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球上的五星期》是儒尔·凡尔纳的第一部科幻小说,讲述的是19世纪上半叶,许多探险家、地理学家、旅行家虽然对非洲进行了艰难而卓绝的探险,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和地图,却始终无法探明东经14°与33°之间的非洲地区;此时,英国旅行家塞缪尔·弗格森决定核实前人探险的成果,对非洲这个地区进行考察。虽然遭到众人的怀疑,他还是伙同他的朋友肯尼迪和他的仆人乔从非洲的桑给巴尔出发,乘坐他自行设计的热气球,向北一路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最后终于到达了法国驻塞内加尔河的属地,从而完成了前人未竟的事业,打破了众人的猜测和疑惑。
《气球上的五星期》是被世人誉为“科幻小说之父”的法国著名作家儒尔·凡尔纳的第一部科幻小说,亦是他的成名作。书中讲述的是19世纪上半叶,许多探险家、地理学家、旅行家对非洲进行了艰难而卓绝的探险;英国旅行家塞缪尔·弗格森核实前人探险的成果,乘坐自行设计的热气球,一路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人类的一个奇迹。《气球上的五星期》中对非洲大陆的风景描写十分生动细腻,融科技知识于有趣的故事之中。
1862年1月14日,在滑铁卢广场三号,伦敦皇家地理学会的会场上聚集了许多听众。该学会主席——弗朗西斯·莫XX爵士正在向他尊贵的同事们发表演说,演说常被掌声所打断。
最后,这次极具说服力的演说以几句充满爱国主义情绪的话结束:
“我们大英帝国之所以一直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头(因为,正如人们看到的,总有一些国家走在另一些国家的前头),是得益于那些参与地理发现的英国旅行家们勇敢而无畏的精神(大家都很赞同)。塞缪尔·弗格森博士,这个英国最光荣的孩子之一,他不会对不起他的祖国(从各个方面:不会!不会)。如果此次尝试成功了(它会成功的),非洲那些分散的国家将会在地图上被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大家非常赞同),而如果失败了(永远不会!永远不会),此次尝试至少也是人类智慧中最大胆的构想之一(大家狂热地顿足表示支持)!”
——“乌拉!乌拉!”整个会场因上面这几句令人激动的话语而沸腾了。
——“为勇敢的弗格森欢呼,乌拉!”一位性格外向的听众不禁叫喊起来。
狂热的叫喊声回荡在会场里。每个人都在呼喊弗格森的名字,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英国人的大嗓门肯定会使这个名字传遍英国的大街小巷。会议厅也似乎被这些叫喊声震撼得摇动起来。
那些勇敢的英国旅行家此时就在会场上,他们好动的性格曾经带领他们周游世界五大洲,而现在,虽然他们人数众多,却都变得苍老而疲惫!他们都或多或少经历过精神或肉体上的磨难,他们遭遇过海难和火灾,他们经受了印第安人的石斧和野人的棍棒,他们险些被绑在柱子上处决,他们差点成为波利尼西亚人的美餐!然而任何磨难都不能抑制他们的心脏为弗朗西斯·莫XX爵士的演说而狂跳,的确,这是有史以来,伦敦皇家地理学会历史上最成功、最出色的演说。
但是,在英国,热情并不只停留在言语上。这股热情的铸币速度比“the Royal Mint”①的硬币冲压机还快。为了鼓励弗格森博士,会议立即通过一项补贴,这笔补贴的数目竟然达到了2500英镑②。可见补贴的数目与事业的重要性相吻合。
一位学会的成员问主席,是否将在本次会议上正式介绍弗格森博士。
弗朗西斯·莫XX爵士答道:“博士随时听候大会召唤。”
“让他进来!”人们喊道,“让他进来吧!应该让我们亲眼看看这位如此无畏的勇士!”
“这难以置信的建议也许只是愚弄我们罢了!”一位中风的老海军准将说道。
“弗格森并不存在吧!”有人不友善地叫唤起来。
“可以把他发明出来嘛!”竟然有人在这个严肃的学会里开起了玩笑。
“请弗格森博士进来。”弗朗西斯·莫XX爵士简单地说道。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博士走进了会场,然而他一点都不为这些掌声而激动。
这是个四十岁左右、身材中等、体格一般的中年人;充血的脸庞说明他具有感情容易冲动的性格;他表情冷淡,相貌端正,尤其是他的大鼻子,就像大船上突出的船首头像,这个鼻子注定博士的一生永远与地理探索紧紧联系在一起;他的目光非常温和,透露出智慧的光芒,这使他的形象充满了魅力;他的胳膊很长,惯于走长路,步伐极为稳健。
博士的严肃使人们无法想像他就是导致那善意的骗局的人物。
会场上的欢呼声和鼓掌声此起彼伏,只是在博士用讨人喜欢的手势示意大家安静的时候,这些欢呼声和鼓掌声才停了下来。博士走向为他准备的椅子,然后在椅子前站定,他用坚毅的目光看着大家,用他的右手食指指向天空,他张开嘴,只说出了一句话:
“Excelsior!”
不!无论是布赖特①和科布登②突如其来的质询,还是帕默斯顿③勋爵为获得巩固英国海防所需巨额经费而提出的申请,都无法取得跟博士一样的成功。弗朗西斯·莫XX爵士的演说被远远地超越了。博士此时庄严而高尚,朴实而斯文;他在会场上只说了一句话:
“Excelsior!”
老海军准将完全被这个陌生人所折服,他要求在《The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London》①上“全文”刊登博士的演讲词。
那么这位博士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究竟将要从事什么事业呢?
弗格森的父亲是一名勇敢的英国船长,当弗格森很小的时候,他就带着儿子经历大海上的各种风险。这个令他骄傲的孩子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害怕,他头脑灵活,善于研究,偏爱科学探索;此外,这个孩子还表现出非凡的摆脱困境的才能;任何事情都难不倒他,他第一次用叉子就显得非常熟练,而别的孩子却无法做到这一点。
很快,他就热衷于阅读关于探险和海洋发现的各种书籍,他对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各种发现非常感兴趣;向往芒戈一帕克②、布鲁斯③、卡耶④、勒瓦扬⑤的荣耀,甚至想成为鲁宾逊⑥的原型,像塞尔扣克⑦那样的人。他整天幻想着与塞尔扣克在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⑧上探险。
P1-4
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正处于一个资本主义欣欣向荣的时代,工业革命方兴未艾,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国为了拓展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都不遗余力地向外扩张殖民。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文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广大读者迫切希望看到能反映资本主义大生产、反映科学技术在这种大生产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的作品。儒尔·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正是顺应了当时的形势,满足了人们对文学所提出的新的要求。
1828年,儒尔·凡尔纳出生于法国南特,父亲是一个颇为成功的律师,他一心想让凡尔纳继承父业。但自幼喜欢旅行、酷爱科学幻想的凡尔纳却违背了父亲的愿望,爱上了文学和戏剧。在经历了无数次挫折和失败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崭新的文学领域——科幻小说。1863年,他的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大获成功。此后,在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里,凡尔纳总共创作了上百篇、共七八百万字的科幻小说,并把它们收录在总标题《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异的漫游》之下。他的代表作包括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其他主要作品还有《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机器岛》、《漂逝的半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这些作品今天已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而凡尔纳本人,也因此成为历史上拥有读者最多的十大作家之一,被誉为“现代科幻小说的鼻祖”、“科学时代的预言家”。1905年,凡尔纳去世,全世界纷纷电唁,悼念这位伟大的科幻作家。
凡尔纳的科幻作品,涉及的范围从地球到宇宙空间,从地质、地理到航海、航天,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无所不及。这些作品巧妙地把现实和幻想结合起来,以夸张的手法和形象反映了19世纪“机器时代”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意志和愿望,并且不同程度地表现了一些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此外,他的作品情节惊险,人物生动,融知识性、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大胆预测未来。凡尔纳在自然科学方面提出的许多预言和假设,有的已得到了后人的证明,有的则至今还激发着人们的想像力和创造精神。
《气球上的五星期》是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讲述的是19世纪上半叶,许多探险家、地理学家、旅行家虽然对非洲进行了艰难而卓绝的探险,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和地图,却始终无法探明东经14°与33°之间的非洲地区;此时,英国旅行家塞缪尔·弗格森决定核实前人探险的成果,对非洲这个地区进行考察。虽然遭到众人的怀疑,他还是伙同他的朋友肯尼迪和他的仆人乔从非洲的桑给巴尔出发,乘坐他自行设计的热气球,向北一路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最后终于到达了法国驻塞内加尔河的属地,从而完成了前人未竟的事业,打破了众人的猜测和疑惑。
书中对非洲大陆的风景描写十分生动细腻,高山大海、沼泽洼地、沙漠河流,还有火山等热带地貌在小说中全部都有所涉及;猴面包树、无花果树、金合欢树、罗望子树等热带植物真是千奇百怪;大象、河马、鳄鱼、秃鹫、豹子、鬣狗等热带动物应有尽有,还有与野人、猴子斗智斗勇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这些都不禁使人浮想联翩,产生去非洲冒险旅行的冲动。
热气球是他们乘坐的交通工具,即使对今天的中国读者来说,它也是一个比较陌生的事物,而书中主人公早在19世纪上半叶已经想到了用它来当做探险的工具,更有趣的是,作者连气球的复杂结构也通过主人公详细地介绍给了读者,可见该书作者广博的知识和极其丰富的想像力。新奇的交通工具加上美丽的风景增添了该书的趣味性。
书中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关怀:三位旅行家曾经不顾生命危险救了一位法国传教士;当气球快要坠入乍得湖的时候,为了让气球再次升起来,乔奋不顾身地跳入湖中,挽救了两位同伴的性命;而当乔在撒哈拉大沙漠逃命的时候,肯尼迪的一枪也将乔从野蛮民族那里挽救了回来。这种互爱互助的精神在当今个性张扬的时代是非常值得我们珍惜和发扬的。
《气球上的五星期》创作完后,凡尔纳先后给十六家出版社投稿,然而却无人欣赏他的作品,他愤然将书稿投入火中,被妻子及时抢救了出来,书稿送入第十七家出版社后才被接受。赏识此书的编辑叫赫茨尔,从此凡尔纳遇到了知音,与之结下终身友谊。这部小说充分展现了凡尔纳高超的写作技巧、极其丰富的知识和收集资料的非凡能力。
当然,该书自有其不足之处。作者作为白种人的优越感通过书中主要人物的言行常会表现出来。他们对非洲黑人的歧视也是显而易见的。
应该看到,作者是19世纪法国的上层人士,因此他在意识形态上的某些偏颇也是可以理解的,对此我们不必苛求。本书作为文学作品,当然是瑕不掩瑜的。
最后,请允许我感谢曹德明教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仔细审阅、校订了我的翻译稿,并提出了宝贵意见。我也要感谢我的父母和我的爱人,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也无法完成这样的工作。此译本必定会出现一些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