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摩罗是一位到了不惑之年才生了孩子的人文知识分子,但是由于分娩不顺,他的儿子一出生就被颅内出血、脑细胞水肿等吓人的创伤所困扰。医院方面告知,这有可能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于是。为人父的摩罗开始了揪心抓肺的灵魂历险。在那些惊恐与期望、疲惫与渴求的日日夜夜,集父亲、丈夫、作家于一身的摩罗,处乱不惊,用爱心、勇气、责任,将一个挣扎在地狱门口的小生命拉回到阳光之下。在成功地收获这无与伦比的希望与幸福时,还收获了这本“宝宝日记”——《第一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第一年(一个人文学者的育儿手记) |
分类 |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育儿百科 |
作者 | 摩罗 |
出版社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摩罗是一位到了不惑之年才生了孩子的人文知识分子,但是由于分娩不顺,他的儿子一出生就被颅内出血、脑细胞水肿等吓人的创伤所困扰。医院方面告知,这有可能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于是。为人父的摩罗开始了揪心抓肺的灵魂历险。在那些惊恐与期望、疲惫与渴求的日日夜夜,集父亲、丈夫、作家于一身的摩罗,处乱不惊,用爱心、勇气、责任,将一个挣扎在地狱门口的小生命拉回到阳光之下。在成功地收获这无与伦比的希望与幸福时,还收获了这本“宝宝日记”——《第一年》 内容推荐 《第一年》是摩罗在儿子万樟笑出生以后,为孩子写的日记,记述了孩子每天的身体状况、发育情况、行为表现。这里提供的日记止于孩子周岁生日那一天。 万樟笑出生时不太顺利,因缺氧而导致脑病。出生第二天就住进了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医生诊断为:“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细胞水肿轻一中度)2.新生儿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3.新生儿黄疸(生理性)4.新生儿头颅血肿。”为了准确全面地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摩罗仔细观察、详细记述孩子的行为表现,以便为医生日后的诊断治疗提供材料。同时,父母每天给孩子做按摩和体操,以“早期干预”的方式促进孩子大脑发育,防止孩子因脑病留下后遗症。日记突出记述了一个幼小生命的可爱,以及孩子带给父母的无限幸福。 万樟笑出生于2002年12月18日,已经超过一周岁。到周岁生日为止,《第一年》已经有大约14万字。同时拍摄了大量照片(其中专业摄影占很大比例)配合文字一起出版。作者希望在孩子三岁期间,每年出版一本“宝宝日记”,既表达对孩子的爱心,也可以为其他养育孩子的人提供一份参考。 目录 宝宝出生第1个月 宝宝出生第2个月 宝宝出生第3个月 宝宝出生第4个月 宝宝出生第5个月 宝宝出生第6个月 宝宝出生第7个月 宝宝出生第8个月 宝宝出生第9个月 宝宝出生第10个月 宝宝出生第11个月 宝宝出生第12个月 试读章节 本想今天电话预约神经内科专家门诊,可是想想不放心。万一打不通电话,又耽误一天时间了。于是凌晨五点起床,六点上962公交车,45分钟后到达儿童医院站,七点钟赶到预约处排队。那个黑幽幽的门口有一个模糊的人影。问他到达多久,他说他是六点到这里的。他儿子患癫痫病,已经六次从内蒙赤峰市来京给孩子看病。后来陆续到达的排队者有何疑问,全由这位赤峰人解答,他比医院的人还熟悉。神经内科哪个医生什么特点,他均清楚。他说某个德高望重的老妈子特爱骂人,明天出诊的张大夫则总是不让病人家长说话,你一开口他就说知道啦知道啦。这位可怜的家长不知经受了多少辛苦和委屈。 有一种看病不让当面预约,只能电话预约。这位赤峰人曾经站在窗口,用手机打电话跟窗内的值班医生预约看病时间,听起来特别荒唐。 一边排队一边担心挂不上号,还好最终挂上了,预约后天来神经内科看门诊。要住院也得从门诊部转到住院部。 预约完毕后,一起排队的一位河北人说想去找康复中心问问情况。我很有兴趣地跟他一起去,因为说不定那天就要带宝宝来这些地方。他向一个医生介绍他女儿的情况,医生说,根据你说的情况,你的孩子可能是弱智。男人说,可是她记忆力很好。女医生说,机械记忆力很好不能说明智力没有问题。男人一睑的狐疑。医生说,这样说肯定说不清,要见到病人才能说得有针对性一些。你还是带孩子来看看吧。男人说,孩子已经来北京啦,明天来医院看看吧。 我们一起下楼梯时,这位病人家长反复自言自语:“怎么能说是弱智呢?怎么会呢?”P33 接待我们为宝宝看病的是一位年约30岁的女大夫,姓张。她个头高,开朗,外向,待人比较和善。我估计也是一位进修大夫。她检查宝宝之后说,眼睛的反应好像不太好。医生说康复一个月再做测试,看看效果如何再说。她说有一种药每天花l00余元,还有一种药每天花50余元,这两种营养脑细胞的药,对治疗只起辅助性的作用,最好同时使用,问我们的经济承受力怎么样。我说,按照最理想的预期效果制定治疗方案,贵一点没啥。另外高压氧每天60元,抚触和动作训练(PT)价格不知道。总共算下来,估计一个月得花一万元左右。医生走后,金说,那个l00元的药和50元的药用一种就可以了,干嘛那么迷信医生。我说,有的人对这种药没反应,对那种药却有反应,两种都用放心些。宝宝在治疗之后,脑白质还有低密度,可能因为对所用药物不敏感。金说,也是。 金没有想到要住院这么长时间。我担心她心烦,让她别急。她说她不烦,只是怕我烦。我说我一点也不烦。 宝宝今天在医院第一次伸手摸着了金的脸,手指抓着了金的下嘴唇。 昨天晚上李明贤来电话询问宝宝的情况和专家门诊的意见,今天下午赶来医院看宝宝,在一起呆了将近两小时。他说宝宝的反应很好。这次宝宝生病,她对我们太好,有求必应,无求也主动关照。 护工带我们去眼科给宝宝检查眼睛,云眼底正常,可以做高压氧治疗。又带我们去康复中心约做动作训练时间。下周一起,每天上午九点半做训练,接着做抚触。李明贤跟着一起去。 我黄昏六点多种离开医院回家。宝宝昨天前天晚上都很吵闹,很担心今天晚上也那么吵闹,金一个人带他奈何不了。P50 序言 世界因此而丰富 ——序摩罗“宝宝日记”《第一年》 摩罗先生到了不惑之年始得贵子(他自己则自嘲为老年得子)。对一个自觉承担社会使命和家庭重负的人文知识分子来说,铺天盖地的幸福会赶走须臾也不肯离开他的深重与苦涩、焦虑与劳顿,他会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天伦之乐,陶醉在温馨和安稳之中。 可是,由于分娩不顺,造成婴儿颅内出血、脑细胞消肿等吓人的创伤。医方告知,这有可能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这样,本该温柔恬静的港湾掀起了惊涛骇浪。于是,为人父的摩罗开始了揪心抓肺的灵魂历险。在那些惊恐与期望、疲惫与渴求的日日夜夜,集父亲、丈夫、作家于一身的摩罗,处乱不惊,用爱心、勇气、责任,将一个挣扎在地狱门口的小生命拉回到阳光之下。在成功地收获这无与伦比的希望与幸福时,还收获了这本“宝宝日记”——《第一年》。 据摩天楼罗自己坦言,他开始写这些日记时,是为准确地记录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和日常表现,以便医生日后的诊断治疗提供材料。后来,宝宝一天天长大,日常表现非常好,而且一天比一天可爱。作为父亲,摩罗的担忧也一天天减少。但是,他对日记依然十分认真,总是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宝宝的行状。这样的记述已经不再是仅仅出于责任,而是出于对生命的虔诚与热爱。尽管日记的前半部分是求真,后半部分是求美、求善,但前后风格基本一致,体现出一个敬畏生命的人文知识分子的学养与境界。 美国哲学家乔治·桑塔雅纳说过,“上帝在创造莎士比亚的时候,是加倍精制的。”摩罗也许就像莎士比亚一样幸运。面对面社会责任,他总是超负荷承担;对于父母和兄弟姐妹,他完全是旧式家庭中砥柱中流的角色;对朋友,她既有侠肝义胆又有古道热肠。这些品格化到他的作品串,征服不同层面的读者,在人文精神不浓厚的社会氛围里,摩罗的随笔多年来一直洛阳纸贵。最令人羡慕的是他敏锐的感觉,他既能准确地感觉到政治风云、文化气候、社会风尚这些强信号,也能精微地感觉到生活迁移、情绪变化这些弱信号,而且能用诗性的语言表达出来,准确而不失张力。这,我们从他的一系列非虚构散文和长篇小说《六道悲伤》中能够得到确认。这样的一位文学写作者,出于那样一种目的写下的宝宝日记,其品质和意蕴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与摩罗未曾谋面的报告文学作家柳白先生读了几段《宝宝日记》之后感叹道:“有思想的人无论写什么都是深刻的!”的确如此,达到一定思想深度、精神高度和信仰高度的摩罗,在写这些看似流水账式的文字时,依然摆脱不掉以惯之的博大精深。 钱理群先生曾说摩罗是鲁迅开创的精神界战士传统断而复续的杰出代表。当他面对抽象化了的普泛之恶,的确以威猛的姿态抗击的,而对那些活生生的具体生命,无论是善是恶,这个读书人都情不自禁地以菩萨心肠悲悯有加。他的终极思想,是让所有的生命都能享有自己应有的尊严。在本质上,这个以精神战士姿态在文坛亮相的书生,里里外外都是慈悲与宽容。 《宝宝日记》所记的,是一个为儿子担惊受怕的父亲的幼小生命的观察、感知、猜测、推想,自然而然地,还要记下宝宝与医务人员、与父母、与邻家小伙伴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这些人对宝宝的不同态度。这样,一部《宝宝日记》,不仅是一个生命的成长史,而且是一部形象的社会史,一部知识分子的受难、承担、宽容的心迹史,一部对社会众生相的观察报告,一部反思社会弊端的论著,当然,更是一部惊心动魄的爱的颂歌。 我在第一次阅读这部《宝宝日记》时,就本能地感觉到,摩天楼罗并没有意识到这本书的真正价值。在科学的意义上,这是第一部对成长中的儿童进行不间断精心观察的书,作者出于无奈亲情意义上的责任,以绝对求真的态度观察、感受亲生儿子的身体、表情、动作、意识、反应等所有细微变化,用驾轻就熟的日常语言毫不遗漏地记录。由于摩罗不是儿童心理学家,不是人类习性学家、行为学家、认识发生论专家,他没有专业学者对观察结果的预设和期待,基本上没受已有范式的遮掩与束缚。同时,他没有使用专业术语的习惯和能力,他的观察和记录都保证了“是其所是”的原生形态,属于这些领域的“原始思维”。正因为如此,《宝宝日记》与许多学者用陈陈相因的方法观察到的结果不同。如对宝宝的抽象能力、变通能力、佯装意识、善意欺骗的发现,均超越了前人。在某种程度上,摩罗的发现是对皮亚杰、拉康等人学说的补充和修正。我敢说,自此以后,研究儿童心理、认识、行为的发生、发展、建构、演变的学者以及那些习性学家、遗传学,都不能躲开这本用爱心、智慧、信念写成的作品。作者虽然不是出于如此目的,但在客观上实现了合目的性。 当然,《宝宝日记》首先是一部非专业的读物,是一部饱含苦涩与甜蜜、受难与幸福、责任与爱心、伤害与宽容的美文。宝宝出生不久的时候,医院的诊断让敏感的父亲几乎精神崩溃,六个月后,种种迹象表明,这个顽强的小生命不仅体质强健,而且智商在平均值之下,并表现出心地善良的天性。摩罗不再为儿子的健康担惊受怕,代之而来的是通常意义上的“幼吾幼”,在奉献中向宝宝索取无与伦比的幸福。在心甘情愿的操劳里,在接踵而来的期望里,摩罗一边自豪地当着父亲,一边继续记录。摩罗说,“宝宝每次表现出出色的时候,我总是想,这么可爱的样子,他长大之后无法回想起来……为了让孩子日后知道他今天的可爱而写作,不是出于责任,而是出于对生命的虔诚与热爱。“于是,他记下了孩子的一颦一笑,一招一式,让人感到“宇宙的诗意和上帝之爱扑面而来”。 我作为一个旁观者和欣赏者,清清楚楚地觉察到,宝宝日记不仅是写给宝宝的,更是写给一切求真、求善、求美的读者的。你想学习写作吗?那你就从这里学习如何观察、如何感受吧,它会擦亮你的眼晴,开放你的所有感官。你想了解一个作家的生活态度、生存方式吗?我劝你静下心来,读一读《宝宝日记》,设身处地用心灵体验摩罗的育子过程,感受一个男子汉的责任心,思考人品与文品的关系,先做一个对家庭负责的人。你准备做父亲吗:那你一定要读《宝宝日记》,跟摩罗学习怎样呵护一个幼小的生命,并在呵护中建构孩子的理想人格和公民意识。你是一位女性吗?那就更应该看看这本书,通过它,体会一个刚强男人的似人柔情。你是一个神性十足、整天思考终极、不朽这些形而上学命题的高高蹈者吗?那也不要错过了《宝宝日记》,当你感受了这“人间烟火”,使“地气”与“天光”对接,他的思想成果会更加有利于人类。你是一个医务人员吗?我劝你宁愿牺牲一次晋升职称的机会,也要潜心读一遍《宝宝日记》,理解你的“上帝”的疾苦,以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一位真正的“白衣天使”。 有位哲人说过,苦难,对于强者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弱者则是万丈深渊。中年得子的摩罗,经历了一场别人无法想象的心灵煎熬,他不仅携妻带子穿越了泥泞的歧路,而且为世人奉献了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宝宝日记》。因为他的心很大,文中蕴涵了我们过去不曾留意的内容,于是世界因此丰富。我想,这段炼狱般的生活,对摩罗是一次新的灵魂历练,他将进一步走向成熟,步入更加高远的境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