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制造过程管理/ISO9000丛书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作者 柴邦衡//刘晓论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在吸取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GB/Z19579—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要求及其实践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从过程策划到过程改进的过程管理,并且介绍了现代过程管理的先进技术和工具。内容包括:过程管理概论,制造过程的设计与开发,制造过程的要素及其管理,工序控制,制造过程的监控等。本书集制造过程管理的许多知识和方法于一身,便于读者快捷入门,并且根据需要逐步采用。

内容推荐

本书将IS09000、ISO/TSl6949和卓越绩效模式关于过程管理的理念、要求和方法加以综合,并结合作者的实践经验,全面、系统地对制造过程管理的各个子过程和主要因素的管理进行了相当详尽的阐述,同时介绍了许多先进且实用的方法。

全书共分十章,主要内容包括:过程管理概论;制造过程的设计与开发;制造过程的要素及其管理;工序控制;制造过程的监控;生产现场管理;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和控制计划;过程审核;统计过程控制;制造过程管理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本书适用于制造类企业从事工艺、设计、质量管理、车间管理的人员,从事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咨询、培训工作的人员,以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录

IS09000丛书序言

前言

第一章 过程管理概论

1.1概述

1.1.1过程管理的重要性

1.1.2过程管理的目标

1.1.3过程管理的现状

1.1.4过程管理的误区

1.2与过程有关的术语

1.2.1过程

1.2.2过程方法

1.2.3过程策划

1.2.4过程的设计与开发

1.2.5过程控制

1.2.6过程分析

1.2.7过程审核

1.2.8特殊过程

1.3过程管理基础

1.3.1过程的识别

1.3.2过程策划的主要活动

1.3.3评价过程管理的要素

1.3.4过程质量控制

1.3.5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1.3.6过程的改进

第二章 制造过程的设计与开发

2.1概述

2.1.1制造过程设计与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1.2制造过程设计的阶段

2.1.3制造过程设计与开发的主要工作内容

2.1.4制造过程的关键(或特殊)特性

2.2制造过程设计与开发的输入和输出

2.2.1产品设计与开发是制造过程设计和开发的起点

2.2.2制造过程的输入

2.2.3制造过程的输出

2.3工艺方案、工艺流程和工艺方法的确定

2.4制造过程设计与开发的评审

2.4.1制造过程设计与开发评审的作用

2.4.2制造过程设计与开发评审的内容

2.5制造过程设计与开发的验证

2.5.1制造过程设计与开发验证的作用

2.5.2验证计划

2.6制造过程设计与开发的输出

2.7制造过程设计与开发的确认

第三章 制造过程的要素及其管理

3.1概述

3.2工序人员管理

3.2.1工序人员管理目标

3.2.2工序人员的岗位要求

3.2.3工序人员的培训

3.2.4工序人员能力确认

3.2.5工序人员质量意识和素质

3.3设备管理

3.3.1设备管理的概述

3.3.2设备管理的内容

3.3.3设备维护管理工作

3.3.4生产工装的管理

3.4材料的管理

3.4.1控制材料的意义

3.4.2对材料的要求

3.4.3材料的贮存

3.5工艺方法的控制

3.5.1工艺方法的内容

3.5.2工艺纪律

3.5.3工艺方法的贯彻要求

3.5.4作业准备的验证

3.6工作环境的控制

3.6.1工作环境要求

3.6.2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环境因素

第四章 工序控制

4.1概述

4.2关键工序的控制

4.2.1识别关键工序

4.2.2关键工序的验证

4.2.3关键工序验证案例

4.3特殊过程(工序)的控制

4.3.1特殊过程(工序)

4.3.2特殊过程(工序)的识别确定

4.3.3特殊过程(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点

4.3.4特殊过程(工序)的验证和确认

4.3.5特殊过程(工序)的监控

4.4几种典型特殊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点

4.4.1热处理工序质量控制

4.4.2焊接工序质量控制

4.4.3铸造工序质量控制

4.4.4锻造工序质量控制

4.4.5电镀工序质量控制

4.5特殊工序验证的案例

第五章 制造过程的监控

5.1概述

5.1.1监控(监视、测量和控制)的作用与要求

5.1.2过程监控的方法

5.2过程参数监测

5.2.1监测对象

5.2.2过程监测的注意事项

5.2.3监测的职责

5.2.4异常的处理

5.3过程检验

5.3.1过程检验概述

5.3.2过程检验的形式

5.3.3例外转序的控制

5.4统计过程控制(SPC)

5.5质量监控系统

5.5.1工序分析

5.5.2工序诊断与调节

5.5.3工序的改进

5.5.4反馈补偿

5.5.5过程质量信息传递

第六章 生产现场管理

6.1概述

6.1.1生产现场管理的范畴和任务

6.1.2生产现场管理的特点

6.2文明生产

6.2.1文明生产的内涵

6.2.2文明生产的意义

6.2.3文明生产的内容

6.3定置管理

6.3.1何谓定置管理

6.3.2定置管理的基本理论

6.3.3定置的方法

6.3.4信息媒介同定置的关系

6.3.5如何推行定置管理

6.3.6定置管理方案的实施和考核

6.3.7案例:一个分厂(或车间)的定置要求

6.4目视管理

6.4.1目视管理概述

6.4.2目视管理的内容和形式

6.4.3目视管理的基本要求

6.55S管理

6.5.15S管理概述

6.5.25S活动

6.5.35S的实施和管理

6.5.4推行5S的注意事项

第七章 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和控制计划

7.1概述

7.2PFMEA的实施

7.2.1PFMEA的实施方法

7.2.2PFMEA应用的注意事项

7.3PFMEA实施步骤

7.3.1准备阶段

7.3.2实施阶段

7.3.3检查阶段

7.4控制计划

7.4.1控制计划概述

7.4.2使用控制计划的目的

7.4.3适用范围

7.4.4采用控制计划带来的好处

7.4.5控制计划表和应用程序

7。4.6控制计划案例

第八章 过程审核

8.1概述

8.1.1体系、产品及过程审核间的关系

8.1.2过程审核的目的和作用

8.1.3过程审核的分类

8.1.4过程审核的应用范围

8.1.5实施过程审核的条件

8.2过程审核的职责

8.2.1进行审核的组织/职能部门

8.2.2审核员

8.2.3受审核的组织/职能部门

8.3过程审核的流程

8.4过程审核的准备

8.4.1过程审核的准备概述

8.4.2确定过程范围、过程细分

8.4.3编制审核计划和检查表

8.5过程审核的实施

8.5.1首次会议

8.5.2现场审核

8.5.3评分与定级

8.5.4末次会议

8.6纠正措施及其验证

8.6.1纠正措施

8.6.2有效性验证

8.7审核报告及归档

8.8过程审核检查表

8.8.1综述

8.8.2产品实现过程检查表

8.8.3服务实现过程检查表

第九章 统计过程控制

9.1概述

9.1.1什么是SPC

9.1.2使用SPC的目的

9.1.3适用范围

9.2预备知识

9.2.1变差

9.2.2统计过程状态

9.2.3数据

9.3控制图

9.3.1控制图含义

9.3.2控制图的用途

9.3.3控制图的分类

9.3.4控制图的制作

9.3.5控制图上出现异常情况的判断准则

9.3.6控制图的理论基础

9.4过程能力

9.4.1过程能力的含义

9.4.2控制与要求的关系

9.4.3长期过程能力和短期过程能力

9.4.4过程能力的度量

9.4.5过程能力量值的含义

9.4.6过程能力的评价

9.5使用SPC的步骤

9.6采用SPC带来的益处

9.7控制图常用表格

第十章 制造过程管理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10.1概述

10.1.1过程管理技术的发展

10.1.2制造过程管理技术的选择

10.2防错法(POKA—YOKE)

10.2.1防错法概述

10.2.2防错法的作用

10.2.3失误和缺陷

10.2.4产生失误的原因

10.2.5常见失误

10.2.6防错原理

10.2.7防错技术

10.2.8实施防错法步骤

10.3业务流程重组(BPR)

10.3.1BPR产生的背景

lO.3.2BPR的基本概念

10.3.3BPR的特点

10.3.4实施BPR的原则

10.3.5实施BPR的方法

10.3.6实施BPR的注意事项

10.3.7BPR在生产计划编制上的应用

10.4精益生产(LP)

10.4.1精益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

10.4.2精益生产的核心

10.4.3生产中常见的七种浪费

10.4.4精益生产的优越性

10.4.5精益原则

10.4.6精益生产追求的目标和实现方法

10.4.7精益生产的体系结构

10.4_8精益生产的实施步骤

10.4.9实施精益生产的注意事项__

10.5并行工程(CE)

10.5.1并行工程的基本概念

10.5.2并行工程的目标和特点

10.5.3为制造的设计

10.5.4自动化并行工程

10.6全面生产维护(TPM)

10.6.1TPM概述

10.6.2TPM活动内容和活动体系

10.6.3推行TPM的作用

10.6.4推行TPM活动的步骤

10.7敏捷制造(AM)

10.7.1AM概述

10.7.2敏捷制造原理

10.7.3敏捷制造的特点

10.7.4实现敏捷制造的要素

10.7.5敏捷制造系统(AMS)的体系结构

10.7.6敏捷企业的组织和管理

参考文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