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重在防范,体现出了当代的道路交通管理的重要思想,这一点与我国的道路交通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不谋而合。道路交通安全防范需要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理论来指导其实践。本书结合现代安全科学理论与技术、管理决策学以及交通工程学科的最新理论与研究成
果,提出了道路交通管理安全防范相关理论体系,并对体系中的具体防范应用技术进行了介绍,以便为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实践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本书主要供交通管理专业教师与学生、公安交通民警以及从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前言
1 绪论
1.1 道路交通事故定义与分类
1.2 道路交通管理安全防范相关术语
1.3 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
1.4 道路交通管理安全防范技术的理论体系
2 道路交通管理安全防范的理论基础
2.1 道路交通管理安全防范科学理论基础
2.2 道路交通管理安全防范应遵循的原则
2.3 道路交通事故致因理论分析
2.4 几种典型的道路交通管理安全防范理论
3 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与调查技术
3.1 概述
3.2 道路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3.3 车辆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3.4 人的不安全行为
3.5 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调查技术
4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技术
4.1 概述
4.2 统计图表分析法
4.3 事件树分析方法(Event Tree Analysjs)
4.4 FAT技术与应用
4.5 鱼刺图技术结合AHP法用于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4.6 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的定性模拟方法
5 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评价技术
5.1 概述
5.2 传统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
5.3 基于AHP法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
5.4 基于模糊理论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5.5 基于灰色理论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
6 道路交通安全发展趋势预测技术
6.1 概述
6.2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与国际比较
6.3 道路交通安全发展趋势预测技术
6.4 道路交通安全发展趋势综合预测的BP神经网络方法
7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预警技术
7.1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预警问题的提出
7.2 道路交通安全预警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7.3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预警指标体系设计与警度计算模型
7.4 道路交通安全预警运行机制与预控管理对策
8 道路交通安全措施后评价技术
8.1 后评价发展的背景
8.2 道路交通安全措施后评价的概念内涵
8.3 常用的后评价技术方法
8.4 道路交通安全措施后评价的实施
9 道路交通安全防范的综合治理对策
9.1 道路交通管理的社会技术系统观点
9.2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博弈论分析
9.3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分项治理对策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