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河东流(方左英教授生平及纪念文集)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方左英老师是我国道路交通领域的著名教授,在路基、路线工程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这本文集记录了亲友、同事、学生回忆中关于方左英的方方面面,包括他很少提起的个人事迹。例如,书中记述的方左英投身“一二·九”运动和抗美援朝期间协助研究炸弹坑土方等,充分反映了一名爱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目录
生平篇
01 童年与苦难
02 开平学生运动的萌芽
03 逃亡上海立志读书
04 考入北平清华大学,投身“一二·九”运动
05 1936年毕业学业旅行
06 热情投入抗日战争工作
07 赴美国留学
08 参建川滇公路,修订国家技术规范与标准
09 转入大学教书
10 南京解放
11 加入中国共产党
12 著书立说、参编手册、建设教材
13 专业报国
14 培养道路建设人才
15 学术交流活动
16 国际交流
17 结语
缅怀篇
07 著名道路交通工程学家方左英教授 林醒山 徐吉谦 叶见曙
02 在方左英“80寿辰会”上的发言 方福森
03 忆忧国忧民、党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方左英教授 邓学钧
04 怀念方左英教授 任福田
05 回忆方左英教授 李峻利
06 忆《公路路线设计概要》对我的启示与帮助之点滴 李方
07 缅怀导师方左英教授 王炜
08 方左英先生二三事 钱永祥
09 峥嵘传奇树先贤,彪炳学界照后人——与徐吉谦教授访谈交流方左英教授生平事迹 杨涛
10 怀念导师方左英教授 胡朝印
11 怀念方左英教授——兼记南京工学院“两方”教授 程建川
12 纪念我们的父亲 方莉莉
13 回忆和纪念青年时代的父亲 方扬眉
14 父爱如山 方晓珊
15 回忆我的外公 方谊翎
16 平凡无言的榜样 叶欣
17 方左英“80寿辰会”侧记
18 部分校友来访小记
附录
01 方左英学术、教育文章一览
02 方左英撰写专著、教材、手册一览
03 方左英参加学术会议一览
04 方左英指导毕业实习与设计照片集锦
05 方左英出席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照片集锦
06 师生合影集锦
07 方左英受聘中央大学教职以来同事合影集锦
08 方左英荣誉集
后记
序言
方左英老师是我国道路
交通领域的著名教授,在路
基、路线工程方面有着很高
的造诣。新中国成立前,他
和方福森教授、刘树勋教授
等在国立中央大学任教,一
起创立了道路桥梁专业,是
我国道路工程教育的奠基人
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们
同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
学)教书,为国家培养了许
多著名学者和工程领域的专
家,南京工学院也成为国家
道路、桥梁和机场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大家
尊称他和方福森教授为“方
左老”“方福老”。
方左老出生在战乱年代
,幼年丧父,家境贫苦,少
年时期就崇尚革命精神,立
志求学救国。后来,他考入
清华大学,在校期间主动投
身革命。毕业后,直接奔赴
抗日战争的前线。抗战的现
实让他认识到抗战的持久性
,同时国家的建设也亟需先
进的科学技术,因此后来他
留学美国。新中国成立以后
,方左老对党和国家的社会
主义事业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肩
负起了为我国道路交通事业
开疆拓土、教书育人的重担
。方左老的一生是为道路交
通事业奋斗的一生,是科教
报国的一生。
我1978年考入南京工学
院,有幸在方左老、方福老
等老一辈科学家的身边学习
,当时我们用的《路基工程
》教材就是方左老主编的。
我研究生毕业留校工作后,
又与他共事多年。我在担任
教研室主任和交通学院院长
时,常常向他请教。他乐于
提携晚辈,治学严谨,团结
同志,不事张扬,是我们学
习的榜样。方左老对我的影
响和帮助至今难忘。
建设交通强国是国家赋
予交通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
责任。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
建设,近几年来,东南大学
交通学院紧跟时代步伐,在
努力做好教学和科研的同时
,积极地挖掘、学习和发扬
前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继2017年方福森教授的
回忆录编撰出版,又一位行
业前辈方左英教授的纪念文
集也将要出版了,让青年学
者了解前辈科学家,学习他
们的优秀品质,这是非常有
意义的工作。这本文集记录
了亲友、同事、学生回忆中
关于方左老的方方面面,包
括他很少提起的个人事迹。
例如,书中记述的方左老投
身“一二·九”运动和抗美援
朝期间协助研究炸弹坑土方
等,充分反映了一名爱国知
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我带着对方左老的崇敬
之情,回忆方左老给我们上
课和一起工作的情景,我也
希望更多的同志,特别是年
轻的教育工作者、科研工作
者,能从字里行间感悟并传
承方左老在战乱年代的坚持
和奋斗,以及在为国家建设
时期培养人才方面精益求精
的治学态度和淡泊名利的高
尚品格。
黄卫
2020年12月
导语
本书是我国著名的道路工程教育家方左英教授的回忆录,并收集了其学生、亲友的回忆文章。全书回忆了作者早年在清华求学时积极投身爱国学生运动、赴美求学考察、回国工作以专业报国以及在高校工作培养人才的事迹。本书主人翁的人生选择又折射了近代中国的发展画面。全书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向读者真实地、生动地展现了方左英教授不平凡的一生,适合大众读者阅读。
后记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在狠
抓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
同时,也高度重视学院的文
化建设及历史收集、挖掘与
保护,形成协同共进的良好
关系。2017年,学院编纂
出版了《我的一生——方福
森教授自传及弟子亲友回忆
集》,获得各方赞许,特别
是校友们的肯定。顺理成章
地,2018年下半年,学院
又开始编纂《大河东流——
方左英教授生平及纪念文集
》,以缅怀方左英教授不平
凡的一生,同时,向中国共
产党建立100周年和我校交
通运输工程学科办学100周
年献礼。
方左英教授从中学开始
就接受进步思想的洗礼,在
清华大学求学期间参与领导
的清华学生“一二·九”运动
,留下浓墨重彩一页;美国
留学归来即参与抗战公路修
建及交通专业人才的培养工
作,抗美援朝时期利用专业
特长为前方修复被炸运输道
路服务,续写了波澜壮阔的
篇章。方老高尚正直、宠辱
不惊,治学严谨、成就卓著
,授业有术、桃李芬芳,为
后人留下珍贵的物质和精神
财富,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
学习。
方老是我校交通运输学
科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我国
道路工程教育的元老之一,
对方老一生的回顾,也从侧
面记录着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的发展历程,映射出一代又
一代交通人“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的宏愿。
学院高度重视本书的编
纂出版工作,成立了专门的
工作组及编委会,交通学院
党委前任书记秦霞和现任书
记陈怡、前任院长刘攀和现
任院长陈峻担任正副组长负
责总体协调。受学院委托,
由我带领道路桥梁学科的部
分师生开展具体工作。本书
第一部分“生平篇”是在方老
的夫人庆启蓉所写的《为国
奋斗为国育才的方左英教授
》基础上增补改写而成的;
第二部分“缅怀篇”是亲属、
同事及校友撰写的怀念方老
的文章;第三部分“附录”为
方老教学、科研成果及社会
服务等。书中有很多珍贵的
老照片更是从多角度全方位
展现了方老精彩的一生和对
我国交通事业和工程教育的
卓越贡献。
本书的编纂出版是在我
院师生及诸多校友的共同努
力下完成的。工作组成员叶
见曙、张航、陈先华、张云
龙、过秀成、吴文清、马涛
、刘敏不仅承担采访老教师
、老校友的任务,并多次参
与讨论商定书稿的篇章布局
和主要内容,对书稿进行校
阅;校友重庆交通大学校长
唐伯明教授长期致力交通及
交通人文化,取得了卓越成
绩,帮助策划了本书,并给
予很多指导性的编撰意见;
学生李楠、董理、沈嘉豪等
完成了部分编辑及校对工作
;校友李树光、张伯明,交
通学院教师丁建明、陈飞、
王晓、王建伟以及土木工程
学院前党委书记张星等对书
稿进行了认真校阅并给出了
宝贵意见;校友杨洋也帮助
做了文字润色工作和文案工
作,东南大学出版社总编张
新建是我院道路专业毕业生
,也是方老的学生,在本书
的编辑出版工作中更是投入
了很深的感情。
本书的出版还得到了方
老女儿方莉莉、方扬眉和方
晓珊的大力支持,方晓珊女
士撰写的引歌立意高远,气
势磅礴,生动诠释了方老爱
国报国的激情与著书立说、
静耕杏坛的精彩人生。她对
全书进行了仔细校阅,并提
供了大部分插图的高清图片

方老的学生,现任科技
部副部长黄卫院士十分支持
学院组织编撰本书,并亲自
为本书作序,表达了对恩师
的缅怀和景仰之情。
在此向所有为本书付梓
奉献智慧及付出劳动的人表
示深深的感谢!
书中涉及的部分人、事
,因时隔久远,考证不足,
难免有误,敬请谅解,并予
指正。
交通学院程建川
2020年12月
精彩页
01 童年与苦难
方左英,1913年3月出生于广东省开平县(今开平市)塘口墟东成里一个旅美华侨工人家庭。
方左英的祖辈长期过着困苦的生活。他的曾祖父是一个挑炭工人,很早去世;祖父是个走江湖卖膏药的人,有子女七人,三日无买卖,家里就要断炊。父亲是个华侨工人,原在家里种田,后来由三伯父带到外国洋船上做工(据说那时还只有大帆船),往返于中国与美国之间,再后来于美国上岸,做洗衣、烫衣工作。
方左英的父亲直到37岁才回国结婚,生下方左英的大哥、大姐;再次出国七年后,回国生下方左英。当方左英十岁时,他的父亲不幸在美国逝世,其遗体按其遗愿运回祖国安葬在家乡,这也就是他的父亲第三次回国。方左英的母亲由于过度悲伤,经常哭泣,致使双目失明。方左英早年家庭境遇孤苦凄凉,在私塾读书时,时常因此伏案流泪。
02 开平学生运动的萌芽
在方左英念完四年私塾后,家里本打算送他去学点手艺或学做店员,但由于他年纪太小,大哥有感于自己文化知识的匮乏,乃让他改读小学。方左英在宏仁小学能学到在私塾学不到的知识,倍觉欣喜,更加刻苦,进步很快。读完小学二年级后,正好他的舅父到赤坎光裕小学任国文教员,召方左英到赤坎光裕小学继续学习。期末考试,方左英名列年级第一,舅父非常高兴,就鼓励他投考开平中学(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开中),后被录取。这样,方左英即无须再读高小了,等于在小学跳级三年半。 方左英在初中这段时期,在广州中山大学读书的开中一些校友如周锦照、谭镒清(后改名谭超白)、周郁扶等,经常回母校进行革命活动。开中的学生在他们带领下参加革命活动,对革命做过许多有益的贡献,而方左英就是当时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之一。
其一,参加平民教育运动。
1927年夏,在“开中留省同学会”的组织下,方左英利用暑假期间,与同村的开中同学一起,回乡举办了平民义学,让贫苦农民和船民的孩子以及部分家庭妇女与社会青年入学。那时他才十四岁,经过整个暑假的任教(当小先生),进行备课、讲课和搜集讲课题材的锤炼,无形中提高了思想觉悟和文化意识,同时也充分认识到劳动人民没有文化容易受人压榨和欺侮的现实。
在举办平民教育之后,方左英又联合一些开中同学和他的母校宏仁小学的老师一起,创建了“古宅改进社”,并创办了《古宅改进月刊》(后来又改名为《古宅月刊》)。
古宅改进社和《古宅改进月刊》以及里讴革进社和《里讴革进月刊》是开平当时举办得最早的学社和刊物,随后开平各乡在开中读书会的同学参与下也相继办社办月刊,一时间学社与刊物如雨后春笋。
其二,参加反对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
帝国主义者利用一些教徒,借着在中国“传教”“办学校”“办慈善事业”“办育婴堂”等名义,在中国进行文化侵略活动。1927年福州育婴堂(该育婴堂许多婴儿被虐待惨死,尸骸被丢进地下尸窟,窟中尸骨重叠)的事件被揭露之后,国人听到这些消息和看到婴儿惨死的照片,无不义愤填膺,看清了帝国主义者的伪善面目,认识到帝国主义者办的所谓慈善事业实质上是对中国进行的文化侵略。
教堂中传教士时有欺压乡民和调戏妇女等恶劣行为,亦为群众所憎恨。
就在1927年的圣诞节,方左英等开中同学在赤坎牛墟的礼拜堂(教堂)前面,向群众宣传反对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其中谈到福州育婴堂事件及揭露帝国主义者举办所谓慈善事业的真相时,群众非常激愤,纷纷向教堂门窗投掷砖石,冲进教堂,撕毁一些圣经书籍,并当即召开群众大会,宣布将教堂改为“中山纪念堂”,群众可以自由出入。
其三,参与组织读书会。
读书会是由思想进步的同学组成的,方左英是其中的骨干成员之一,经常晚饭后到赤坎的鱼笱庙和河南洲参加聚会,相互交流思想与讨论时局,或相互传阅进步书刊。
开中的进步同学在校友与教师的协助下,曾经设立过小图书馆,组织过读书会。小图书馆分两种:一种是公开的;另一种是秘密的。公开的是利用开中原有的图书馆,充实扩展一些进步书籍,由训育主任何世熊管理(何世熊烈士于1929年初被叛徒出卖,被捕后坚贞不屈,在广州英勇就义);秘密小图书馆,由周锦照、周郁扶两人掌握,把图书藏在里村墟育才学校。这些进步书刊是由当时在广州中山大学读书的一些开中校友购买带回来的,这些校友还给读书会同学代购书刊。
读书会里当时传阅的有马列主义理论《共产党宣言》等,共产党人办的刊物,如《中国青年》《少年先锋》《向导》等期刊及其合订本,还有当时由上海进步文艺界出版的一些进步小说、书刊(如创造社出版的)等等。此外,读书会的同学在一些假日,还举行远足旅行活动,以增进彼此间的友情,团结同学共同进步。方左英就曾与读书会同学一起到过水口(并到过何世熊老师家)、三埠(长沙、新昌、狄海)和赤坎之南的百足山等地。1928年整个暑假,在校友周锦照、周郁扶等的协助下,读书会的同学得以全部留在学校参加学习和讨论。因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