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四大部分,17章。第一部分是导论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第二至第九章)是微观经济学部分,主要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理论、厂商定价理论、要素价格与分配理论、一般均衡与福利理论、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职能等;第三部分(第十至第十六章)是宏观经济学部分,主要研究稀缺资源的利用问题,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第四部分(第十七章)是国际经济学部分,主要介绍国际经济学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及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等。
编写本书的目的是使读者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现实问题,为今后更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鉴于此,本书着力打造了通俗易懂、结构完整、难易程度适中的特点,使其适用于除开设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以外的其他财经类与非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和专科专业的学生,或供有关人员参考。
本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说明了稀缺的经济资源如何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从而指导消费者、生产者及政府部门更好地实现其经济行为目标。本书分导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四大部分,共17章内容,其中带*号者作为选学内容。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经济管理类“十一五”规划教材之一,属于以应用型财经类本科专业为主的、多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