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图书业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美)贾森·爱泼斯坦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美国图书业50年的深度观察。出版老将必备,编辑新人必学,爱书人必读。

图书业、娱乐业、文化业扑朔述离,业态融合大势所趋?畅销书、常销书,长寿书、短命书各投所好,怎样找到适销对路的渠道?连锁书店、独立书店、网上书店四面楚歌,将来人们还会读书?精装书、平装书、电子书百花齐放,未来淮主风流?集团化还是小塑化,出版社应该走出怎样的道路?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理想与现实,出版社如何面对各种冲突?

作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描绘了一个充满激情与梦想、大胆与创新、失败与教训的图书业的历史长卷。在这个旧貌新颜的时代,传统的图书业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内容推荐

对图书业翔实、鲜为人知的记录。影响力最大的书评媒体《纽约书评》的激情创办。汇集美国文学史著名作家著作的《美国文库》的曲折出版。收录4万余种图书信息的《读者目录》的艰难时刻。

对图书业大胆、激进的预见。新技术改变了所有事物的轨迹,改变了图书流通的方式。无论明天谁将在数字市场上取胜,今天这些四面楚歌、步履艰难的集团公司都将面临绝迹的命运。破胁在于对电子书的滥用,而非电子书本身。电子书与喷射飞机一样将对文化、商业和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录

第1章 流水不腐

第2章 乡下来的年轻人

第3章 失去的幻想

第4章 向一切告别

第5章 文化战争

第6章 学术森林

第7章 摩登时代

后记 阅读:数字化的未来

试读章节

图书出版业生来就属于家庭作坊式行业,分散、随意、个人色彩浓厚。在这个行业,干得最出色的往往是一小帮志趣相投的人,他们各尽所长,却又艳羡彼此的自主权,对于作者、读者需要什么、读者的兴趣点又在哪里他们都非常敏感。如果说赚钱是他们的首要目标,那么这些人大可去选择其他职业,比如说可以去做文学代理人。如今市场竞争激烈,对于其作品能够大卖的作者趋之若鹜,作者的预付金又节节攀升,许多文学代理人赚得个盆满钵满。但是据我所知,大多数出版商和编辑跟我一样,依然认同自己的角色,那就是献身于一种其回报是作品本身而不是其作品带来的资本价值的手工艺。

今天的图书业正处于一个剧烈转型期,这种巨变为创新带来了许多的机遇、无数的考验、若干的失误还有更多的进步。和我所了解的过去的50年一样,在下一个50年中,图书业将会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变化。20世纪20年代,一代才华横溢的美国年轻出版商们继承了被称之为现代主义的文化变革事业,并以品位、活力和激情使之得以发展。就像爱因斯坦那一代对现代物理学的开拓与发展所做的贡献,以及塞尚、毕加索及其同时代画家对画坛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样,20世纪初的作家们开创了现代文学全新的创作方式和思想内涵。尽管还有许多工作有待完成,但是基础的工作已经铺就,无需重复。我的出版生涯见证了那个漫长的、经由诗歌运动之后逐渐走向下坡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绝非贫瘠,没有收获。

20世纪20年代的文化风尚是一种解放——或者说,在当时这种风尚的倡导者看来——是对那个无法忍受道德、审美以及智力弱点的社会的解放。与之相比,今天等待作家及出版商的改革截然不同并且意义将会更为深远。今天的改革不是因文化绝望和审美逆反而发,而是因新技术而起。新技术对文化所产生的革命性影响绝不亚于活字印刷的发明。活字印刷曾一度引领文明社会,但在500年后的今天,这些新技术却在过去短短几十年中就轻而易举地取代了活字印刷的地位。正如古登堡(Gutenberg)的技术其深远意义在他那个时代无法预见一样,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技术所产生的影响同样不明显,但意义肯定重大。

20年前,当我的孩子和他们的同伴们到了找工作的年龄时,我奉劝他们不要从事出版业,因为在我当时看来,这个行业即使不是穷途末路也可以说是老朽不堪了。但是在今天,我会给喜欢读书的年轻人相反的建议。等待他们的变革正预示着文化的衍生,而且是需要毕生予以探索的创新过程。同霍勒斯·利夫莱特(Horace Liveright)、阿尔弗雷德·克诺夫以及本内特·瑟夫(Bennett Cerf)那代人所面临的情形相比,这个过程的意义更加深远,而且方式也截然不同。80年前,老一代著名作家乔伊斯、海明威和艾略特及其同行从世界大战的废墟以及由战争造成的可怕无知中脱颖而出。

在本书中,我想描述我所理解的这些技术的早期阶段,但是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我为之付出半个世纪心血的日益衰退的图书出版业。在那个时代,由于市场不景气带来的压力以及传统行业的通病——外行管理者①的误导,图书出版业已经偏离了本质,因此出版业存在很多问题,因为图书出版业并不是一个传统产业,它更像一次度假或业余体育活动,其首要目标是活动本身而非经济收益。对于那些为了兴趣而从事这项工作的出版商和编辑而言,我那个时代的图书出版业给了他们丰厚的回报。但对于寻求传统的经济上回报的投资者来说,回报的是失望。

1958年,我加入兰登书屋时,它是美国首屈一指的大众读物出版商。但是,兰登书屋一百来人的内部员工通讯录却印在一张不超过明信片大小的纸上。那段日子里,对我们大家来说,兰登书屋是一个非常快乐的地方。白天,坐落于曼迪逊第50大街老维拉德大厦北翼的兰登书屋就是我们舒适的第二个家。有黑白大理石相问的大堂,不怎么牢靠的电梯,还有一个庭院。在庭院中,我们有权使用其中的6个昂贵车位,其余的12个车位则属于占据大厦中央以及南翼的纽约教区。我办公室的墙壁是深绿色的,木地板已磨损不堪,还有一个可以俯瞰院子的朱丽叶式阳台。这里曾被当做卧室,我每次上班都会看见一位任性的作者在那里过夜,而且还不总是一个人。这些办公室不仅是作家们的第二个家,同时也是我们的。我们的苏格兰籍前台接待德班滋夫人(Mrs.Debanzie)通常不事先通报就让作家们上楼见我们:奥登(W.H.Auden)穿着破外套和拖鞋送来《染匠之手》(The Dyer's Hand)的书稿。

P2-4

序言

在书籍作为实物出现之前,讲故事的人是通过叙事诗的方式将重要资料代代相传的,例如在《奥德赛》(The Odyssey)中,就寄寓了对水手和丈夫的忠告,在《旧约全书》以及类似部落遗训之类的书中都蕴含着道德上、实践中的智慧。即使在我们所熟知的语言出现之前,故事都必须通过有韵律的肢体动作,并伴以石头敲击石头或者拍打空心鼓所发出的有含义的音素,或者伴以吹奏动物号角和弹拨琴弦来讲述的,这就是古老的戏剧。诗歌这种音乐叙事方式是最早的文学形式,容易记忆且琅琅上口,就像孩子们依然唱字母歌和数字歌一样。随着文明的演进,人类学会了书写,这就意味着故事不必非得以诗歌的形式集体背诵下来,还可以记录下来。这样,故事便可以以一种平淡的,没有韵律的语言记录下来,但是,带有标点符号的平淡语言其实也反应了其音乐的本源。

同人类漫长的历史相比,书面语言的历史短暂得多。它包含了人类所有的知识,并且开启了属于商业活动的计算以及数据记录。古代近东的商人用在壁画上画斜线,或者在黏土板和石板(也许包括木板)上记数的方式来记录谷物袋和酒瓶的数量。到现在20个这样的划痕依然叫做一个刻痕(score),而记分员们也仍然在木板上记录得分。这些用来记数的划痕,形容词和名词的祖先,就是书面语言的起源。慢慢地,古代壁画简化了音素,如α、β,并演化为字母。大约500年前,由于活字印刷的出现,书面语言的强大威力得到极大地发挥。活字在欧洲的传播,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科学与工业革命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形态:也就是我们这个充满奇迹和悲伤的现实世界。记载历史以备将来之需的书籍现在可以永久保存,并且最终成为书店生意中的主角。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活字印刷已经被20世纪50年代我进入图书业时根本无法想像的技术所取代。就像当初的口语、书面语以及活字技术一样,这些电子技术必将彻底改变信息传播、阅读小说以及文化的形成方式。未来10年或20年,图书出版的面貌肯定会和50年前我人行时那个奇怪的行业有很大的不同。

虽然科技改变了世界,但是人性始终未变。如若不然,像《伊利亚特》(The Iliad)、《大卫颂》(The Psalms of David)以及《贝奥武甫》(Beowulf)这样的畅销书对现代人来说就会让人感到费解难懂。语言、写作和活字印刷这些一脉相承的技术使得讲故事的人拥有了强大工具,而这些工具的重要作用是在其出现之初所无法想像的。而现今了解电子技术的意义已经成为我们的后代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我所了解的图书业已经陈旧,不过和过去一样,人类讲故事的艺术仍然会在文化和制度的演变过程中继续传承。新技术会改变世界,但它不会抹煞过去,更不会改变文化的根本。

作为实物的书籍不会被方兴未艾的掌上电子图书阅读器所取代,书店也不会消失,但它们会从此并存下去,共享一个浩瀚的多语种的数字内容目录。这些数字内容是由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汇集而成的,也许享有同一个便于检索的“电子目录”,并以电子方式发行。通过这个目录,读者坐在家中的电脑旁就可以将所选择的资料按需打印,并装订成单行本。这种装订的机器可能在遥远的地方,也可能就在读者的家中,这样一来,不管是位于曼哈顿街角的一个报亭,还是位于尼罗河上游或者喜马拉雅山脚下的报亭,读者都可以阅读到世界上所有的智慧。尽管这种相应的技术才刚刚起步,但它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我已经看到了。它所引领的未来指日可待,我满心欢喜地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纽约学者与作家中心主任彼得·盖伊(Peter Gay)和纽约公共图书馆馆长保罗·莱克勒克(Paul Leclerc)感谢他们邀请我做系列讲座的第一讲,并感谢彼得对这部书稿进行的审读和加工。同时还要感谢我的好朋友,纽约公共图书馆理事芭芭拉·戈德史密斯(BarbaraGoldsmith),当我想婉拒邀请,并强烈建议图书馆从更为熟悉的数十位甚至更多的候选人中另请高明的时候,是她给了我信心与动力。我还要感谢诺顿出版公司(W.W.Norton)的经理德雷克·迈克尔菲力(Drake McFeely),他督促我完善讲稿,并担当该书的责任编辑。这一工作已经超越了他的职责,他的严格审慎是非常出名的。再次感谢迈克尔菲力先生委派能力出众的同事萨拉·斯图尔特(Sarah Stewart)和助手伊芙·拉茨维茨(Eve Lazovitz)协助我完成工作。同时,我也从《纽约书评》的罗伯特·西尔维斯(Robert silvers)和芭芭拉·爱泼斯坦(Barbara Epstein)那里获益匪浅,本书的第1章就发表在《纽约书评》上。我的哥伦比亚好友暨以前的同事罗伯特·戈特利布(Robert Gott,lieb)审读了我的书稿,并且指正了疏漏。在他那个时代,他也许是任何时代最具天赋的编辑。我还要感谢本书的校对迈克尔·卡玛瑞克(Michael Kazmarek)以及小阿尔弗雷德·克诺夫(Afired Knopf,Jr)和阿什贝尔·格林(Ashbel Green)对本书提出的中肯建议,还有玛丽·巴尔(Mary Bahr·)、希尔顿·艾尔(Hilton Als)和维罗妮卡·文德霍兹(Veronicawindholtz)的友谊、热情和忠告。我还要感谢休·罗森(Hugh Rawson)先生提供的关于帕森·威姆斯(ParsonWeems)的资料。尤其要感谢我的好友迈克尔·西蒙(Michael Smolens)以及他在30亿图书出版社(rnlree BillionBooks)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是他们向我介绍了这些新技术,尽管有些技术目前还不完善,但我相信,这些技术迟早会实现及我们对出版业未来的梦想。最后,我衷心感谢我的爱妻朱迪思·米勒(Judith Miller),感谢她的耐心、勇敢和聪慧。

后记

只要有一个爱好文学的天才存在,那么今天的读者就可以利用现有技术在电脑屏幕上或以纸质形式下载和阅读任何图书或其他创作的内容;学者们可以在浩如烟海的、多语言的虚拟图书馆中随时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素材;大学生可以在线阅读带有声音和图像效果的课本,如果他们愿意的话,还可以和自己的教授进行交流互动。

今天人们普遍认为,数字图书和其他文本将主要在电脑屏幕或诸如掌上电脑和宝石星(Gemstar)那样的电子阅读器上阅读。但是目前可供屏幕阅读的图书大市场还没有形成,而且我认为,这种阅读方式也许永远也不会成为主要的在线图书发行模式。我更愿意相信,大多数数字文本将会在机器终端按需打印和装订——这样,在几分钟之内就能打印出和印刷厂印制的一模一样的单本图书。

这些用来印制纸质图书的终端机器就像自动取款机一样,可以安放在任何一个有电源和有纸张供应的地方——比如金考①、星巴克、中学和大学图书馆以及学生公寓。有了这些机器,读者可以在任何有电脑的地方,从存储着电子文档的大量数据库中查询无限的电子书目、检索和浏览自己感兴趣的图书,并将自己所选择的文档发送到附近的打印机上。当图书打印或传送完毕之后,打印机会向读者发出提示。从读者选择文件的那一刻起,整个过程可在数分钟内完成。鉴于纸质印刷图书的耐久性和便捷性以及大多数文化赋予图书的神圣地位,较之电子屏幕上的瞬间图像,读者可能更喜欢在这些机器上打印和装订的图书,尤其是那些具有永恒价值的图书。当然,字典、地图集、百科全书、指南等书籍除外,因为这些图书需要不断更新,其现有数据也许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通过屏幕读取。

互联网与电子文本的即时传输与检索的结合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堪与500年前活字印刷给欧洲文明带来的影响相比,只不过互联网的影响范围是全球性的而不是区域性的。在未来数字化时代,全球任何地区的作者、编辑、推广人员以及网站经理将联合起来,以网站为基础组成自己的出版公司,直接向读者销售图书。有些人也可能会和专业公司签约,制造并向传统书店发行实物图书。传统书店将和其数字化的竞争对手并存,这种共存局面类似今天的剧院、影院、录像带和DVD共同相处的局面。与按需印刷并直接销售给读者的平装书相比,在书店销售的平装书因零售价较高而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喜欢在线购书。

在未来数字化时代,书店的存货很难预测,不过,那些能够提供经过精挑细选的新书和旧书库存的书店,尤其是提供精装书、艺术书以及许多儿童读物的书店,将成为人们聚会的场所,因为这些图书无法经济地按需印刷。与此同时,专门销售精装商业畅销书的卖场将会继续这么做,但是许多无法亲自到库存齐全书店购书的读者将依赖电子书目和邻近的自动售书机来购买其他地方无法找到的图书,就像现在很多这样的读者到亚马逊和其他网络零售商购书一样。在发展中国家,联网自动售书机将会特别有用,因为在这些国家,书店很少,而且单本书的运费很贵。

……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