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魔法学校(米切尔·恩德短篇作品集)/幻想文学大师书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德)米切尔·恩德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奇异的书,里面装着二十个奇妙的童话:匪夷所思的《大象和苍蝇的足球赛》,让人忍俊不禁的《光屁股大犀牛》、神奇的《吃噩梦的小精灵》、讲述成长历程的《出走的绒布熊》、执着的《犟龟》、神秘而有些伤感的《奥菲丽娅的影子剧院》……

它们犹如一颗颗美丽的钻石,在不同的光线下,均能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它们适合任何年龄阅读,成人叹服其思想的深邃,孩子喜欢其想象的独特。如果说童话是本书的身体,那么由绘本大师精心绘制的图画则为其插上了强健有力的双翼,它将承载我们做一次愉快的心灵飞翔之旅。

内容推荐

米切尔·恩德(Michael Ende)1929年生于德国巴伐利亚的小镇加米施·帕腾基兴。他在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家庭中长大,他曾活跃于南方的戏剧舞台。然而他真正的志趣却在于幻想文学的创作。他的成名作《火车头大旅行》,荣获了1961年德意志青少年图书奖。他最杰出的代表作当属《毛毛》和《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也因此成为德国最优秀的幻想文学作家,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收录了他的短篇儿童小说二十个:匪夷所思的《大象和苍蝇的足球赛》,让人忍俊不禁的《光屁股大犀牛》、神奇的《吃噩梦的小精灵》、讲述成长历程的《出走的绒布熊》、执着的《犟龟》、神秘而有些伤感的《奥菲丽娅的影子剧院》……

目录

代前言:严格说来

魔法学校

犟龟

布头娃娃

小蕾的秘密

光屁股大犀牛

没关系

尼斯普林和拿泽库斯

莫妮的杰作

碗和勺的故事

出走的绒布熊

去圣库鲁次的遥远之路

苍蝇和大象的足球赛

吃噩梦的小精灵

奥菲丽娅的影子剧院

译者的话

试读章节

魔法学校

亲爱的年轻读者们,我相信,你们对有关学校的一切事情,都非常感兴趣(也许不感兴趣),所以,我现在想给大家讲讲,在愿望国到底是怎么上课的。

愿望国经常在一些童话和故事中出现,它是个“愿望还能起点儿作用”的地方。另外,它离我们的现实世界,虽然不像大多数人所想象的那样遥远;但是,要到达那里仍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只有被邀请的人才有资格去。因为愿望国的居民不想让自己生活的地方,变成一个谁都可以去逛一逛的旅游地。这可能会使有的人感到遗憾,但是,其实这样做也有好处——所有看过我关于愿望国报道的人,都会同意这个观点的。

从前,大多数魔法师都来自愿望国。现今除了个别的人,他们大部分人更愿意待在家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愿望国的每一个人都会一点儿魔法。但是要正确掌握魔法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上学校系统学习。

在很多年以前——那时你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没有出生,我做过许许多多次旅行,其中包括去这个充满传说的国度漫游f如前面讲过的,我当然是被正式邀请去的)。为了深入了解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我在那里停留了一段时间。并借此机会认识了两个小孩,还和他们成了朋友。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妹:男孩叫姆克,女孩叫阿玛拉斯温塔,为了顺口,大家都叫她玛丽。他俩大约九岁,长着蓝蓝的眼睛,黑黑的头发。男孩留着寸头,女孩梳着刘海。他们是我房东的儿女。这是一个非常好客的家庭,孩子们也很友好,他们都尽可能地帮我开展研究工作。所以,有时,我也可以去听他们的课。我几乎总是坐在最后一排,只是静静地听课,因为我不想打扰别人。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上这种学校的,只有那些特别有天赋的孩子,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具有特别强烈愿望的孩子才能上这种学校。正常情况下,一般孩子都会怀着某种热切的希望。但是,他们中大部分人的这种热情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然后很快就会把自己的愿望抛在脑后。为了能上这种魔法学校,学生不但必须证明自己怀着热切的愿望,而且能够持之以恒。这点在进学校前必须经过考试。

我接触的那个班一共有七个孩子。另外五个孩子我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否则会扯得太远。后来我才知道,魔法班的人数通常由十个以下的奇数组成,也就是说,最少得三个学生,最多九个。如果上课人数超过九个,就必须再另组一个班。如果报名人数是偶数,就必须再等,直到再来一个学生,才能开班。为什么要这样,我没能调查出来,但是,那里的情况的确是这样的。

教课的老师罗沙马里诺·西尔贝是个胖子,别人很难看出他的年龄。他鼻梁上架着一副小眼镜,头上戴着一顶天蓝色的大礼帽。脸上常常露出狡黠的微笑,看上去好像没什么事情能使他失去镇静似的。

开学的第一天,当他走进教室时,所有学生都已经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了(刚才说过,我坐在最后面),他们满怀期望地看着老师。老师问候大家,并做了自我介绍,随即便开始一个个点名——像我们这里通常做的一样。然后,他坐在黑板前的一张带扶手的高背椅上,双手交叉放在肚子上,闭上眼睛,一声不吭。  P15-17

序言

在我们家,所有家庭成员,无论男女老少,每个人都有同样的癖好:手不释卷。几乎没有什么事可以让我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把书暂时放到一边,去处理某件不能拖延的事情。当然,这并不表示,我们根本不去理会这些事。我们只是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为此放下手中正读得津津有味的书。人们当然也有可能把一件事做得很好,同时又不耽误另一件事,不是吗?但是,我不得不承认,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我们常常难免会出点小差错——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比方说,祖父坐在一张舒适的高背椅里抽着烟斗,手里拿着一本书,正在专心致志地读。过了一会儿,他伸手把烟灰敲到面前桌上的烟灰缸里,但是,严格说来,那并不是个正经的烟灰缸,而是一个花瓶。结果烟斗敲击花瓶时发出来的声音,却提醒他早该服咳嗽药了,于是,他下意识地一把抓起花瓶,对着嘴,一下喝个精光。“嗯,嗯,”他还自言自语地说,“今天的咖啡煮得真浓——可惜凉了点儿。”

祖母坐在另一间房里的沙发上,鼻梁上架着副眼镜,双手不停地织着毛线,可同时怀里还放着一本书。她边读书边织毛线,一针接一针,不停地织——她到底想织什么呢?当然是一只袜子。不,严格说来,这根本不是一只正经的袜子,倒更像一条毛茸茸的大蟒蛇,它弯弯扭扭地盘在地板上。趁着翻动书页的工夫,祖母从眼镜框的上边随意向外瞟了一眼,喃喃自语地说:“我就知道,我们家又着火了,但是消防队员也不该把橡皮管乱堆在我们的房间里呀!”

父亲是位肖像画家。有一次,他站在工作室的画架前,为一位贵妇画像。这位女士坐在父亲面前的模特台上,头戴美丽的镶边花帽,怀里抱着一只娇贵的哈巴狗。父亲只用一只手画画,因为另外那只手捧着他正在读的书。他一边画画,一边看书:当他终于把画画完时,那位体面的女士连忙起身,兴冲冲地走到画架前,准备欣赏自己的美貌。那的确是一幅美轮美奂的画。但是,严格说来,有些地方看起来还是有点不对头,因为父亲画画时把那位女士的脸与她怀里那只哈巴狗的脸正好弄反了。所以这位贵妇怒气冲冲地走了,当然,这张画她也没有买下。“唉!”父亲伤心地叹了口气说,“不是自吹,我还觉得画得还挺像呢。”

又比方说,母亲在厨房里准备午饭,幸亏她忘了把煤气灶点着,要不午饭会烧糊的。因为她做饭的时候,一只手拿着一本正在看的书,另一只手拿了把勺子。她一边看书,一边用勺在锅里搅。但是,严格说来,她手里拿着搅东西的其实并不是把正经的勺子,而是一个温度计。过了一会儿,她把温度计举到耳边,摇了摇头说:“又慢了一个小时,这样我当然无法准时开饭啦!”

再比方说,大姐(她十四岁)坐在外面的走廊里打电话,她把听筒紧紧压在耳朵上。谁都知道,电话这玩意儿压根儿就是为十四岁的姐姐这类人发明的。因为耳边要是没了听筒,全世界所有这个年纪的姐姐都会因为缺少外界信息而活不下去的,就像潜水员没有人工呼吸器就会缺氧一样。姐姐一边打电话,一边看书。尽管这样,她却能听清楚女友说的所有好玩的事。但是,严格说来,也许她并没有听得太清楚,因为她打电话根本就没有拨过电话号码。这样约过了两个小时后,她才漫不经心地问:“这个‘嘟嘟’是谁呀?你怎么一直在喋喋不休地说他的名字呢?”

有一次,小弟(他十岁)正在去上学的路上,当然,他手上也拿了一本书在读。这一路要坐很长一段时间的电车,在车上哪还有比看书更有意思的事情呢?电车一路摇摇晃晃,轰轰隆隆,一会儿往上,一会儿往下,却根本没有离开原地。但是,严格说来,他乘的根本不是真正的电车,而是我们大楼的电梯。小弟压根儿忘了走出电梯。过了好几个小时,他还没有赶到学校附近的车站。他愁眉苦脸地说:“这次老师肯定又不会相信我的解释。可是每次迟到的确不能怪我。”  我们家最小的家庭成员是一个还躺在摇篮里的婴儿。在我们家,当然连婴儿也会看书。他和家里其他人一样,手里也拿着一本书在看,只是这本书比别人的书更小些,也更轻些。因为这是本专门给婴儿看的书。他另一只手上拿着奶瓶,因为他会很认真地去做自己分内的事——好好吃奶,快快长大。这样,他不久就可以去读那些更大更沉些的书。但是,严格说来,他手上拿的并不是真正的小奶瓶,而是一只大墨水瓶。而且他也没有喝瓶里的东西,而是偶尔往他的小脑袋上倒一点。他并不在乎这些,只是当一块大墨汁滴到他正在读的那页书上时,他才大哭起来,嚷着(我希望大家相信,我们这个会念书的小人儿,说话也肯定清楚流利):“谁能帮我开一下灯呀?怎么到处都那么黑!”

我们家的猫也像大部分猫一样,肩负着逮老鼠的使命。这项使命是它生命的全部意义之所在。所以,它常常会久久地趴在房间左后方衣柜旁的老鼠洞口。不过,就连它的爪子旁也放着一本书。因为在那种漫长的等待中,还有什么事会比看书更好呢?(谁要是相信猫能够看书,那么看见它说话就不会感到奇怪了。)像我刚才说过的,它一直坐在老鼠洞前。但是,严格说来,那根本不是正经的老鼠洞。因为当猫在看书的时候,老鼠早就在它身边转悠了,还把它往前面推了一下呢。所以,猫现在其实是坐在电插口前。过了一会儿,它想起该逮老鼠了,便看都不看用爪子往里抓了一下,它的尾巴立刻喷出火花。“喵!”它惊恐地叫了一声,“这本书真够刺激的,读起来还真像过电一样!”

我们家的雨蛙待在玻璃缸里。它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在梯子上爬上爬下,以此来预报天气。如果不是在看书的话,它一向是很尽责的。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我们家的蛙也有自己的书。它的书只有邮票那么大,而且是防水的。(至于这只蛙会看书,能说话的事我就不用多说了。)非常遗憾的是,因为雨蛙总是在看书,所以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它的本职工作中。但是,有时它也会突然良心不安,这种不安会提醒它自己所肩负的职责。为了表示它并没有把工作完全抛在脑后,它会突然爬上梯子,湿淋淋的爪子还拿着书;或是无缘无故地急急忙忙从梯子上蹿下来。但是,严格地说,它并没有一步一步爬梯子,而是爪子不着梯,踩了个空,“稀里哗啦”地从高处滚下来。它呱呱地叫着,揉着绿色的小腿说:“我看天气要变了,很快要降温了。”

我们家中唯一不读书的成员偏偏是书虫。它住在第八册大百科全书中。不,它不读书。在它眼里,这些书仅仅是食物。所以,它的书评通常只限于评价哪些书“好吃”,哪些书“不好吃”。也正因为如此,家里其他人也没有把它看成真正的家庭成员。

也许有人会问:我和其他家庭成员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亲戚关系呢?我得承认,其实这点连我自己也搞不清楚。严格说来,我根本不认识这些人,我悄悄告诉你们吧,连我自己也几乎不相信,他们真的存在。也许我在这里讲的整个故事,都是我自己编造的。因为当我写下这个故事时,旁边也放着一本书哩。

所以,现在我只能建议你们也这么做。严格说来,你们已经这么做了。否则,你们就根本不会看这本书了。好吧,沉住气,慢慢往下读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