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描写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段鲜为人知的军人故事。“文革”后期,国家还在动乱中,一批大学生加入海军,直接参加到“长空2号”工程中。他们经受了艰苦生活、险恶环境的洗礼,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献出了青春与热血……
本书描写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段鲜为人知的军人故事。“文革”后期,国家还在动乱中,一批大学生加入海军,直接参加到“长空2号”工程中。他们经受了艰苦生活、险恶环境的洗礼,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献出了青春与热血……
第五章 山谷天线
1969年春天召开的中共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了要准备打仗的口号,全军都在调整部署,海军各项战场准备工作也在进行,“长空2号”工程提上了日程,立刻筹建班子,一面组织论证,开展工程准备工作,一面向中央请示。
面对可能爆发的战争,毛泽东主席提出了新的国防工程要进山、分散、进洞的战略要求。超长波台的发信机进洞是能办到的,可超长波天线需要平坦的土地,宽阔的视野,进山,很难!天线进不了山,整个通信台就进不了山,谁能设计这个进山的天线呢?
正被造反派批判的老将军许洪,当年是建设晋北超长波台的总指挥。他对海军的通信技术人才了如指掌。建国已二十年了,按说也有自己的人才了,可“文革”运动的打压,很多知识分子被戴上了帽子,可使用的人很少很少了。他三思后,向海军领导建议,把海军工程师袁平山调到论证组。
袁平山是建国初期入伍的大学生。那年,朝鲜半岛爆发了战争,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唇亡齿寒,中国大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应届大学毕业生袁平山,怀着一腔热血报名参了军。他是学通信技术的,分配到海军通信兵部。
不久,在战场上没占到便宜的美国,对中国施加压力,把军舰驶进了台湾海峡,进占了台湾岛,封锁了台湾海峡。
中国要捍卫主权,海军成为急需发展的军种,很多海军军官被派往苏联学习,袁平山也被派到苏联学习海军通信。他学成回国后,走遍了海军的大小通信工程,几乎所有工程都有他的汗水,他也参加了晋北超长波台建设。十几年来,他已成长为海军超长波天线方面的专家,他年富力强,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工程师。
当时袁平山和其他干部一起,被“三支两军”办公室派到北京大学搞军训去了。
袁平山在北大接到通知,急匆匆回来,他先去看望老首长许洪将军。
许洪正在家写检查,听见敲门声,开了门,见是袁平山,说:“快进来,我等你好几天了,怎么才回来?”
袁平山说:“老首长,我在北大搞军训,两派学生武斗起来,非叫我们表态支持谁?不表态就把军训干部关起来。北大工宣队接到电话,组织工人队伍冲进去把我们解救出来。昨天见到通知,我马上就回来了。老首长,叫我回来有什么任务?”
许洪说:“我们的‘长空2号’工程,海军同意向中央请示了。这个通信台是个综合通信台,包括大功率短波发信,综合收信和大功率超长波发信及配套设施。其中超长波发信是重中之重,它的并机功率是晋北台的两倍,可谓世界之最了。肖司令员很重视,海军党委会进行了讨论,指示我们成立论证组,展开工作。设备我倒不担心,工业部门可以解决,可是超长波天线是最大难题,需要我们海军解决设计,我建议由你来主持,你看行吗?”
袁平山吃了一惊,面有难色地说:“短波通信进山没问题,但超长波发信进山,天线发射效率大大降低,电波传播损耗会很大,通信距离大打折扣,同时建台困难也很大,可能会得不偿失。”
P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