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生活早已麻木不堪,被一种无形的东西困住?你是否事业不断遭遇瓶颈,再也无法拥有进取之心?你想在职场更上一层楼,却迟迟迈不开前进的步子;更可怕的是,你已经习惯于现状,慢慢进入到一种舒适的状态……不过在这个变化莫测的“丛林社会”,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意味着你必然将会遭遇职场的灾难和人生的危机,最终会被这个社会无情地淘汰!因此只有逃离舒适区,及时地做出改变,调整自己,才能在社会中求得生存,获得个人的成功和发展。
本书从舒适区这个概念入手,通过一些寻常的事例,来揭示人们深陷舒适区的种种危害,以期探求人生变化和发展的真相所在。
茧化成蝶需要痛苦的蜕变,获得成功也需要必要的磨练。请逃离舒适区,迈出持续成功的第一步吧!谨以此书献给永远寻求改变自己和突破自己的卓越之士,永远拒绝停滞在舒适区的绩优团队和组织。
舒适区最早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它与人类的压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顾名思义,处于这一区域,你会感到非常抒服,觉察不到任何真正的压力,或者用自我麻痹来勉强应对它们。因此,我们既没有强烈的改变欲望,也不会主动地付出太多的努力,所有的行为,无非是为了保持舒适的感觉和假象而已。
这种状态,会让你轻易地沉迷其中、难以跳出。久而久之,你会感到达茫、无助,其行为表现为:懒惰、松懈、倦怠和保守等等。
因此,我们需要逃离这种状态,改变固有的习惯、观念、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寻求发展,迈向成功。
这对每一个个人和团队而言,都是至关重要、关乎成败!
因此,当我们精神懈怠、贪图安逸之时,当我们感觉自己无法更进一步时,请翻开这本书,随时随地告诫自己:逃离舒适区!
请迅速从温水中逃生
无论在公共场所,或者是公路旁,我们经常会看见”保持警惕”“注意安全”之类的警示标语。它们似乎在时刻提醒着我们小心谨慎,避免潜在的危险。
是呀,人生充满了太多的未知和变数,你无法预知生死、更无法预见未来,所以每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你我心中可能都在不停地默念:一定要小心呀。
然而,事情总是看似简单,真正做到却并非易事。正如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水煮青蛙”实验:
第一次,实验者将青蛙放进到滚烫的沸水中,青蛙迅速地作出反应,及时跳了出来;
第二次,实验者再将青蛙放到了温水中,然后慢慢地加入开水,使温度升高。这一回,青蛙没有意识到水温的变化,反而感觉很舒服,甚至还在水中“蛙泳”。
于是,当温度升到最高,青蛙想要挣脱的时候,一切都太迟了——青蛙在水中丧失了弹跳能力,最后无奈地被烫死!
可怜的青蛙,它就这样轻易地在安逸的环境中放松了警惕,慢慢丧失了逃生的本能,最终成为了“温水”的牺牲品。
而我们人类似乎也在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道路的前方有一个深坑,我们很轻易地就能避开了它:而马路上的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头,却经常使我们摔个大跟头——因为我们往往忽视了它的存在。
刚学会开车的新手,往往都小心翼翼,生怕撞车出事故:而有着多年经验的司机,会在不经意间,酿成车毁人亡的惨剧——因为开车对他们来说太熟悉了。
在我们每个人的卧室里,都有一张宽大而舒服的床(或者梦想着有这样一张床):为你量身定做,不大也不小,不管外面如何凶险、环境多么恶劣,一旦躺下去,你似乎就再也不想起来。烦恼、忧虑,统统拋到九霄云外,总之,你丝毫感受不到任何的压力!
就这样,躺在“温床”中的我们,渐渐地对周围的一切都习以为常,盲目地对所有事情都保持自以为是的乐观,处在了一种“零压力”的状态!
于是,我们变成了温水里的青蛙。只能在即将“煮熟”之时,才意识到大难临头的危险,做出无谓的挣扎!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会处于毫无警觉的状态之中?是什么使我们丧失了警惕呢? 显然,法斯宾德似乎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于是他死得“不明不白”;
德鲁·巴里摩尔,则将丧失警惕归结为“成功后的副作用”,这一说法固然有理.但也许只是冰山的一角;
也许,只有盖茨的“18个月”才能窥见问题的核心,才使得他能够不断取得辉煌和成功。其实,这也是本书所要告诫人们的——逃离“舒适区”的重要性。
舒适,这个看似褒义的词汇,其实是大自然的丛林法则,对我们所有人设下的“温柔的陷阱”。正是由于我们陷入了舒适区,才会不知不觉地丧失警惕,陷入危机。
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守护你人生的天使”,能够在你遇到危险的时候,及时出现拯救你。更不要说,如今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复杂和危机四伏的丛林时代了!
那么,想要避免陷入舒适区,就请从现在起,积极地行动起来做出改变,迅速地从温水中逃生吧。尽管,在这个全社会普遍追求休闲和舒适的享乐年代,想要逃离“舒适区”的漩涡,绝非易事。 但是,这正是本书的真正意义所在——告诉大家关于逃离“舒适区”的N种细节和方法!
P50-P53
不再与成功渐行渐远
每天,在忙碌的生活结束之余,你是否会与自己的心灵,及时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呢?
如果你正在这样做,请继续保持这种习惯;如果还没有的话,那么不妨每天多问一下自己这样的问题:
儿时的梦想,我现在还在坚持吗?
年少的豪情,我现在还保留了几分?
可能对于这样的问题。大多数的回答,都不会尽如人意。
想想当初“恰同学少年时”,我们都曾意气风发,豪情万丈,如今却难免会有一种“烈士暮年”的感慨——虽然我们仍很年轻。
也许,这种心态上的变化,是因为我们都陷入了一种可怕的状态——就像上文中那个曾经无敌自负的剑神一样。
这种状态,一直缠扰并腐蚀着我们,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退化、萎靡,渐渐地丧失了儿时的梦想和年少时的豪情。
其实,这种状态就是“舒适区”。
著名的思想家梁漱溟说过:“人类并不是渺小,而是悲惨。人类的悲惨,在于受制于自己!”
是呀,许多人往往都是受制于自己,才会选择懒惰、保守和不思进取,以求得暂时的安全和解脱。然而,正是这种回避主义和逃避主义,使他们陷入了舒适区!
在这个疯狂的、不断变化的世界里,你只有不断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够不被环境所淘汰,才有可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否则的话,你必将会面临人生的巨大危机,并且与成功背道而驰、渐行渐远。
在生命的旅途中,一时的倦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将一时的舒适当作永久的安逸,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好梦留人睡”——但是再好的梦也有醒来的那一刻。如果你醒得太迟,恐怕早已被无情的现实所抛弃。
正因如此,我们才需要不断地“逃离舒适区”!
本书从舒适区这个概念入手,通过一些寻常的事例,来揭示人们深陷舒适区的种种危害,以期探求人生变化和发展的真相所在。
希望大家在看完本书之后,能够有所感悟和启发。当然,更重要的,是从今以后,行动起来——
还记得那句格言吗:“你如果不想死在床上,那就干脆死在路上吧!”
只有适应变化,主动地做出改变,才能让你一直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或者在成功的路上始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