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众多未来(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乔丽·格雷厄姆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乔丽·格雷厄姆(Jorie Graham, 1950— ),美国当代诗坛重要诗人。她出生于美国纽约,在意大利和法国接受教育,曾经学习哲学和电影制作。格雷厄姆曾是麦克阿瑟奖金的获得者,也是众多诗歌奖项的得主,包括怀丁作家奖(1985)、普利策诗歌奖(1996)、华莱士·史蒂文斯奖(2017)。她在1997—2003年任美国诗人学会会长,现任哈佛大学修辞学客座教授。 目录 代译序 词语的旋涡和化为沉默的嘶叫 植物与鬼魂的混血儿 田纳西的六月 格格不入 鹅群 回针缝 事物的规律 送给孟德斯鸠的菜蓟 镜框 镜子 头脑 获得新生的树 弹琴的女孩 蚀 圣塞波尔克罗 读柏拉图 撒哈拉热风 我观察过一条蛇 想要一个孩子 我的花园,我的日光 鲑鱼 论不平衡 马萨乔的放逐 古斯塔夫·克利姆特的两幅画作 卢卡·西尼奥雷利的肉身复活 美的意义 他们之间的姿势,即诗人自画像 俄耳甫斯与欧律狄克 眩晕 论困难 终点的意义 阿波罗与达芙妮,即诗人自画像 不要触摸我 作为急迫与延迟的自画像 霹雳舞 德墨忒尔与珀尔塞福涅,即诗人自画像 有关被迫看到的景象和充满信任的恐惧 非相似性之域 裂变 在此刻观看卡巴莱秀 来自新世界 藏身之地 野餐 我们称之为思考之物 历史 历史之后的阶段 灵魂诉说 物质主义 表面 关于自我真实性的笔记(一) 关于自我真实性的笔记(二) 统一场域之梦 丰饶 可见的世界 谬误 小乌托邦的守护天使 扫描 思考 秘密学研究 帕斯卡尔的大衣 从风暴中找回 论空气中不断变化的扰动 群蜂 选自《宗教改革日记》 遮布 在下方(西比尔) 选自《宗教改革日记(2)》 祈祷 下方(卡里普索) 下方(13) 从不 祈祷 沉默/中 黄昏河岸的祈祷 海鸥 退潮 进化 领主 他者 第一天的清晨 浮出地表之后 军人公墓 从灌木篱墙发出的声音 小小练习 祈祷(2003年5月9日的尝试) 祈祷(2003年6月14日的尝试) 印象主义 沧海巨变 沧海巨变 获得一个身体 关塔那摩 生命晚期 接近黎明 夏至 根须 窗前的小提琴手,1918 众多未来 未标注日期的摇篮曲 没有远路可以绕行 地点 日落 滨海卡涅,1950年 枯树的美德 站在我围栏上的鸟 最初的鸟 终点 就业 跑步机 对话(有关想象力的恐惧) 间歇 地球 走神 阿马教堂的消息,2011 新诗 双螺旋结构 蜂巢 禁食 刺探 精彩页 田纳西的六月 暑热寻找万物的缺憾 且喜爱缺憾。 没有什么重于其灵魂, 没有什么比其中的身体更被土地紧锁。 夏日的萱草一夜间破蕊,我们的草坪 荒芜,冒出快乐的假象,又复归荒芜。想象 你的头脑漫无逻辑四处游荡, 你的身体如河岸倾颓。 在暑热中,没有哪个世界过得 比邻国更为丰饶; 暑热中,不断削减自身的压力亦即 永远延迟 抵达的压力。哦 让暑热触抚你。 门廊的灯光很亮—身体的小小外壳— 吊床轻快地晃着越过它的边界 外面,有热蕨”圃,萤火虫图案的薄纱 肥硕的烟草叶棚— 轴轴在热气中钻出空隙又将之填满。 冲进黑暗再回来 回到目盲的飞蛾环绕的地方 在枯骨般的白色房子和散架的攀藤之间来回。 没有什么会抓住你。 没有什么会松开你。 我们称之为盛放— 你的灵魂脱壳,而你一如既往。 格格不入 确实,郁金香花 过于匆促地 变换时态。 它们绽开随即飞走。 按捺住所有的 绝对,花苞 从果树丛中穿越而出 如尖顶刺向天空。 信仰,就是在某处 我们尚未被自我 填实,也不被 任何他方期待— 不过还是加快步履为妙。 八哥鸟不断尝试 穿过尖顶的 针眼。 这挺难的,你 过不去。梨树 的表皮就像梨 一样紧致,榛果 终于了解 橡树树干中 没人走过的路。 在一个没有物体的世界中 我们也没有头脑。 我们存在的活力 在于分离, 永远 发现自己格格 不入。黄昏, 当物体迷失方向,你 扔给我 一个红色小球 我又扔回去。 奇迹在于: 完美的红色 弧线被我们打断 一次又一次 直到天色发黑 视线模糊,弧线越过我俩 完成自身的轨迹 仅此而已。 鹅群 (1977年,肯塔基,默里城) 今天晾衣服的时候,我又看到它们了,如一串符号 急迫而不失优雅, 向着一个目标逐渐缩拢。 好几天都有鹅群飞过。我们就住在它们底下 就像在时间,或者一个几乎完美的标题下面。 有时候我能感到它们与我相关。 就在身边最近的地方, 几根晾衣绳之间, 蜘蛛重蹈鹅群恪守的路线, 一遍遍重复,没有尽头,也无所成就: 世间万物仍然分崩离析, 距离无法愈合, 只有编织赋予世界更深厚的质地,历史和地方 都无能为力。 而蜘蛛凭借它们微小的恐惧 不断捆绑 把晾衣绳和挂钩相连,又与屋檐和风轮花丛相连 好似这些东西任何时候都可能散架 再也无法 恢复原初的意义。假如蜘蛛得逞, 在可见世界周围编织起巨大的铁丝网, 我们是进去还是出来?我走回屋子。 身体总是给头脑一种感觉 让它觉得缺少了什么,一种骨子里的贫困,如下坠时 感觉不到正在经过一个世界, 不觉得我们可以随时到达 另一个。相反,真实世界 冲你走来,穿过你的身体, 似乎把你当作一个终点 你知道你没这么重要,但避不开真实。而这种挣扎的间歇 总有鹅群进进出出, 蜘蛛往复这巡, 令人震惊的延迟不断发生,勾勒日常生活的面貌。 P11-18 导语 《来自新大陆》精选了乔丽·格雷厄姆从1976年到2014年创作的诗歌,包括过去十一本诗集中的代表作和最近的新作,能够比较完整地展现格雷厄姆诗歌的面貌。格雷厄姆是“二战”后美国诗歌的代表性人物,与大多数女性诗歌所呈现出的狭窄的个人世界不同,格雷厄姆的写作有更大的境界,呈现一种更抽象、更具有雄心的中性气质。她的诗受到了叶芝、T.S.艾略特和华莱士·史蒂文斯等经典现代诗人的影响,属于大气、锐利而追求复杂性的写法,又富于智性,足以和伊丽莎白·毕肖普媲美。在内容题材上,她的诗歌包罗万象,既包括对神话、艺术的现代阐释,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思,又有锋芒毕露的哲学追问和日常生活的深刻体验,但她总能从感性经验的细节切入,并显示出对事物的极其精微的观察与感受。 序言 1950年,诗人乔丽·格雷厄姆出生在一个美国记者与视觉 艺术家组成的家庭。幼年时期,她随父母在意大利生活,中学 期间移居法国,1968年开始在索邦大学学习哲学。同年,她因 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随后到纽约大学继续学 业,转为电影研究专业。毕业后,在一段匆促的婚姻后,她又 与青梅竹马的出版世家公子结婚,不过她很快发现自己并不适 合这种生活,接着进入艾奥瓦创意写作班研习自己在大学期间 开始入迷的诗歌写作,1978年获得创意写作硕士学位。此后, 诗人很快开始了诗歌创作,在1980年和1983年连续出版了两部 诗集,都比较顺利地获得批评界认可,也因此得以回到艾奥瓦 创意写作项目任教。1999年,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谢默思· 希尼之后,她获得哈佛大学博伊斯顿讲席教授的职位。今天, 她毫无争议地位列“二战”之后最杰出的美国诗人。 初次翻开格雷厄姆的自选集,会发现早期的诗歌灵气充 盈,也比较驯顺、比较容易理解。她创作伊始就表现出高超的 表现力,善于将生活变成一个个令人惊异的慢镜头。在她的早 期诗歌中,每一个瞬间、每一个物件、每一件小事都仿佛是一 场完美的风暴,让日常水面下潜藏的危机和动能全都展露出 来。 《植物与鬼魂的混血儿》这部诗集从鹅群的飞行和缝纫的 针脚里看出了万物的秩序和联系。《蚀》从意大利文艺复兴名 画以及现代主义画作中解读出“当下”这一概念的地位上升, 让人想起波德莱尔画论所描绘的现代性,即人不得不依赖短促 易逝的尘世时间的境遇。《美的意义》包含许多神话变奏曲, 诗人读出了《圣经》创世故事和古希腊神话中的哲学和情感无 意识,发现俄耳甫斯和欧律狄克的故事早已预见了当代人关心 的女性必须抵御男性凝视的问题。《非相似性之域》是一连串 珍贵的自白诗,可以窥见诗人在1960年代晚期欧美平权运动和 1972年尼克松“水门事件”期间的经历和思想状况,也能看到 她开始步入更为抽象的诗歌主题,书写何谓思考、何谓历史。 《物质主义》这部分包含更多的以抽象概念命名的诗作,比如 《关于自我真实性的笔记》《统一场域之梦》等等,但其实这 些诗作并不抽象。《统一场域之梦》从诗人送回男友留在自己 家的衣物一幕开始,转而描绘路上看到的群鸟在电线上舞蹈的 景象,然后开始回忆幼年时期舞蹈老师对着镜子审视陌生自我 的震撼一刻,最后引用哥伦布日记中记叙征服西印度岛屿的话 语。这几幕场景看似毫无关联,却都与自我与他者(或内在他 者)的会合与冲撞有关,而这几个碎片被放在一起,也体现了 诗人以形象进入哲理,试图构筑一个感受与思辨的统一场域的 构想。 诗人的早期和中期诗作大都传达非常丰富的感官和情感体 验。即便是抽象的主题,诗人也总是以几件具体鲜活的轶事入 手,铺陈出一个易于进入的界面。但要深入理解这些诗作,要 求读者拥有很多耐心和领悟力。格雷厄姆的前辈美国诗人艾略 特和史蒂文斯都写过最好的哲思诗,以诗歌语言作为哲思的工 具,说明哲学语言与诗歌语言彼此兼容。格雷厄姆的诗歌明显 承袭前辈风格,只是,相比艾略特和史蒂文斯,我们的女诗人 更富有叙事的激情,可以将自己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都变成通 向不可见深渊的小径。 翻译从《植物与鬼魂的混血儿》到《物质主义》这几个集 子的精选作品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虽然从《蚀》开始就感觉 眼前的纸面开始变为液态,但毕竟还能坚持住,译出许多乐趣 来。紧随其后的《谬误》和《群蜂》这两部分对译者提出了很 大的挑战。在这两个选集里,格雷厄姆诗歌的难度增加了,在 之前诗集中已经拉长的句式变得更加富有实验性,在《群蜂》 的第一首诗《宗教改革日记》里甚至出现了大量破碎的句子。 在这些诗歌中具体景象和抽象哲思之间的关系也更为复杂隐 晦。不过,假如我们勉力跋涉过这两部分,会发现它们包含不 少浓缩诗人一生诗思的经典作品,仔细拆解这部分诗歌,可以 帮我们窥见诗人非常喜欢的几个母题之间存在什么关联。诗人 所有的诗作中反复出现“表面”与“遮布”的意象,还有无处 不在且指代不明的“它”和同样令人费解的“嘶嘶叫声”,它 们彼此衔接互相呼应,帮助诗人创造丰富的意义。我们可以用 《谬误》这部分里的《秘密学研究》这首诗为例,简单分析一 下上述这些主题之间如何互动。《秘密学研究》的最开头几句 是这样的: 我们不知道那是我们在寻找的秘密,一个未见 之物, 这有些讽刺吗?有什么象征意义吗?——生猛的 眩晕 我们正在寻找的吸附点,想要用 自己的生命 滋养的东西——没有历史的点,缀上了金丝带的点, 如此光滑, 不断缩减,但又挤得越来越密, 其中有“众多”的喧嚣,又被 凝结 为一个铿铿作响的单一个体——秘密——词语 旋转扭结之处—— 这首诗开头的“未见之物”在后文中都被称为“它” (it),“it”可能是整个诗集中出现频率最高也最微妙的一 个词了。格雷厄姆的许 内容推荐 乔丽·格雷厄姆是过去半个世纪中美国诗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是普利策诗歌奖、前进诗歌奖等多个奖项的得主。有人认为,她之于1980年代以后的诗歌,就如同鲍勃·迪伦之于1960年代以后的摇滚:她改变了诗歌艺术的形式,使之能够呈现比以往更为深刻而广阔的内容。她最擅长的是用连续滚动的句子来捕捉人在特定场景中的细微体验,从静止到运动再回到静止,从完整到分裂再回到完整…… 本书是格雷厄姆的诗歌选集,汇集了她曾经出版的十一部诗集和近年新作中的佳作。她在不同的创作阶段都试图做出语言、美学和主题上的突破,不断拓展着诗歌想象力的限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