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由红二军团、红六军团和红三十二军组成。它们分别创建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湘鄂西、湘戆、湘鄂戆和中央革命根据地。本书从1927年6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南京政府背叛革命开始写起,至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积极进行抗日准备,迎接民族解放战争止,共三部分十二章,充分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的光辉战斗历程。
前言
第一部分 红二军团暨湘鄂西、黔东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第一章 湘鄂西革命武装和根据地的创建
第一节 大革命失败前后湘鄂西地区的革命形势
第二节 秋收起义和年关暴动红色游击队的诞生
第三节 红四军及湘鄂边苏区的创建
第四节 红六军及洪湖苏区的创建
第五节 巴兴归和襄枣宜地区初期的武装斗争
第二章 红二军团成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及其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
第一节 红四、六军会师公安,红二军团成立
第二节 红二军团南征枝柘坪改编
第三节 红三军转战荆当远,创建鄂西北苏区
第四节 洪湖根据地粉碎第一、第二次“围剿”
第五节 第三次“左”倾路线开始在湘鄂西贯彻洪湖苏区反第三次“围剿”
第六节 红三军返回洪湖苏区湘鄂西革命斗争的新局面。
第七节 湘鄂边、巴兴归、鄂西北及襄枣宜根据地的武装斗争
第三章 湘鄂西革命斗争的严重挫折
第一节 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进一步贯彻第三次“左”倾路线
第二节 红三军争夺襄北、保卫洪湖苏区的斗争
第三节 湘鄂西苏区第一次“肃反”及其恶果
第四节 洪湖苏区反第四次“围剿”失败
第五节 湘鄂边、巴兴归、襄枣宜苏区和洞庭特区的丧失
第六节 红三军转往湘鄂边
第七节 红三军在湘鄂川边的艰苦斗争
第四章 红三军转战鄂川黔边界,创建黔东苏区
第一节 十字路会议鄂川边独立团的建立和发展
第二节 红三军创建黔东苏区
基本总结
第二部分 红六军团坚持湘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向黔东转移
第一章 湘赣边地方武装在井冈山斗争的基础上坚持斗争湘东独立师成立
第一节 湘赣边地方武装保卫根据地的斗争
第二节 西路地区革命斗争的发展
第三节 湘东地区地方武装的斗争湘东独立师成立
第二章 配合红一方面军粉碎国民党军第一、第二、
第三次“围剿”
第一节 配合红一方面军粉碎第一次“围剿”
第二节 会合红七军配合红一方面军粉碎第二次“围剿”
第三节 湘赣省委成立配合红一方面军粉碎
第三次“围剿”
第四节 军民密切配合,粉碎国民党军对湘赣苏区的“围剿”
第五节 深入土地革命,加强根据地建设
第三章 湘赣军区和红八军成立配合中央红军的进攻作战和粉碎第四次“围剿”
第一节 湘赣军区和红八军成立
第二节 配合中央红军在赣江、抚河流域的进攻作战
第三节 配合中央红军粉碎第四次“围剿”
第四节 九渡冲战斗和棠市战斗的胜利
第四章 红六军团成立配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第一节 红六军团成立向西线国民党军进攻
第二节 红十七师北上行动红十八师坚持湘赣苏区的斗争
第三节 沙市战斗的胜利
第四节 金华山和松山单纯防御战
第五章 红六军团西征——执行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任务,由湘赣转移到黔东
第一节 胜利突破堡垒封锁线
第二节 抢渡湘江,转战湘桂黔边
第三节 冲破湘、桂、黔三省国民党军的围堵,到达黔东苏区
基本总结
第三部分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红二方面军长征
第一章 红二、六军团创建和保卫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第一节 红二、六军团黔东会师
第二节 策应中央红军长征,发动湘西攻势
第三节 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准备反“围剿”
第四节 粉碎国民党军对湘鄂川黔苏区的“围剿”
第二章 长征
第一节 转战湘、黔、滇,争取创建新的根据地
第二节 胜利渡过金沙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第三节 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第四节 总结长征的经验教训
第三章 进行抗日准备,迎接民族解放战争
第一节 进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路线教育
第二节 加强部队的党组织建设和军政训练
第三节 积极准备投入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基本总结
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大事记
(一)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大事记
(二)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大事记
(三)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大事记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发展序列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战斗经过要图、斗争
形势图等49幅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