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为人开朗,富有风趣,能接近群众,妇孺多识其名。从抗日至解放战争胜利,他始终在冀中坚持工作,誓与故土乡亲共存亡,不愧为冀中人民的好儿子。他长年累月走乡串户,熟悉地方风土,所知掌故最多,有冀中活字典、活地图之称。所著长篇小说《腹地》,反映冀中区军民,于敌寇“五一大扫荡”之时,艰苦卓绝战斗情景,真实生动,可歌可泣,富于史料价值,早已为评论家所称许。在文艺思想上,他坚持现实主义道路,推崇鲁迅先生,终生不渝。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腹地(一九四九年版)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林 |
出版社 | 解放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王林为人开朗,富有风趣,能接近群众,妇孺多识其名。从抗日至解放战争胜利,他始终在冀中坚持工作,誓与故土乡亲共存亡,不愧为冀中人民的好儿子。他长年累月走乡串户,熟悉地方风土,所知掌故最多,有冀中活字典、活地图之称。所著长篇小说《腹地》,反映冀中区军民,于敌寇“五一大扫荡”之时,艰苦卓绝战斗情景,真实生动,可歌可泣,富于史料价值,早已为评论家所称许。在文艺思想上,他坚持现实主义道路,推崇鲁迅先生,终生不渝。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幅伟大的民族苦难图,作者自始至终亲身经历了这个事变。书中反映了冀中区军民,于敌寇“五一大扫荡”之时,艰苦卓绝战斗情景。 目录 代序 《腹地》短评 腹地 后记 试读章节 大刚也感觉出来人们对于自己都抱着一种同情和期待,于是沉静了一下以后,也就简简单单地说了一下他这几年的军队生活,又讲了讲抗战必胜的大道理。后来他说他到山里抗大分校受了训,就到二十七团代理连长。这一个团主要是在大清河北活动,大清河北更残酷,他前后轻重受过七次伤,最后这一次是今年秋季反扫荡,右脚踝骨中了子弹,伤口治好以后成了瘸子。平原上部队游动性太大,他已经不能再跟着队伍东征西战,只好回家来休养。 “这,这个河口也牺牲过三个人呢,听,听见说了吗?” 结巴嘴瘦二柱,为了表白自己不落后,没等辛大刚说完,就向他夸口了。辛大刚确也因为他这句夸口而感到兴趣,马上问: “没有听见说,怎么牺牲的,在这渡口上打过仗?” “打过,打过还不只一两回呢!”秤砣脸杨大章抢上说道,“可是打仗不一定伤了我们玩船的,就怕敌人拂晓出来抢这渡船。小有,你不是和他般上般下地从小就在一块玩吗,他就是前年夏天,城里敌人出来扫荡河北,头明抢船,他还以为是咱自己的侦察员呢!人家喊船过去,他一边摆着船,一边嘴里还叫着同志问敌情。人家上了船,立刻用刺刀挑死他了……” “晤!小有这么牺牲的!”辛大刚想起了他们小时候在一块玩的情形,心里很难受。 “还有二肥你记得不?他们村的。”一指辛大刚不知道姓名的那两个,“可是你那年冬天,拉队伍过来过去的,他老说要给你当马弁的那个傻大个……” “记得,记得,挺爱聊,舌头有点长,怎么他也牺牲了?” “牺牲了。去年秋天,北边林桥据点里的敌人,半夜里化装八路军占了咱们村,河南的高村住着县政府和妇女训练班,早晨起来还练早操唱歌呢。敌人就要过河包围去,我们看出了他们原来是敌人。二肥子和他,”一指大脸盘的李文斗,“把船撒了。敌人已经走到了河滩上,朝我们就开枪打。我跳到水里一个猛子扎了有半里地,算逃了活命。二肥子凫到南岸,指望钻高粱地,可是敌人的子弹像雨点子,打穿了他的小肚子。敌人回村逮人给他撑船,村里人装作不会凫水追不上船,来回翻腾了老半天才算把船靠了岸。河南的咱们人,早听见枪响跑远了。” “我跑去送信的时候,他们才出村,还排着队呢!”大脸盘大颧骨的李文斗,很自负地添加了一句描写。 “早操没有顾得散就拉走了,我正在村里,一齐跟他们溜走的。吓,当时……”盘腿坐着的那个圆胖脸说着,把手里的钢笔日记本放下,要立起来形容当时的情形了,抽旱烟的黑胖子插嘴说道,“要不是我们船工英勇牺牲,县长也得叫人活活捉住。”他像怕谁不相信似的一挺脖子,“县长听见枪声一响,立在大街口上还朝大伙说:沉住气,不要慌,那许是咱们自己的岗哨走了火。后来机关枪一响,县长也抓了瞎,撒鸭子就跑……” “那机关枪是打我们俩的!”李文斗又找机会添了一句。 “要不俺们这摆渡口,在县里就挺吃香吗!”秤砣脸杨大章逗趣似的一笑。 “你,你,”结巴嘴瘦二柱又夸口道,“你知道我们这是干什么的?我们这是开小组会的。我们开会是,是准备,冬、冬季反扫荡。我们这摆渡口,重、重要得很,直、直属县工会领导。” “呕,你们是开小组会的,讨论冬季反扫荡的工作,好,一样的抗日工作……”辛大刚也赶快鼓励了他们几句。 秤砣脸杨大章更高兴地接着说,“你们队伍打游击,我们摆渡也打游击,你知道不?”秤砣脸上他那不大显的两小眼珠,也放出了亮晶晶的光彩,“我们一天黑,就把船拉走打游击去了。情况不紧的时候,容易找我们。一闹敌情,谁也找不着我们。就是咱军队里的侦察员和我们有暗号,什么时候找我们过河都行……” 拉着重载的大车轧地的声音,忽然由远而近地传来了。船工们的脸神,眼看转移到那上边去了,辛大刚于是告辞。他们也没有挽留,立刻一齐到外边来看。从北边来的是五辆拉白菜和大葱的牛车,一直朝摆渡口上走来。 P4-5 序言 王林同志,一名驶,别署隽闻,河北衡水县人。幼年就读于北平今是中学,后考入青岛大学外文系。爱好创作,时常发表小说于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及《国闻周报》文艺栏,此二刊物,皆系沈从文先生主编。不久,又出版长篇小说《幽僻的陈庄》一书。 王林于创作之同时,即从事革命工作,京沪、平津,均有其足迹。曾参与一二九学生运动,继而入东北军学兵队,参加西安事变。 七七事变,抗日军兴,余率部回师北上,于安国初识王林,疑为田舍子弟,敦厚淳朴,童颜笑面,印象尤深。后得知他与孙志远早于北平相识;与黄敬于大学期间,为从事学运之同窗好友。因之余及黄敬、孙志远每与王林相聚,总是谈笑风生,别有情致。 王林组建冀中火线剧社,并任社长。自编、自导、自演,工作认真,不辞辛苦。于抗日宣传及平原文艺工作之开展,功效甚著。后又主编《冀中一日》一书,成为冀中一代文献,直至今日,仍为海内外有识者所珍视。 王林为人开朗,富有风趣。能接近群众,妇孺多识其名。从抗日至解放战争胜利,他始终在冀中坚持工作,誓与故土乡亲共存亡,不愧为冀中人民的好儿子。他长年累月走乡串户,熟悉地方风土,所知掌故最多,有冀中活字典、活地图之称。所著长篇小说《腹地》,反映冀中区军民,于敌寇“五一大扫荡”之时,艰苦卓绝战斗情景,真实生动,可歌可泣,富于史料价值,早已为评论家所称许。在文艺思想上,他坚持现实主义道路,推崇鲁迅先生,终生不渝。 现在,大家正写革命回忆录,方期借重他的笔墨,多传冀中抗战之史实。不幸于1984年7月2日,奄然遽逝。当年战友,闻之无不感伤。兹值他的小说戏剧选集即将出版,刘燕瑾同志索序于余。余不文,对他的全部文字生涯,不能作系统的评述,聊记梗概,作为对王林同志的纪念。 余又认为:此书虽系选集,非其全貌,然读者仍可从中窥见作者孜孜不倦,对文学事业所作之探索与追求;亦可窥见作者对民族解放事业,所表现的热诚之心。 1986年1月31日 后记 今年初,我在清理父亲的遗物时,意外地发现了父亲对《腹地》的检查,几年中竟有八篇之多。我翻了一下,虽说是检查,但那种愤懑不平之心强烈地感染了我。 对《腹地》我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就是它曾经受过批判。后来,父亲又进行了修改,于他去世后的第二年(1985年)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说实话,这个版本我读了几次都没读完,总觉得里面充满了“高大全”和“三突出”的东西。 那么,原版的《腹地》是怎样的呢?于是,我找出父亲保存的惟一一本1949年版的《腹地》。 我刚看了几章,就被强烈地震撼了。拿我现在的文艺观念来看,这是一部伟大的直接描写抗日战争的作品。之所以说它伟大,就在于两个字:真实。也正因为它太真实了,所以被有些人批判为“自然主义”,“丑化”了什么什么。 接着我又把相关《腹地》的评论全找出来,有周扬、孙犁、陈企霞、丁玲、侯金镜、鲍昌……还有吕正操将军。经过认真的思考,使我对《腹地》有了一个完整的看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过去我对父亲是多么不了解。解放后,他内心一直是非常矛盾和痛苦的。日寇“五一大扫荡”时,冀中军分区领导劝他和部队一起去太行山,他却为了能亲眼目睹人民的反抗,不要以后再“采访”,而冒着生命危险留在了冀中,并在地道口、夹墙里“当作遗嘱”写下了《腹地》(1942年~1943年)。当这部小说1949年刚一出版,就受到欢迎,并马上再版。然而,很快就受到《文艺报》一些权威人物的严酷批判,说是“暴露黑暗”,“否定党的领导”,使父亲从此一蹶不振。在以后的几十年里,父亲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也不断地试图用“新的文艺思想”修改《腹地》,用他自己的话说“几乎等于重写”,结果却是越改越糟。这真是一个悲剧! 应该让人们看到一个原始的《腹地》,这才对得起父亲的在天之灵。为此,我四处奔走,最后决定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在奔走的过程中,得到许多朋友的帮助,特别是冉淮舟先生为此书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校对,兰草先生也做了大量编辑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6年12月12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