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周史话/中国历史大讲堂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王宇信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由在史学界享有崇高声望的老一辈历史学家王宇信编写。该书对西周这一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经济发展,民族关系、中外交流、社会生活、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技发展等作了详细的介绍,既有专业的厚度,又不乏诙谐和幽默,文笔平实流畅,通俗易懂。适合广大历史爱好者阅读。

内容推荐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脉络者,我们的历史是最应珍视的一笔遗产。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古籍文献、文书档案浩如烟海,一部中国史,该从何处说起?

为满足广人读者的需要,我们约请组织在史学界享有崇高声望的老一辈历史学家,精心编撰了这套《中国历史大讲堂》丛书。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他们以大手笔撰写小文章,在各分册中,对该断代的重大事件、经济发展,民族关系、中外交流、社会生活、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技发展等都作了详细的介绍,既有专业的厚度,又不乏诙谐和幽默,文笔平实流畅,通俗易懂。希望这套书能对海内外炎黄子孙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有所帮助。

本书为其中的[西周史话]。

目录

开头语

——略说西周

第一章 商朝灭亡和周朝的建立

(一)“耽乐之从”和“酒池肉林” 

(二)丧众与焚廪

(三)攘窃神坛与太师、少师奔周

(四)商末与东夷的长期战争

(五)文王访贤

(六)牧野之战与“利簋”的发现

(七)兵家之祖姜尚

(八)周人灭商的重要同盟军——羌族

第二章 西周的兴起和发展

一、从后稷到古公这段历史谈起

(一)后稷种百谷

(二)公刘居豳

(三)古公居岐建周国

(四)文丁杀季历 

(五)先周文化探索

(六)周原的宗庙和宫殿遗址

(七)西周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

(八)“八卦”与传说中的茭里遗址

二、周公东征和穆王西行

(一)建立“三监” 

(二)周公东征和“保卣”铭文

(三)周初的大规模分封

(四)营建成周和“何尊”的发现

(五)内服“卿事寮”与外服“诸侯” 

(六)周公制礼作乐”

(七)成康之治

(八)昭王南征而不复

(九)穆王西行和《穆天子传》 

(十)“史墙盘”

——西周前期历史的见证 

(十一)西周初期冶铜业的新发展和青铜器

三、西周的社会生活

(一)匹马束丝与五个奴隶

(二)千耦其耘

(三)“公田”与“私田” 

(四)《豳风·七月》和农夫的生活

(五)畜牧与渔猎 

(六)手工业的发展

(七)“周道”、“周行”与西周的交通

(八)商业与货币的发达

(九)“西六师”、“成周八师”和“殷八师” 

(十)《吕刑》和“训厘” 

(十一)天命与敬德

四、西周的遗迹和青铜器

(一)丰、镐二京位置的确定和重要发现

(二)洛阳与东都洛邑 

(三)浚县辛村的卫国墓地

(四)燕国铜器和燕都北京

(五)曲阜鲁国故城

(六)“宜侯矢簋”和周初的吴国 

(七)两个从地下挖出来的古国

——矢国与渔国 

第三章 西周的灭亡和东周的建立

一、从厉王流彘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一)恭王、懿王、孝王、夷王时期的周王朝与“虢季子白盘” 

(二)召公谏“弥谤” 

(三)厉王流彘与“望盈” 

(四)“共和行政” 

(五)“宣王中兴” 

(六)“驹父盈”的发现与宣王征淮夷的长期性

(七)“不藉千亩”和“料民于太原” 

(八)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九)平王东迁和秦《石鼓文》

二、“一叶惊秋”

——旧制度母体中孕育的新因素

(一)裘卫四器与土地租让

(二)匡与智的一场官司

(三)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

(四)周原的铜器窖藏

(五)“变风”、“变雅”与社会变动

结语 西周灭亡话东周

附录一 周世系表

附录二 西周大事记

试读章节

(三)攘窃神坛与太师、少师奔周

广大的平民阶级,不少与奴隶主阶级同出于一个祖先,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压榨,两极分化得较为厉害。到商朝末年,不少平民已一贫如洗,或由于“负债”、“犯罪”而沦为奴隶。只有少数人地位在逐步上升,成为奴隶主阶级的一员。

商朝平民阶级两极分化的现象,在考古发掘中也得到了反映。1953年和1958年先后两次共在安阳大司空村发掘了217座平民墓。这些平民墓没有奴隶主墓葬规模那样大,殉葬物也不丰富,殉人也没有贵族的墓葬多;但平民墓与那些身首异处、四肢不全的奴隶葬坑不同:一般都有葬具和多少不等的随葬品。特别是不少平民墓内都有贝币出现。反映货币流通在这时已经相当普遍了。1953年发掘的165座平民墓中,有贝币随葬的达83座,其中最多一座出土20枚,少者一枚,以每墓出土一枚贝币者为多。1958年发掘的5l座平民墓中,发现有贝币随葬的墓有11座。每墓随葬贝币多少不等,一般以随葬一贝为多,最多的一座墓内随葬贝币竟达83枚之多。在1953年发掘的160多座墓中,有5座殉有奴隶,但也有7座墓中一无所有。特别有趣的是,1958年在大司空村发掘的一座平民墓,虽然从墓型观察,应属于该墓地仅有棺而没有腰坑、二层台的最小型竖穴土坑墓,但随葬品却很丰富。不仅有陶壶、陶簋、陶豆、陶罐各一件,还有二件玉器、一件玉戈。就是这座小墓出土贝币83个,是这两次发掘出土贝币最多的一座墓葬。考古学家根据墓葬型制分析,这一墓葬的主人可能是属于最低层的平民。但从墓内随葬品较多等现象分析,这个人可能地位在逐步上升,成为握有大量贝币和财富的富有者。

自由民的分化,使商王朝的阶级矛盾更加尖锐复杂。破产的平民没吃没喝,而奴隶主却把整猪整羊和珍馐美味放到神庙里当作供品。为了糊口度日,有的穷苦平民便悄悄溜进奴隶主神圣的庙堂里,把祭祀神明或祖先的供品偷走吃掉。也有的穷苦平民把奴隶主土地上的庄稼全部抢走。更有的平民铤而走险,使用暴力,吓得奴隶主无论在外面还是在家里都胆战心惊。平民的破产和反抗,与奴隶们的逃亡和暴动汇合成一股巨大的洪流,冲击着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基础。商王朝大贵族微子启深感形势的不妙,他惊呼:“现在商朝治国无人,就像被无边无际的大水包围着,马上就要有灭顶之灾了!”

不仅如此,就连一些贵族和方国诸侯也对商纣王的倒行逆施感到不满。商纣王不仅毫无改悔,反而变本加厉。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制定了一系列野蛮的刑罚,镇压那些敢于表示不满的人。特别残酷的是,他把大铜柱的上面涂满了油,又在下面燃起熊熊的炭火,让那些触犯了刑法的“罪人”光脚在铜柱上走,铜柱又滑又烫,“罪人”没走几步就掉在炭火里活活烧死。商纣王和妲己就在一旁看着这种惨状取乐,并给这种刑罚取名叫“炮格之法”(也有的书上叫做“炮烙之刑”)。

西伯昌(即周文王)、九侯、鄂侯在各方国诸侯中有很大影响,被商王朝封为“三公”。纣王时,“三公”也一个个“获罪”,使不少诸侯感到自危,与商王朝的关系愈来愈疏远了。三公“获罪”是从九侯开始的。原来,九侯有个漂亮的女儿被商纣王看中了,谁知道这个美丽、正直的女孩子却不愿陪伴商纣王寻欢作乐。商纣王讨了个没趣,便勃然大怒,把她杀掉还不算,又迁怒她的父亲,九侯也被砍成了肉酱。鄂侯看到九侯实在死得冤枉,在纣王面前为他据理争辩了几句,也被纣王无辜杀死。西伯昌听到二人惨死的消息,伤心地叹了口气。但隔墙有耳,被一个名叫崇侯虎的商王心腹听到了,马上报告了纣王。西伯昌也因此锒铛入狱。

西伯昌被关进了美里(you,今河南汤阴县境)暗无天日的监狱以后,周族的大臣闳天、散宜生等人多方营救他。他们挑选了美女,又搜集了很多珍宝和名马,献给商纣王。贪财好色的商纣王一看到周人送来了这么多礼物,马上下命令把西伯昌从监狱里放了出来。西伯昌回到周国以后,为了讨好纣王,又献出了大片的土地。西伯昌为了笼络人心,借机请求纣王废除残酷的“炮格(烙)之法”。昏庸的商纣王得到了美女、财宝,又得到了大片土地,不禁心花怒放。他不仅痛快地答应了西伯昌废除“炮格(烙)之法”的请求,还加封姬昌为西方诸侯的首领,赏赐给他斧、钺等象征权力的礼器,使他可以代表纣王征伐西方的小诸侯方国;与此同时,商纣王残害忠良,宠信佞臣费仲和喜欢说人坏话的恶来。恶人当朝,更使大臣和诸侯们感到寒心。

在西伯昌的治理下,周国一天天强盛起来。不少从前依附于商王朝的诸侯相继离叛而去,转以西伯作为自己的靠山。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构成对商王朝的严重威胁。纣王的叔父比干十分着急,谏阻纣王要注意国家的危险局势,可是纣王一点也听不进去;贤人商容,虽然威信很高,商纣王却嫌他碍手碍脚,将他削职为民,再也不能参与政事。西伯昌为了窥探商王朝的国力,率兵灭掉了饥国(又有写作耆或黎的)。商朝的大臣祖伊很有远见,认为这是周人灭掉商王朝的开始,感到十分恐惧,连忙跑去报告商纣王,希望他改弦更张,不然老天爷要把商王朝抛弃了。可商纣王听了这个紧急报告却不以为然,若无其事地说:“我看老天爷又能把我怎么样?”祖伊看到他这个样子,非常沉痛地说:“纣王真是一点也听不进我们的忠言啊!”

微子启几次劝谏商纣王,毫无作用。他看到商王国离灭亡的日子已经不远了,真想一死了事,以免国破家亡,沦为周人的奴隶。但太师却劝他说:“老天爷让纣这个败家子来糟蹋殷国,看来商朝气数已尽,存在不了几天了。如果你的死能挽救颓势,复兴商朝,那倒也还值得。但如果国家照样灭亡,死又有什么价值?依我看,还不如找个地方躲一躲呢!”……另一个贵族箕子,发现朝廷上不见了微子,心里早已明白是怎么回事,怕多说话招来横祸,便装疯卖傻,与奴隶们搅在一起,结果还是被纣王关了起来。

贵族比干听到微子逃跑、箕子疯了的消息,心里有很多感慨。他长叹一声说:“为人臣的看到国君有错误而不去谏阻,是不忠心的表现。怕被杀死就不敢说真话,是不勇敢的表现。只有看到国君有错就谏阻,不采纳我的正确意见就以身殉职,这才是真正的忠于君王!”他就抱着这样必死的决心,在纣王面前整整劝说了三天而不离去。纣王虽然心里早就烦透了这个敢于犯颜直谏的比干,但却假惺惺地说:“我今后应该怎么做呢?”比干说:“您要爱护百姓,多做善事,不要侈靡过度!”纣王听了以后,气得暴跳如雷,说:“我听人说,绝顶聪明人的心与众不同,是不是你的心有七窍,才敢这么大胆?”下令把比干处死,并残忍地挖出他的心剖开看个究竟。

比干惨死的消息,震动了商王朝的朝廷内外。太师、少师看到商朝的重臣一个个被杀的杀,关的关,逃的逃,知道商纣王已不可救药了。为了免遭横祸,悄悄地把宗庙里的祭器和各种乐器收拾起来留作见面礼,急忙投奔周国去了。

纣王时期,广大平民的破产和反抗,说明商朝末年阶级矛盾的进一步加深和激化。而不少大奴隶主贵族的被杀和出走,说明奴隶主阶级再也没有能力继续对商王朝统治下去了。奴隶主阶级纷纷作鸟兽散,600多年的商王朝已经是衰微破败,就要瓦解了。

P5-8

序言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

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这是半个世纪前我们祭祀轩辕始祖——黄帝时留下的华美篇章。

我国是有着6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不懈的考古挖掘,还在不断延伸着她的历史源头。放眼全球,我泱泱中华,江山多娇;检点历史,我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从《周易》到《诗经》,自《天问》而《警世钟》,六七千年,流淌不息。这里既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浩然博大,也有“何必马革裹尸还”的坦荡豪壮;既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贞刚烈,也有“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忠奸判定。曾经长时期居于世界前列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的进步无私贡献出了自己无数的珍藏。

曾几何时,延绵几千年的中华文明遭遇了暂时的挫折,“打倒孔家店”的激愤一度让很多人盯上了西方的月亮。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发展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让媚外的思潮重新暗流涌动。但与之同时,过度物质化了的西方国家,却把他们的目光重新投向东方文明的古邦,试图从中找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方。为此,我们曾一度犹豫彷徨,当一片飞叶被远风捎来时,我们因分不清它来自仙草还是毒藤而迟疑;当一堆泥沙被湍流冲去时,我们为说不清它含金蕴宝还是藏垢纳污而烦躁。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曾经徘徊在一些人心头的迷茫逐渐扫去,重视传统,回归本源,从中华文明中寻找持续进步的动力重新成为热门话题。清理我们的文化遗产,描绘她的真实面貌,发扬她的优秀传统,规划她的锦绣前程,是当代中国人既严肃又富有魅力的历史使命。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脉络者,我们的历史是最应珍视的一笔遗产。但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古籍文献、文书档案浩如烟海,一部中国史,真不知从何处说起!

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我社约请、组织在史学界享有崇高声望的老一辈历史学家,精心编撰了这套《中国历史大讲堂》丛书。全套丛书共分13分册,分别是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作者在专业研究的基础上,以大手笔撰写小文章,在各分册中,对该断代的重大事件、经济发展、民族关系、中外交流、社会生活、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技发展等都作了详细的介绍,既有专业的厚度,又不乏诙谐和幽默,文笔平实流畅,通俗易懂。

历史是一个辉煌的存在,历史学是一门智慧之学、启迪之学,我们衷心希望广大的读者朋友能从这套丛书中寻到灵感,从6000年历史积淀中汲得智慧,熔铸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崭新的智慧王国。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7年1月1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