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包公文学及其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李永平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中国,包公既是一位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又是一位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成为清官的代名词。该书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包公在文学及艺术中获得成功的传播过程、传播的社会机制和民族心理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本书是以传播理论为框架,以文献资料为依据研究包公文学形象的生成、演变、扩散等机制的学术著作。作者认为,是文学传播成就了包公。以传播的控制、内容、媒介、受众、效果、情境、动机等分析模式,借鉴了叙事理论和口头程式理论,运用数据统计、文献分析、田野调查等实证方法,分析包公传播的社会环境,探讨包公获得成功传播的文化心理动因。历史上包公文学的成功传播是“多级,,传播规律和媒介权力支配的结果。元杂剧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准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舆论产生了“议程设置的功能”。包公文学在城市的传播,依赖于明清以来苏州、南京、北京、扬州等商业的发达;在乡村的传播,则主要归因于宗教祭祀的演剧传统。包公文学在民间传播的规律和以人为媒介的谣言传播极为相似:受省略或空变、加强、泛化、超细节化等传播规律的内在支配。最终,传播规律左右着包公文学的文体形式、主题选择和叙事结构及叙事策略。

目录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为什么一定是包公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基本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编 包公文学传播的环境

 第一章 包公为政的政治语境

一 包公时代的社会背景

二 宋代权力下移与多声道传播

三 帝师传统、明君贤臣模式与包公传播

 第二章 包公的自我叙事与历史叙事

一 自我叙事中的包公

二 历史叙事中的包公

第二编 文学史上包公的“多级”传播

 第三章 宋元话本与包公文学传播之萌芽

一 瓦舍的创设及传播意义

二 宋金元话本小说中的包公

 第四章 包公戏与包公传播之发轫

一 包公戏的规模

二 元代包公戏形成的社会背景与受众心理

三 包公戏传播之议程设置

四 元明清三代戏剧中包公媒介形象的演变

五 说唱、搬演与包公形象的传播方式

 第五章 公案小说与包公传播之拓展

一 明清包公文学的规模

二 包公小说中包公媒介形象的传播演变

三 《三侠五义》的包公传播意义

四 因袭、改编——包公文学的民问传播方式

五 包公文学的叙事与包公传播

六 其他文学作品与包公传播之维持

第三编 全方位多层次的包公文学传播

 第六章 媒介的演进与包公文学传播之格局

一 搬演与包公戏剧传播

二 书场与包公小说传播

三 小说传抄与包公传播

四 书坊刊印与包公文学的编刻传播

五 商业利润与诸传播方式的传播动力

 第七章 地域与包公文学传播之空间

一 乡村演剧传统与包公传播

二 城市的书坊刊刻、会馆戏剧与包公传播

三 包公文学在海外的传播

四 包公文学传播中情节的地域文化适应现象

 第八章 传播者、受众与包公文学传播之阶层

一 有口皆碑与树碑立传——民间叙事与包公的传播

二 包公文学的传播主体

三 包公文学在民间传播的模式

第四编 包公文学在民问流传的传播要素阐释

 第九章 民族文化与包公文学传播之根基

一 判断是非的人类学意义

二 神话叙事与包公传播

三 儒家伦理与包公传播

四 佛教文化与包公形象

五 道教文化与民间判官

六 民间信仰与包公传播

 第十章 社会控制与包公文学传播的动力

一 儒教政治及其社会治理

二 价值建构与争夺话语权的斗争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3: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