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南昌起义关键人物周逸群/周逸群纪实文学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陈胜平//唐承德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2010年,陈胜平的一部《少年周逸群》,让周逸群在家乡人民的心中更加鲜活、生动起来。一直关心、支持这部书出版发行的碧江区文广局李益民局长鼓励他再接再厉,不仅要让少年周逸群鲜活起来,更要让青年周逸群鲜活起来。陈胜平为了不负上级领导的厚望,联合《周逸群传》的主要作者唐承德先生,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五易其稿,二人终于创作出31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南昌起义关键人物周逸群》。

内容推荐

《南昌起义关键人物周逸群》讲述了南昌起义,震惊中外!南昌起义,打响了共产党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从此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军队,独立领导工农革命,不再仰人鼻息,不再寄人篱下!南昌起义,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堪称划时代的壮举。

《南昌起义关键人物周逸群》由陈胜平、唐承德著。

目录

前言

弄潮儿

大闹日本岛

梦碎湘西

笔如剑驽照明弹

黄埔星云

北伐进行时

起义前后

本书参考资料

后记

试读章节

顾老师带头鼓掌,接着同学们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朱怀远只象征性地鼓了掌。他心有不服,但他更惊愕,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小样竟有这么好的见识和口才,真是小看他了。

顾老师把逸群叫进办公室,通过一番谈话,发现他不仅颇有见识,文字功底也不错,便建议他写写文章,学校正在筹办《南明杂志》,要他为此刊撰一篇稿。

逸群问写什么方面的。顾老师说,内容体裁不限,只要可读性强就可以。因为校刊争取在各学校传阅,最好能进入社会。所以写的文章最好立足高,眼界宽,社会各阶层都喜欢看,不要局限于学生腔。

逸群第二日早晨就把脱稿的文章拿给顾老师看。顾老师一看,文章题目是《诸葛亮辅汉于蜀论》,再看内容:“自来创业之主,其能以弱为强,易危为安者,非唯天时地利,仰亦人谋也……”

顾老师夸道:“半文半白,文笔苍劲。”

“曹操挟可战之具,孙权据可守之资,独先主无安身之地……”

顾老师使劲点头:“用词精准,对仗严谨,铺排大气,学生中难得一见。”

“其治蜀也,法制严峻而无人怨,位极人臣则众不疑……”

“见识精辟,字字珠玑,铺排锦绣。”

顾老师把文章给在场的老师们传阅,众老师看后,都说已超过中学生的文笔。顾老师评语恰到好处。

《诸葛亮辅汉于蜀论》发表在《南明杂志》创刊号上,还被评为全校优秀文章。

《南明杂志》在各校传阅,也进入社会上公开的书报刊亭,各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对这篇文章极力赞赏。开始不明内情的人以为周逸群是南明中学的老师,为此还发生面红耳赤的争论。

见人们对逸群的文章好评如潮,《南明杂志》主编亲自来采访周逸群,请他就自己的文章谈谈自己的想法。

周逸群说:“我这篇文章是借古喻今,希望通过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地位,来说明哲人政治和贤人政治的道理和观点,表达心中的愿望。中国的政治太混乱,我希望执政者向先贤学习,仿效诸葛亮,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把中国建设成政治清明,法制严明,政通人和的国家。”

接着他谈了一些具体的改良主张。

主编笑着说:“看你平时沉默寡言,想不到还关心政治呢!”

逸群说:“我关心政治胜过关心学问,只是别人在谈论时局时我很少发言,更多是听,是想,集思广益嘛。”

主编点头赞许,并邀请他到校刊部来一起编《南明杂志》。

周逸群不爱言谈,不爱动,与在铜仁城南小学时简直判若两人。临进入南明中学时,三叔周自炳反复告诫,贵阳不比铜仁,在铜仁他做事莽撞家里可以出面帮他摆平,如果他在贵阳搞出什么事,家里可是鞭长莫及,凡事要谨言慎行,勿给家里添忧。加上他年纪大了些,考虑的问题多了,所以进入南明中学后,他的性情与在铜仁大不相同,什么事再不强出头了。无论发言行动都不积极主动了。主编和他说了几回话,朱怀远也经常说他:“你口才这么好,不好好发挥实在可惜了。”加上室友们经常在一起谈论时局,他不得不响应。

和他同室的同学是熊汝宁、杨茜横、郎友发、孙尔骨、级长朱怀远。这些人都是班上的活跃分子,成绩也不错。一回到寝室,大家就高谈阔论。谈论的话题大部分还是时局问题。这回大家是围绕周逸群的话题展开讨论。

周逸群说:“孙中山辛辛苦苦革命成功,结果总统位置却让革命无寸功的清廷大员袁世凯坐了,真是前所未有。”

朱怀远说,谁叫孙中山没有钱,国家财政是片空白?袁世凯坐拥清廷的黄金白银,有钱当然是当老大了。

郎友发提出疑问:“袁世凯能不能把中国治得好?”

孙尔骨说:“那就看他肯不肯学诸葛亮了。”

杨茜横说:“诸葛亮是辅臣,又不是龙头老大,不能拿袁世凯和他相比。”

“看袁世凯能拿出什么绝招,把中国治理好。但看国民现状,又好不到哪里去。”熊汝宁说。

“贤人政治”的梦想终于幻灭。P2-3

序言

南昌起义,震惊中外!

南昌起义,打响了共产党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南昌起义,从此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军队,独立领导工农革命,不再仰人鼻息,不再寄人篱下!

南昌起义,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堪称划时代的壮举。

南昌起义的主力部队,是贺龙的二十军和叶挺的第二十四师。叶挺早就是共产党员,参加南昌起义理所当然。而贺龙,不仅不是共产党员,还是蒋介石和汪精卫千方百计拉拢的对象。是周逸群,通过一年多时间的细致工作,勤政爱兵的工作作风,春风化雨般的思想渗透,让贺龙感到共产党不仅与军阀有天壤之别,也与国民党大不相同;也正是周逸群,帮助贺龙认清了蒋介石、汪精卫假革命的面目;是周逸群,让贺龙认清了中国的革命该何去何从。于是,贺龙在蒋介石和汪精卫许以高官厚禄的情形下,毅然决然地带领二十军开赴南昌,率部发动起义,并任南昌起义的总指挥。起义之后南下途中,在周逸群和谭平山的介绍下,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南昌起义中,周逸群无疑起到了关键作用,没有他,贺龙就不会参加南昌起义,没有贺龙的二十军加入,南昌起义就搞不成,当时国民党办刊物《社会新闻》第十卷第七期中评论说:“……南昌暴动以贺龙叶挺为主力,周逸群为贺龙之灵魂……盖无周逸群即无贺,无贺即无南昌暴动也……”

后记

您忘记的,我们帮您记起!

当人们对周逸群淡忘了半个世纪后,唐承德的一部《周逸群传》,让他重新回到人们的心里。从此,越来越多的国人知道了把贺龙引上工农革命之路的是黔东骄子周逸群,湘鄂西苏区和洪湖赤卫队、红二军团是贺龙和周逸群二人共同缔造。

2010年,陈胜平的一部《少年周逸群》,让周逸群在家乡人民的心中更加鲜活、生动起来。一直关心、支持这部书出版发行的碧江区文广局李益民局长鼓励他再接再厉,不仅要让少年周逸群鲜活起来,更要让青年周逸群鲜活起来。陈胜平为了不负上级领导的厚望,联合《周逸群传》的主要作者唐承德先生,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五易其稿,二人终于创作出31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南昌起义的关键人物周逸群》。

此书的出版发行到得市委刘奇凡书记的关心与支持,解决了此书增印一千五百册的经费。碧江区委党研室认真审稿把关,市委党研室也积极支持宣传发行等工作。碧江区委宣传部对此作品非常重视,多次开小组会议研究此书的出版发行,并争取将之翻拍成影视剧。区政协文史委对此作品的出版也很关心,呼吁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区文广局李局长一直关注此作品的创作进度,作品脱稿后,第一时间审阅了此书稿,给予高度的评价,为此召开专题会议,解决了此书三千册的出版经费。

还有逸群小学近两届领导,将笔者作为周逸群的研究员培养,几番派遣笔者上贵阳,下洞庭,过洪湖,收集周逸群的资料,与两湖相关人员交流,从而让笔者掌握了丰富的资料,加深了对周逸群的了解和敬仰。学校在经费上也给予一定的支持。

作为作者,同时也代表读者,代表热爱周逸群的人们,我们对上级领导和学校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他们重视周逸群的宣传表示由衷的敬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