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为人应世、淡泊从容、修身养性、怡情适性、功业成败、返璞归真六个不同的方面全方位地向读者尽展中国古代深邃的哲学思想,对精选出的三百二十余条宝训,加以注释、译文、评析、名家之言、历史典故等内容,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诠释各条人生哲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菜根谭(图说天下)/国学书院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图说天下国学书院系列编委会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从为人应世、淡泊从容、修身养性、怡情适性、功业成败、返璞归真六个不同的方面全方位地向读者尽展中国古代深邃的哲学思想,对精选出的三百二十余条宝训,加以注释、译文、评析、名家之言、历史典故等内容,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诠释各条人生哲理。 内容推荐 本书是明代的语录体集录之作。作者洪应明,明末著名学者,因政局纷扰,人心浮动而退隐不仕,专心埋首于著述,有《笔畴》、《传家宝》等流传于世。本书乃其代表之作,集儒、释、道三家之思想精髓,有为无为的处世思想、入世出世的为人之道皆藏于书中,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书将原作分为求学励志篇、齐家从政篇、为人处世篇、修身养性篇、人生百态篇、人生哲理篇,将前人对人生百味的体味,对世事沧桑的长叹,以及处世经验的沉淀与累积皆融于其中,辑成一部有助于提升世人思想修养、益于道德教化的智慧之典。 目录 处世篇 心事宜明 才华需韫 闲时吃紧 忙里悠闲 快意回首 拂心莫停 心地放宽 身死恩垂 退即是进 与就是得 骄矜无功 忏悔灭罪 让名远害 归咎养德 天道忌盈 业不求满 责毋太严 教毋过高 无过是功 无怨即德 忧勤勿过 待人勿枯 知退一步 须让三分 不恶小人 礼待君子 立身要高 处世须让 方圆处世 宽严待人 忘怨忘过 念功念恩 施而无求 求之无功 谦虚受益 满盈招损 杀气寒薄 和气福厚 厚德载物 雅量容人 多喜养福 去杀远祸 操履不变 锋芒勿露 事留余地便无殃悔 不畏人忌 不惧人毁 藏巧于拙 寓清于浊 毋攻短处 化诲顽固 阴者勿交 傲者少言 戒疏于虑 警伤于察 亲善防谗 除恶守密 富多炎凉 亲多妒忌 阴恶祸深 阳善功小 警世救人 功德无量 趋炎附势 人情之常 一念一行 都宜慎重 春风育物 朔雪杀生 厚待故交 礼遇衰朽 律己宜严 待人宜宽 慈悲之心 生生之机 诚和气节 陶冶暴恶 庸德庸行 和平之基 勿仇小人 勿媚君子 金须百炼 矢不轻发 斥小人媚 愿君子责 好利害显 好名害隐 忘恩报怨 刻薄之尤 谗言自明 媚阿侵肌 处世要道 不即不离 过俭则吝 过让则卑 喜忧安危 勿介于心 量宽福厚 器小禄薄 急处站稳 险地回首 事上敬谨 待下宽仁 勿逞己长 勿恃所有 忧喜取舍 形气用事 谨言慎行 君子之道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云去月现 尘拂镜明 修身种德 事业之基 善根暗长 恶损潜消 学贵有恒 道在悟真 修持篇 良药苦口 忠言逆耳 净从秽生 明从暗出 原其初心 观其末路 卑知高危 晦晓明霭 放得心下 入圣超凡 超越天地 不求名利 吉人安详 恶人杀气 多心招祸 少事为福 苦中有乐 乐中有苦 大智若愚 大巧似拙 居安思危 天也无法 中和为福 偏激为灾 一念贪私 万劫不复 保已成业 防未来非 君子德行 其道中庸 穷当益工 勿失风雅 持身勿轻 用意勿重 却私扶公 修身种德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盛极必衰 居安虑患 震聋启聩 保持清醒 辨别是非 认识大体 暗室磨炼 临深履薄 分清功过 勿显恩仇 以德御才 德才兼备 穷寇勿追 投鼠忌器 过归己任 功让他人 功名一时 气节千载 自然造化 智巧不及 真诚为人 圆转涉世 情急招损 严厉生十艮 回归自然 述古畅怀 勿昧所有 勿自夸耀 信人己诚 疑人己诈 自薄而厚 先严后宽 人情冷暖 原非奉我 超然事外 明晓利害 操持严明 守正不阿 坎坷世道 耐而撑持 忙里偷闲 闹中取静 修养自身 大业之始 富知贫痛 少念老哀 老当益壮 大器晚成 藏才隐智 任重致远 乐极生悲 苦尽甘来 冷静观人 理智处世 恶不即就 善不即亲 刻失人和 滥招恶友 居官有度 居乡易交 逆境比下 怠荒思上 言而有信 恒心如一 守口须密 防意要严 得休便休 了时无了 知足则仙 善用则生 退步宽平 清淡悠久 处进思退 著手图放 躁极则昏 静极则明 安乐寻常 事无绝对 见微知著 守正待时 凡事随缘 渐渐入无 了心悟性 俗即是僧 以我转物 逍遥自在 卓智之人 洞烛机先 功夫若深 铁棒成针 落叶蕴芽 生机含杀 不可徒劳 不能太闲 顺逆一视 欣戚两忘 月盈则亏 履满者戒 把握本质 卷舒自在 身在局中 心在局外 万事皆缘 随遇而安 若无若虚 不矜不伐 贪眼前利 忽潜在危 适可而止 持盈保泰 沤生大海 影灭长空 体任自然 不染世法 养身篇 弄权一时 凄凉万古 淡中知味 常里识英 静中观心 真妄毕见 淡泊明志 肥甘丧节 德在人先 利居人后 动静合宜 道之真体 富多施舍 智不炫耀 偏见害人 聪明障道 正气天地 清名乾坤 伏魔自心 驭横平气 欲路勿染 理路勿退 念头勿浓 勿陷枯寂 君子无祸 勿罪冥冥 相观对治 方便法门 拔去名根 融去客气 心地光明 念勿暗昧 勿羡贵显 勿虑饥饿 正气路广 欲情道狭 病未足羞 无病吾忧 心公不昧 外贼无踪 品质修养 切忌偏颇 悬崖勒马 起死回生 宁静淡泊 观心之道 舍己毋疑 施恩不报 顺不足喜 逆不足忧 恣势弄权 自取灭亡 文无奇巧 人宜本然 忠恕待人 养德远害 德怨两忘 恩仇俱泯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毋偏人言 不持己长 有识有力 私魔无踪 大量能容 不动声色 困苦穷乏 锻炼身心 量弘识高 功德日进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心体之念 天体所现 浑然和气 居身珍宝 疾病易医 魔障难除 行戒高绝 性忌偏急 过满则溢 过刚则折 不忧患难 不畏权豪 静中真境 淡中本然 消些幻业 增长道心 出世涉世 了心尽心 云中世界 静里乾坤 象由心生 象随心灭 梦幻空华 真如之月 烦恼由我 嗜好自心 世态变化 万事达观 流水落花 身心常静 心地平静 青山绿水 处世忘世 超物乐天 彻见真性 自达圣境 在世出世 真空不空 欲望尊卑 贪争无二 心虚意净 明心见性 心体莹然 不失本真 操持身心 收放自如 自然人心 融和一体 形影皆去 心境皆空 本真即佛 何待观心 勿待兴尽 适可而止 人我一视 动静两忘 山居清洒 入都俗气 祸福苦乐 一念之差 机息心清 月到风来 万钟一发 存乎一心 以我转物 物勿役我 就身了身 以物付物 处处真境 物物真机 风迹月影 过而不留 闲适篇 学以致用 立业种德 读心中文 听本真曲 清苦潇洒 勿偏一方 心虚明理 心实却欲 道德学问 随事警惕 书读至乐 物观化境 浓夭淡久 大器晚成 不以神用 何以得趣 理出于易 道不在远 野趣丰处 诗兴自涌 雪夜读书 登高心旷 猛气化冰 无事为福 诚心和气 胜于调息 念积累难 思倾覆易 春风解冻 和气消冰 容处家变 直陈友失 心植善根 根固叶荣 为官公廉 居家恕俭 幼不陶铸 长不成器 厚德积福 逸心补劳 言者无行 谈者不真 春为幻境 秋见真吾 世间广狭 皆由自造 乐贵真趣 景不在远 心无物欲 坐有琴书 乐极而哀 兴味索然 会个中趣 破眼前机 万象皆幻 达人须达 冷观世事 忙中偷闲 恬淡适己 身心自在 广狭长短 由于心念 闲云为友 风月为家 修养定静 临变不乱 隐无荣辱 道无炎凉 除去恼热 身心安乐 贪富亦贫 知足安贫 超越喧寂 悠然自适 浓处味短 淡中趣长 动静合宜 出入无碍 心有系恋 便无仙乡 卧云弄月 绝俗超尘 俗不及雅 淡反胜浓 身放闲处 心在静中 不希荣达 不畏权势 圣境之下 调心养神 繁华之春 不若秋实 欲心邪念 虚心正念 富者多忧 贵者多险 乾坤自在 物我两忘 生死成败 一任自然 猛兽易服 人心难制 人生无常 盛衰何恃 宠辱不惊 去留无意 苦海茫茫 回头是岸 冷眼视事 如汤消雪 心月开朗 水月无碍 毁誉褒贬 一任世情 真得天然 造作减味 心境恬淡 绝虑忘忧 真不离幻 雅不离俗 布茅蔬淡 颐养天和 断绝思虑 一真自得 任其自然 万事安乐 思及生死 万念灰冷 雌雄妍丑 俄而何在 自然真趣 闲静可得 人我合一 去留鸟伴 观物有得 勿徒留连 陷于不义 生不若死 茫茫世间 矛盾之窟 世间皆乐 苦自心生 口耳嗜欲 但求真趣 试读章节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释义 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太严厉,要考虑到对方能否承受;教诲别人做好事时,不可期望太高,要顾及对方能否做到。 新解 古人云:“惟恕平情,惟俭足用。”儒家强调人际关系上要讲一“恕”字,对人不可太苛太严,尤其对别人的过错,要有一种宽厚的态度。在批评别人时,要照顾到别人的情绪和接受能力。教诲别人,要给人以如沐春风,和风细雨,徐徐而来的感觉。 君子对自己身上的过失毫不留情地揭发暴露,但对别人的过失则不要指责太严厉,应采取宽容的态度。 网开一面 夏朝末年的一天,商汤遇到一位捕鸟人,只见他在地上张开四面大网,口中念念有词地说:“不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都快到我的网里来吧。”商汤走了过去,对捕鸟人说:“你这么做可不行啊。四面张网,岂不是要把乌儿捕尽杀绝吗?”捕鸟人说:“你是头人,你怎么说就怎么办吧。”商汤说:“把网撤去一面,留下三面就行了。并且,口中要这么说,能飞上天的就飞吧,能在地上跑的就跑吧,既不能飞也不能跑的就到网里来吧。”这件事传开后,人们知道商汤是一个心地慈善的人,都衷心拥护他,后来帮助他推翻夏王朝,建立起商朝政权。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释义 人生在世不必刻意去谋取功劳,其实只要没有过错就算是功劳;救助人不必要求对方感恩戴德,只要对方不怨恨自己就算是恩德。 新解 “无过是功,无怨即德”,是劝诫人们不要有刻意求功、施恩图报的虚荣不实之心。一个人只要能够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把自己分内的事做好、力争不犯过错,这便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同时,天下父母莫不以此准则看护自己的孩子。父母一生养育,一世辛劳,对子女却一无所求,所谓的“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父母对子女的这种宽厚淡帕之情,实在是人间最纯朴最无私的真情。思及这份厚恩厚德,我们生存于世,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P16-17 序言 《菜根谭》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问。作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生平事迹不详。400多年来,《菜根谭》广为流传,历久不衰,人们对其评价颇高。古人云:“性定菜根香。”又谓:“咬得菜根香,寻出孔颜乐。”一代伟人毛泽东也说,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 《菜根谭》不囿于一家之见,而熔儒、佛、道三家思想于一炉,以儒家的入世思想为经,佛家的出世思想与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为纬,从提高人的素质和品位入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做人、处世、修身、养性的方法体系。其语言精警、文辞隽永、含义深邃、易懂好记。全书蕴含着“方以智,圆而神”的处世哲学:“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只有这样才能在,“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在“花浓柳艳处”“著得眼高”,在“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包含着“桃李虽艳,何如松苍柏翠之坚贞”的修持之道:“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橘之芳馨,故末路晚年,君子宜精神百倍。”充满着“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的积极入世思想:“读书不见圣贤,如铅椠佣;居官不爱子民,如衣冠盗;讲学不尚躬行,为口头禅;立业不思种德,为眼前花。”还洋溢着“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的友爱精神:“不责小人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正是因为《菜根谭》中的这种智慧,使其有别于那些消极避世、空疏玄谈的劝诫箴言书;也正是因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阶层的人都能从中嚼出一番滋味来,所以使得此书能够流传海内外,长盛不衰。 《菜根谭》有多种版本传世。本书在参照各种权威版本的基础上,精心筛选出最具可靠性、时代性、契合度的280余条经典原文。为便于阅读,我们将全书分为处世篇、修持篇、养身篇、闲适篇,并编制了主题目录。书中准确流畅的“释义”和详尽的“注释”,更便于您去阅读和理解。独特的“新解”,意在扬弃封建糟粕,赋予时代新义,为您处理社会问题时提供有益的借鉴。短小精悍的“专栏故事”,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让您在捧腹开怀之际,体会到更深层的生活哲理。我们收集百家之言,共同“品味菜根”之香,使您从中采撷更丰富的人生智慧。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学问界,是千年未开的矿穴,矿苗异常丰富,但非我们亲自绞脑筋绞汗水,却开不出来。翻过来看,只要你绞一分脑筋一分汗水,当然还你一分成绩,所以有趣。所谓中国学问界的矿苗,当然不专指书籍,自然界和社论实况,都是极重要的,我们对于书籍之浩瀚,应该欢喜谢他,不应该厌恶他。 ——梁启超 一种文化有了深厚的根,才能吸收外来文化。唐朝民间佛经数十倍于儒经,但中国文化并未变成印度文化,因为我们有那么强有力的文化根基。宋朝佛教理论上为什么没有什么发展,因为它已经融化在我们的文化中间了。今天我们要吸收西方文化,前提是必须很好地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 ——汤一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