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西方重要的哲学、心理学经典文献之一,在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者从将心理学当作一门自然科学的基本前提出发,研究了心理活动与大脑神经生理活动的关系,考察了关于人的心理现象的内省分析和实验研究等方法,对意识、记忆、想象、情绪、推理等各种心理现象进行了细致的讨论,特别是提出了思想之流(或意识流)的思想,在哲学史和心理学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心理学原理/西方思想经典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美)威廉·詹姆斯 |
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西方重要的哲学、心理学经典文献之一,在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者从将心理学当作一门自然科学的基本前提出发,研究了心理活动与大脑神经生理活动的关系,考察了关于人的心理现象的内省分析和实验研究等方法,对意识、记忆、想象、情绪、推理等各种心理现象进行了细致的讨论,特别是提出了思想之流(或意识流)的思想,在哲学史和心理学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 内容推荐 本书是西方重要的哲学、心理学经典文献之一。本书研究了心理活动与大脑神经生理活动的关系,考察了关于人的心理现象的内省分析和实验研究等方法。对意识、记忆、想象、情绪、推理等各种心理现象进行了讨论。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心理学的范围 第二章 大脑的功能 第三章 大脑活动的一些一般条件 第四章 习惯 第五章 自动机理论 第六章 心灵要素理论 第七章 心理学的方法和陷阱 第八章 心灵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第九章 思想之流 试读章节 如果将一些铁屑洒在桌上,并将一块磁铁靠近它们,它们就会在空气中飞起一段距离,然后附着在磁铁的表面。看到这种现象的原始人将它解释为磁铁和铁屑之间的吸引或者爱的结果。但是,用一张纸片盖住磁铁的两极,铁屑就会始终贴着它的表面,而永远也不会想到要从纸片的两边绕过去、并由此而更直接地与它们所爱的对象相接触。通过一根管子向一桶水的底部吹气泡,这些气泡会升到水的表面并混合在空气中。它们的动作也可以被诗意地解释为是由于一种想要与水面之上的空气母亲再度结合的渴望。但是,如果你把一只盛满水的罐子倒扣在水桶上,这些泡泡会升起并且就呆在它的底部之下,关在里面,与外面的空气相隔绝,尽管如果它们一开始就在其上升路线上做少许的偏斜,或者当它们发现其上升的道路被阻断了时再次向水罐的边缘下降,它们很容易就会获得自由。 现在如果我们从这一类动作转向有生命的事物的动作,我们就会注意到一种明显的不同。罗密欧想往朱丽叶就如同铁屑想往磁铁;如果没有障碍物加以干涉,他就会像铁屑一样沿直线向她走去。但是,如果在他们两个人之间建起一堵墙,罗密欧和朱丽叶就不会像磁铁和铁屑对纸片那样一直愚蠢地将脸贴在墙的两面。罗密欧很快就会通过攀上墙壁或者其他的方式,找到一条直接触及朱丽叶嘴唇的迂回路线。对于铁屑来说,道路是固定的;它能否实现其目标取决于偶然性。对于相爱的人来说,固定的东西是目标,而道路则可以被无限地更改。 P8-9 序言 这部著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作者的心理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起来的,虽然对于第一次接触这个问题的学生来说,其中的一些章节太“形而上学”,而另外一些章节又太细致了。其结果是,虽然排除了快乐与痛苦、道德和审美的情感与判断这些重要的主题,这部著作的长度还是让作者本人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加感到遗憾。在这样一个急速前进的时代,期望他笔下那1400页连续的书页会拥有众多读者的人一定是非常乐观自信的。但是,谁做的事情多,谁就会对莱些事情有所帮助(wer VieleSbringt wird Manchem etwaS bringen); 通过根据各自的需要而做些明智的跳跃,我能肯定,许多类型的读者,甚至包括那些刚刚开始学习这一内容的人,都会发现我的书是有用的。由于初学者最需要指导,为他们考虑,我建议他们在第一次阅读时完全省略掉第6、7、8、10、12、13、15、17、20、21和28章。最好是能够唤起初学者的兴趣,可能明智的顺序是读完第4章直接就读第23、24、25和26章,从那里再返回到第一卷。关于空间知觉的第20章很麻烦,如果不写进那全部的内容,它就完全无法得到适当的处理。这一章的一个删节本,题目为“空间感觉质”(The Spatial Quale)刊登在《思辨哲学杂志》 (Joumal of speculative Philosophy)第13卷第64页上。一些读者可能会觉得这个删节本是那整个一章的一个有用的替代版本。 在整部书中,我都始终保持与自然科学观点的接近。每一门自然科学都不加批判地对特定的资料作出假定,然后再对它自己的“法则”所由以成立、它自己的推论所由以进行的要素提出质疑。作为关于有限个体心灵的科学的心理学,对下述资料作出假定,(1)思想和感觉,(2)思想和感觉与之共存、并且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的物理世界,(3)思想和感觉知道这物理世界。当然,这些资料自身是可以讨论的;但是对这些资料(以及其他要素)的讨论属于形而上学,不在这部书讨论的范围之内。这部书(假设思想和感情存在,并且是知识的工具)因此承认,心理学,一旦她确认了各种思想或感觉与大脑的确定条件之间的经验联系,就不能走得更远了——也就是说,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不能走得更远。如果再走远一点,她就变成了形而上学。所有将我们现象地给予的思想解释为深层实体(不管人们称之为“灵魂”、 “先验自我”、“理念”还是“意识的基本单元”)之产物的努力,都是形而上学的。因此这部书拒绝联想主义和唯灵论的理论;我认为这部书的创造性之所在就是这种严格的实证观点。当然,这种观点决不是终极的。人必须一直思想下去;由心理学所假定的资料,正如由物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所假定的资料一样,必须在某个时候得到彻底检查。对它们进行清晰和彻底的检查,是形而上学的事情;而形而上学只有当清楚地意识到它那超乎寻常的限度时,才能完成好她的任务。不完全的、不负责任的、半清醒的和未意识到她自己为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当将她自己注入到自然科学之中时,就把两个好东西弄坏了。在我看来,关于精神动作者的理论和关于联想“观念”的理论(就它们在心理学书籍中的出现而言)正是这样的形而上学。即使它们的结果是真实的,最好还是让它们(如此存在的)远离心理学,就像让唯心主义的结果远离物理学一样。 因此,我将我们众多逝去的思想看作是整体,将这些思想与大脑状态共存的单纯法则看作是我们这门科学的终极法则。读者不会在这部书中找到任何封闭的体系。书中有大量描述性的细节,这些细节直指向只有能够承担其重任的形而上学才有希望成功解决的问题。那也许是许多世纪以后的事情;同时,一门科学所能表现出来的最好的健康标志,就是这种似乎未完成的样子。 这部著作的完成用了很长的时间,其中的一些章节已经相继在《心灵》(Mind)、 《思辨哲学杂志》、《大众科学月刊》(Popular Science Monthly)和《斯克里布纳杂志》(Scribner’s Magazine)上发表过了。我在适当的地方做了说明。 很遗憾,参考文献非常不系统。我习惯性地引证了一些特殊的实验事实;但除此之外,我的目标主要就是引证那些普通美国大学生在其辅助阅读中可能会实际用到的书籍。W.沃尔克曼·冯沃尔克玛(Volkmannyon Volkmar)的《心理学教科书》(Lehrbuch der Psycholo—gie,1875)中的参考文献是到那时为止非常全面的一个,我们不需要对其进行劣等复制。至于较为近期的参考书目,我们可以参考萨利(Sully)的《提纲》(Outlines)、杜威(Dewey)的《心理学》(Psychology)和鲍德温(Bald-win)的《心理学手册》(Handtmk of Psychology)。 最后,如果一个人所欠的人太多,挑选出几个特殊的债权人似乎是荒唐的;然而,在我第一次写作活动的最后,我还是禁不住这样的诱惑,要对我从J.S.密尔(Mill)、洛采(Lotze)、雷诺维尔(Renouvier)、霍奇森(Hodgson)和冯特(wundt)的著作中、从过去与昌西·赖特(Chauncey Wright)和查尔斯·皮尔士(Charles Peiree)的智力交往以及近期与斯坦利·霍尔(Stanley Hall)、詹姆斯·普特南(James Putnam)和乔赛亚.罗伊斯(Josiah Royce)的智力交往中所得到的启发表示感激。 哈佛大学 1890年8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