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写出人类第一部经济学著作。
他发起有史记载的世界第一次大型改革。
他缔造了春秋首霸和与古雅典相媲美的社会文明。
他开创农业税、盐铁专营、粮食储备、戍边军垦等多项经济制度。
他的弟子助秦始皇统一,他的思想主导了文景和贞观之治。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总理宰相,他的智慧、功绩只有诸葛亮可有一比。
他是先秦诸子百家第一人。
解读人类首位经济学家——管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管子的经济智慧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作者 | 徐明天 |
出版社 | 海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他写出人类第一部经济学著作。 他发起有史记载的世界第一次大型改革。 他缔造了春秋首霸和与古雅典相媲美的社会文明。 他开创农业税、盐铁专营、粮食储备、戍边军垦等多项经济制度。 他的弟子助秦始皇统一,他的思想主导了文景和贞观之治。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总理宰相,他的智慧、功绩只有诸葛亮可有一比。 他是先秦诸子百家第一人。 解读人类首位经济学家——管仲。 内容推荐 今天,我们正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热衷于申报文化遗产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去申报人类第一部经济学著作、人类第一所大学等这些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呢? 在今天我们面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时,我们还认识到,管仲所处的年代正是一个深重危机的时代,他在危机中受命,并发挥聪明才智实施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措施,化危为机,让齐国由弱变强,成为春秋首霸,称雄先秦。他的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治国之道,就是处理危机之道,对人类应对和处理危机留下了丰富的宝贵遗产。 “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这是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对管仲的评价。就让我们借鉴管仲的智慧,以当前的经济危机为契机转危为机吧! 目录 西周那场“礼崩乐坏” 乱世春秋英雄会 人类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大型改革 智者思想闪耀在混沌的灯光之下 最早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相地衰征”开创中国农业税制度 “官山海”国家垄断盐铁业 “民之司命”乃五谷 大农业产业观 制造业发达“冠带衣履天下” 经世致用探求科学 “四民分业”专业分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轰轰烈烈招商引资 天下之宝为我用 建立粮食储备制度 不战而屈人之兵 操谷币金衡而天下定 价格杠杆制天下 国家调控轻重之术 取之有度的税赋观 用之有止的财政观 利出—孔财力统管 藏富于民的财富观 贫富有度的分配观 能夺能予的予夺之术 “九惠之教”的社会福利制度 奢侈消费的惊人见解 料民之策经济统计 仓廪实则知礼节 宪律制度必法道 “和谐”的法则 一匡天下称霸业 后记:来点经世致用,何必之乎者也 试读章节 西周在危机中摇摇欲坠,诸侯为所欲为,有人悲鸣,是为儒家;有人自知世间规律不可抗拒,但想逃避大厦将倾的毁灭,是为道家;墨家则奔走呼号,天下将倾将变,但不要暴力为之,兼爱非攻;有人则顺势而为,打破旧秩序,建立新秩序,这就是法家。 一介草民乘着乱世轰轰烈烈地站到历史洪流的中心,成为中国第一个总理宰相。 历史时空的隧道回溯到公元前686年深秋,山东半岛即墨从莒国通往齐国的丘陵古道上,密林深处隐蔽着一支伏兵,弓在手,箭在弦,虎视眈眈地盯着路上的动静。 这支伏兵的指挥官就是管仲。 当时,日益强盛起来的东夷齐国正陷入一场内乱。 齐国当政者齐襄公昏庸残暴,当政后对外大加征伐,对内是个暴君。齐襄公心理阴暗,与他同父异母的妹妹文姜私通。后米文姜嫁给了鲁桓公。十五年后,鲁桓公陪文姜到齐国走娘家,齐襄公与文姜旧情未断,又再一次私通,被鲁桓公察觉,齐襄公就派大力士公了彭生把喝醉酒的鲁桓公抱到车上活活勒死了。为了分散转移国内舆论指责,齐襄公就派兵到外打仗,甚至连周天王的军队也打了。为防天王的军队,他就派大将连称和管至父带兵去守葵丘。两位大将临行的时候对齐襄公说:“这是苦差使,我们也不敢推托,求您给个期限。”当时齐襄公正在吃甜瓜,就信口说明年吃瓜的时候叫人去换防。到了第二年甜瓜上市的时候,连称就派人到临淄去打听,回来说:“襄公没在城里,跟文姜逛去了,有一个月没有回来了。”连称听后非常气愤。因为齐襄公曾娶了他的叔伯妹妹连氏,他现在只顾跟文姜淫乐,把连氏冷落了。管至父就派了一个小兵去送甜瓜,顺便问一下换防的事。不料齐襄公大发脾气,把甜瓜砸在小兵的脸上。连称和管至父气愤至极,就与公孙无知和连氏里应外合,存齐襄公到葵丘打猎的时候,杀死了齐襄公,立公孙无知为国君。不久,公孙无知、连称和管至父都被杀死,齐囤出现了无君主的局面。 危机就是机遇。此时,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小白和公子纠都日夜兼程在奔回齐国的路上,谁回来的早,谁就可能抢得君位。 齐国的大贵族高氏和国氏偷偷派人到莒国召公子小白回国,急不可待的公子小白就匆匆上路,快马加鞭地向齐国进发。他担心哥哥公子纠会抢先一步夺走他的君位。他的这种担心是对的。此时,鲁国也已派人护送公子纠回齐国。同时,还另派管仲率军去莒国通往齐国的道路上守候,拦阻公了小白回国。 管仲赶到莒国的边境,找一个地形好的有利位置隐藏起来,鲍叔牙和公子小白的队伍急匆匆地赶来了。管仲一见心中发急,便暗暗拿出弓箭,对准公子小白射去。只见小白中箭,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倒在车下。管仲以为小白已经死了,立即撤离返回并送信给鲁国。鲁国得到这个消息,觉得已经没有人和公子纠争位了,送公予纠回国的队伍就走得不那么急了。 谁知道管仲射中的是公子小白的带钩。他吓了一跳,又怕再来一箭,就故意大叫一声,咬破舌尖,口吐鲜血,摔在车下,连鼻子带门牙都摔出血来了。等大伙儿一哭,他才睁开了眼睛,松了一口气。鲍叔牙担心再遇到袭击,叫人抄小道继续使劲地往齐国跑,日夜兼程地赶回齐国的首都临淄。 这时候,公子纠和管仲还在路上。齐国的大贵族国氏和高氏等立即立公子小白为国君,称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立即派军队去抵抗鲁军,把鲁军打得一败涂地,退归鲁国的道路也被齐国切断。鲍叔牙送信给鲁国说:“公子纠是齐国国君的兄弟,齐国国君不忍心亲自杀他,请鲁国杀掉他。管仲和召忽是齐国国君的仇人,要亲自杀掉他解恨。如果不答应的话,齐国的军队就要打到鲁国。”鲁国没有办法,只得杀了公子纠,把管仲放在囚车上,押送回齐国。 站在囚车里,管仲就编了一首歌,让推车的人边走边唱,让大家忘记了疲劳,走得就快了。囚车走到齐国边境,鲍叔牙已经在等待迎接。管仲一到临淄,齐桓公沐浴三次,亲自迎管仲在郊外,拜管仲为宰相。 管仲被囚回齐国并拜为宰相,是鲍叔牙的主意。当上国君后,齐桓公本来恨透了管仲,一定要杀死他,报一箭之仇。鲍叔牙却劝他:“当君主的应当把眼光看得远大点。如果大王只想治理好一个齐国,那么我和高氏、国氏来协助您就够了。如果大王想称霸诸侯,就非管仲不可。管仲的才能比我高多了,大于如果重用他,他一定能使齐国成就一番大事业。”鲍叔牙还把自己与管仲对比说:“我有五个方面不如管夷吾:宽惠爱民,我不如他;治国不失权柄,我不如他;忠信以交好诸侯,我不如他:制定礼仪以示范于四方,我不如他;披甲击鼓,立于军门,使百姓勇气倍增,我不如他。” 鲍叔牙向齐桓公介绍了朋友管仲的情况。齐桓公是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最初的时候,他并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相反,他母亲早亡,显得性情软弱愚笨,为大臣们所瞧不起。当齐僖公分派鲍叔牙辅佐他的时候,鲍叔牙认为他日后不会有大气候,心中十分不情愿。但好友管仲却窥测到了小白的心思,认为他表面上懦弱平庸,但实际上却有雄心大志,就劝鲍叔牙去服侍他。齐僖公过世后,齐襄公当政,小白和他的哥哥公了纠怕祸及自身,就出逃到外国。管仲辅佐公子纠逃到鲁国,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辅佐下逃到苜国。 齐桓公是一个鸿鹄大志之人,听了鲍叔牙的这番话,又知鲍叔牙与管仲是知心朋友,相知甚深,对管仲的一肚子怨气就烟消云散了。 齐桓公弃一箭之仇,拜相管仲的故事,在《国语·齐语》、《管子》、《史记·齐太公世家》等文献中多有记载。 齐桓公为什么要隆重地任用一个仇人做自己的宰相?而管仲平时的行为也不算多么高尚。管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管仲是颍上人,即今天的安徽阜阳。少年时经常跟同伴鲍叔牙在一起玩耍,鲍叔牙知道他是一个贤才。管仲家里贫困,就常常欺负鲍叔牙,争夺他的东西,鲍叔牙总是乐哈哈地不予计较。年轻时,两人合伙做生意,赚了钱分配时,管仲总是自己要多拿一些,鲍叔牙也不认为管仲太贪,而是知道他家里确实贫困,需要钱财。管仲也曾经为鲍叔牙家里做事,出谋划策,但做的事并不好,常常惹来麻烦,也让管仲家里更为贫困,鲍叔牙并不认为管仲很愚蠢,而是认为时机总是在不利的时候。管仲也曾经三次做官,三次被驱逐,鲍叔牙也不认为管仲不肖,而是为他打抱不平,认为管仲牛不逢时。管仲也曾经征召入伍上前线打仗,进攻时总是走在后面,撤退时却总是走在前面,鲍叔牙也不认为他是胆怯,而是知道管仲家里有老母亲需要照顾。P7-10 序言 穿越2700年的歌声 公元前686年的深秋,也就是距今2700年前的古道秋风中,一辆囚车正行进在从鲁国去齐国的土路上。囚车里的人编了一首歌,他高亢地唱一句,驱车的兵士们跟着唱一句,歌声回荡在狭谷之中。一边唱,一边行,大家都忘记了疲劳,快速前行。 中国古代有踏歌而行的传统,《诗经》中记载了古人传唱的歌词,“风、雅、颂”的诗风传诵到现在,但是曲调如何,却已经消失流落在漫漫时光和山野中。 所幸,囚车中站立的这个人记载下了中国古人歌唱的曲调,中国那时的歌唱用的是宫、商、角、徵、羽五音阶,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D、E、G、A五个音阶。 20O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歌手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的《我和你》响彻全球,这首悠扬歌声的旋律就运用了中国古代的五音律。 而总结和记载五音律,让其留传下来的就是2700年前囚车中的这位囚犯。他名夷吾,字仲,人称管仲。五音律记载在他的著作《管子》一书中。 这是一位差不多被遗忘了的历史人物。 当北京奥运会的高潮过去,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从美国华尔街袭卷全球。当人们把目光探向东方寻求救世之道时,管仲和着他的歌声,再一次打开历史的大门。这位东方智者向世人展示东方的智慧。 因此,这本书首先要确认管仲是谁?管仲何为?然后,我们才能向他请教人类在面临巨大危机的时候应该如何处之。 不用说西方对他陌生,甚至不愿意承认中国曾有这样一位西方科学民主祖师爷一级的人物,就是在东方他的故乡中国,不论在大学的课堂上和教材里,还是在专家学者的著述与演讲中,他都是一个很少被人提及,或者说被忽视和被遗忘的人。以至于今天有学者无知地说中华文化缺少民主与科学的传统。 先秦是中华文化的源流期,诸子百家是中华文化成形的标志和载体。可以说,以后的各种学说思潮,都能从儒、道、法、墨、名等诸子百家找到源头。首先,从年代来讲,管子是诸子百家的第一人。管子生卒约为公元前725年至前645年,比生卒于公元前551至前479年的孔子早了100多年。而孔子曾经见过老子,老子的生卒约为公元前571年至471年。证明老子也晚于管子。其他诸子,没有人更早于他们。 其次,从学术成就来讲,老子《道德经》是哲学著作,孔子的《论语》是伦理学著作,《管子》是诸子百家当中最独特的一部书,它是世界上第一部经济学著作,第一部完整意义的军事著作,第一部法学著作,还是一部自然科学之书,堪称治国安邦的大百科全书。从学术的全面性和实际价值讲,诸子百家中没有一部书可与它相比。 再次,从人生成就比较,管子不仅著书立说,而且官至宰相,为政四十多年,发起人类有史记载以来最早的社会改革,开创了春秋首霸,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成就,诸子之中无人能及。 还有,从后世影响来讲。先秦时期的孔子儒家在后代被奉为国教,影响中国两千多年,其优其劣各有评判。但管子后世的影响却是实际存在的。他开创的春秋霸业一直延续到战国,秦国之外,齐国是战国七雄中第二大强国,是被秦国最后灭亡的一个诸侯国。管子的思想学说也成为秦始皇统一中国的理论依据。秦始皇统一理论支撑来自李斯和韩非子,他们是被公认的法家,法家的开创人就是管子。他们的老师是荀子,荀子不是儒家,他曾任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大学——齐国稷下学宫的三任校长,虽在思想和学术上是百花齐放,但讲述最多的还是管子的学术和治国思想。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繁荣的汉朝文景之治和唐朝的贞观之治,也是秉承管子治国思想的结果。推动文景之治的丞相曹参,曾经随刘邦的大儿子刘淝到临淄任相,临淄是齐国故都,他看到那里非常富裕,就向高人学习管子的治国富民思想,后来他当上了汉文帝的丞相,名为萧规曹随,无为而治,实则推行管子的治国方略,从而开创文景之治。唐太宗时最倚重的宰相房玄龄是齐国临淄人,他是第一个注释《管子》的人,在经济上,他就是按照管子的主张方略协助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不但使国家强盛,而且使经济繁荣,人民富裕,这是管子最重要的治国和思想特性。 今天,我们倡导的“以人为本”最早就是出自《管子》,“和谐”一词也最早出自《管子》。 最后,在世界文化和思想史的比较体系中,管子的政治和学术地位十分显赫。 ——他发动了人类有史记载的第一次大型改革。我们历史教科书讲述的人类有史记载的第一次大型改革是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而管子的改革是在公元前686年,比梭伦改革早了100多年。 ——他开创了人类最早的经济繁荣。齐桓公称霸的春秋时期,正是西方雅典经济文化的繁荣期,而当时齐国的繁荣程度远在雅典之上,一直到几百年之后秦始皇灭掉齐国的时候,齐国都城临淄仍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说管子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经济大繁荣。 ——他写了人类第一部经济学著作,是当之无愧的人类第一位经济学家。《管子》中的《轻重》诸篇是世界上第一部经济学著作,它以一个国家为单元,讲述了工商、税收、财政、物价、分配、消费、金融、货币、宏观调控、贫富均衡、国际贸易等经济学原理,可以说,现代经济学的问题,《管子》一书基本都涉及到了。而300年后,西方第一本经济学著作才写出来,色诺芬的《家政论》是一本以一个地主庄园为单元的理财书籍,与《管子》没法相提并论。 ——他写出了世界第一部军事著作。我们一般认定《孙子兵法》是全世界最早和最伟大的军事著作,近些年的考古证明,《孙子兵法》确实是战国时期的孙子所著,而春秋初期的《管子》的军事内容虽没有《孙子兵法》凝炼精彩,但主要观点都已经有了。 ——他写了最早的法学著作。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像西方的《乌尔纳姆法典》、《汉穆拉比法典》、《罗马法典》等之类的国家法典,但《管子》系统的法学论述却远远早于西方。公元2世纪,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所著《法学阶梯》出版,为迄今所知西方最早的法学著作。而《管子》的法学论述比其早了800年以上。 ——世界上最早的大学也与管子有关系。以讲述管子著作和思想为主的齐国稷下学宫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大学,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成立私人学院的时问相当,但稷下学宫是官办的,并且开办的时间要长得多。 如此,我们说管子是中华文化的先驱过分吗? 在秦统一前,“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韩非子·五蠹》)。而汉朝后,管子逐渐被人遗忘了,其原因是中华文化的衰败。 今天,我们正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热衷于申报文化遗产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去申报人类第一部经济学著作、人类第一所大学等这些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呢? 在今天我们面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时,我们还认识到,管仲所处的年代正是一个深重危机的时代,他在危机中受命,并发挥聪明才智实施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措施,化危为机,让齐国由弱变强,成为春秋首霸,称雄先秦。他的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治国之道,就是处理危机之道,对人类应对和处理危机留下了丰富的宝贵遗产。 “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这是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对管仲的评价。就让我们借鉴管仲的智慧,以当前的经济危机为契机转危为机吧! 后记 来点经世致用,何必之乎者也 十多年前,我在山东淄博市委宣传部和市委研究室工作。淄博是齐文化的发源地,为研究地方文化,我花了相当大的精力研读《管子》、《国语》、《战国策》以及孔子、孟子、荀子等先秦典籍。在时任市委书记李新泰的主持下,我和宣兆琦、张爱民、耿佃亮、于孔宝等人撰写出版了《齐文化大观》一书。 那时,中国的改革如火如荼,我们认为以管子为代表的齐文化是改革开放的文化,为今天的改革开放提供了传统文化的历史式样。 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再一次热起来。但是,我看到名人学者们在讲述国学时还是沿袭了两千年的愚民方式,只讲儒家孔子,还在讲之乎者也,不讲以经济治国的管子。有人讲诸子百家,厚厚的一本书,诸子百家中的第一人管子却只字不提。我认为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导和误读。 2008年,全球爆发了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人们纷纷从西方经典经济学家那里去寻找济世良方。我认为有必要将管子的经济学理论和实践进行整理,向世入昭示东方入的经济智慧,以寻求克服危机的规律法则。 限于当时写作条件和文字表述以及人们的认识局限,《管子》一书内容庞杂,读起来也十分艰涩。但是我还是将其经济方面的叙述内容进行整理,以现代经济学的框架进行归纳梳理。我发现,《管子》虽然没有西方经济学家那样洋洋洒洒的理论阐述,但其对经济学的方方面面大多都已经思考和在实践中涉及到了。因此,我这本书基本上是按照现代经济学的框架写成的,系统展示了管仲的经济学理论和实践。 为了写好这本书,我还潜心阅读了西方经济学家的一些重要的原著和了解了几十位西方经济学家的理论观点。并以他们的观点对早于他们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管仲的经济学进行对照解读,并注意与当前的经济危机所遇到的难题结合起来,提升管仲经济学说和实践的现实价值。 尽管在公元前355年,古希腊的色诺芬就写出了《经济论》,首次提出了“经济”这一个新概念。但是西方经济学的出现是在15世纪之后。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随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了大西洋贸易,开发美洲大陆。英国不甘示弱,也加入海洋贸易、建立北美殖民地。在随后的100多年里,海洋贸易改变了英国和整个西欧,也为经济学的诞生播下种子。17世纪,出现了配第、托马斯、布阿吉尔贝等经济学家。1776年,英国人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终于创建了经济学科学体系。这一时间离色诺芬时代已相隔2000余年。亚当·斯密之后,又涌现了李嘉图、穆勒、门格尔、马歇尔、凯恩斯等众多经济学大师。 1969年,瑞典银行在其:300周年庆典之际,决定在诺贝尔奖中增设经济学奖。从那以后到2008年,共有62位经济学家荣获这一奖项,其中包括我们比较熟悉的萨缪尔森、哈耶克、弗里德曼、布坎南、科斯、斯蒂格利茨。2008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因成功预言全球经济危机的到来而获奖。 在大体研究西方这些经济学巨匠之后,我认为他们对经济学理论作出了系统地建树,而且对人类的经济活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包括最富盛名的亚当·斯密和凯恩斯在内,没有一个人具有管仲那样的经济实践和历史业绩。管仲为相40年,将齐国治理成一个与希腊文明相媲美的鼎盛强国,让后世经济学家无人能及。而在学术上,管仲也留下一部《管子》,不但经济学理论体系完备,而且一些观点的深刻程度,西方经济学家至今也没有超越。 这是中华文明对人类的贡献,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我的女儿徐霄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读经济学和心理学,我将我的写作计划告诉她,她说会翻译一些内容拿给她的经济学老师看。我不知道,如果说中国人写了人类第一部经济学著作,他们会是一种什么态度。我想他们不会相信,即使把这本书摆到他们面前,他们也不愿意承认这样的现实。女儿告诉我,她们的老师也讲到了中国经济,说中国经济是权贵经济,中国经济的要害部门和产业以及重要企业都由官僚和官僚的子女亲属掌控。我想他们对中国经济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上世纪中期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的时代。正是由于他们的傲慢与偏见,对中国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感到不知所措,在中国的崛起面前感到一种威胁压力的同时,又不敢加以正视,才产生一种历史的虚无和现实的茫然。 在这本书出版之际,我要感谢我的老领导李新泰先生,我把他看作一生的导师。这本书引用了《齐文化大观》一书相当多的观点和资料,我要感谢所有作者。当时写作《齐文化大观》时,曾经引用了不少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由于已经过去十多年,无法对这些材料一一加注说明,感谢之余,也特此说明,并表示歉意。 这本书的出版,还要感谢海天出版社毛世屏总编、市场部主任杨五三及责任编辑杨月进先生。正是在他们的鼓励和指导下,我才完成了此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