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纵横千年笔记野史,搜古今不绝传奇故事,真真幻幻大千世界,谈来来往往红尘土中人。本书编者汇集了古今各种各样关于侠女的故事,有红线盗宝息兵祸,也有女尼行侠擒大盗,还有香倩孤身杀群盗……这些故事都极具传奇性,读来舒心、解闷,也让你览遍世间百态。
览纵横千年笔记野史,搜古今不绝传奇故事,真真幻幻大千世界,谈来来往往红尘土中人。本书的故事,可以舒心,可以解闷,可以猎奇,但是不可以执著!本书是一部古代侠女的奇趣故事集,可以为你平淡的生活平添一份乐趣!
公元前494年,吴、越两军在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边)展开决战。吴军人多势众,训练有素,在名将伍子胥的指挥下,把越军打得丢盔弃甲。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越王勾践屈辱求和,称臣纳贡,自己也被迫当了吴王夫差的奴仆,三年屈辱生活,受尽凌辱,被赦回到越国,决心复国雪耻。他一方面发展生产,鼓励生育;一方面扩充军队,训练士兵,让范蠡掌管军队。当吴国闹饥荒时,越王勾践认为有机可乘,准备攻打吴国。范蠡劝阻说:“臣以为时机尚不成熟,目前我军战斗力还不强,不宜大举发兵。”越王勾践问:“有什么办法能尽快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范蠡回答说:“我听说从南林(今山西山阴县南)来了一位女侠客,剑术高超,国人称善。大王何不请她来训练军队?”
越王勾践立即派使者去寻找这位剑术盖世的女剑客。当使者找到女剑客时,着实大吃一惊,他简直不敢相信,站在面前的姣小女子,竟是四处仗义行侠的女剑客。
女剑客听使者说明了来意,欣然答应随使者去见越王勾践。两人行至一片竹林处,忽见从竹林中跃出一个白发老翁拦住去路。老人手执一根竹竿,不让女剑客过去。女剑客施礼问道:“老人家有何指教?”
白发老翁说:“我是袁公,听说你擅长击剑,特在此恭候多时,想领教领教。”
女剑客一听,心里琢磨,一定是善者不来,来者不善。只好对袁公说:“小女子不敢有所隐瞒,还望老人家赐教。”
袁公不作答话,扬起手中的竹竿,向竹林扫去,一片竹林枝头齐唰唰地断了下来,林中鸟群吓得吱吱乱叫,冲天飞去,只见女剑客将手中的宝剑向空中抛去,击中飞鸟,女剑客一跃身接住宝剑。袁公乘机用竹竿刺向女剑客,说时迟那时快,女剑客来不及躲闪,只好往后一仰,举剑抵挡。袁公步步紧逼,女剑客仍是不肯还手。袁公见状,大喝一声,举起竹竿横扫过来。女剑客忍无可忍,举剑猛刺,力大如泰山压顶。袁公招架不住,飞身跃上树梢,不敢再战。据说袁公敌不过女剑客,变成白猿逃之天天。
女剑客因有事在身,便收剑赶路,来到会稽城去见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很想知道女剑客的剑术到底如何,便问女剑客师从哪一位剑师学剑。女剑客说:“小女子生在深山老林,长在荒郊野外,从小喜欢击剑,苦无高人指点,只有靠自学,每日持剑操练,久而久之,忽有所得,自成套路。如果说会一点儿剑术,也全凭勤学苦练,熟能生巧罢了。”
越王勾践赞同地点点头,又说:“请你谈谈剑术之道,好吗?”
女剑客侃侃而谈,说:“剑术虽为一般小技,又容易学会,但剑意却十分幽渺精深。剑道自有门户,亦有阴有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大凡击剑搏斗之道,注重内心精神贯注,外形安详有礼,看上去好像美丽的少妇,拼搏上又好像猛虎下山,布形候气,形神兼备,杳渺若天边红日,敏捷如腾跃狡兔,疾刺要追形逐影,剑舞寒光迷离,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腾挪,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如猛虎下山,似蛇舞银链。掌握击剑之道,可以说做到一人当百,百人当万了。大王不妨试试,其结果显而易见。”
越王勾践听得津津有昧,大加赞赏,说:“我越国得此剑中高手,实乃幸事,越国有望,赐你‘越女’为名,为越国训练军队,不知你愿不愿意。”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