吧。 父亲爱写点东西,在我刚上小学二年级时,也硬让我开始写。那时候,我连“观察”“具体”之类观念都还没弄明白,不过,写的无论长短,父亲都要细细看的,哪处写得好或不妥,都一股脑儿指出来,批改的比我写的还要多。不知不觉,我想什么就能写什么了。父亲从来没有给我买过作文书,但我的作文向来都不差。老师评讲作文时,大多是读我的作文,学校出校刊也常常有我的“大作”。语文老师在我日记、作文里批语说“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希望将来能成为什么什么”的。我因此陶醉了。 感觉良好的我,很快就得到了教训。我写了一篇两万余字的小说,自以为非常完美,寄给了父亲,“谦虚”地让他给提点意见。父亲读了三遍,没有改一个字,只是在文末批了四个字:“华而不实!”要知道,那篇小说班里超过三分之一的同学都抄在笔记本里,连写作老师也大加赞赏。看到批语,我是多么沮丧啊!父亲料到我会失落,随批寄来一封信,信中说:“孩子,浮躁是成不了大器的!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就《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福楼拜著《包法利夫人》,一天只写几百字,千锤百炼,字斟句酌,字字如珠……这些作品都是可以传世的。语言可以写得华丽,但不能没有思想,缺乏思想深度的语言,就像一件陈列在商店里而永远售不出去的漂亮衣服,好看而无用。缺乏思想沉淀,无论语言和技巧如何绝妙,无论长短,那就是废纸一张……大学里的书很多,你可以多读些经典。经典是有灵魂的,灵魂就是那不朽的思想。不想做蹩脚的作者,就要使你的作品有影响人的灵魂的思想;不想做平庸的批评家,就要使你的评论具有独到的前瞻的震撼人的观点……”看似说教,对我的影响却是刻骨铭心而深远的。 当下,出版业可谓繁荣,就我国而言,不说报刊、互联网、电子书、手机阅读,单是出版纸质新书,2000—2012年就达1890375种,全球历年出版的新书就更多了,加上流传下来的“古书”,数量之巨是无法想象的。不说读了,就是一本一本地数,我们一辈子恐怕也数不清楚。繁荣的背后,是品质的良莠不齐,浩瀚书海不乏有让你手不释卷的佳作,但更多的书是你不需要读的,或者就是粗制滥造,根本就不值得读。不知什么时候,国民迷上了出书,于是乎,但凡能写几个字的会说几句的都能出书了!这样的书,能读吗?生命是有限的,时间是宝贵的。作为学子,我们要选择那些必读的学业性书和能使我们受益无穷的经典书来读。 “品读经典”的入选作品,很早时候,编写者就寄给我了,这些作品就像白玉盘里颗颗璀璨耀眼的珍珠,许多作品令我沉吟至今。我不想刻意溢美“品读经典”,但编写者的两句话的确吸引了我:“读经典,给心灵痛痛快快洗个澡;品经典,让审美如痴如醉做个梦!”这话说到了点子上。经典就像一泓思想圣水,浸润其中,给心灵痛痛快快洗个澡,灵魂就会得以升华。用经典滋养灵魂,那可没准儿,你也能成为一代大家的。 驻笔时,我想起了冰心赠给读者的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读者读经典,往往不觉其美,或不知其所以美,若读了“品读经典”,你会觉其美,也知其所以美。于是乎,我觉得冰心赠语也可以这么说:“读书好,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是为序,与学子共勉。 汗青于静心斋 2013年5月22日 后记 读书,不仅是读读而已,而是关乎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读书,不仅是对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洗礼,也是对心灵的一种抚慰;读书,不仅可以汲取思想精神方面的营养,也能获得一种审美的享受,并使审美能力得以提升。 读什么呢?读古今中外最经典的作品。 怎么读呢?欣赏性、评价性地品读。 做到这两点,自然能达到读书的目的。 读经典作品,读者尤其是学生读者往往觉其美,但美在何处,却说不出来。 “品读经典”系列不仅是要把经典作品遴选出来,而且在怎么读经典上为读者作些努力,这些经典作品都有旁批及针对整篇的专题性赏析,同时,比较阅读的作品也都有品读文字。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在“品读经典”系列出版后,我们将在“未来之星”博客上刊发“品读经典”系列各类文体作品的品读要点、品读方法、作品评析的文章。这里我们也期待热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教师,能提供有评析文字的欣赏文章,我们适时将在“未来之星”博客刊发。 推崇经典、拒绝平庸,是我们一贯的主张,我们历时六载编写了“品读经典”这一系列,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把最经典的最具阅读价值的作品奉献给我们民族的未来一代——广大青少年读者。当下图书可谓琳琅满目,但是,有品位的太少太少,真正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的更是少之又少。基于此,“品读经典”系列是以世界眼光来审视古今中外作品的,把最经典的择选出来,呈现给青少年读者。 “品读经典”系列,学生、老师、学者等前后推荐经典性作品35670余篇,经过数次大浪淘沙式的遴选,推荐的作品最终入选的仅有3%。因此,入选“品读经典”系列的这些作品,可以说,篇篇皆是书山文海里最为璀璨的颗颗珍珠,是经典中的经典。浏览它,如雨后睹绚烂彩虹;欣赏它,如江岸沐温馨春风;品读它,如清晨饮清爽香茗。 历尽干百周折和万千艰辛,“品读经典”系列终于将与读者见面了,然而我们仍觉得有些遗憾。 遗憾之一:“品读经典”所选作品的读点、旁批、专题赏析、品读等皆是全国一百多位老师、学者苦心孤诣研究的结晶,虽然经过数个环节的斟酌、修改,再斟酌、再修改,努力使其臻于完美,但是,仍感觉似有不足之处,加之品评作品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难免会有失当之处。因此,我们恳望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我们表示真诚的感谢。 遗憾之二:为了开阔读者视野,入选的国内经典作品较少,外国经典作品相对较多,然而这些外国经典作品有的还缺少译者,尽管我们努力查寻,有所弥补,但仍然有的作品的译者难以查到。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作品,需要作者的一些资料,但有的作者资料仍然未能得以完善。由于所选作品涉及面广、稿件来源复杂及时间地域等因素,出版前我们仍难以与所有作者(包括译者)一一取得联系。本着扩大作品的影响力和为读者打造最具阅读价值的一流读物的原则,冒昧将其转载,在此谨致以最深切最诚挚的歉意,恳请作者谅解! 为了弥补遗憾,出版后我们仍将继续联系作者,同时,也恳请作者或熟知作者情况的读者见到本书后能与我们联系,以便重印时弥补缺憾和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作者稿酬。 我们真诚希望所有作者都能联系上,也希望更多的优秀作者和专家学者能支持并参与“让下一代能读到真正有价值的书”的活动,为推动民族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未来之星博客:http://blog.sina.com.cn/axbk2009 作者联系信箱:zhbk365@126.com 读者建议信箱:meilizhiku@126.com 本书编写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