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孩子自控心理学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李岩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不是一件简单、很快能见效的事情,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本书围绕“儿童自控力”这一主题,从心理学角度讲述了培养儿童自控力的全过程,分享了培养儿童自控力的各种实操方法,是家长培养孩子自控力的好帮手。
作者简介
李岩,好家风教育集团董事长,赢在演说创始人、董事长。赢在演说梦想规划导师、赢在演说青少年训练导师、中国民营企业营销战略规划导师、演说教育终身推动者、赢在中国“80后”企业家俱乐部湖南分会会长、赢在演说“成交新思维”主讲老师、赢在演说“一伙人思维”主讲老师、赢在演说“亲子沟通思维”主讲老师。
目录
第一章 自控力:让孩子独立是家长的必修课
1.父母不“他控”,孩子才能“自控”
2.孩子能约束自己,才能拒绝诱惑
3.引导孩子学会情绪的自我调节
4.自控力训练:让孩子远离拖延症
5.让孩子管好自己的“省心”教育法
6.溺爱,只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第二章 聚焦专注力,是培养孩子自控力的前提
1.专注是成功人士的品质
2.学习注意力差不等于注意力障碍
3.专注力训练:有效解决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4.有时,只是你以为孩子专注力不好
5.做事不能贪多,一次只做一件事
6.专注力 毅力 勤奋=完美性格
第三章 顽强的意志力,是培养孩子自控力的核心
1.独立性:让孩子自己判断、选择、决定
2.你的孩子能谦逊地接受批评吗
3.三岁前:抓住培养自控力的黄金期
4.该做的事立刻去做,绝不拖延
5.十分有效的“放弃训练”与“克己育儿法”
6.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
7.强化效率观念:高效是卓越的保证
第四章 有边界,才自由:如何养育自信又自律的孩子
1.“熊孩子”为什么那么“熊”
2.忍耐:“零忍耐”并不是个好现象
3.放弃,也需要强大的自控力
4.打架斗殴,父母究竟该如何控制
5.用好“放权”与“限权”两大教育工具
6.孩子会自控,家长更省心
7.没人喜欢遵守规则,但这是必需的
第五章 父母效能训练:好孩子是“自律”出来的
1.守时守信,自律力在无形中得到提升
2.坚持到底,在实践中锻炼孩子的自律力
3.“不”就是“不”——规矩没有商量
4.跟上时间的步伐,别再拖延
5.教孩子管好自己的社会性行为
6.放手才能让孩子管好自己的言行
7.你还在盲目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吗
第六章 这样跟孩子定规矩,孩子不会抵触
1.赏罚分明,让孩子搞清楚规则
2.专治“动辄发脾气”的王子公主病
3.孩子乱花钱,父母要科学引导
4.隔离反省法:让“熊孩子”迷途知返
5.刻意忽略法:父母要先做自我管理
6.一玩游戏就没完,父母该怎么办
7.孩子拒绝去上学,家长有妙招
第七章 改变不良习惯,孩子做事才有效率、有成果
1.帮孩子养成提前计划的好习惯
2.规律地作息才有旺盛的精力
3.告诫孩子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话
4.培养孩子长期坚持运动的好习惯
5.学习的权利,请让孩子自己支配
第八章 稳定好情绪,让孩子更好地管理自己
1.情绪自控力:好情绪才有好未来
2.容易暴怒,怎么会有好人缘
3.别让孩子陷入焦虑的泥沼
4.悦纳自己,也是一种能力
5.嫉妒毁掉的不仅是自控力
6.教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7.别抱怨,别为难以改变的事实苦恼
第九章 严于律己,做好时间管理,让孩子更自律
1.时间管理训练: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2.培养惜时观念要从闹钟计划开始
3.“一寸光阴一寸金”,进行时间教育
4.制订家庭生活作息时间表
5.重视时间,做事自然能高效率
6.引导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7.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法
第十章 逆势成长:警惕孩子在挫败中失控
1.小测试:你的孩子抗挫能力怎么样
2.告诉孩子如何面对“不如意”
3.换个角度,困境也是一种赐予
4.逆境是培养孩子坚强的机会
5.要学会让孩子在磨砺中成长
6.在挫折中学会反思
7.引导孩子自我激励,乐观面对挫折
第十一章 告别依赖:培养孩子独立的性格
1.面对依赖性格的孩子,家长怎么办
2.告别依赖症:鼓励孩子“独处”
3.不要大包大揽,请相信孩子能做好
4.“不帮忙”,适当“袖手旁观”
5.父母怎样应对孩子的极度依赖
6.独立训练:根治孩子的“依赖症”
第十二章 强化环境适应:培养孩子的安全感与纪律感
1.安全感:探索外界的保险绳
2.如何帮孩子建立足够的安全感
3.秩序感训练:潜移默化的引导法
4.强化纪律感:你的孩子愿意服从吗
5.带孩子走出去,塑造冒险精神
6.警觉心:孩子安全意识的培养很重要
7.教孩子勇敢站起来、说出来、唱出来
第十三章 要“狠”心,让孩子尽早自立自强起来
1.独立意识萌芽期,鼓励孩子自理
2.一定要大力支持孩子的积极尝试
3.太费心照料,只会养出“麻烦”的孩子
4.赶快抛弃“以孩子为中心”的育儿法吧
第十四章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神奇的游戏
1.专注能力:什么年龄都能玩的“闪卡”
2.规则遵守:带孩子来玩指令游戏吧
3.情绪自控:十分刺激的“抓卧底”游戏
4.玩游戏,能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5.延迟满足:神奇的“糖果效应”训练
第十五章 培养责任感,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1.你的孩子敢于承担责任吗
2.懂得感恩的孩子更有责任感
3.尊重他人隐私才能值得信赖
4.不找借口的孩子,更有责任心
5.不要替孩子的违规行为买单
6.相信孩子能兑现自己的诺言
序言
序言
“不写作业,父慈子孝;
一写作业,鸡飞狗跳。”互
联网上这个搞笑好玩的段
子背后,实际上隐藏着无
数父母的“泣血”心声。
“孩子做作业不爱思考,
每次教孩子学东西我都崩
溃发飙,每次都要做心理
调整,告诉自己一定要冷
静不要发火,耐心、耐心
,后还是大人叫,孩子哭
。我也想哭啊,辅导作业
太难了,谁试谁知道。”
“去医院检查,发现心脏
有频发室性早搏,医生说
要保持心情愉悦,不能发
火。我想来想去只有给孩
子辅导作业这种场景下我
比较容易发火。四年小学
辅导下来,都‘工伤’了……”
“陪写作业,老师让十分
钟做完五十道十以内的加
减法,包括写名字,结果
三分钟过去了,他还在把
名字写了擦,擦了写,想
吼硬是憋着,快内伤了。”
……
现今,儿童因写作业问
题被批评、训斥,甚至直
接离家出走的情况屡见不
鲜;父母因辅导孩子动辄
发火,甚至引发家庭矛盾
、出现身体健康隐患也很
常见……
为什么让孩子写作业这
么难?为什么孩子一写作
业就开始各种闹,一会儿
要喝水,一会儿要削铅笔
,一会儿又要上厕所,磨
磨蹭蹭……
要想彻底解决辅导孩子
写作业这一难题,我们必
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实际
上,“写作业”这一“难题”的
本质是孩子缺乏自控力。
家庭教育的目的,从来
都不是为了单纯让孩子学
会做哪一道题,重要的是
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一
个有自控力的孩子,他明
白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
情,内心有自己的做事节
奏,不必父母监督,也能
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
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
授米歇尔就通过棉花糖实
验,得出了一个结论:自
控力强的孩子更容易获得
成功。
当时,米歇尔教授招募
了600多名三岁至六岁的孩
子作为志愿者参与实验。
研究人员把孩子们带入一
个房间,并给每个孩子发
了一块棉花糖,米歇尔告
诉孩子们:“每个人都有一
颗棉花糖,我有事要离开
十五分钟,等我回来,没
有把糖吃掉的孩子,可以
得到一块糖作为奖励,但
如果你把糖吃掉了,那就
什么奖励都没有了。”
接着,所有实验人员都
离开了,房间里只剩下这
些孩子,有的孩子在门被
关上的瞬间就把棉花糖放
进了嘴里;有的孩子想得
到奖励,忍耐了两三分钟
,还是忍不住棉花糖的诱
惑,把糖吃掉了;还有一
些孩子,为了抵挡糖果的
诱惑,或趴在桌子上假装
睡觉,或一直唱歌来分散
自己的注意力,他们等了
十五分钟,成功获得了自
己想要的奖励。
此后,米歇尔带领自己
的研究团队,对这些孩子
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追踪
,结果发现:那些能够获
得奖励的孩子,意志力更
强,也更有耐心,表现在
学业上,学习成绩更好,
能获得更高的学位,他们
的抗压能力也优于其他孩
子,更少出现诸如犯罪、
吸毒等问题。
自控力对于孩子的影响
是长达一生的,让孩子管
好自己,父母才能省心。
正如《战国策·触龙说赵太
后》中所写:“父母之爱子
,则为之计深远。”世界这
么大,诱惑这么多,身为
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生
,不如让他们拥有让其过
好一生的能力。
今天的许多孩子,在“写
作业”的问题上出现的种种
负面现象,实际上都是自
控力缺乏的表现。那么,
这些孩子们的自控力为什
么会这么差呢?究其本质
,与父母“哄骗式”的教育是
分不开的。
“乖乖把饭吃了就出去玩
”,“只要把作业写完就可以
玩游戏”,“你在家乖乖听话
,等妈妈回来给你买麦当
劳”……
这是不少家庭中常用的“
安抚”孩子大法,那么,你
给孩子的每一个承诺,是
否真正兑现了呢?“曾子杀
猪”的故事,相信大家并不
陌生,父母对待孩子一定
要言而有信,哪怕只是一
次失信,便会彻底毁了孩
子做事的积极主动性。
试想,当孩子好不容易
完成了作业,结果说好的“
玩游戏”却没能兑现,父母
下一次再和孩子说“写完作
业就给你买变形金刚”时,
又怎么可能会调动孩子写
作业的积极性呢?
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不
是一件简单容易、很快就
见效的事情,而是一个系
统性的大工程。本书围绕“
儿童自控力”这一主题,从
心理学角度讲述了培养儿
童自控力的全过程,分享
了培养儿童自控力的各种
实操方法,是家长培养孩
子自控力的好帮手。
导语
试想,当孩子好不容易完成了作业,结果说好的“玩游戏”却没能兑现,父母下一次再和孩子说“写完作业就给你买变形金刚”时,又怎么可能会调动孩子写作业的积极性呢?
《孩子自控心理学》讲述了以下培养孩子自控能力的具体方法:
聚焦专注力,是培养孩子自控力的前提;
改变不良习惯,孩子做事才有效率、有成果;
稳定好情绪,让孩子更好地管理自己;
严于律己,做好时间管理,让孩子更自律;
强化环境适应:培养孩子的安全感与纪律感;
培养责任感,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精彩页
父母不“他控”,孩子才能“自控”
很多家长历来推崇棍棒教育法。他们认为,孩子不自律,是因为管理不严所致。为了孩子能够自律,走上正道,家长们不得不扮演各种角色——保姆、严师、能够指挥孩子做任何事的主人等等。这样的家长时时刻刻都在对孩子进行“他控”,他们管控着孩子的一切举动。因此,他们培养出来的孩子只能被动顺从他人的意志,完全丧失了学习自我控制的机会,自然也就没有“自控”的能力了。
艳艳马上就要随父母移民马来西亚了。可是她一点也不觉得开心,在这里,有她喜欢的同学和老师,还有她一直爱好的篮球。在这之前,学校决定让艳艳参加校队,代表学校参加全市中小学生的篮球比赛。为了得到这个机会,艳艳每天苦练,吃了很多苦,现在机会是抓到了,却要因为自身的原因而放弃。这让艳艳非常痛苦。艳艳妈妈说她应该开始筹划未来了,便早早地帮她做好了准备,说是给孩子一个光明坦途。
从小到大,艳艳都生活在妈妈的“他控”之下。每天一放学就要按照妈妈的安排进行接下来的事情:回到家里件事就是做作业,做完作业交给妈妈检查,合格后再预习一下第二天要学习的知识,从来都没有娱乐和看电视的时间。对此,艳艳虽然很不愿意,但也只能被迫顺从妈妈。
不仅是在学习上,艳艳妈妈在生活上同样掌控着孩子的一切,从穿衣吃饭到交朋友,从个人喜好到思想取向,艳艳简直成了妈妈手中的木偶,没有丝毫的自由。有时候奶奶
有些心疼孙女,看不过去了,对艳艳妈妈说道:“孩子一天天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和爱好,你就不要管那么多了,这样对孩子不好。”“那可不行,我必须对孩子的未来负责任。”艳艳妈妈振振有词,一副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样子。奶奶无奈地摇了摇头,心疼地看了看孙女。
我们有很多“全能的父母”,他们能够包办孩子的一切,希望孩子完全按照他们的指示生活。这样热衷于“他控”的家长,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缺乏自控能力的孩子。很多时候,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房间,他们更需要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空间。父母应该充分认识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给他们一些空间,让他们发挥一下自控能力,按照他们自己的思想、兴趣和爱好走好自己的路。
(1)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个体,父母要尊重孩子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思想空间,有决定选择权,有兴趣爱好,这些都是孩子作为独立个体应该享有的权利。即便是父母,也不能剥夺孩子的这些权利,让孩子成为被随意摆布的木偶。
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喜好,需要在一个相对独立、自由的空间里成长出真正的自我。作为家长,需要尊重孩子,孩子的生命虽然是父母给的,但这不代表父母有掌控孩子人生的权力。家长应充分了解孩子的需求,多与孩子协商,从而陪伴孩子快乐地成长。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喜好、目标创造自己的人生。
(2)过度的爱就是监视过多的关注就是一种监视。现在的家长把目光和爱都聚集在了孩子身上,对孩子形成了无形的监控。孩子完全没有了自由,一举一动都在父母的“他控”之下。这样一来,家长的爱就会成为一种巨大的压力,使孩子失去自我,丧失自控的能力。
(3)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孩子的年纪小,人生阅历不足,犯错误在所难免。要知道,在犯过一系列错误并改正之后,孩子的能力也就被训练出来了。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谅解也是教育。懂得宽容的父母,不仅是孩子的良师,也是益友。
放开双手,让孩子远离“他控”,成长为做事有主见、自控能力强、独立性强的孩子,不应总要求孩子听话,一步步摧毁孩子的自控能力,这无异于寄希望于笼中的金丝雀能够拥有翱翔九天的本领。
P2-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3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