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广阔的历史空间,证明了市场经济在促进人类经济发展中的无与伦比的作用。作者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通过“放开”、“开放”形成市场经济的增量,以及通过盘活、激活已有的存量逐渐形成的,这个过程至今尚未完结。本书分析了中国的资源约束改变与经济增长模式的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与地方政府行为,以及当代中国的农业问题、区域、城乡以及个体收入分配的落差等,认为区域落差背后孕育的实际上是市场经济发育的差异,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把千千万万的个体农民引导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上来。
前言
第一章 市场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制度安排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魅力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魅力之源
第三节 为什么只能是市场经济
第二章 市场经济的缘起与基本架构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缘起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基本架构
第三章 中的历史积演及市场经济的框架性走势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没有发生市场经济
第二节 中国市场经济的框架性走势
第四章 中国市场经济的缘起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市场经济的缘起
第二节 民营经济:中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契机和重要构成
第三节 “放开”和“开放”的比较
第五章 市场化进程中的区域经济落差与区域优势
第一节 市场化进程中的区域落差
第二节 市场经济下的地区优势
第三节 区域经济:用市场的联系冲破纵向分割
第六章 经济增长质量与地方政府行为
第一节 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
第二节 经济运行状况与地方政府行为
第三节 发展的能力比暂时的增长更重要
第七章 资源逼迫下经济增长模式提升
第一节 资源逼迫:经济增长模式提升的杠杆
第二节 历史上的中国为什么没有及时提升经济增长模式
第三节 资源逼迫与经济增长模式提升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启迪
第八章 国有经济改革:市场经济视角下的审视
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为什么换汤不换药
第二节 国有资本应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
第九章 从传统农业到市场经济下的农业
第一节“三农”问题的成因
第二节 改革传统农业的两种理论模式
第三节 对改变传统农业不利的两种模式
第四节 用市场的方式解决“三农”问题
第十章 创新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
第二节 企业是市场经济下自主创新的主体
第三节 关于我们如何创新的思考和讨论
第十一章 企业家精神,企业的社会责任及企业模式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和提升
第二节 企业的社会责任
第三节 社会文化与企业模式
第十二章 中国经济稳健发展需要解决的深层问题
第一节 应当正确对待财富
第二节 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是体制选择的问题
第三节 关于宏观调控
第四节 积极推进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改革
第十三章 过渡期间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过渡期间为什么极易发生腐败
第二节 腐败的危害
第三节 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遏止腐败
参考书目
附录
产权与经济发展——一个从过去到未来的分析框架
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宏观经济管理的两种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