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隐私的世界,隐私的价值日益广泛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追求,保护个人隐私已成为维系人格尊严和个性自由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该书以独特的宪法视野考察了隐私、作为法律权利的隐私和作为宪法权利的隐私,从法理基础、宪法学依据和规范依据三个层面阐释隐私权何以必要、何以可能成为宪法权利,对宪法隐私权的内涵、主体、内容、客体和法律特征及其社会功能和法律功能进行了基本界定,提出和论证了作为宪法隐私权的可限制性以及限制原则和理由,分析了新闻自由在国家宪政架构中的监督功能、信息功能和权利保障功能等,提出平衡权利冲突的利益平衡、价值平衡、规范协调等具体原则,最后对宪法隐私权的规范保障和救济保障问题以及我国宪法隐私权保护问题提出了若干积极的建议和构想。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隐私的世界里,隐私的价值正日益广泛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追求,保护个人隐私已经成为维系人格尊严和个性自由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社会物质文明愈发达,交际手段和传播媒介愈现代化,人们愈觉得有必要保留只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安宁”,离开个人隐私的日子将无法想象!
隐私权更是一个伴随人权发展和文明进步不断发展和充实的权利范畴。作为法律权利的隐私权研究在我国民法领域已取得相当成果,但宪法领域的隐私权研究尚属起步阶段。宪法隐私权的研究往往交织着诸多未有定论的宪法基础理论问题并涉及多学科背景,从而使得问题的研究变得更为复杂和更有价值。
全书包括导论和正文七个部分以及后记。导论主要概括介绍了隐私和隐私权研究的背景,阐明了从宪法角度研究隐私权的意义,说明了本书写作中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通过对隐私权保护相对成熟的国家隐私权发展的判例、案例和规范考察并结合我国隐私权研究,揭示和分析了隐私、作为法律权利的隐私以及作为宪法权利的隐私产生发展的过程与现状,概括归纳了隐私权的基本含义及其发展态势。一是对作为法律权利的隐私权作了基本界定,以期建立本书分析论证的概念基础;二是概括分析了隐私权已经或正在成为国际社会广泛承认与保护的公民基本权利的趋势;三是揭示和论证了隐私和隐私权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以期对隐私权的发展和研究有一个合理的预期。
第二章,从法理基础、宪法学依据和规范依据三个层面对隐私权何以必要以及何以可能成为宪法权利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和论证。一是从宪法权利的价值角度,对目前有关隐私权存在的法理基础的主要观点如人格权理论、独处权理论、亲密关系自治理论、信息理论和控制理论进行了概括、比较和评述,提出人格权理论在各种理论中更具有合理性,并进一步阐释了宪法隐私权存在和发展的共性价值和基础——人格尊严,对人格权理论作出一定修正。二是从宪法权利规范的特征角度,分析了隐私权作为宪法权利所具有的条件,论证了隐私权不仅是应然的宪法权利,而且是某些国家宪法规范中的实然权利。三是从各国宪法规范人手,对《世界宪法全书》涉及的124个国家中部分国家宪法中的隐私或私生活保护规范进行了列举,分析论证了隐私作为宪法权利的实然性和应然性。四是从国际法规范角度,对重要的国际条约和区域性国际条约的隐私或私生活保护规范进行了列举和分析,概括归纳了隐私权的国际法保护的样态和趋势。借重于上述分析和论证使得本书对宪法隐私权的论证建立在一个相对宽厚的基础之上。
第三章,对宪法隐私权的主体、内容、客体和法律特征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基本分析和定位。一是将宪法隐私权的主体定位于自然人,把法人i死人和集体排除在隐私权主体资格之外,揭示了隐私权受侵害的精神实质;二是将隐私权的客体定位于私人信息、私生活安宁和私密事务的自我决定三个基本方面。强调隐私权保护之核心在于私生活的安宁、自治以及人格尊严的价值蕴涵,凸现了宪法隐私权所表征的个人独立于以国家为代表的公权力的特点。隐私空间则作为维系私生活安宁的基本条件加以阐述。把宪法隐私权的主要特征概括归纳为私人秘密性、精神利益性、无涉公害性、复合性四个基本方面,实际上也从权利特征角度对隐私权进行了必要的定位和限制。
第四章,归纳总结了宪法隐私权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和法律功能。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1)尊重和维护人的尊严,促进私生活的自由;(2)培养和促进良好的个性,营造幸福和谐的生活;(3)划清国家、社会与个人的界限,构建和谐互动关系;(4)维护公共利益和共同的价值选择,塑造共同的价值理念。法律功能主要表现为: (1)隐私权的防御功能;(2)隐私权的保护功能;(3)隐私权的价值功能。隐私权虽然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和认同,但在包括我国在内的某些国家尚未成为宪法规范中的权利,故对宪法隐私权功能的探讨既有实然的意义和价值,又有应然的成分和因素。本章结合隐私权在私法领域与公法领域不同的保护和研究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和分析了作为宪法权利的隐私权与作为民法权利的隐私权的关联与区别问题,试图透过隐私权揭示两种领域权利的区别与互动,澄清有关民法权利与宪法权利的某些误区,提升了人们对作为宪法权利的隐私权的认识,以期通过宪法规范和其他部门法规范建立隐私权的统一协调保护。
第五章,隐私权作为宪法权利是一种可以而且应当加以限制的基本权利,本章从公共利益、权利保障和价值选择三个层面对隐私权限制的基本理由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结合各国宪法判例或案例、宪法规范、学理归纳出隐私权限制的若干原则和规则。主要有:一是基于公共利益的考量对隐私权给予必要的限制,但限制本身应受到严格的法律限制。由于公共利益在内容和对象上的不确定性,使得权力在公共利益的合法形式下容易被滥用和利用。因此,公共利益的含义必须具体明确并经过严格的法律论证和正当程序。二是基于特定国家共有的价值选择可以对隐私权进行必要限制。这些价值包括宗教、公共道德等社会规范和价值形态。三是基于对个人权利的保障应对隐私权进行必要限制。权利的保障不仅是指对他人权利的保障,在更深的意义上也包含着对主体自身权利的保障。限制隐私权的本身就是一种隐私权保障,没有这种限制也就意味着隐私权缺乏保障。在此基础上,本章提出了包括实体与程序在内的隐私权限制的具体原则:比例原则、价值平衡原则、法律保留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公权力人物隐私权的限制问题是作为论题之下的一个相对具体的问题提出,本章对公权力人物隐私权的限制的意义和理由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和论证了公权力人物隐私权限制的若干制度。
第六章,隐私权作为宪法权利的具体形态之一反映和代表了特定的价值追求,但毕竟只是作为宪法保护的诸多价值之一存在,故其必然存在与其他基本权利和价值的某种紧张与冲突关系。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知情权的冲突即为主要冲突之一,本章以此为主线归纳、分析了这些权利冲突的表现、特征和相互关系。特别论证了新闻自由在国家宪政构架中的监督功能、信息功能和权利保障功能等特殊功能和地位,提出了平衡权利冲突或价值冲突的三个具体原则:利益平衡、价值平衡、规范协调原则。
第七章,主要论证了宪法隐私权的规范保障和救济保障及其相互关联,概括分析了我国隐私权特别是宪法隐私权保护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增强对宪法隐私权的认识、加强对隐私权的宪法保护的若干建议和意见。隐私从应然权利到法律权利的转换是权利演进中的重大突破,从法律权利再向实然权利的转换更是权利演进中的实质飞越,本章提出了完善我国隐私权的宪法保障的若干构想和意见:一是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宪法隐私权。书中提供了修宪或重新制定宪法的两套方案,其要义就是增加个性发展自由、隐私或私生活保护、隐私信息、私生活安宁、私密事务的自我决定条款,结合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住宅保护、通讯自由、人身自由保护条款,形成相对完善的隐私权宪法规范保护;二是把宪法隐私权落实和体现于各个部门法领域,遵循系统考量之下的分类和分行业保护原则,构建隐私权保障的法律规范体系;三是在“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总体原则下,把隐私权的规范保障与救济保障结合,构建和完善有实效的基本权利救济机制,使宪法隐私权借助于经常性的权利救济机制获得及时充分的保障。
内容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宪法隐私权研究的背景
二、宪法隐私权研究的意义
三、宪法隐私权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隐私与隐私权
一、隐私与隐私权
1.隐私的源流
2.作为法律权利的隐私
3.隐私权的界定
二、作为宪法权利的隐私权
1.宪法隐私权的产生
2.宪法隐私权的发展
第二章 隐私权何以成为宪法权利
一、宪法隐私权的法理基础
1.人格权理论
2.独处权理论
3.亲密关系自治理论
4.信息控制理论
二、宪法隐私权的宪法学依据
1.固有性和法定性
2.根本性和母体性
3.不可侵犯性和限制性
4.普遍性和特殊性
三、隐私权的规范依据
1.隐私权的宪法依据
2.隐私权的国际法依据
第三章 宪法隐私权的界定
一、宪法隐私权的定位
1.宪法隐私权的定义
2.宪法隐私权的主体
3.宪法隐私权的客体和内容
二、宪法隐私权的特征
1.私人秘密性
2.无涉公害性
3.精神利益性
4.复合性
第四章 宪法隐私权的功能
一、宪法隐私权的社会功能
1.尊重和维护人格尊严,保障和促进私生活的自由
2.培养和促进个性发展,营造幸福和谐生活
3.界分国家、社会与个人领域,构建和谐互动关系
4.维护公共利益和共同的价值选择,强化共同的价值理念
二、宪法隐私权的法律功能
1.防御功能
2.保护功能
3.价值功能
三、隐私权:作为宪法权利与作为民法权利
1.作为宪法权利与作为民法权利的隐私权的区别
2.作为宪法权利与作为民法权利的隐私权的联系
第五章 宪法隐私权的限制
一、宪法隐私权的限制理由
1.公共利益
2.权利保障
3.价值选择
二、宪法隐私权的限制原则
1.比例原则
2.价值平衡原则
3.法律保留原则
4.正当程序原则
三、公权力人物隐私权的特殊限制
1.公权力人物隐私权的限制理由
2.公权力人物隐私权限制的具体制度
第六章 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冲突与平衡
一、新闻自由之宪法地位
1.新闻自由之概念和属性
2.新闻自由之功能
二、隐私权与新闻自由之冲突
1.新闻媒体对公民隐私权的侵权纠纷
2.隐私权对新闻自由和社会发展的妨碍
三、隐私权与新闻自由冲突之平衡
1.利益平衡
2.价值平衡
3.规范协调
第七章 隐私权的宪法保障
一、隐私权的宪法保障因素
1.基本权利的保障模式
2.宪法隐私权的规范保障
3.宪法隐私权的救济保障
二、我国隐私权的规范保障
1.我国隐私权的宪法规范保障
2.我国隐私权的其他部门法的规范保障
三、我国隐私权的宪法救济保障
1.隐私权的违宪审查救济
2.隐私权的行政复议救济
3.隐私权的行政诉讼救济
4.隐私权的其他诉讼救济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