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解读中国20世纪的“大转折”提供了另一种文本,解读的是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题。主要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权力、产权、社会行为者的关系。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充分吸收了政治经济学、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书为解读中国20世纪的“大转折”提供了另一种文本。这一文本截取的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片段,解读的是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题。本书更关注的是个案而不是事件本身,把“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作为经济社会的一个个案来研究,而不是把它作为历史事件来研究。本书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权力、产权、社会行为者的关系。
本书是“中国社会经济制度变迁前沿研究丛书”的一种。本书的独创性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解读“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一种视角。在相关问题研究中,充分吸收了制度经济学、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的研究成果。
1.导论
1.1 引言:国家,所有权与对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
1.2 文献检讨与研究方法的选择
1.3 行动,权力与产权变迁,一个分析框架
1.4 穷途末路的资本家:自愿合营的经济社会基础
2.产权改造的政治背景
2.1 国家的目票与政策
2.2 改造资本主义的构想
2.3 对资本主义的限制政策
3.运动的震慑
3.1 “运动”策略
3.2 一些个案
3.3 运动的后果
4.自由市场的消亡
4.1 “五反”运动与市场的政治重构
4.2 新市场结构的形成
4.3 加工订货与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控制
4.4 加工订货:利益分配与责任问题
5.企业控制权的变化
5.1 加工订货与产权的割裂
5.2 劳资关系问题
5.3 企业内部关系结构的变化
5.4 所有权利的分割
6.信念的控制与心理结构的重塑
6.1 “大势所趋”:“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6.2 “他者的压力”
6.3 所有者,阶级与我色意识
7.权力,国家建构与通往社会主义之路
7.1 公私合营:资本主义的最后脚步
7.2 “自愿的服从”
7.3 权力,现代国家的建构与历史发展
8.重塑社会结构:人的改造与平等
8.1人的改造:资产阶级的最后消亡
8.2工人:教育与改造
8.3平等主义及其限制
9.动员与控制:从经济的逻辑到政治的逻辑
9.1动员:企业的“新”运作机制
9.2国家、企业与对城市基层的控制
10.结语
附录 穆易的“资本家生涯”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