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典诗篇把汉语升华到至美至纯的境界,足以使每个中国人感到自豪。这些作品是联接所有炎黄子孙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无论身在国内,还是身在海外,优秀的诗歌对读者的感召力都是相通的。本书系以各位诗人、词人单独成册,书中每人只选取了二三十首代表作品,以使读者了解古典诗词的体裁形式特征,体味其韵律之美。所选作品都是历史诗苑中的名仲奇葩,情高意真,风格多样,反复吟颂,能受到浓郁的艺术熏陶。
本册为《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之《杜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杜牧/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 |
分类 | |
作者 | 张梅 |
出版社 | 五洲传播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经典诗篇把汉语升华到至美至纯的境界,足以使每个中国人感到自豪。这些作品是联接所有炎黄子孙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无论身在国内,还是身在海外,优秀的诗歌对读者的感召力都是相通的。本书系以各位诗人、词人单独成册,书中每人只选取了二三十首代表作品,以使读者了解古典诗词的体裁形式特征,体味其韵律之美。所选作品都是历史诗苑中的名仲奇葩,情高意真,风格多样,反复吟颂,能受到浓郁的艺术熏陶。 本册为《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之《杜牧》。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其中之一。书中选取了杜牧27首代表作品,内容包括诗人小传与作品赏析两部分。对每篇作品的赏析,又分为题解、句解、评解三个章节:题解交代创作背景;句解用现代语文对诗词进行逐句意译,对某些难懂的字词作注释;评解部分则提要钩玄,对作品特色进行点评。 目录 杜牧簡介 贈終南蘭若僧 贈別(其一) 贈別(其二) 金谷園 題揚州禪智寺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 夾溪居人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 欲赴官歸京 題烏江亭 早雁 齊安郡後池絕句 齊安郡中偶題 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 九日齊山登高 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 沈下賢 過華清宮絕句(二首) 長安秋望 潤州(其一) 江南春絕句 泊秦淮 寄揚州韓綽判官 遣懷 嘆花 山行 赤壁 清明 秋夕 试读章节 句解 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 詩的首聯點明節候,因其時仍有蟬嗚,故當為初秋。南朝梁代詩人王籍《入若耶溪》詩中有“蟬噪林腧靜,鳥鳴山更幽”的詩句,這首詩首句用“蟬噪”典故,既切合場景,也加倍襯托出禪智寺的幽靜。詩人說“一蟬噪”,這雨後蟬聲的獨響,又為寺院增添了一層清冷淒咽。在秋風中搖曳的松枝,桂樹,也流露出蕭蕭秋意。儘管有雨聲,風聲,蟬聲,但這些喧噪之聲反而反襯出寺院環境的幽靜清冷。 青苔滿階砌,白烏故遲留 首聯是從聽覺的角度寫寺院的靜寂,而在這一聯,詩人又從視覺的角度加以描寫。人跡罕至,青苔方能鋪滿階砌;沒有人聲的驚擾,白鳥纔會盤旋稽留,不願離去。青苔、白鳥,似乎是目中所見,信筆寫來,卻又因景生情,這兩種物象,兩種顏色,烏兒緩慢飛翔的形影,益發烘托出寺院的清寂與詩人的失落之感。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暮靄”,傍晚時分的雲霧。禪智寺人跡杳杳,葉繁林茂,即便是正午驕陽,也難以徹照;斜陽餘照,更覺暮靄氤氳,有種平和的淒涼。這一句的好處在於對光線的生動描寫。暮靄沈沈,林木繁深,在光與色上引起的是一種關於暗、濃、深的聯想。樹是綠色的,而綠色本是冷色,“深樹”更讓人覺得寺院冷僻。下句詩人卻又筆鋒一轉,寫“斜陽下小樓”。落日餘暉,為這清冷的畫面增添了一抹紅色的和煦,暗中見明,又讓人覺得冷而未至於寒,幽而未至於陰,此處並非一味清寂,尚可居留。衹是這餘暉畢竟屬於“斜陽”,供人居住的畢竟祇是禪院中的“小樓”,這一點點暖意雖然稀釋了前句造成的陰冷效果,卻又進一步暗示了這個地方的寂寞。一“生”一“下”,兩個動詞用得極妙。“生”與“下”是兩種動態,都是延續的、漸進的,暮靄緩緩昇起,斜陽寸寸落下,客觀物象自主地生息、移動,而人只是靜靜地長時間坐視,旁觀。物象的主動,反襯詩人的被動,凸顯了人的寂寥勞獨。 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在以上詩句中,詩人從不同的角度對禪智寺進行正面描寫,讀者也已經深味此處的僻靜幽獨。然而,這畢竟是一座禪院,僻靜幽獨可說是再正常不過,並不令人覺得突兀意外。於是詩人不再描寫禪院,轉而從喧鬧繁華的揚州落筆,以反襯的寫法再次突出此處的靜獨。“竹西路”,在禪智寺前官河北岸;“歌吹”,歌聲與音樂鼓吹聲。薄暮時分,秋風中隱隱約約傳來揚州鬧市的歌樂喧嘩,詩人靜坐寺中靜靜傾聽。雖然此處沒有明寫他心中的感慨,但是這一靜一喧的對比中,詩人的心情已經不言而喻:數年前在揚州,他是何等風光,風流倜儻,随侍成行;而如今告假腧期,停職賦閒,獨居寺中,這情景又是何等淒涼。這首詩名為《題揚州禪智寺》,前六句可以說都是寫景,最後兩句則是寓情於景的點題之筆,抒發了詩人寂寞傷懷的心情。 评解 據唐人于鄴《揚州夢記》記載,杜牧做淮南節度府掌書記的時候,公事之餘,經常出入酒樓歡場游玩。淮南節度使牛僧孺擔心他有意外,派遣兵卒三十人,换了便裝,暗地随行保護他。杜牧於大和九年(835)昇任監察御史,即將啟程赴長安,此時牛僧孺勸誡杜牧收斂行事,方纔說破此事,杜牧因而終身感戴牛僧孺。想當年杜牧在揚州夜夜尋歡,且暗随者眾,那是多麼疏野豪放,快活瀟灑;而今棄官為弟弟延醫治病,卜居禪智寺,既憂心弟弟之病,又憂慮自身的前程,雖然身在揚州,去竹西勝境夜夜冶游的心情卻是再也沒有了;如此一想,他自然感慨萬端。詩人沒有明寫自己重返揚州後處境的變化,而是通過寫景來暗示今昔之感,抒發寂寞傷懷的心情。 這首詩的好處在於以動寫靜,意象的選擇與詩歌整體意境十分和諧。獨蟬嗚噪,白鳥徘徊、落日移晷,鬧市歌吹,每一聯裏都有動態的物象或音聲;而這些音聲影像,卻加倍襯托出禪智寺的幽僻清冷,以及寓居其中的詩人的寂寥榮獨。詩歌從聽覺,視覺的角度反復描寫,用意遣詞十分精細,構思巧妙,是一首寓景於情的佳作。 P33-34 序言 中國在歷史上是一個“詩歌的國度”,古典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奇葩。早在三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創作出了以“詩三百”為代表的優秀詩篇。此后每個歷史年代,詩歌創作都結出豐碩的成果,其中不少名篇名句,膾炙人口,傳誦至今。這套“中國古典詩詞精品賞讀”書系,選取了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詩人、詞人的優秀作品,并加以詳盡通俗的譯注、評解,試圖由此將古代中國人創造的最可珍貴的文化瑰寶介紹給當代海內外讀者。 以“國風”為代表的《詩經》和以《離騷》為代表的楚辭,無論是在思想內容上還是在藝術手法上,都對中國后世詩壇產生了深遠影響。中國詩歌至唐代而達到高峰,呈現出后人所稱譽的“盛唐氣象”和“少年精神”,而從李白、杜甫等詩人身上,從他們留下的詩歌中,不難看出“風”“騷”以來優秀傳統的回響。他們都有強烈的現實關懷,關注國家、社會、民眾等問題;而這種主題,往往是詩人通過自己的人生境遇和心靈歷程去感悟,通過描繪自然界山川萬物、人間世事民情來體現的。在唐詩的輝煌之后發展起來的宋代詩歌,成就也相當高,但最能表現此年代文學特殊成就的是詞。宋代優秀的詞家把這種長短句詩體運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那或慷慨激昂、或委婉凄清的詞作,今天讀來仍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可以說,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有神采的篇章。本書系介紹的詩人、詞人,如東晉的陶淵明,唐代的李白、杜甫、王維、自居易、劉禹錫、杜牧、李商隱,五代南唐的李煜,宋代的蘇軾、柳永、秦觀、李清照、辛棄疾、陸游,元代的薩都刺,等等,都是中國詩歌史上耀眼的星座。 中國古代詩歌注重抒情、寫景,善于表現友情、親情、愛情、鄉情,以及其他復雜細微的個人情感。這形成中國詩歌又一個強大的傳統。在儒家思想影響下,中國詩歌幾乎從一開始就具有“發乎情,止乎禮義”的特點,情感的表達比較克制、內斂、含蓄,有別于西方的詩歌風格。與此同時,中國詩人們又強調“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善于通過各種藝術手法傳達言外之意,給讀者以無窮的回味、想象空間。古代詩詞中的優秀之作往往寫得深情宛轉,富于形象性和音樂性,誦讀這些詩詞,可以受到多層次的藝術感染和美的熏陶。古典詩詞還善于表現自然之美及人與自然的融合。古人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本書系中的每首作品,都配以當代畫家根據詩詞意境繪制的中國畫,通過欣賞這些詩、畫,可以更深刻地領悟到中國古代藝術作品中的詩情畫意,品味其藝術之美。 除了“詩情畫意”的特色外,本書系以各位詩人、詞人單獨成冊,以更清楚地展示其不同的個性和藝術風格;各分冊包括詩人小傳與作品賞析兩部分。對每篇作品的賞析,又分為題解、句解、評解三個章節:題解交代創作背景;句解用現代語文對詩詞進行逐句意譯,對某些難懂的字詞作注釋;評解部分則提要鉤玄,對作品特色進行點評。我們的本意,首先是幫助讀者減少閱讀中的文字障礙,繼而是理解詩詞的思想內容、藝術特色和寫作技巧。 中國古代經典詩篇把漢語升華到至美至純的境界,足以使每個中國人感到自豪。這些作品是聯接所有炎黃子孫思想、情感的文化紐帶,無論身在國內,還是身在海外,優秀的詩歌對讀者的感召力都是相通的。一個喜愛祖國傳統文化的人,可能會不斷地接觸和學習祖先的這些遺產。久而久之,這些優秀文化中的一部分會積淀下來,構成每個人頭腦中一道美麗的藝術長廊,不斷給人以教益、激勵和藝術享受。我們期望,本書系所介紹的詩詞名篇能夠成為這道藝術長廊的組成部分。 本書系所介紹的詩人、詞人,都各有很多傳世名篇,限于篇幅,書中每人只選取了二三十首代表作品。限于編輯水平,書中會有種種不盡如人意之處,敬請讀者朋友提出寶貴意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