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少小亲政有所作为的皇帝,也是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智禽鳌拜,平定三藩,化解一个又一个矛盾。治理黄河防水患,减轻赋税促生产,开创一个康熙盛世。
康熙皇帝,名为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康熙是他的年号。他是清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个皇帝,8岁即位,14岁亲理朝政,在位64年。
玄烨的治国才干不是与生俱来的,完全益于好学敏求,勤于政务。他5岁开始在祖母指导下读书,亲政后,于听政之暇,即在宫中披阅典籍,殊觉意理无穷,乐此不疲。对天文、地理、算术、音乐、兵法、骑射、法律、医药、农学、水利、蒙文、拉丁文、英文等,都勤于学习。广博的知识使他眼界开阔,决断有据,显示出超群的胆略与气度。
康熙皇帝(公元l654-1722年),生于顺治十一年,顺治第三子。八岁登基,大清第二位以冲龄践祚的少年天子。幼年时,受祖母孝庄皇太后的格外调教,培育了他日后作为帝王不可缺少的品格。他少年老成,胆识超人,智取权臣鳌拜,削平三藩,雅克萨之役让沙俄心服口服,又亲征大西北,为自己塑造了一尊不朽的雕像。
1722年,六十九岁却做了六十一年皇帝的康熙走完了人生之路,尽管千秋功过一时难以评说,但不容置疑的是,他开辟了满汉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崭新局面,被誉为康乾盛世的伟大开拓者。
擒鳌折桂若拂灰,
文治武功未可追。
不是此公开盛世,
唐裔汉种肯服谁?
富察鹤年先生作《清帝十二咏之四圣祖康熙皇帝》
爱新觉罗玄烨,生于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是顺治皇帝的第三个儿子。
据正史记载,玄烨天表英俊,岳立洪声,是个小帅哥。他6岁那年,父皇问起几个儿子的愿望,二阿哥的回答循规蹈矩:愿为贤王。而身为老三的玄烨却不肯满足于只当个贤良恭顺的王爷,他大言不惭地宣布:愿效法父皇!真是语出惊人,他居然把当皇帝的野心就这样公诸于众了!
大概正是欣赏玄烨的这种性格,顺治皇帝在临终遗诏中明确了三阿哥皇统继承人的地位,年仅8岁的玄烨继他的父皇之后,成了大清第二位以冲龄践祚的少年天子,在团龙金椅上一坐就是61年!
当年那句效法父皇的话可不是说来玩玩的,除了没能成为大清入关第一帝这件事之外,被称为康熙大帝的玄烨,在许多方面都是青出于蓝而远胜于蓝的。
顺治登极之初,曾受制于摄政王多尔衮,不但政令皆由多尔衮说了算,甚至连自己的母亲也被多尔衮强娶为妻,顺治也只能瞪着俩眼干看着。而康熙则完全不同,虽然也是少年称帝,虽然也有一个权倾天下、功高震主的重臣左右朝政,但康熙却敢于反抗也善于反抗,居然领着一班童子军,把不可一世的鳌拜打翻在地,扳倒了压在头上的这座大山。
顺治倚重吴三桂等前明降将平定南明,因此养虎遗患,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而康熙却不甘于让吴三桂等人拥兵自重,果断地削平三藩,去了卧榻之侧的心腹大患。顺治挥军入主中原,对于整个中华民族而言,这只不过是兄弟间的争长夺霸之战。而康熙却把铁骑麾向了企图奴役中华民族的外国侵略者,雅克萨一役,打得沙皇老毛子心服口服,在尼布楚签订城下之盟,让中国人扬眉吐气!顺治被汉文化同化,但却沉溺于风花雪月之事,而康熙则推而广之,开辟了满汉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崭新局面,被誉为康乾盛世的伟大开拓者。
1722年,68岁却已当了61年皇帝的康熙大帝走完了他人生的道路,在风景宜人的京城西郊畅春园里驾鹤西游。翌年,他的接班人雍正皇帝为他上了尊谥: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庙号圣祖,葬于景陵。
康熙大帝盖棺了,但却远没有论定。他的千秋功过仍在任后人评说。而我们这部小说,则试图用新的观念、新的方式去展现一个亘古难以再现的帝王的曲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