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培养孩子生活上的好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做事的好习惯,培养孩子交际处世的好习惯,培养孩子与人沟通时的好习惯,戒除不良习惯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各种好习惯的66个方法。在每个方法的背后,作者的贴心提示又给父母和孩子提供了一些温馨的建议,使父母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同时,又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做出选择。
在现代家庭里,不管父母如何优秀,如何杰出,但他们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但是,任何一位父母都能以正确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本书所提供的方法和技巧都具有极强的实操性,您可在教育孩子时借鉴过来,加以灵活应用。立即行动吧,从现在开始!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是习惯!影响孩子一生成就和幸福的基础是什么?还是习惯!习惯是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习惯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习惯需要从小开始!习惯需要从点滴开始!
翻开此书,您不仅仅获得“从孩子小时起,从日常点滴起,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66个方法,更重要的是您让您的孩子从此拥有了好的习惯,因而受益终生!
节俭,不乱花钱
在给孩子零花钱时,一定要有节制,切忌随意多给,也不要有求必应,要把钱的数额控制在孩子有能力支配的范围之内。
大哲学家培根有句名言:“金钱虽然是好仆人,有时候也会摇身一变,变成坏主人。”事实上正是如此。一些从小大手大脚乱花钱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常因奢侈浪费而最终穷困潦倒,而那些从小就知道节俭、节省的孩子,由于养成了精打细算地过日子的习惯,反而对金钱有一种强有力的控制力。结果,两种习惯的孩子长大成人后有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在现代社会里,乱花钱是很多孩子普遍存在的现象。一些父母甚至用钱来代替爱:自己开公司太忙,没时间陪孩子玩,给钱;庆祝孩子的生日,给钱;考试成绩上升了,给钱;加上春节时候的压岁钱,等等,很多孩子都有一笔相当可观的、由自己自由支配的存款。于是,这些“小款爷”动辄上“麦当劳”撮一顿,或是买一套名牌运动衣,或是约几个同学去网吧昏天黑地地玩个够……
据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的大中城市,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有零花钱,而且九成以上的孩子存在乱消费、高消费的问题。他们根本不懂得节俭,花钱大手大脚,而且喜欢盲目攀比。殊不知,这些都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位教育专家曾说:“不管您的经济条件如何,请记住,在给孩子零花钱时,一定要有节制,切忌随意多给,也不要有求必应,要把钱的数额控制在孩子有能力支配的范围之内。”那么到底给孩子多少零花钱才合适呢?这主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消费需要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孩子的消费主要包括餐费、交通费、购买学习用品的费用,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消费情况作一个预算,并告诉孩子,除特殊情况外,给他的零花钱绝不会超过预算。这样让孩子心中有数,花钱时他就能有计划,有节制了。
老王是一家私企的老总,企业的年利润达9位数字,但是他上初二的女儿却和邻家女孩一样,穿着普通的运动服和运动鞋,背着普通的书包,坐公交车上学,和别人一样买早点……很多人都见此不解,以为老王是“葛朗台”。其实不然,老王是有名的“慈善家”,每年他为福利院、希望工程捐款都是几百万元,但对自己的独生女儿,他却很“吝啬”。
还在女儿小时,老王就经常教育她:“要节约用每一分钱,不该花的就不乱花。买衣服不要只盯着名牌、时髦的款式,穿着得体、舒适就行;饮食要荤素搭配,能在家里吃就决不到外面买;对家里的物品和学习用具要爱护……”
老王教育女儿要节俭,不乱花钱,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虽然企业规模大,效益好,但富裕起来的老王并没有买名车,购豪宅,他们全家依然住在创业前就住的普通居民楼里,开的车是国产车;在公司里和员工一起吃大食堂,不搞特殊化。在父母言传身教下,老王的女儿从小就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她甚至把父亲给她的有限的零花钱拿出来捐给了“希望工程”。
然而,在我们周围,有太多的孩子却没养成节俭的习惯,包括部分贫困家庭的父母。他们认为“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宁肯自己节衣缩食,也不愿“委屈”了孩子。事实上,大街上那些经常穿着名牌运动服,经常上“肯德基”,小小年纪脖子上就挂着名牌手机的孩子,有一部分就来自于贫困家庭。虽然让孩子适当地享受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很多父母却没有把握好这个度,只要孩子有所求,他们就有所应。时间一长,孩子在吃、喝、玩、乐方面越来越讲究,零花钱是越要越多,如果稍不如愿,便耍脾气抗议。
孩子之所以会如此,父母有很大一部分责任,因为坏习惯绝大多数都是父母娇惯、姑息出来的。问问自己,您在对待孩子花钱的问题上,是一味满足他,还是教育其要节俭呢?如果是后者,您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节俭的美德会为他的成功加分!
P8-11
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才、成功,获得幸福和快乐。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孩子一生成就和幸福的基础?是习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还是习惯!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因此,在孩子小时候就培养他们形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使孩子受益终身。
但是,很多父母却常把过多的期望寄托于尚待完善的学校教育,而忽略了正确而必要的家庭教育。事实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而父母本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又会深刻地影响孩子。因此,要想孩子将来身心健康、幸福快乐,父母就应该高度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
儿童时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这时孩子的可塑性极强,所以父母教育他们一定要有方法,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打、骂等方式去强迫孩子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而是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和每一件小事去培养孩子,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英国教育学家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中说:“孩子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遗忘,如果你认为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就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正确的引导和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孩子身上固定起来,这样容易使孩子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我国著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累。”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呢?这就是本书要告诉您的答案。
《习惯成就一生——培养孩子良好行为的66个方法》一书从培养孩子生活上的好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做事的好习惯,培养孩子交际处世的好习惯,培养孩子与人沟通时的好习惯,戒除不良习惯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各种好习惯的66个方法。在每个方法的背后,作者的贴心提示又给父母和孩子提供了一些温馨的建议,使父母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同时,又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做出选择。
在现代家庭里,不管父母如何优秀,如何杰出,但他们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但是,任何一位父母都能以正确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本书所提供的方法和技巧都具有极强的实操性,您可在教育孩子时借鉴过来,加以灵活应用。立即行动吧,从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