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对国有林区经济生态社会系统特殊性的分析,对国有林区经济生态社会系统协同发展机理予以系统解释,其解释体系独具特色。系统深刻地解释了协同、协调、可持续发展;协同发展机理,目标、内容、特点、形态以及协同发展逻辑(协同运行机制),协同发展效应。解释是系统的、有机的、完整的和恰当的,颇具见地。对国有林区经济生态社会系统协同发展展开并深入地研究了其发展形态及趋向、运行机制及整体协同,重点进行了深化和细化。
序
前言
1 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1.4 研究边界的界定
2 经济生态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协同学基本理论
2.2 共生理论
2.3 经济生态社会系统理论
2.4 可持续发展自生能力理论
3 国有林区经济生态社会系统特殊性分析
3.1 各子系统的特殊性
3.2 经济生态社会复合系统的特殊性
3.3 经济生态社会各子系统的耦合性
4 国有林区经济生态社会系统协同发展机理解释体系
4.1 系统协同发展的基本范畴
4.2 协同发展的目标及内容
4.3 协同发展的形态
4.4 协同发展逻辑——协同运行机制
4.5 协同发展效应
5 国有林区经济生态社会系统协同发展形态及趋向
5.1 划分协同发展形态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5.2 系统协同发展的基本形态
5.3 系统协同发展的判别
5.4 系统协同发展的趋向
6 国有林区经济生态社会系统协同运行机制
6.1 构建协同运行机制的理论依据
6.2 系统协同运行机制体系
6.3 运行机制系统的整体协同
7 国有林区经济生态社会系统向高效协同发展的推进
7.1 推进系统实现高效协同发展的基本思路
7.2 构建生态循环型产业体系
7.3 进行森林资源储备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
8 国有林区经济生态社会系统协同发展中社会资本的重构
8.1 社会资本的内涵及作用
8.2 重构国有林区社会管理制度
8.3 重构国有林区社会文化
8.4 重构国有林区社会组织
9 国有林区经济生态社会系统协同发展效应评价
9.1 吉林省国有林区基本概况
9.2 建立协同发展效应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9.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测算
9.4 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生态社会系统协同发展效应的评价及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