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各国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其经济发展模式备受全球瞩目,是”东亚奇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考察和研究于发展中国家,转轨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都具有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本研究报告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对东南亚国家在2005年总体经济情况分别进行概括性分析,同时分国别进行了考察,并从经验启示角度进行了引申性分析;第二部分考察了包括东南亚在内的东亚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并分析了东南亚当前的储蓄投资特征及其政策含义:第三部分分析了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考察了”泛珠三角”区域、海南省在东南亚效应下各自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海南产业发展战略做了探讨性分析。
东南亚各国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其经济发展模式备受全球瞩目,是“东亚奇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逐步实施,其同中国的经贸关系更加密切,必将在我国各领域带来一系列东南亚效应。我们认为东南亚的经济实践具有发展性(Developing)、新兴性(Emerging)、转轨性(Transitionary)、典型性(Typical),对其经济运行情况和与我国的经济贸易关系进行考察和研究具有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转轨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带来经验启示。
本研究报告分三个部分展开:东南亚国家本身的经济运行情况、东南亚一中国一东亚的经贸关系、东南亚同中国区域(“泛珠三角”区域和海南省)的经贸关系。
第一部分做了三方面的分析,首先分两小节对东南亚国家在2005年总体的经济情况分别进行概括性分析,同时在相应部分分国别进行了考察。其次针对东南亚国家在2005年经济运行特征,从经验角度进行了引申性分析。从总体上,尽管受一系列自然灾害和油价高涨的影响,2005年东南亚经济仍然保持了恢复性增长势头,运行相对平稳。但是,油价高涨对个别国家(特别是印尼、泰国等)的影响明显,迫使它们对国内经济政策进行了改革和调整,以适应这种变化。所以,在经济预警机制(自然的、经济的、金融的)建立、市场机制完善、金融业务创新等方面,东南亚国家在2005年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手段,很值得发展中国家、转轨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等,作为借鉴、思考和探讨。
第二部分考察了包括东南亚在内整个东亚的经济金融情况,特别是其与中国的经贸关系。随着东亚区域内经济贸易关系的加强,区域贸易占各国贸易总量的比重逐渐增加,东亚逐渐从世界化转向区域化,区域一体化的趋势和意愿逐渐增强,经贸活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等在2005里都有新的发晨。同时,由于东盟一中国自由贸易协定中货物贸易相关条款的启动,东南亚各国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进一步加强,尽管其间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从整体看,东亚地区庞大的外汇储备被认为是引致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有人将其归因于东亚的过度储蓄。我们的分析表明,东亚的储蓄水平在近年并没发生多大变化,导致东南亚国家经常账户持续增长的原因可能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整体投资水平恢复缓慢造成的。而中国的高储蓄、高投资更具中国个性特征,传统的决定因素不足以解释,这可以通过计量模型结果显示出来。所以,我们认为随着包括东盟、中国、日本和韩国在内的大东亚区域经贸活动的增加,区域一体化可能是给各方都能带来好处的最优策略,尽管在一体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
第三部分分析了东南亚国家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首先分析了“泛珠三角”区域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其次分析了在东亚经济一体化(10+1,即中国—东盟区域一体化)和“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下,海南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探讨性分析了在双重区域合作下海南产业发展战略选择。我们的研究认为,不论是“泛珠三角”区域,还是海南省,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一体化,既提供了难得机遇,也面临挑战。特别是海南省,由于本身产业发展起点水平较低,与东南亚国家又存在产业重叠,在双重区域合作下,面临时间、空间、人才、产业、金融、环境等多方面的挑战,更需要及时、合理规划产业发展战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确立自己在双重区域中的正确位置,而摆脱传统岛屿经济发展理论束缚,发展服务业—工业化、农业—工业化等是其可能的战略选择之一。
综上所述,本报告试图通过考察东南亚国家的年度经济运行情况及其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进展,从中寻求经验启示和政策措施,以达到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东南亚多边关系深入的目的。
第一部分 东南亚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分析
第一节 东南亚国家经济运行分析
一 东南亚国家经济整体运行情况
二 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国别分析
第二节 东南亚金融运行情况分析
一 东南亚金融总体运行分析
二 东南亚金融运行国别分析
第三节 东南亚经济金融发展的启示
一 经济发展中的预警机制建立
二 市场化改革与渐进转轨
三 金融发展和金融稳定
四 金融创新的敏锐性与前瞻性
五 国别差异与区域经济合作
本部分结语
参考文献
主要数据来源
第二部分 一体化趋势下的东南亚与中国经济:经贸、投资与储蓄
第一节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发展
一 双边经贸关系
二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三 双边关系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东南亚—中国—东亚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一 东亚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的驱动因素
二 东亚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的实现机制
三 区域一体化的东南亚金融发展
第三节 全球经济失衡下的东南亚和中国的储蓄投资特征
一 理解东南亚经常账户盈余的三个层面
二 东南亚经常账户盈余与流动过剩
三 中国的“高储蓄、高投资”特征
四 高储蓄下东南亚的政策选择
五 东南亚储蓄投资特征启示
本部分结语
附属内容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东南亚与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泛珠三角”区域与海南省
第一节 东南亚国家与“泛珠三角”区域关系的发展
一 东南亚与“泛珠三角”区域的经贸关系
二 “泛珠三角”区域与东南亚国家的竞合关系
三 “泛珠三角”区域与东南亚合作的障碍
第二节 双重区域合作下的海南省发展优势与机遇
一 海南省自身的优势
二 海南省面临的发展机遇
第三节 双重区域合作下海南产业面临的挑战
一 海南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二 挑战下的发展战略选择
第四节 双重区域合作下的海南产业发展战略探讨
一 岛屿经济与产业发展
二 双重区域合作下的海南产业选择
本部分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表目录
附录2 图目录
附录3 专栏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