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70后作家李师江心灵蜕变的力作。它从世道人心的角度,描绘出耳目一新的东南地区乡村俗世生活。该书不刻意描写生活的大悲大喜、戏剧性的命运变化,它以一个一个的生活场景、人物的行止起居连缀成无比饱满的生活底色和人间气息,人物的心思、话语、腔调活泼泼呈现纸上,种种人情世故、家长里短,在增坂村里不断地上演着种种人间喜剧,又以不可阻挡的生活潜流默默前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福寿春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师江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70后作家李师江心灵蜕变的力作。它从世道人心的角度,描绘出耳目一新的东南地区乡村俗世生活。该书不刻意描写生活的大悲大喜、戏剧性的命运变化,它以一个一个的生活场景、人物的行止起居连缀成无比饱满的生活底色和人间气息,人物的心思、话语、腔调活泼泼呈现纸上,种种人情世故、家长里短,在增坂村里不断地上演着种种人间喜剧,又以不可阻挡的生活潜流默默前行。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世情小说,从世道人心的角度,描绘出耳目一新的东南地区乡村俗世生活。小说专写家长里短、生老病死,着力对生活本身进行日常化的精细刻画,两代人的命运跃然纸上,琐碎小事里展现出惊人的文字魅力,也包容了无限的人生感悟,是近年中国文坛少有的从容淡定之作。 目录 创作札记(代序)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后记 试读章节 0 人生在世,命有定数。不信命有自个儿的活法,信命的也有命理可循。西人循星座,中国人信生辰八字,辅以阴阳相生相克之理,祸福时运,都有预料之迹。故而有风水相师。精通命理征兆,预言祸福,窥探天机,又以此为职,替人指点迷津,寻求趋利避害之法。又据说那算命先生,因以泄露天机为业,常常命运不济,遭天谴而折寿,也是人生一大悖论。又有初识些不三不四理论者,信口雌黄,见人有钱言其好,见人无钱,又以言语相欺吓唬骗财,也能鱼目混珠,混得好饭吃,因其只骗人不欺天,倒不损害自己寿限。因而造就这世界真假莫辨,只能是信命者自己体会,不信者也无碍,宛如那尘埃一般,随风去也。 却说算命陈先生,肥胖白净,有福相。那一身行头,也颇清楚,上身是一白色短袖衬衫,干净齐整可见折痕,卜面一条暗色肥大背带西裤,折痕也历历在目。戴一副黑色墨镜,俨然知识干部形象。左手拄一根黑色透亮拐杖,右手提一个精致竹笼,笼中是那叽喳蹦跳甚是伶俐的算命鸟。他每隔一两年都会来村中一次,盘桓个十日八日,给村中有兴趣的老少算完了才走。他是个瞎子,以拐杖探路,这一日笃笃笃进了一家宅院,那拐杖却先探到地上一软物事,接着哼哼两声,陈先生叹道:“好大一头肥猪,却是谁家的?” 正是晌午时分,那厝里几户人在前厅乘凉,闲聊着吹穿堂风呢,一人回应道:“陈先生,是福仁家养的一口好猪呀!” 陈先生用杖子在猪身上探了探,那猪也不甚理会,顾自沉睡。陈先生吟道:“是好猪,却不是主人的!”那李福仁也在乘凉呢,憨笑道:“先生开玩笑吧,这口猪好养得很,又不往外跑,数我几年里最好养的一口猪,怎会不是我的呢!” 原来这口猪颇有口碑,打自买回来养起,噌噌噌长肉,自比普通的猪长得快,习性又好,邻里也啧啧称赞。说来奇妙,这猪天性不同凡响,吃完了不爱呆猪圈睡,爱跑出来在厅堂一卧,跟人呆一块儿,一动不动,似乎听人聊天,既而鼾声渐起,如一朵巨大的蘑菇在地上生长。大伙都夸这猪脾性好,年底长到四五百斤,李福仁可以起新厝了。 当下陈先生不再言猪,众人给他在厅堂让座,吃茶。他也放下笼子,取出纸牌,放出算命鸟,准备占卜的营生。也有人在众邻里之间招呼:“陈先生来算命了。”便有一干妇女小孩也围来凑热闹。陈先生将他人生辰八字与那算命鸟说了,算命鸟便跳出来,在斜摊开的纸牌上抽出一张,递与陈先生。陈先生便拈了一颗黄谷喂了,然后细看此牌,娓娓道出那命运玄机,众人屏息侧耳倾听,此情此景暂不细表。且道这猪,到了年底,长了好大肥实的个儿,不下五百来斤,李福仁叫了屠夫李细嫩,凌晨时分杀了,分了几担到街上摆上架。众人起来时只见地上有几摊猪血的痕迹,都奇了,道:“这么大一口猪杀了也不见猪叫声,好不清静利落!” 街道肉摊上,屠夫李细嫩管切肉,李福仁脖子上挂了个退色的电工包,管收钱。晌午时分两人都顾不上吃饭,在邻铺拿几个包子填肚。李福仁收钱收到手忙脚乱,一双常年在地头忙活的手,算起经济账来煞是费劲。日头西落,看那猪肉所剩无几,破旧的电工包里鼓鼓囊囊,李福仁也估摸不清到底有多少钱,只是觉得充实到了心头,似乎把一口肥猪正呆在这包里抱着。正寻思今天回去算账可能要算到半夜,却见大儿子安春急匆匆赶来,叫道:“爹,二姐肚子疼在地上直打滚,娘叫你快回!” 李福仁脖子上挂着一袋钱急匆匆赶回家,二女儿美叶已经疼得无力。阿吉医生已到现场,端详过后道:“可能是急性阑尾炎,须到县里动手术。”当下叫了邻里后生四个,抬了竹子担架来,把美叶放上去,李福仁跟着,就往县里赶。其时增坂村还未通马路,需抬到邻村廉坑,才能搭上车。 这一住院住了半个月多,李福仁不甚晓得女儿病情,只记得自己成天跑上跑下从电工包里取钱,而那个电工包,就连睡觉也挂在他脖子上,一天一天地瘪了下去。到了出院那天,居然掏空了,李福仁在回家的路上,心有所悟,居然觉得这个包颇为碍手,顺手扔了。 过了一二年光景,算命陈先生又笃笃笃而来,青山依旧,还是那副白胖样子。有人记起前事,称赞道:“陈先生好灵验,说那猪不是他的便不是他的。”于是怂恿李福仁也来算一算,李福仁木讷,不好求神问卜之事,只是摇头憨笑。陈先生摸了摸李福仁的额头五官,喃喃道:“子孙满堂,老来孤单,你的命是捡回来的,硬得很。”李福仁一介粗人,并不明白其意,旁听者也不在意。各人只管得眼前得失,哪会空愁将来世事。 1 日月穿梭,光阴荏苒,转眼李福仁已经六十开外,体力不似当年能挑一二百斤担子,却仍上山种地,下海种蛏,十分苦作,家中大小事全由妻子常氏主持。这一日正晚饭时分,家里来了个不速之妇,身材干瘦,颧骨突出,脸形如橄榄,眼睛却有精光。这妇人浑身上下与常人无异,只有一个不凡之处,乃是嘴巴,伶俐刁钻,夸一个人能比花好比月圆,骂一个人能变狼心成狗肺,端的是难惹。她老公腿脚细长,诨号鹭鸶,因而人叫她鹭鸶嫂。两夫妻无儿无女,家中生计靠鹭鸶在土里刨活自给;那鹭鸶嫂仗着能说会道,消息灵通,近年做些说媒牵线的事,因能得个二三十块媒钱,又能骗到一个猪腿来吃,居然做上手了,打探到谁家未婚男儿未嫁女儿的信息,便循着气味上门来了。 常氏不敢怠慢,客气道:“你到谁家谁家有喜,有闲等到来我家了,必有好事。快坐快坐,要是没吃饭我就添双筷子,不要客套。”当下放下碗,给鹭鸶嫂泡茶。鹭鸶嫂阻止道:“别忙别忙,你吃你的,又不是远门客。我刚吃了晚饭,老头子在饭里多加了红薯,一出门就放屁,在你家门口放完了才敢进来呢——怕被人说不厚道,嘴上能说屁股还不闲着,见笑见笑。听人讲二春回来了,这还不信呢,过来看看,还真是回来了,啧啧啧,大变样了,看来外面水土更养人。” 二春也跟他爹李福仁一样,寡言少语,埋头吃饭,听鹭鸶嫂提到自己了,才点一下头附和一下,并不搭讪。常氏替他回道:“是呀,昨天刚回呢,是比前些年长得壮实了!” 鹭鸶嫂问道:“去了好几年了吧!” 常氏道:“前后去了四年了,让他回还不肯回来,这一对冤家,盼得我心儿都裂两辦了。” 鹭鸶嫂道:“父子算什么冤家!这一回来,不就结了,一家子团团圆圆的多好!”P1-5 序言 创作札记(代序) 1.我不断地告诫自己:你是在写生活,不是在讲故事,更不是在炫耀奇闻异人。只需文字中点起人间烟火,便能将感知的生活意味传达出来。这种心态使得我的耐心回来,并且写得安详。 2.回忆或者想像情节不是难事,但是回忆细节的现场感,想像彼时彼刻的“场”,这是一项很大的脑力劳动。凡在我能认真到这个地步的时候,会感觉到思维进行了长途跋涉的疲倦,晚上一般能睡得比较香。 3.耐心、笨拙、诚实、细心,这是我目前能想到的要写好一个长篇的质素。 4.感怀命运、感恩生活,这是惟一的艺术目的。 5.一流的作家应该像人群中的上帝,既能洞穿善恶,又能以超越众生的情怀,捕捉人性中最亮的一缕天光。 6.在小说中,极力去给读者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无疑是愚蠢的写法。在一定程度上,小说是一个谜面,它提供了通往谜底的种种可能性。切记,这个可能性决不可故弄玄虚,只能通过艺术直觉来设置。 7.语言的力量是个奇妙的东西。通常句句发力,注重言外之意,效果适得其反,小说的整体力量可能被消耗殆尽;而带着平常心的耐心叙事,收敛了作者各种炫耀意图的,往往是蓄势的笔法,如《金瓶梅》、《红楼梦》,平淡无奇却含着大技术。因为我总结自己的创作,认为以前的笔法刀刀见血句句发力,是硬桥硬马的路数,虽小有力量却整体无势;现在我追求的是太极拳一样的笔法,简中取拙,把浑圆的力量藏在整体感中,缓缓地从文本中传递出去。 8.情怀很大,技术很小;世道人心很长,新奇观念很短。 9.洞察力可依赖,灵感最不可靠;执着最要紧,而才气很容易把自己骗倒。 10.小说中不存在什么可写、什么不可写的问题,剽悍的执着完全可以将任何内容与艺术殿堂打通。 11.越是出主旨之处,越要写得不经意。否则,小说将成为某个社会问题的载体,或某个概念的诠释。毕竟,小说是属于它自己的艺术,或者,是属于生活的艺术。 12.典型人物的塑造,性格可以千奇百怪,最要紧的是足够的背景和逼真的细节使之成立,栩栩如生。如贾宝玉乃天下第一意淫情痴,人间少有奇人,作者将其置身豪门富户、儿女群中,又以其大观园洋洋一生来说这个情,是以成立,乃为绝品,让人感叹“天下真有这般人物”,此为一流。若感叹“天下竟有这般人物”疑之,则为二流。若感叹“天下断不可有这般人物”,则不入流。贾宝玉如是,林黛玉如是,刘姥姥、焦大亦如是,虽笔墨不同,道理一般。 13.必须压抑住局部出彩。段子横出、奇话连篇是不诚实的炫技写法。此刻不能不想罗丹砍了巴尔扎克之手以戒之。 14.慢,是纸本小说的一种美学;忍,是纸本小说的一种品质。 15.闲笔难。古典小说多用诗词戏曲咏物传情,造成叙事舒缓有致,且保持文人的游戏风度。今天小说中找闲笔,若用议论抒情,往往自取其辱。以状物写景来停歇叙事节奏,算是半闲笔。以不经意的此细节打断彼叙事,还是半闲笔,亦觉得太满。没有通用的方法,只能依实际情况,寻那不自伤的闲暇文字。 16.心中有美学追求,笔下方有万方世界。 17.对于小说中悲剧意识,我的看法:有苦无怨品自高。 18.好的小说是诗,好的电影也是诗。没有诗的情怀,则写不出境界高远的小说,难成上品。有如此情怀的艺术家,本质上都是诗人,如曹雪芹、兰陵笑笑生,如侯孝贤、杨德昌、李安,心中皆有诗。此话并不稀奇,但逆向而言:若心中无诗,作品则难抵达一流。将此话一一对证,或可知晓奥妙。 19.耐心的写作,作者须悟得“三美”。一、语言之美。即悟得汉语字句的美感,如导演对镜头的美感一般,如此,逐字逐句写下,美不胜收。二、生活之美。即对所写的内容有美学感悟、张力判断,形成驾御能力,才能以生活为底,构造美学世界。三、创作之美。即言辞准确表达生活,捕捉人生况味,这是一种动作的美,充满写作的满足感、劳动的快乐,如此,写作才不是苦差使,而是一种游戏。孔子说:辞者,达也。这个“达”有准确表达的意思,言语的最高表现力,不外乎精确。写作之爽,尽在“达”中。 有如此“三美”,坐拥书斋之中,玩转万千世界,人生一乐事。 20.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名作,有多数可用“粗糙”二字评价。这种粗糙在于对生活质地的锻造是粗糙的。而质地的锻造不是一件用聪明能完成的事,它非但需要做功课,又需要作者对生活的底子已有了悟,写作只不过是去完成它。从这个角度看,《红楼梦》完成了古典小说的质地,张爱玲完成张氏小说的质地。而能以质地去总结的作家,是极少的。 21.反高潮于我看来,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觉悟、趣味或者境界。当达到这种境界时,“反高潮”三个字也觉得俗了,因为艺术是不用反什么的。 22.为文之道,有正有邪。歪门邪道,非欺即媚,极尽炫耀阿谀而自己浑然无知。正道者,乃诚实之道,用心之道。有人在邪道上腾挪迂回,不亦乐乎;也有人在正道上缓缓而行,穷一生创造一世界。 23.上乘的叙事,如春雨入夜,润物无声,不知不觉,草已长,花已开,春天浑然己成——从不须突兀笔力去用力表现的。 后记 几年前,我就想写一部乡村生活的小说,曾经开过两次头,大概都写了两三万字,写到绝望之处,心灰意懒,便撂下不管了。近四年,我没写一部长篇小说,却写了好多个“烂尾楼”小说:一般都是开个三四万字的头,便无后续。原以为那是我个人的特色,却发现好友中不乏我这样的“烂尾楼”专家,聊起来倒是心有戚戚焉。 小说成为“烂尾楼”,客观上来说就是功课做得不够。主观上,一般来说,写作之初,一些想法让自己干劲冲天,写到几万字,热情渐渐冷却,心情平静下来,便会让自己的初衷意图给恶心着了:这初衷主旨,要么气量狭小情怀不大,要么充满炫耀时尚性质,缺少恒久的品质,回味几天便馊了——自己恶心的东西断然不能拿去喂别人的,这是艺术的道德。因此如果要我概括评价之前的作品,可以用两个字:惭愧。青春是惭愧的,自我是惭愧的,耍牛×是惭愧的,暴露才气是惭愧的,虚荣心是惭愧的,用文字扭曲生活也是惭愧的。 以后决意要写不令自己惭愧的作品了,这是原则。还好,《福寿春》在自己通读修改之后,还没有令自己惭愧,但愿这种感觉能继续下去。这是我第一部用第三人称写的小说,也是第一部真正懂得将心比心体谅他人内心世界的作品。这部小说包含了我三十年来断断续续的乡村经验,不但囊括了我所知的见闻故事,而且将我多种意图都包容其中。因此,很难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小说的主旨,但有一些藏在我内心的关键词可以与读者分享:温暖、父子、命运、土地、香火、传承、挽歌、舐犊、爱溺、生老病死。与很多小说一样,此书乃是情感质地真实,人物故事虚构。若有相似之处,请勿对号入座。 我心中的好小说,在叙事的层面下,应有多层次的精神感悟,仁者见山,智者见水,如平静的大江大河之下,潜藏着混沌的激流,那是大力量。这样,好的小说就是一首诗。当我写完《福寿春》时,我有完成了一首诗的感觉,所以我满意了——这样自夸着,也给读者提供一种解读的可能。 写这部小说,做了很多功课的。不但跑回乡村两趟,而且中间跟我父母通了无数次电话,搜集了很多资料。与其说这是我写的小说,不如说是他们口述我执笔的小说。当然,把这部小说献给他们这是一句空话,他们不了解也无须了解我写作的意义——只是一年来我不去上班躲在家里倒把他们给惊着了:只怕我饿死。 另外,好友黄飞和林峰也为这部小说提供了佐证资料,在此感谢。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刘稚编辑,在此书还未动笔便已相邀,中间数次督促,初稿后又提出有益修改意见,是为敬业,亦是良师益友,是以致谢。 李师江 2007年5月15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