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陈亮彩墨山水画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作者
出版社 福建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真正的艺术家毕竟与众不同,尽管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却生活在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之中。艺术家具有天生的艺术气质,宽阔的胸怀和终生好学不倦的进取精神。本书作者恰好具备这些性格特征,他深知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和书法功底,自己所追求的境界根本无法表现,最终只能是一个画匠。本书将带给您作者多幅别具一格的国画风景线。

目录

01 春光暖万家

02 桃源图

03 雪消门外千山绿

04 春与青溪共长

05 红树人家

06 琴响入空山更秋

07 春水绿浮云

08 秋山晚照

09 鸟鸣山更幽

10 青溪流水暮潺潺

11 春山幽居

12 万里烟波万里天

13 秋岚晓色

14 青山呈露新如染

16 秋山树野深(扇面一)

山居秋晴(扇面二)

17 带雨云堆一半山

18 山色浅深随夕照

19 春山烟岚

20 江上青山横绝壁

21 云藏远岫茶烟起

22 云间烟火是人家

23 云峰苔壁绕溪斜

24 春夏

25 秋冬

26 秋山夕阳图

27 云净山浮翠

28 桃源问津图

29 花动一山春色

30 秋晚烟岚

31 山色如烟复如黛

32 秋晓

33 雨过山头云气湿

34 云涌青山

35 秋江归棹

36 千障雪消溪影绿

37 春山如近复如遥

38 万壑有声含晓籁

39 烟嶂幽居(扇面三)

云谷清音(扇面四)

40 雾色青苍

41 山风吹作满屋云

42 春田幽居

43 山色朝晴翠染衣(长卷一)

云藏野人家(长卷二)

44 桃源图

45 青山寻幽

46 秋山访友图

47 烟岚晓色

48 云净山浮翠

49 秋色

50 秋山夕阳图

51 红叶青山锁白云

52 山深云满楼

53 苍崖云游图

54 山深云满屋

序言

公元1970年,夏天的傍晚,夕阳西下。峨眉山金顶站着一个小男孩,他置身在群山环抱里。松涛阵阵,蝉鸣悠悠,远山重峦叠翠,烟笼雾绕,群峰沐浴着金红的晚霞,脚下是茫茫云海,犹如万顷波涛,翻滚澎湃。小男孩如醉如痴,“我长大一定要当画家”。他对自己的心说。

一个美丽的梦想诞生了,他就是陈亮,那时刚过6岁。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陈亮童年的作品是粉笔画成的,那是老师用剩的粉笔短节,他如获至宝地收集起来,在住家的院落中痴迷地画个不停,墙上、地下乃至厕所里都是他的画作。读初中时他被选为班里的美术科代表,那一刻他心中涌现出一种庄严的使命感,儿时游峨眉金顶的情景浮现在脑海,如果说那只是一个幼稚的梦想,现在则肩负着神圣的责任。少年开始懂事了,他明白要想成为中国画家,必须购买基本的绘画用品,必须拥有朝思暮想而又无钱购买的入门工具书——《芥子园画谱》。他利用课余时间去割牛草,用卖得的钱换回了绘画用品。

青年陈亮是工人。白天的工作是为生活,晚间回到自己低矮狭窄的平房里则是为理想拼搏。那时他还不懂什么画派画风,只是认为古人的画就是优秀传统,学习优秀传统必须临摹古人。他醉心于山水画,从《芥子园画谱》开始,他先后在有限资料中临摹了大量的历代山水画作品。每天一幅画就是他的功课,从二十岁到三十岁,三千六百幅画稿至今保存完好,其中以元代和明代习作为最多。当我第一次步入他的画室,望着那些整理有序,堆积房顶的习作,我的心震憾了。成绩是苦出来的,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而他身后的路将更为艰辛,因为他告诉我,他已辞掉]二作,专心做一位职业画家。那是1995年他30岁。

牛刀小试,初露锋芒

在近代山水画大师中,陈亮最景仰的是张大干与吴湖帆,犬千先生泼墨泼彩,艳丽中透出淡雅,姿肆中见其深沉;湖帆先生则不激不厉,既清淡典雅,又明丽风流。二位大师殊途同归,其画高深莫测,有浑然天成之妙,这正是陈亮心仪神往的艺术境界。

他这样叙述作画时的心情: “每作新画,如对至尊,传统之法,默记于心,所见所感奔来眼底。大干先生与湖帆先生的境界,使我有一种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越是追摹就越觉得不可企及,越不可企及就越想追摹”。

“十年磨一剑”。陈亮执着地走着自己的路,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大师的作品朝夕揣摹,时时领悟,结合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体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他功力深厚,技法全面,所作山水十分耐人寻味,他笔下的山水画似乎不是表现某个特定的地域,而是在诠释山水画共有的特性本质。

读陈亮的画,最初的印象是生机勃勃、明快靓丽,继后你会感到雄强的气势中,一切是那样婀娜妩媚。当你步入画的深处,你能体验到作者的思绪,听到他的脉搏,在层层晕染,渐渐推进的演绎中领略到作品的诗意美。那是阳刚之气和阴柔之韵的和谐统一,是飘逸秀美和虚淡恬静的艺术境界,这境界包涵着“禅”意,是作者心中的“净土”。

为这“净土”,他在传统的基础上锐意求变,在技法上摸索创新,常于大笔泼墨之后破以石青、石绿,尤其敢大胆地运用多种红色,让其与藤黄和水墨融汇渗透,使画面充溢着一种若隐若现的朦胧之美。

陈亮的画主次分明,虚实相间,层次丰富,他善于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来完善其构想。处理画面或由近及远,层层递进,或由远而近,逐渐深入,甚至着意描绘画的中心部分,顺乎自然地向四周延伸淡出。

对具体景物的刻画显示了作者高度的概括能力,他时而突出山石、时而强调树木、房屋、又常以烟云、流水为主题。在画中借鉴运用了摄影的景深手法和西画的用光技术,这使他的作品不落窠臼,才情横溢。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云: “盖萃古人之美于树林,不在石上著力,而石自秀润矣”。又云: “虚实者各段中用笔之详略也,有详处必要有略处……但审虚实,以意取之,画自奇矣”。陈亮的艺术实践,证明了对这段话感悟至深。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当陈亮忐忑不安地参加中国国际艺术博览会,他的作品立即受到行家瞩目,很快便销售一空,继后,他应邀赴台湾举办画展,又受烟台美术博物馆重托,为其绘制炯台十四大美景之一——长岛。

一颗画坛新星冉冉升起了。这时的陈亮,已经进入不惑之年。

任重道远。前途无量

生命是新陈代谢的过程,机体细胞在不断的更新,眼界在岁月中深远,欢笑在痛苦里诞生。过去二十年,是陈亮在山水画领域里寂寞奋斗的二十年,他追逐着童年的梦想,逐渐认识了自我,决心要实现和超越自我。他今天奉献给读者的这本画集,当然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这无损于它所焕发的光彩,这是一位面家对过去的审视和回顾,这是一个勤奋孩子成长的艰苦历程,他在山水画里寻求美,享受美,再把这美分甘于世人。

真正的艺术家毕竟与众不同,尽管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却生活在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之中。艺术家具有天生的艺术气质,宽阔的胸怀和终生好学不倦的进取精神。陈亮恰好具备这些性格特征,他深知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和书法功底,自己所追求的境界根本无法表现,最终只能是一个画匠。

世界是五彩缤纷的,艺术尤其令人神迷目眩。谁不知道莎士比亚呢?李白和杜甫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们是艺术的创造者,在创造艺术的同时也创造了世界。

正像十年前陈亮忐忑不安的踏进“国际艺术博览会”的大厅,眼前的“陈亮彩墨山水画”同样让他忐忑不安,他深知一切都已成为过去,未来还很漫长,然则“高山仰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这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明天将是一片丰收的美景。  我们关注着、期待着,没有理由不感到乐观。是为序。

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刘正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0: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