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本教材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来华留学生卫生部‘十一五’划汉英双语教材”系列之一。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中医各学科知识的基础。本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内容包括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精气血津液、经络学说、体质学说、病因病机学说、防治原则。
1 绪论
1.1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1.1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1.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1.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1.2.1 整体观念
1.2.2 辨证论治
2 阴阳五行学说
2.1 阴阳学说
2.1.1 阴阳的基本含义
2.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1.3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2 五行学说
2.2.1 五行的基本含义
2.2.2 五行特性和五行归类
2.2.3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2.2.4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 藏象学说
3.1 五脏
3.1.1 心
附:脑
3.1.2 肺
3.1.3 脾
3.1.4 肝
3.1.5 肾
附:女子胞
3.2 六腑
3.2.1 胆
3.2.2 胃
3.2.3 小肠
3.2.4 大肠
3.2.5膀胱
3.2.6 三焦
3.3 脏腑之间的关系
3.3.1 五脏之间的关系
3.3.2 六腑之间的关系
3.3.3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4 精气血津液
4.1 精
4.1.1 精的含义
4.1.2 精的生成
4.1.3 精的功能
4.2 气
4.2.1 气的含义
4.2.2 气的生成
4.2.3 气的运动
4.2.4 气的功能
4.2.5 气的分类
4.3 血
4.3.1 血的含义
4.3.2 血的生成
4.3.3 血的运行
4.3.4 血的功能
4.4 津液
4.4.1 津液的含义
4.4.2 津液的代谢
4.4.3 津液的功能
4.5 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4.5.1 精和气的关系
4.5.2 精和血的关系
4.5.3 气和血的关系
4.5.4 气和津液的关系
4.5.5血和津液的关系
5 经络学说
5.1 经络的含义和组成
5.1.1 经络的含义
5.1.2 经络系统的组成
5.2 十二经脉
5.2.1 十二经脉的名称
5.2.2 走向、交接、分布、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5.2.3 十二经脉的循行
5.3 奇经八脉
5.3.1 督脉
5.3.2 任脉
5.3.3 冲脉
5.3.4 带脉
5.3.5 阴跷脉、阳跷脉
5.3.6 阴维脉、阳维脉
附: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5.4 经络的生理功能
5.4.1 沟通上下表里,联系全身各部
5.4.2 运行气血,濡养全身
5.4.3 感应传导
5.4.4 调节机体平衡
5.5 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5.1 说明病理变化
5.5.2 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6 体质学说
6.1 体质的形成
6.1.1 体质的生理基础
6.1.2 体质的构成要素
6.1.3 影响体质的因素
6.2 体质的分类
6.2.1 传统分类法
6.2.2 现代分类法
7 病因病机学说
7.1 病因
7.1.1 外感病因
7.1.2 内伤病因
7.1.3 病理产物性病因
7.1.4 其他病因
7.2 病机
7.2.1 发病原理
7.2.2 发病类型
7.2.3 基本病机
8 防治原则
8.1 预防
8.1.1 未病先防
8.1.2 既病防变
8.2 治则
8.2.1 治病求本
8.2.2 扶正祛邪
8.2.3 重视整体
8.2.4 因异制宜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