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艰难惟一死。能舍身忘我,孤注一掷,将生命作灿烂之一搏者,应当得到人们的尊敬。面对清朝末年动荡纷纭的历史环境,作者以独到的视角,深沉入骨的笔调,叙写发生在晚清的一个独特历史现象——暗杀。该书行文中弥漫着历史的悲凉,英雄的气息,从始至终贯穿着一种悲悯意识。就历史研究而言,他是系统研究这一领域的第一人;就文学而言,他是少见的将政论、史论、文论结合在一起的作家。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书生本色的历史机缘--晚清暗杀史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伍立杨 |
出版社 | 同心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千古艰难惟一死。能舍身忘我,孤注一掷,将生命作灿烂之一搏者,应当得到人们的尊敬。面对清朝末年动荡纷纭的历史环境,作者以独到的视角,深沉入骨的笔调,叙写发生在晚清的一个独特历史现象——暗杀。该书行文中弥漫着历史的悲凉,英雄的气息,从始至终贯穿着一种悲悯意识。就历史研究而言,他是系统研究这一领域的第一人;就文学而言,他是少见的将政论、史论、文论结合在一起的作家。 内容推荐 历史散文家伍立杨积十年之功写成此书。他以独到的视角,深沉入骨的笔调,叙写发生在晚清的一个独特历史现象,即革命党人前赴后继地对清朝统治者实施暗杀。作者通过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深入研究,为一段湮灭的历史理出了全新脉络。 目录 一 缘起 二 白刃可蹈 自由不可戕 三 生与死的社会生理 四 暗杀的展开 五 精密布设 炸毙凤山 六 报界奇才黄远庸冤死异国 七 旧制度与大革命 八 清朝廷之倒行逆施 九 《暗杀时代》——不朽的奇文 十 一龙一猪 一凤一鸦 集于一身 十一 择善固执 杀机深潜 十二 “民主政治是天下公理” 十三 非常年代的运作 十四 狙击先声的回溯 十五 散点与聚集:同盟会的辐射式构架 十六 革命者的惨重牺牲 十七 孙中山先生的暗杀理念及政治理念 十八 拼着劲血头颅:民主政治与人权诉求 十九 伤逝与悲怀 二十 空想,乌托邦,无政府主义者的暴烈 二十一 帮会与革命的生死契阔 二十二 中国革命与近代俄国暗杀风潮 二十三 后期国民党暗杀之质变 二十四 恐怖集团与强权政体 二十五 比较特殊的个案:刺杀孙传芳 二十六 狙击袁世凯 袁氏丑态 二十七 改良与革命 冲突的一幕 二十八 南北人情一瞥 二十九 狙击功效之显例 三十 陶成章生前身后 三十一 哀感顽艳的革命者情史 三十二 狙击理念的再现文化、政治的一统关系 三十三 喋血以争的革命精神 三十四 入木三分骂亦佳 三十五 同为斯民致太平 三十六 思君令人老——不死的怀念 附录 试读章节 武昌起义以后,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业已成立,南方各省,纷纷宣告独立,北伐的声音更是响腾大陆。各国侨领,也皆联名驰电要求清廷早改国体、安定大局,这时清廷急予手握重权的袁世凯加封一等侯爵,但他是想当皇帝、总统的人,岂肯以此满足?他一方面试探南方政府的代表伍廷芳,欲使孙中山先生让位与他;一方面要挟清廷以利拨弄。这时皇帝年少,隆裕太后张皇失措,一夕数惊,这种情况下清廷的顽固亲贵,如载涛、载洵、载泽、溥伟、耆善、良弼、铁良等,便发起组成了一个宗社党,一心主战,要和革命党一决高下,并且那句把中国“宁赠友邦,不给汉人”的震惊全国的呆话,就是由宗社党口中发出的。而稍早几年,清大臣刚毅甚至公开说“汉人强,满洲亡,汉人疲,满洲肥。”他们除了狭义的部族特权观念外,国家前途的黯淡,人民利益的损害,并不在其有效想象之内。自古昏乱,至此为极。嗷嘈小民,更加筋髓委于土木,性命俟于沟渠。除了一班小人跳踉以随之外,君子远潜,真是天窭地孽,物怪人妖,衣冠钳口,道路以目。 宗社党既如此嚣张,如此“鹰派”,为着民意事业急于撕开缺口,而不致功亏一篑,志士豪杰,又瞩目于此,拟以狙击手段处之。四川籍党人彭家珍,字席儒,久蓄革命之志,早年在四川武备学堂毕业旋留学日本,在彼加入同盟会,归国后曾在五六个省份充军官之职。他既决意暗杀禁卫军头目良弼,即潜入北京,化装为新军标统,径赴良弼宅邸晋见,以求一逞,不遇。旋赴皇宫外东华门静候,良弼出宫,卫队森严,未及下手,又乘马车尾随至良弼住家,待其下车,即取出名刺(名片)抢步求见,遭良弼敷衍,这时他迅速取弹掷向对方脚下,先爆一响,伤其足仆地,卫士惊觉反抗,不料炸弹经石反撞,又爆一次,卫士三五殒命,同时亦因距离太近,不及腾挪,彭烈士本人也受震牺牲。良弼受伤后延西医抢救,终因血流不止,次日亦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诗人流沙河先生在成都郊区彭烈士纪念馆瞻仰,说烈士“不穿军装,不扎皮带,不威不严,乃一面目清秀、头发梳波、翩翩美少年也。这样的人会做出那样轰天震地的大事来,真想不到。”流沙河先生将彭烈士的精神内蕴归纳为一种思想、信念垫底的大智大勇,这也正是辛亥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傲岸独立之处,革命档次之高,一至于是。这与“打烂伞的”,“无法无天的”乱闹是何等的悬殊! 说来这个良弼还真是清皇室的忠实走卒,廉洁自守,对得起他的主子。他死后无嗣,唯余女儿3人,几无遗产;不久清帝退位,竞无从发放抚恤,女儿相对涕泣,萧然得很。狙击事发之后,清廷的亲贵们落魄丧胆,这些人可不像良弼,他们又庸又贪,纷纷遁入外国人的租界避锋,仅存人外人银行之金即达4000余万,尤以庆亲王前全权大臣奕勖掌握最多。这当中,就有宗社党之另一骨干铁良,他作为皇清诰援光禄大夫、建威将军、江宁将军,在此危急之时,丢下哭哭啼啼的隆裕太后,以及不到七岁唯知嬉戏的小皇帝,跑到津沽之间躲藏起来。一直在那里苟延性命,直到1934年伪满洲国成立,他还想参与之,因病不能随行,“悲忧感愤,若焦若熬,疾益甚。”几年后,病死。他死后,据墓志铭载:“事闻,上悼怆,予请庄靖,特谕称公练兵理财诸要政,规画精详,器局宏深。”他原是革命党最重要的暗杀目标,殊不料竟然漏网,革命党的青年学者吴樾先生在长篇论文《暗杀时代》中有三个章节矛头直指铁良,既揭露其罪恶,也阐明行刺的原因和效果。铁良为江宁将军时,仅一次搜刮,即在上海制造局提款80万,海关道库提款78万,其余各处提去百数十万不等。“东南各省脂膏竭罄”、“敛取东南之财,以供彼族之挥霍而已。”这实在是清廷褒扬他善理财的内因,其他种种罪行,不及一一备述,可惜吴樾未及实行而前此以弹掷五大臣出师未捷身先死。 P14-17 书评(媒体评论) 何谓暗杀?暗者阴也。凡以阴谋手段杀人,皆得谓之暗杀。统治者之暗杀政敌,恶势力之暗杀仇家,史不绝书。伍立杨要论的不是这些卑鄙龌龊之举,而是清末民初革命党人极悲壮的暗杀活动。他们舍生取义,当然不是图个杀他狗官,出我鸟气,而是为了警告顽凶,唤醒民众,创建民主共和政体,造成自由平等社会,其胸怀何等的亮阔啊。比照之下,三国水浒人物算啥,不过虎扑狼咬狗偷鼠窃而已! ——著名诗人、散文家 流沙河 千古艰难惟一死。能舍身忘我,孤注一掷,将生命作灿烂之一搏者,应当得到人们的尊敬。伍立杨君写这部书,也是看重着那些志士仁人“只知坚持其革命的本质、务在行仁的志节和责仟,而从无丝毫地位、权力、生死挂带之自私”吧? ——著名散文家 陈四益 就文学界而言,青年散文家伍立杨先生的《晚清暗杀史》值得刮目相看,堪称是作家学者化的可喜成果,其相关研究别开生面。 ——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王春瑜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