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罴当道--翁同龢的生平及其艺术/书法星座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作者 胡传海
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他是一个集内外矛盾于一身的人物,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他一生经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在朝四十余年。身膺同治、光绪二帝老师。历任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要职……他,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翁同龢,本书将着重探讨他的生平及其书法艺术!

目录

1 引 言

3 第一部分 六十年事伤心盖棺

--翁同龢生平简述

21 第二部分 老罴当道百兽震恐

--翁同稣龢的书法艺术

61 第三部分 金石碑版烟云供养

--翁同稣龢的艺术修养

113第四部分 翁同稣年表

试读章节

《中国人名大辞典》也对他的书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松禅工书,以赵、董意而参以平原气魄,足继刘墉。在我看来,翁同龢书法是以厚实、朴拙、老辣、雄浑的审美特质见长,他书法的超逸之处在于无意求工而妙趣横生。他书法的点画形态、行问章法、分问布白、运笔顿挫都有其个性面貌,能做到一洗尘俗之气,而别含古趣。

翁同龢书工楷、行、隶、篆各体,尤以行书见长。他的楷书整饬自然,转折顿挫清晰而严明,承绪于《颜勤礼碑》。因其楷书手札常是写给地位较高的王公大臣,故有时略有拘谨板滞之弊,但他的榜书却写得大气磅礴,他写的“宝古斋”匾额,显得精气内敛、神完气足。他的隶书古气浓郁,结体宽博,笔画涩进而寓筋力,虽未能自成一家,然也别有古趣。他的篆书很少有史料记述,传世手迹更为稀见。《书法报》曾刊登了他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书写的篆书册,“通观这部墨迹,以大小二篆为主体,问杂以石鼓,并参有隶书笔意;转折处时而流露出草书之势,篆法自然而不呆板,随意而为,却不离法度。乍见似拙,实则藏巧于内,充分体现了个性鲜明、风格独异的书法特征。翁氏的习篆,绝非拟古袭今,而实包含着容纳、变革、创新的意图,因而被鉴赏者目为‘怪’。这部篆书册写完之后,翁并没有停笔,在以后的日记里,仍有‘写篆一篇’、‘写篆稍悟’的日课记载。由此可知,其晚年不但沉浸汉隶,而对篆书的演变确实也下过一番工夫”。P24-25

序言

1904年7月5日晚,长夜如漆,南京城外一江轮顺流而下直奔常熟,翁同稣得意门生甲午恩科状元张謇得知翁同龢去世的消息,急急乘船赶去吊唁。一颗流星划破长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书法家就此陨落。当张謇来到虞山西麓鹁鸽峰下灵堂——“瓶庐”时,只见经学大师俞樾的挽联悬挂在厅堂的正中:

白傅一篇醉吟传,绿图两代帝王师。

在一旁的是“翁门六子”之一汪鸣銮的挽诗:

黄扉归去白云身,翰墨流传自有神。

千载是非君莫问,即论八法亦传人。

在汪鸣銮挽诗旁边的是常熟翰林、翁门弟子徐兆韦等人的挽联。

张謇的眼睛模糊了,泪水止不住地滑落,思绪也渐行渐远,把我们带进一百多年前的岁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2: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