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中国现代著名漫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卓越成就的文艺大师,被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是中国漫画的开山祖师,其漫画作品简约洗练、幽默风趣,多反映社会现象,早期出版的画集有《子恺漫画》《护生画集》《儿童漫画》《学生漫画》等。丰子恺的散文,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告缘缘堂在天之灵》《艺术趣味》《率真集》等,这些作品与其漫画一样,别具风格,多用平淡笔法,通过琐屑平凡的小事来阐述人生的哲理。 目录 猫·好日子里总有一只猫 阿咪 白象 贪污的猫 月·月夜最宜食螃蟹 渐 忆儿时 闲居 随感十三则 酒·三杯不记主人谁 湖畔夜饮 沙坪的酒 吃酒 谈梅兰芳 悼丏师 阿庆 癞六伯 四季·无宠不惊过一生春 云霓 秋 初冬浴日漫感 生机 出游·恰逢人间好山水 半篇莫干山游记 山中避雨 不肯去观音院 桂林的山 黄山印象 黄山松 学习·好花时节不闲身 学画回忆 我的苦学经验 送考 两个“?” 精彩页 阿咪 阿咪者,小白猫也。十五年前我曾为大白猫“白象”写文。白象死后又曾养一黄猫,并未为它写文。最近来了这阿咪,似觉非写不可了。盖在黄猫时代我早有所感,想再度替猫写照。但念此种文章,无益于世道人心,不写也罢。黄猫短命而死之后,写文之念遂消。直至最近,友人送了我这阿咪,此念复萌, 不可遏止。率尔命笔,也顾不得世道人心了。 阿咪之父是中国猫,之母是外国猫。故阿咪毛甚长,有似兔子。想是秉承母教之故,态度异常活泼,除睡觉外,竟无片刻静止。地上倘有一物,便是它的游戏伴侣,百玩不厌。人倘理睬它一下,它就用姿态动作代替言语,和你大打交道。此时你即使有要事在身,也只得暂时撇开,与它应酬一下;即使有懊恼在心,也自会忘怀一切,笑逐颜开。哭的孩子看见了阿咪,会破涕为笑呢。 我家平日只有四个大人和半个小孩。半个小孩者,便是我女儿的干女儿,住在隔壁,每星期三天宿在家里,四天宿在这里,但白天总是上学。因此,我家白昼往往岑寂,写作的埋头写作,做家务的专心家务,肃静无声,有时竟像修道院。 自从来了阿咪,家中忽然热闹了。厨房里常有保姆的话声或骂声,其对象便是阿咪。室中常有陌生的笑谈声,是送信人或邮递员在欣赏阿咪。来客之中,送信人及邮递员最是枯燥,往往交了信件就走,绝少开口谈话。自从家里有了阿咪,这些客人亲昵得多了,常常因猫而问长问短,有说有笑,送出了信件还是流连不忍遽去。 访客之中,有的也很枯燥无味。他们是为公事或私事或礼貌而来的,谈话有的规矩严肃,有的啰苏疙瘩,有的虚空无聊,谈完了天气之后只得默守冷场。然而自从来了阿咪,我们的谈话有了插曲,有了调节,主客都舒畅了。有一个为正经而来的客人,正在侃侃而谈之时,看见阿咪姗姗而来,注意力便被吸引,不能再谈下去,甚至我问他也不回答了。又有一个客人向我叙述一件颇伤脑筋之事,谈话冗长曲折,连听者也很吃力。谈至中途,阿咪蹦跳而来,无端地仰卧在我面前了。这客人正在愤慨之际,忽然转怒为喜,停止发言,赞道:“这猫很有趣!”便欣赏它,抚弄它,获得了片时的休息与调节。有一个客人带了个孩子来。我们谈话,孩子不感兴味,在旁枯坐。我家此时没有小主人可陪小客人,我正抱歉,忽然阿咪从沙发下钻出, 抱住了我的脚。于是大小客人共同欣赏阿咪,三人就团结一气了。后来我应酬大客人,阿咪替我招待小客人,我这主人就放心了。原来小朋友最爱猫,和它厮伴半天,也不厌倦;甚至被它抓出了血也情愿。因为他们有一共通性:活泼好动。女孩子更喜欢猫,逗它玩它,抱它喂它,劳而不怨。因为她们也有个共通性: 娇痴亲昵。 写到这里,我回想起已故的黄猫来了。这猫名叫“猫伯伯”。在我们故乡,伯伯不一定是尊称。我们称鬼为“鬼伯伯”,称贼为“贼伯伯”。故猫也不妨称为“猫伯伯”。大约对于特殊而引人注目的人物,都可讥讽地称之为伯伯。这猫的确是特殊而引人注目的。我的女儿最喜欢它。有时她正在写稿,忽然猫伯伯跳上书桌来,面对着她,端端正正地坐在稿纸上了。她不忍驱逐,就放下了笔,和它玩耍一会。有时它竟盘拢身体,就在稿纸上睡觉了,身体仿佛一堆牛粪,正好装满了一张稿纸。有一天,来了一位难得光临的贵客。我正襟危坐,专心应对。“久仰久仰”,“岂敢岂敢”,有似演剧。忽然猫伯伯跳上矮桌来, 嗅嗅贵客的衣袖。我觉得太唐突,想赶走它。贵客却抚它的背, 极口称赞:“这猫真好!”话头转向了猫,紧张的演剧就变成了和乐的闲谈。后来我把猫伯伯抱开,放在地上,希望它去了, 好让我们演完这一幕。岂知过得不久,忽然猫伯伯跳到沙发背后,迅速地爬上贵客的背脊,端端正正地坐在他的后颈上了!这贵客身体魁梧奇伟,背脊颇有些驼,坐着喝茶时,猫伯伯看来是个小山坡,爬上去很不吃力。此时我但见贵客的天官赐福的面孔上方,露出一个威风凛凛的猫头,画出来真好看呢。我以主人口气呵斥猫伯伯的无礼,一面起身捉猫。但贵客摇手阻止,把头低下,使山坡平坦些,让猫伯伯坐得舒服。如此甚好,我也何必做杀风景的主人呢?于是主客关系亲密起来,交情深入了一步。 可知猫是男女老幼一切人民大家喜爱的动物。猫的可爱,可说是群众意见。而实际上,如上所述,猫的确能化岑寂为热闹,变枯燥为生趣,转懊恼为欢笑;能助人亲善,教人团结。即使不捕老鼠,也有功于人生。那么我今为猫写照,恐是未可厚非之事吧?猫伯伯行年四岁,短命而死。这阿咪青春尚只有三个月。希望它长寿健康,像我老家的老猫一样,活到十八岁。这老猫是我的父亲的爱物。父亲晚酌时,它总是端坐在酒壶边。父亲常常摘些豆腐干喂它。六十年前之事,今犹历历在目呢。 壬寅[1962]年仲夏于上海作 P2-5 导语 丰子恺之女,丰一吟审核作序,只有这本选足了他所有的意趣。林清玄、谷崎润一郎推崇的漫画散文家精选29篇文章、75幅画全面呈现丰子恺的趣味人生。采用特种纸全彩印刷。可阅读、可收藏、可赠送;丰子恺的作品为语文新课标推荐读本。 序言 丰子恺潇洒的一生——丰一吟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丰子恺在浙江省崇德县石 门湾(今桐乡市石门镇)出世。父亲叫丰 ,是个秀才, 他并不经理祖上开设有百年历史的丰同裕染坊,只是埋头 读书,应考举人。三年一次,他已经应了三次试,都没有 中举。那时候,他已经有6个女儿,没有儿子,这更使他 陷于郁郁不欢。丰子恺的出世,给全家带来了欢乐。三年 后,37岁的丰 再次赴省城杭州参加乡试,居然考中了。 本来,中了举人后,可再到北京会试,但丰 遭逢母丧, 丁忧在家,不得上京,只得设塾授徒。自己的前途中止 了,丰 便寄希望于儿子。子恺6岁时,父亲便把他收在座 下。 教儿子的《千家诗》每页上端都有一幅木版画,第一 幅是大舜耕田图,画着一个人和一只大象,很吸引子恺的 兴趣。他向染坊师傅讨了些颜料,为书上的单色画着色, 涂成一只红象,一个蓝人,一片紫地。但颜料涂上去,一 直渗透到下面好几层。丰 发现了这大片大片的颜色,大 发脾气,幸亏母亲钟氏赶来,丰子恺才没有挨打,但他再 也不敢在父亲面前作画。子恺9岁时,父亲逝世。丰 始终 不知道儿子会把一生贡献给艺术,成为五四运动以后在中 国艺坛上极有影响的人物。 丰子恺十二三岁的时候,他的两个同学在私塾里为了 交换他的一幅画而打起来。塾师搜查丰子恺的抽屉,把他 的画谱拿去,丰子恺吓得魂不附体。谁知次日上学,塾师 竟翻出画谱中的孔子像,问他道:“你能看着这样子,画 一张放大着色的吗?”子恺回答:“能。”回家后,他在 大姐的帮助下,用方格子放大的办法,按比例描绘孔子的 轮廓,又用颜料上色。这幅鲜明的孔子像后来挂在私塾的 堂前,以后每天 上学,学生们都要向孔子像鞠躬,小画家的名声也就 在全镇传开了。 他16岁时,参加崇德县小学会考,县督学徐芮荪亲自 披阅试卷,爱丰子恺的文才,以女妻之。 1914年丰子恺毕业,成绩为众人之冠。随后考入浙江 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里,他受到中国近代文艺先驱者 李叔同的艺术熏陶,从此就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 1919年他毕业于师范学校,与同学往上海合办上海专 科师范学校,并任该校美术教师。两年后,子恺向亲友筹 借学费,并卖去石门湾下西弄祖宅一栋,赴日本学画。在 日本,他深受日本漫画家竹久梦二和蕗谷虹儿的影响。归 国后,即以漫画抒写古诗意境、儿童生活、社会现实观 感,从1924年起陆续发表于报刊,深得广大读者的喜爱、 赞赏。 1922年,丰子恺在浙江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任 教。春晖中学以夏丏尊为首,聚集了一群对中国的文艺事 业颇有抱负的青年人,其中有朱自清、朱光潜,他们都与 丰子恺交往甚密。朋友们常到丰子恺家中欣赏他的画稿, 给予热情的鼓励。朱自清后来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小客 厅里,互相垂直的两壁上,排满了那小眼睛似的漫画稿; 微风穿过时,几乎可以听出飒飒的声音。”1925年,《文 学周报》恰好要用插图,主编郑振铎向丰子恺索画,并给 这些冠以“漫画”的题头。从此中国始有“漫画”这名 称。所谓“漫画”,在中国实是创格:既有中国画风的萧 疏淡远,又不失西洋画法的活泼酣恣。漫画是一时兴到之 笔,其妙正在随意挥洒。 朱自清是丰子恺漫画的发掘者、评论者,也曾为丰子 恺的第一本画册《子恺漫画》作序,为第二本画册《子恺 画集》作跋。他说:“一幅幅的漫画如一首首的小诗—— 带核儿的小诗。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儿。” 早在子恺读师范学校时,李叔同在走遍了艺术的各个 领域之后,渐渐产生了脱离尘俗的念头。他出家时,还不 到40岁。他取法名演音,号弘一。1928年,丰子恺为预祝 弘一法师50岁生日,在上海与法师合作《护生画集》第一 集,共50幅,由丰子恺作画、弘一法师写诗,一诗一画对 照。后来,在1939年弘一法师60岁时,他完成《护生画 集》第二集60幅。这时弘一法师要求丰子恺在他70岁时作 《护生画集》第三集,80岁时作第四集……直至100岁作 第六集。“缘缘堂”是丰子恺亲自绘图设计的一所中国式 建筑,高大、轩敞、明爽,具有朴素深沉之美。在这里, 丰氏全家度过了五个寒暑。对丰子恺来说,无论在生活或 创作上,这都可说是黄金时代。大部分时间用于作画或写 文章,晚上照例饮酒吟诗。 儿童的心态、生活,常是丰子恺漫画的题材,这些画 的模特儿大多是他的子女。他疼爱孩子,羡慕他们天真无 邪。他认为“人间最富有灵气的是孩子”,孩子才是真正 的“人”。从儿童的生活中观察到可爱的意境,他便取作 画材。 孩子搬凳子“办小人家”,或者脱下自己的小鞋连同 妹妹的新鞋穿在凳子的四条腿上,或者扮作新郎新娘,或 者拿着两把蒲扇凑在胯下当自行车骑,这些对丰子恺来说 都是极好的画材。 丰子恺越是热爱儿童的天真无邪,就越是痛感人间的 不平等和穷孩子的不幸。因此,他所画的儿童相实际上也 包括了社会相。他说:“在这社会里,穷的大人苦了,自 己能知道其苦,因而能设法免除其苦。 内容推荐 丰子恺之女丰一吟审核作序,只有这本选足了他所有的意趣。林清玄、谷崎润一郎推崇的漫画散文家精选29篇文章、75幅画全面呈现丰子恺的趣味人生。 《人生就是要过成自己舒服的样子(精)》将丰子恺的文字、漫画按意象分类,用不同以往的形式,通过“猫·好日子里总有一只猫”“月·月下最宜食螃蟹”“酒·三杯不记主人谁”“四季·无宠不惊过一生”“出游·恰逢人间好山水”“学习·好花时节不闲身”这6个章节,展现丰子恺的趣味人生和日常生活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