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孩子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教孩子应该懂得的人生哲理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叶枫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纪录的这些人生哲理并不是为了帮助父母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而是帮助父母培养一个有大智慧的优秀孩子。很多人生哲理越早明白越好,毕竟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孩子如果在小的时候能够真正理解这些人生哲理,在长大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就能避免走弯路,那么他们节省下来的或许是二三十年的时间,而且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间。如果用这二三十年的时间专注于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可以达到成功的程度是难以想象的。

内容推荐

本书记录了88条人生哲理,这些哲理并不是为了帮助父母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而是帮助父母培养一个有大智慧的优秀孩子。很多人生哲理越早明白越好。毕竟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孩子如果在小的时候能够真正理解这些人生哲理,在长大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就能避免走弯路,那么他们节省下来的或许是二三十年的时间,而且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间。如果用这三十年的时间专注于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可以达到成功的程序是难以想象的。

本书从习惯、学习、心态、状态、理想、修养、做事、表现、交友、弱点和自我保护等十一个方面来全面阐述相关的人生哲理。这十一个方面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指导孩子认知和掌握这些人生哲理就显行尤为必要。

目录

第一章 让孩子懂得优秀来自习惯的道理

 从小时候就应该养成好习惯

 尊重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

 炫耀聪明不是件好事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诚实守信,忠于别人和自己

 任何困难都有解决的办法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实际调查一遍,比听一百遍更有效

第二章 让孩子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学无止境,贵在坚持

 读死书不是读好书的表现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人最大的自由是思考的自由

 学习来不得半点骄傲

 从最低处学起,人成长得最快

 自己观点不被认同不一定代表自己错了

第三章 让孩子懂得保持心理健康的道理

 人生在于选择

 骄傲是最危险的

 太依赖别人的人往往无所依靠

 乐观自信能够创造奇迹

 过于狂妄必然导致灭亡

 懂得疼爱父母,才会关心他人

 适应环境,融人群体,孤陋则寡闻

 认识你自己

第四章 让孩子懂得积极进取的道理

 自己的命运自己把握

 生存之本对自己来说是最重要的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每一个人都在给自己搭建房子

 生命的价值在于追求

 心中的“垃圾”必须定期清理

 很少有人喜欢冒尖的人

 忍耐和坚持是强大的表现

第五章 让孩子懂得人生价值在于理想的道理

 人最大的价值在于理想

 安于现状是危险的

 不要怕,不要悔,能舍才能得

 过多的理想等于没有理想

 患得患失是成长的最大障碍

 给自己的人生设限是最愚蠢的

 永远都要相信自己,学会自救

 吃亏也是一种选择

第六章 让孩子懂得修养决定人生的道理

 做人必须有原则

 孝心是必须的,愚孝是不该的

 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是大修养

 宽容和帮助别人就是宽容和帮助自己

 自己命运永远不差

 好的修养需要好的能力

 很多时候容易功亏一篑

第七章 让孩子懂得做事有分寸的道理

 对人过于刻薄,总有一天会还到自己身上

 没有笨的人,只有以为自己笨的人

 好心可以,但不能过分

 成功是不断努力的结果

 与人相处有选择

 做大事有些时候是要忍受屈辱的

 人生是一场磨砺,谁能坚持谁就能发光

第八章 让孩子懂得善于表现才能赢的道理

 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自我吹嘘要不得

 很多时候,害怕的只是害怕本身

 人生是要冒险的

 思维和口才的统一有助于孩子健康发展

 试图阻止别人说什么是最蠢的办法

 没有人能让所有人满意

 自己是谁也取代不了的

第九章 让孩子懂得交友要真诚的道理

 豁达真诚对待别人,自然赢得别人的真诚

 朋友之间的互相信任是友谊的根本

 交朋友是应该有选择的

 做人敷衍是虚浮的表现

 与人交往,工夫要下在平时

 没有理由对人胡乱发脾气

 志同道合的朋友能让自己进步

 广结人缘有助发展

第十章 让孩子懂得人不能有致命弱点的道理

 让人骄傲的奉承无处不在

 不尊重别人就无法赢得尊重

 妥协是一种艺术,不要逞强

 恣意怀疑别人的人肯定成不了大事

 固执地坚守“原则”会伤害自己

 人与人平等,没人高人一等

 信口开河和逞口舌之利是嘴巴的两个弱点

 躺在床上想,不如放手行动

第十一章 让孩子懂得保护自己的道理

 悲观情绪随时都可能入侵自己

 富贵如过眼烟云

 远离危险,而不要无限接近

 绝境更能锻炼一个人的生存能力

 贪图安逸、爱慕虚荣和自作聪明容易让人犯错误

 思考不是幻想和胡思乱想

 人有些东西是不要的

 最不着边际的东西最容易传播,不要轻信

试读章节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父母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大气度,不要在小事情上斤斤计较,也不要将任何小事情原则化,上升到人品的高度。做事情就是做事情,做人是另外一回事。正所谓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人的交往超凡脱俗,这两个人是鲍叔牙和管仲。虽然历史上的主角是管仲,但是这个交往的主角却是鲍叔牙。

鲍叔牙和管仲是很要好的朋友。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比较穷,而鲍叔牙则比较富有,但这些并没有成为阻止他们彼此了解和相互信任的障碍。他们两人合伙做生意,由于穷,管仲往往只能出很少的本钱,同样也是因为穷,他在分利益的时候却希望拿很多。对于这些,鲍叔牙根本就不计较,在他看来,正是因为管仲的家庭负担比较重,他才会这样。因此每当分钱的时候,他总是问管仲还要不要些钱。不但如此,有那么几次管仲给鲍叔牙出主意,结果发现都是馊主意,把事情办砸了。这个时候,鲍叔牙不但不生气,反而安慰管仲说:“这个事情没有办成,绝对不是因为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还没有到。”后来管仲去做官,先后做了三次,结果三次被罢免,作为朋友,鲍叔牙从来不认为管仲没有才能,在他看来,管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后来管仲去军队里打仗,结果他临阵逃跑,别人都嘲笑管仲,但是鲍叔牙并不认为管仲怕死,他知道管仲是放不下家里年老的母亲。

不久,管仲和鲍叔牙都当上了官,但是却辅佐的是不同的人。管仲辅佐在鲁国避难的王子纠,而鲍叔牙则辅佐在莒国的王子小白。当时齐国很是混乱,国内暴乱迭起,不久齐国国王就被杀死了。听到这个消息,王子纠和小白就急忙动身前往齐国去争夺王位。碰巧的是,这两支回国的队伍居然在路上相遇,为了让纠当上国王,管仲就向王子小白射了一箭,谁知道这一箭射到了王子小白腰带的挂钩上,并没有伤到小白,而聪明的王子小白为了麻痹王子纠,立即倒在地上装死。结果王子纠放松了警惕,放慢了行程。最终王子小白如愿以偿当上了国王,他就是赫赫有名的齐桓公。

齐桓公一当上国王,就立即要求鲁国把没有争夺到王位而返回鲁国的王子纠杀死,并把管仲囚禁起来。在整个夺位的过程中,鲍叔牙出力很多,于是齐桓公想让他当国相,由他统一治理国家。然而,鲍叔牙却始终认为自己能力不够,于是他向齐桓公大力举荐管仲。他当时是这么说的,如果要谈治理国家,我始终是不如管仲的。因为管仲十分宽厚仁慈,忠实诚信,同时他还很善于制定各种规范的国家制度,不但如此,对于行军打仗,他也十分在行。这些正是一个国相应该具备的,而我都不具备,所以为了国家大计,我建议大王还是去请管仲当国相。齐桓公很不同意,在他看来,管仲当初射了他一箭,差点把他害死,现在不杀他也就罢了,怎么可能还让他回来当国相呢?鲍叔牙还是尽忠地向齐桓公进言说:“微臣认为贤明的君主是不应该记仇的。大王应该想想,当时管仲是为王子纠效命。如果一个人能够忠心地为主人办事,那么他也一定能十分忠心地为君王效力。无论从才能还是从品德来讲,大王要真正地称霸天下,微臣认为没有管仲绝对不行。还请大王不要以旧仇而放弃这么好的一个人才。”经过鲍叔牙一再劝说,齐桓公最终同意将管仲接回齐国,任命他当国相。

回到齐国后的管仲励精图治,一展生平所长,而鲍叔牙则心甘情愿地做管仲的助手。在两个人的合力治理下,很快齐国就成了诸侯国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而齐桓公自然成为诸侯王中的霸主,而且是第一位。不久,鲍叔牙死了,管仲在他的墓前哭得特别伤心。他想到鲍叔牙对他的种种理解和支持,由衷地发出感慨:“当年,我辅佐王子纠,然而惨遭失败,很多大臣都以死誓忠,而我却宁愿被囚,天下很多人都笑我没有气节,但是只有鲍叔牙才真正了解我是为了图谋大业而不在乎一时的名声。天地之间,生我养我的人是我的父母,但是真正了解我的却是鲍叔牙!”  现代社会的人思想越来越复杂,思考越来越多,有的人往往喜欢把一些人、一些事情上纲上线,他们习惯从对事情的判断进而延伸到对人的判断。如果一个人把事情做错了,他们往往会认为这个人做错事情是必然的,因为这个人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正是在这种习惯性的思考下,很多人都找不到朋友,因为他们的要求过于苛刻,即使自己不完美也希望朋友能够完美。

从管仲前期的所作所为来看,很多人都会不齿他的行为,认为他又贪财又怕死,根本就不可能有成就,尤其后来管仲并没有为王子纠死节,更使有人认为他确实没有什么出息。但鲍叔牙了解管仲绝对不是没有出息的人,而是有雄才大略,却找不到明君。于是他一如既往地对待着管仲,最后还将国相的位置让给了管仲,这样才叫真正的识人。鲍叔牙没有拘泥于小节,而是着眼于大局,这样才叫看得长远。

历史上有那么一些君王因为一些小节而对人不信任,像刘邦因为韩信钻人胯下,就认为这个人没有气节,于是不重用他,如果后来不是萧何大力推荐,刘邦也得不到韩信这样难得的将才。还有许许多多的忠臣义士,他们在小节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但是并不影响他们在大局上发挥自己的作用,英明的君王并不看重这些小节,而是看重他们的大才。而只有那些自以为聪明的国君才在小节上做文章,其结果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那些在小节上一点瑕疵都没有的人在大节上往往出现问题,比如王莽,当臣子时完美得简直可以比得上圣人,所有人都认为他德才兼备,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人的野心是那么地大,大得葬送了西汉江山。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要胸怀宽广,有大局观念,要看长远,不能因为一个人表面的瑕疵而忽视了他的雄才伟略。

P25-28

序言

孩子是上天对父母最大的恩赐。上天给了父母一件没有雕琢的璞玉,让父母用一生的时间来用心雕琢。善于精雕细琢的父母必然能够雕出一块比和氏璧还精致的宝玉来。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父母未实现的理想、未竟的事业,孩子是当然的继承人。父母用尽心思和精力来培养孩子,其实质是在延续自已的生命。谁都想有一个完美的人生,父母有义务用自己一生的经验教训来教导孩子如何做人。

把孩子教育好是所有父母的共同功课。父母不仅要在学习上指导孩子,而且还应该让孩子懂得一些必要的人生哲理,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本书记录了88条人生哲理,这些哲理并不是为了帮助父母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而是帮助父母培养一个有大智慧的优秀的孩子。很多人生哲理越早明白越好,毕竟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孩子如果在小的时候能够真正理解这些人生哲理,在长大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避免走弯路,那么他们节省下来的或许是二三十年的时间,而且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间。如果用这二三十年的时间专注于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可以达到的程度是难以想象的。

本书从习惯、学习、心态、状态、理想、修养、做事、表现、交友、弱点和自我保护等十一个方面来全面阐述相关的人生哲理。这十一个方面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指导孩子认知和掌握这些人生哲理就显得尤为必要。

优秀的品质是一种习惯,人很多时候是受习惯支配的。孩子从小养成一种好的习惯将受益终生。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孩子小的时候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学习。

一个人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心态。积极的心态会让生活充满阳光,而消极的心态则会使人蜷缩在一个角落,不能自拔。

孩子要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状态。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必然会比别人获得更多的机会。

人最大的价值在于理想。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起正确的理想,并且把它逐步付诸行动,这意味着孩子已经站在了通往成功的起跑线上。

修养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培养。孩子从小就要培养自己的修养,有了好的修养,他的人生才算有意义。

做事情最重要的是分寸,分寸掌握得当,做事情就有效果。事情做得太过和不及,都很难取得好的效果。然而这世界上最难把握的就是分寸。

孩子要善于表现自己的才能。在当今社会,只有正确的表现才能够成功。表现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随心所欲地表现。

孩子的成长需要指导,父母、学校以及孩子的朋友都可以成为孩子的老师。家长尤其要注意到孩子小的时候很容易受朋友的影响。

弱点人人有,有的多,有的少,这并不是很关键的问题。但是孩子不能有致命的弱点,致命的弱点哪怕只有一个,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顺利成长。

孩子要有自我保护意识,要学会自立自强。父母不能帮助孩子一辈子,孩子最终要靠自己来成就自己。

以上十一个方面,在本书的十一章中都有详尽的论述。为了叙述生动和便于理解,本书选用了很多历史故事和寓言,希望以此来警戒父母,然后针对孩子的情况因材施教。

人生哲理千差万别,父母对自己从经历中得出来的哲理要有选择、有鉴别,而不要毫无顾忌将任何哲理都灌输给孩子。父母所能起的作用,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引导。其实人生之路最后还是得孩子自己来走,父母永远只是一个引路人。

可怜天下父母心,谨以此书献给天下父母。

编 者  2006年1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5: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