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大师周锐继《幽默聊斋》之后的又一力作,啼笑皆非的情节较之以往作品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本书中作者发挥丰富想象,结合现实生活故事,巧妙设计情节,在保留人物角色原有的特定性格之外,又赋予了人物新的个性素质。如曹操依然会时不时地作上一首诗;周瑜依然会时不时地嫉妒一下诸葛亮;诸葛亮依然会时不时地发明一些新玩意……忠厚的鲁肃、鲁莽的张飞、不服老的黄忠,甚至大乔小乔等三国人物都来了一次全新的形象展示,是一顿丰盛的幽默大餐!
有原创儿童文学领域“常青树”美称的周锐,继《幽默聊斋》等畅销书之后的力作,最新推出了三部新作,分别为《幽默三国之十块金刚砖》、《幽默三国之名人模仿秀》以及《幽默三国之植超女演唱会》。在三部新作中,作者天马行空地发挥丰富想象,结合现实生活的故事,巧妙设计情节,在保留人物角色原有的特定性格之外,又赋予了人物新的个性素质。三部作品作品秉承了周锐一贯的创作风格,被贴上了“幽默诙谐”的标签,而个中让人啼笑皆非的情节较之以往作品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周瑜今天来上班时,听见鲁肃正和同事聊天。
“了不起吧?”鲁肃说。
“真了不起。”同事直点头。
周瑜问鲁肃:“什么了不起?”
鲁肃说:“不能告诉你。”
“为什么?”
“你听了以后会不高兴的。”
“是吗?”
“弄得不好还会吐血。”
“不至于吧?”
“我们在说诸葛亮的事呢。”
周瑜立刻变了脸:“诸葛亮的事我不要听!”
鲁肃和同事就再也不谈与诸葛亮有关的话题。
可是过了一会儿,周瑜忍不住打听道:“子敬啊,蜀国那边又闹什么笑话了?”
鲁肃说:“诸葛亮的记忆力真惊人。他有五百个部下……”
“他能记住所有部下的名字?这有什么了不起!”
“不仅如此,每个部下家里有几个小孩,老大几岁,老二几岁,老三几岁,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周瑜“哼”了一声:“我一定能超过诸葛亮,我是真正的记忆王!——子敬啊,我‘共有几个部下啊?”
鲁肃嘟囔道:“连这你都记不清楚呀?包括扫地的,倒茶的,擦桌子的,擦椅子的,挂地图的,收地图的……都督府的在职人员一共六百名。”
周瑜听了很高兴,连声说:“好,好!”
鲁肃不明白:“好什么呀?”
周瑜说:“好就好在我的部下比诸葛亮的部下多。如果我的部下不比诸葛亮的部下多,我就要临时招工。”
鲁肃问:“这么说,你打算把六百名部下的个人资料全都背下来?”
“不用背那么多,”周瑜说,“只要背五百零一个就可以胜过诸葛亮了。”
从第二天开始,周瑜为了争当记忆王,每天要做功课了。
他的功课就是一个一个地掌握各位部下的个人资料。
那天早上,周瑜第一个上班。他问第二个来上班的人:“你叫什么?担任什么职务?”
那人挺吃惊,不知周瑜是要提拔他还是开除他,便赶紧回答:“我是扫地班副班长邵垃圾,这个职务我已经担任了五年了,比我晚来的人已经升到正班长了……”
周瑜连忙打断邵垃圾的话头:“我问你什么你就回答什么,别跟我唠叨我不感兴趣的事儿。”
“是。”
“我问你,你有几个小孩?”
“四个。”
“老大几岁?”
“十六岁。”
“老二呢?”
“十五岁。”
“那么老三就是十四岁了?”
“对,老四十三岁。”
周瑜火了:“我没问你老四!”
“那么,您对老四没有兴趣?” “对,因为关于诸葛亮的情报里没提到老四。好了,问话完毕,你扫地去吧。”
接着来上班的是擦桌班的一个擦桌员。
周瑜询问了擦桌员的姓名、职务,又问他:“你有几个小孩?”
擦桌员回答:“我一个小孩也没有。”
周瑜很失望,说:“作为我的部下,如果只有两个小孩也是不够格的,我的部下家里必须有老大有老二还有老三。所以虽然你把桌子擦得很干净,我还是不得不辞退你。然后我要招聘一位有三个孩子的爸爸来为我擦桌子。”
在一旁工作的扫地班副班长问周瑜:“反正我的老四您派不上用场,我能不能在名义上把他借给这位擦桌的兄弟?”
这时鲁肃也来上班了,就从旁说情道:“公瑾啊,你只是为了练习记忆,不妨通融一点。”
周瑜终于同意那位擦桌员向同事们借了三个小孩。
周瑜再问擦桌员:“你有几个小孩?”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