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PK柏杨,谁更深刻?
鲁迅PK韩寒,谁更一针见血?
鲁迅,一个大腕级的“解剖师”,被忽视了十几年。今天,他走下神坛,将向13亿中国人解剖丑陋的中国人!
从本书《鲁迅说丑陋的中国人》开始,读懂中国人,读懂你自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鲁迅说丑陋的中国人 |
分类 | |
作者 | 鲁迅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鲁迅PK柏杨,谁更深刻? 鲁迅PK韩寒,谁更一针见血? 鲁迅,一个大腕级的“解剖师”,被忽视了十几年。今天,他走下神坛,将向13亿中国人解剖丑陋的中国人! 从本书《鲁迅说丑陋的中国人》开始,读懂中国人,读懂你自己! 内容推荐 鲁迅是最善于从民族多数成员身上去解剖国民的劣根性,善于从 “祖传的老病”中去挖掘民族的弱点,从而使他的思想达到惊人的高度和深度。更让我们叹服的是,鲁迅最善于选择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心理习惯,一直挖掘到历史的底层,揭示出深广的社会、历史、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体现着社会发展的本质。 本书《鲁迅说丑陋的中国人》重新擦亮和复原鲁迅的精髓,以《沉思录》、《中国不高兴》等畅销书独特而创意的方式表现,让仅仅作为文学读物的小众定位走向大众阅读,这个时候你将发现鲁迅并未过时,而是更为新鲜和深刻,每一句话都说在现代中国人的心坎上。 《鲁迅说丑陋的中国人》一语道破中国千年潜规则,13亿中国人都要读! 目录 序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第一章 中国人的“怪脾气” 中国人的怪脾气 在中国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都要流血 在路旁吐一口唾沫,自己蹲下去看着,不久准可以围满一堆人 中国人记性不佳 中国人的想象力 中国人的“面子问题” 中国人赌咒就像宣誓 中国人不喜自己战斗,但喜“观斗” 英雄崇拜的混乱与颠倒 关于爱国的五种意见 中国人喜欢胡乱与别人“攀亲” 骂杀与捧杀——说英雄是娼妇,举娼妇为英雄 中国人的自讨苦吃的根苗在于捧,“自求多福”之道却在于挖 第二章 中国人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 猛人的命运 中国人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中国人的脸 中国人的“驯良” 中国百姓不如牛马 中国人的崇洋媚外——“我们的东家” 中国人的奴隶规则 人人都有奴使别人的希望,所以忘却自己被奴使的将来 万劫不复的奴才——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 第三章 瞒和骗 中国历史上的瞒和骗 中国的很多事情往往是招牌一挂就算成功 中国人常将眼光收得极近,只在自身,或者放得极远,到北极 中国许多历史的教训,都是用极大的牺牲换来的 中国人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 中国人万事闭眼睛,自欺欺人 中国皇帝的“空头支票” 中国染缸(1) 中国染缸(2) 中国人“最阔气的时代” 中国人的“自欺欺人” 中国人善于“宣传”与“做戏” 中国人的说谎与欺骗 中国是“文字游戏国” 杀人者不足责,被杀者不足悲 女人说谎真的比男人多吗 女人是祸水——没出息的男人的借口 第四章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人群中的“山羊” 阔人都是聪明人,老实必不能阔 中国古人的良法美意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1)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2) 中国官为什么要禁止集会 自由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第五章 中国人是怎样变成一盘散沙的 家庭为中国之基本 中国人是如何变成一盘散沙的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皇帝和大臣有“愚民政策”,百姓们自有其“愚君政策” 前驱和闯将,人人怕得做 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中国的“官魂、匪魂、民魂” 安内与攘外——“宁赠友邦,不给家奴” 中国以夷制夷不成,反被外国人“以华制华” 征服中国的唯一方法及出卖灵魂的秘诀 第六章 中国处世法的精义 世人的真面目 长辈的告诫(1)——不要和没出息的摊子为难 长辈的告诫(2)——小心不要碰撞到任何人 中国人大抵都多疑——向农民问路,他总不大肯说实话 中国处世法的精义 “事实胜于雄辩”在中国不适用 中国人的经验之谈 从“跳蚤、蚊子、苍蝇”看国人问题 与中国名流这样谈话最聪明 说谎的得好报,说真话的却遭打 第七章 中国人其实并不中庸 中国人其实并不中庸 从豪猪的寓言看中国人“中庸的距离” 中国人,所擅长的只是所谓“中庸” 中国人的矛盾思想 中国人若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中国人并不是真的“听天由命” “中国式”妥协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中医与西医的结合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对“落水狗”讲道义,是大错特错的事 忠厚是无用的别名 中国是“最艺术的国家” 第八章 中国历史里面只有“刀”与“火” 刀与火 中国历史 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 中国历史上的剥皮法 中国酷刑 中国的监狱 中国的王道 中国的仁义道德与吃人 中国的文明,就是修修补补 中国人供火神菩萨,不供燧人氏 世界上最悲苦的事情是死于慈母或爱人误进的毒药 有泪之人与无泪之人 中国历史上的两种压迫 暗暗的死,是一桩悲惨的事儿 悲剧和喜剧 人类是最可怕的东西 指挥刀的威力 中国大都是“寇盗式”的破坏,而缺少建设者 暴君治下的臣民,大抵比暴君更暴 第九章 中国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 中国父母的教子法 看十来岁的孩子,可以预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 将孩子交给蠢才去教,长大后真成了蠢才 中国到处是天才的苗子,但缺少培养天才的泥土 尊重孩子的第一步——虽然幼稚,但是在成长 对孩子虚伪的“说教”,其实连说教的人自己都不相信 中国父母对待孩子婚姻的方法 吸鸦片的父母生育出来的婴孩也有烟瘾 “穷二代”与“富二代” 第十章 中国文化及中国文人的弱点 中国文化大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 “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是自负的漫天大谎 知识阶层地位增高了,就把平民忘记,甚至成为平民的敌人 知识阶层对于别人的行动,往往以为这样不好,那样也不好 君子和才子的区别 “帮忙”和“帮闲”的文人们 中国的老调子还没有唱完 论“文人相轻” 外国人为什么会盛赞中国文明 中国的文明,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 关于《红楼梦》的小感悟 从《红楼梦》“大团圆结局”看中国人自欺欺人的“瘾” 中国人的“脸谱” 中国最伟大最永久的艺术是男人扮女人 中国所谓的“艺术家”们 “四书五经”不过是耍把戏偶尔用到的工具 人生识字胡涂始 第十一章 中国人的最高理想 中国人的最高理想 地上的天堂在圣贤的经书上、马背上、女人的胸脯上 中国人的离奇愿望 梦是好的,但钱更要紧 世间有一种无赖精神,那要义就是韧性 经济不独立,女人必受男人控制 活在当下,执着现在 青年们的目标: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中国的希望和出路 第十二章 劝人安贫乐道是古今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络 中国人心中,不平和愤恨太多 劝人安贫乐道是古今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络 只有自己最可靠?——自己也未必可靠! 牡丹是中国的“国花”,“他妈的”是中国的“国骂” 穷人哲学——命运说不足以治国平天下 中国人虽然敬信鬼神,却以为鬼神总比人傻 与其说明年喝酒,不如立刻喝水 试读章节 猛人的命运 在中国,凡是猛人,都有这种的运命。 无论是何等样人,一成为猛人,则不问其“猛”之大小,我觉得他的身边便总有几个包围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透。那结果,在内,是使该猛人逐渐变成昏庸,有近乎傀儡的趋势。在外,是使别人所看见的并非该猛人的本相,而是经过了包围者的曲折而显现的幻形。至于幻得怎样,则当视包围者是三棱镜呢,还是凸面或凹面而异。假如我们能有一种机会,偶然走到一个猛人的近旁,便可以看见这时包围者的脸面和言动,和对付别的人们的时候有怎样地不同。我们在外面看见一个猛人的亲信,谬妄骄恣,很容易以为该猛人所爱的是这样的人物。殊不知其实是大谬不然的。猛人所看见的他是娇嫩老实,非常可爱,简直说话会口吃,谈天要脸红。 猛人大抵是不知道的。凡知道一点北京掌故的,该还记得袁世凯做皇帝时候的事罢。要看日报,包围者连报纸都会特印了给他看,民意全部拥戴,舆论一致赞成。直要待到蔡松坡云南起义,这才“阿呀”一声,连一连吃了二十多个馒头都自己不知道。但这一出戏也就闭幕。 包围者便离开了这一株已倒的大树,去寻求别一个新猛人。中国人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 中国人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着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这样下去,一定要完结的。 我想,要中国得救,也不必添什么东西进去,只要青年们将这两种性质的古传用法,反过来一用就够了: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 那么,无论什么魔鬼,就都只能回到他自己的地狱里去。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 孩子们在瞪眼中长大了,又向别的孩子们瞪眼。 他们一生都过在愤怒中。因为愤怒只是如此,所以他们要愤怒一生——而且还要愤怒二世、三世、四世,以至末世。中国人的脸 我一向只留心西洋人。留心的结果,觉得他们的皮肤未免太粗;毫毛有白色的,也不好。皮上常有红点,即因为颜色太白之故,倒不如我们之黄。尤其不好的是红鼻子,有时简直像是将要熔化的蜡烛油,仿佛就要滴下来,使人看得栗栗危惧。总而言之:相貌还是不应该如此的。 后来,我看见西洋人所画的中国人,才知道他们对于我们的相貌也很不敬。那似乎是《天方夜谈》或者《安徒生童话》中的插画,现在不很记得清楚了。头上戴着拖花翎的红缨帽,一条辫子在空中飞扬,朝靴的粉底非常之厚。但这些都是满洲人连累我们的。独有两眼歪斜,张嘴露齿,却是我们自己本来的相貌。不过我那时想,其实并不尽然,外国人特地要奚落我们,所以格外形容得过度了。 但此后对于中国一部分人们的相貌,我也逐渐感到一种不满,就是他们每看见不常见的事件或华丽的女人,听到有些醉心的说话的时候,下巴总要慢慢挂下,将嘴张了开来。这实在不大雅观,仿佛精神上缺少着一样什么机件。据研究人体的学者们说,一头附着在上颚骨上,那一头附着在下颚骨上的“咬筋”,力量是非常之大的。我们幼小时候想吃核桃,必须放在门缝里将它的壳夹碎。但在成人,只要牙齿好,那咬筋一收缩,便能咬碎一个核桃。有着这么大的力量的筋,有时竟不能收住一个并不沉重的自己的下巴,虽然正在看得出神的时候,倒也情有可原,但我总以为究竟不是十分体面的事。 日本的长谷川如是闲善于做讽刺文字,有一篇就说到中国人的脸。大意是初见中国人,即令人感到较之日本人或西洋人,脸上总欠缺着一点什么。久而久之,看惯了,便觉得这样已经尽够,并不缺少东西;倒是看得西洋人之流的脸上,多余着一点什么。这多余着的东西,他就给它一个不大高妙的名目:兽性。中国人的脸上没有这个,是人,则加上多余的东西,即成了下列的算式: 人+兽性:西洋人 这兽性不见于中国人的脸上,是本来没有的呢,还是现在已经消除?如果是后来消除的,那么,是渐渐净尽而只剩了人性的呢,还是不过渐渐成了驯顺。 野牛成为家牛,野猪成为猪,狼成为狗,野性是消失了,但只足使牧人喜欢,于本身并无好处。人不过是人,不再夹杂着别的东西,当然再好没有了。倘不得已,我以为还不如带些兽性,如果合于下列的算式倒是不很有趣的: 人+家畜性=某一种人 P16-20 序言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 “我想,你总会好起来……” “是么?但愿如此。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 “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窝还不如。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 “混帐!”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那人是一个傻子。 “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屋,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子……”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这怎么行?……”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 “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 “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这不行!主人要骂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一群奴才都出来,将傻子赶走。 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 “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许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 “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 “可不是么……”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 书评(媒体评论) 鲁迅应该说是一个乐观的人,正因为他是一个乐观人,他总觉得这个社会是有希望的,这个民族是有希望,他才感到对现实的不满,而鲁迅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是就事论事的,看到社会上发生一些什么事情,或者有一些什么问题,他想到的是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人性的问题,国民性的问题。虽然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成了人间最好的医生,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上医医国”,就是上等的医生是医国家的,而先生不仅是医国,是医国民性,医治我们国民的劣根性,我认为这是先生最伟大之处。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风云人物 易中天 有些朋友以为我曾经在去年一个活动里面说韩寒就是当代的鲁迅,不,其实我不是这样说的。准确地讲,我的说法是说,韩寒的小说其实并没有鲁迅那种深层的悲剧感,完全不可比,是两个不同的档次,鲁迅的作品,大家注意到是火辣讽刺,但是里面那种非常黑暗的元素,我觉得才是使得他伟大的地方。那么韩寒像他的地方是在什么地方,我就说到韩寒的杂文写的非常的聪明,他对这个时代所引起的效应,让所有的年轻人愿意去看,愿意去理解,甚至愿意去相信他所写的那种东西的魅力。这个东西再写下去,再过几年,也许韩寒就会变得像过去的鲁迅一样,对那个时代而言,对这个时代而言。 ——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梁文道 几十年来,我们的耳膜在听到“中国人”三个字时已经习惯了与“伟大”、“光荣”、“勇敢”、“勤劳”等一类褒扬词汇相连接,突然把“中国人”与“丑陋”连在一起,真是岂有此理,胆大妄为。不管读过和没读过,只要自命为爱国者的人们都要对它表示气愤,表示唾弃。但这是一针见血、说真话的书。此书问世,必在社会上掀起一股不大不小的风波。 ——《南方都市报》文化评论员 王学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整天歌功颂德,报喜遮忧,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祸国殃民,无异于糖衣炮弹,软刀子杀人,腐蚀破坏性惊人!一个不懂得反思的民族,是个可怕的民族!一个懂得反省的民族,方能强大! ——天涯论坛 厌京疲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