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作为历史事件的记录和报道,理应成为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认识、还原、研究历史事件真相的重要依据。本书用媒体的眼光、历史的视角,收录中国110年来225篇新闻报道,150余幅珍贵的新闻图片,辅以奥运大事记,真实再现中国对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关注与参与、交融与冲突以及共同成长与辉煌的历史。
希望本书可以让读者更完整、系统的了解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以及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新闻奥运(中国媒体眼中的奥运百年) |
分类 |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
作者 | 周进 |
出版社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新闻,作为历史事件的记录和报道,理应成为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认识、还原、研究历史事件真相的重要依据。本书用媒体的眼光、历史的视角,收录中国110年来225篇新闻报道,150余幅珍贵的新闻图片,辅以奥运大事记,真实再现中国对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关注与参与、交融与冲突以及共同成长与辉煌的历史。 希望本书可以让读者更完整、系统的了解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以及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内容推荐 本书用媒体的眼光、历史的视角,精心收集中国110年来225篇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新闻报道、150余幅珍贵的新闻图片,真实再现中国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关注与参与、冲突与交融以及共同成长走向辉煌的历史。 按照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关系发展的历程特点,全书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以中国媒体对奥运会的报道为主,辅以中国或世界相关体育运动的报道。每个阶段末尾有奥运大事记作为背景知识,可以让读者更完整、系统地了解奥林匹克运动。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开幕。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更加深刻地认知奥运精神,更加自觉地宣传、践行奥运理念,积极地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之中。 目录 编者的话 发轫西方关注效仿(1896—1920) 天津大学堂赛跑/2 法国,观赛人众/3 外务部奏请简派美国博览会专使大臣折/4 大运动会/4 圣路义散会余闻/5 大法国,大会征图/6 京师大学堂运动大会敬告来宾诸君子文/6 京师大学堂运动会详志/8 大学堂运动会告词照登/9 敬告发起各学校联合运动大会诸君/10 颁发运动员奖品志盛/10 体育之研究/11 初入盛会 开阔眼界(1921—1948) 中华体育协会筹备今日开会/22 万国运动会记事/22 万国运动会之余波/23 伪选手出席世界会/23 伪国选手出场问题/25 刘长春自述/26 世界运动会今日开幕/27 刘长春途中喜恨交加/28 祝炮十发篝火齐燃十届欧林匹克大会开幕/29 刘长春备受欢迎/32 运动会花花絮絮/33 会旗下降篝火熄灭大会闭幕/35 刘长春的日记(一)/37 刘长春的日记(二)/42 刘长春的日记(三)/44 世界运动会闭幕时之情形/45 我代表团返国盛况/46 欧林匹克村/47 奥瑞欧林匹克委员莅沪/48 吾国出席历届远东运动会经过/50 一九三六年之世界运动会会场概况/54 世界运动会各国准备参加之消息/55 世界运动会消息/60 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略史/66 本会第二届理监事联席会议/68 我驻英大使郑天锡宴请我国世运选手/69 罗保遭受铁幕遮障两国退出世运大会/70 情绪热烈盛况空前世运会昨揭幕/70 与比利时比赛奏捷我篮球队大胜/72 我世运篮球队向菲律宾屈服/73 独立自主 交涉参与(1949—1958) 全国体总筹会揭幕朱副主席提倡国民体育/78 参加本届奥林匹克运动大会/78 抗议该会重新讨论承认我体育总会问题 并抗议该会邀请国民党 反动残余集团参加本届奥林匹克运动会/79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81 我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团启程/82 我出席奥林匹克运动会游泳选手参加比赛/83 我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团举行记者 招待会介绍我国体育发展情况/84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86 赫尔辛基举行盛大集会庆祝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87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对我国体育总会地位不作决定/89 中国体育代表团关于参加第十五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报告/90 参加十五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感想/94 我国体育运动的新发展/96 继续承认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合法地位/97 从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巴黎会议归来/97 在奥林匹克委员会第51届会议上/100 我国运动员第一次打破世界纪录 最轻量级举重运动员陈镜开双手挺举133公斤/102 中国参加第十六届奥运会筹委会邀请台湾省运动员参加全国选拔赛/103 参加奥林匹克运动队选拔赛的港澳运动员到京/104 中国奥林匹克运动队选拔赛全部结束 四十九人获得运动健将称号/105 参加第十六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我国代表团已经组成/105 抗议国际奥委会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 宣布在取消台湾单独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以前我国将不参加/106 黄中在墨尔本发表声明/107 更好地发挥运动员的潜力/108 十六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109 第十六届奥运会闭幕/110 为创造更高的纪录而努力/111 坚决反对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113 自强不息 另辟蹊径(1959—1978) 祝贺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胜利/118 规模巨大的新型体育场/119 检阅我国体育运动十年来的巨大成就 第一届全运会隆重开幕/119 把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推向新的高潮全国运动会胜利闭幕/122 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124 蒋帮混入亚运会的政治阴谋宣告破产后美蒋不甘失败加紧策划新的破坏阴谋/128 我体委和体总谴责国际奥委会非法禁止印度尼西亚参加奥运会/129 欢呼第一眉新兴力量运动会胜利开幕/131 陈镜开第九次破世界纪录/133 十三个阿拉伯国家抵制奥运会是英勇行动,/134 任何制造“两个中国“阴谋必遭彻底粉碎/137 在美帝国主义分子布伦戴奇操纵下国际奥委会悍然通过决议敌视新兴力量/139 台湾运动员和台湾奥林匹克参观团团员马晴山陈觉乘船离日返祖国大陆/139 中国人民绝不同国际奥委会发生任何联系/140 第一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开幕/141 第一届亚洲新运会胜利闭幕/144 三十多个非洲国家决定抵制奥运会/148 苏修采取各种卑鄙手段积极为美帝制造“两个中国”阴谋效劳/149 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闭幕/150 一些国家乒乓球代表团陆续来我国访问/151 亚非四十七个国家和地区的乒乓球协会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152 在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美国的日子里/153 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回到北京/156 中国不能派人前往参观本届奥运会/157 第一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在京隆重开幕/158 非洲国家同奥委会的三次斗争/161 亚运会联合会理事会以压倒多数批准执委会决议确认我国为会员并驱逐蒋帮/162 我参加第七届亚洲运动会体育代表团组成/163 第七届亚洲运动会在德黑兰隆重开幕/164 历史潮流奔腾向前——评亚洲单项体育组纫恢复中国合法权利和驱逐蒋帮的胜利/166 世界各国人民和国际体育界友好人士强烈要求国际奥委会驱逐蒋帮恢复我合法席位/169 亚运会联合会执委会通过决议 要求国际奥委会恢复我合法席位/172 各国体育界人士谴责国际体坛少数顽固势力制造“两个中国”阴谋 坚决支持恢复我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173 重返奥运崭露头角(1979—1988) 中国——未来体坛大国/10 我在国际奥委会合法权利得到恢复/183 英国议员要求抵制莫斯科奥运会希总理说阿富汗事件违反奥运精神/184 赛场内外/185 抵制莫斯科奥运会的一些国家将开会 讨论另组国际运动会取代夏季奥运会/186 是谁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187 我奥委会不派运动员参加莫斯科奥运会/188 新加坡和孟加拉国决定不参加莫斯科奥运会/189 莫斯科奥运会开幕前夕/190 一些国家领导人和舆论指出抵制奥运会意义重大/191 台湾同意改称中国台北奥委会 和使用新的奥林匹克旗帜/192 明年的奥运会/193 第十四届冬季奥运会/194 我健儿抵萨拉热窝参加冬季奥运会/194 海峡两岸冰雪健儿相会奥运村/194 奥林匹克运动展望/196 路金栋在洛杉矶记者招待会上说申请举办一九九○年亚运会如 实现中国将申请二○○○年举办奥运会/197 我国代表在国际单项体育领导机构中当选/197 中国正成为国际体坛的一支力量/198 象征和平与光明的火炬重新点燃 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在洛杉矶隆重开幕/198 奥运会开赛第一天传来”零的突破“喜讯/200 夺得奥运会金牌的第一位中国女选手 杭州姑娘吴小旋/201 奋勇拼搏直落三局战胜美国队赢得“三连冠” 中国女排荣获奥运会金牌/202 台湾新闻机构纷纷报道我体育健儿夺标喜讯/203 雄姿惊世界壮志振中华——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第二十三届奥运会述评/204 欣看携手耀中华——读奥运会期间台湾报纸有感/210 中国体育代表团第一批成员飞抵汉城/211 萨马兰奇警告中国台北奥委会 不得再次违反国际奥委会决议/212 我代表团第二批成员抵汉城 李梦华团长希望亚洲体育运动快赶上去/213 欢庆友谊和平节日 展示奥林匹克精神/214 奥林匹克运动的召唤——奥运会开幕式侧记/215 在第24届奥运会女子跳台跳水赛中技压群芳许艳梅为我国夺得第一枚金牌/216 庄泳为我国夺得首枚奥运游泳奖牌/217 中国台北女选手获一项表演赛金牌/218 我选手出师不利代表团认真小结/218 奥运会的球门为何敲不开——中国足球队三场比赛观后/219 亚洲赛艇史掀开新的一页我赛艇女将获一枚银牌/219 中国代表进入一批国际组织领导机构/220 二十四届奥运会落下帷幕/221 亚洲两强座次变化的感触/221 就中国台北奥委会制造事端何振梁致函国 际奥委会主席/223 更快更高 体育大国(1989—1999) 悉尼将争办二○○○年奥运会/228 袁伟民徐寅生率领10个项目代表队141人出征我首批奥运健儿飞抵巴塞罗那/228 企业界以各种形式支持我体育代表团/229 第25届奥运会拉开战幕/229 中国健儿金牌已超汉城奥运会/230 林莉夺金牌创世界新纪录 袁伟民要求中国选手既要先声夺人也要后发制人/231 邓亚萍又摘乒乓女单金牌我国健儿已获16金20银14铜/232 我要亲手给她戴金牌 记萨马兰奇和邓亚萍的友谊/232 喜人的进步——三届奥运会中国队金牌叙谈/234 漫议传统项目/235 中国奥运奖牌震动世界/236 凯旋时刻/236 中国健儿夺得女篮铅球银牌/237 第25届奥运会圆满闭幕/238 细教峥嵘地中海——第二十五届奥运会采访札记/239 带着亿万中国人民的真诚心意 北京奥申委第一个呈交申办报告/242 奥运会主办城市如何产生/243 国际奥委会第101次会议投票表决悉尼获 2000年奥运会举办权/243 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亚特兰大/244 镌刻新坐标——写在中国奥运军团抵亚特兰大之际/245 中国奥运代表圉完成赞助征集/247 更名称换旗帜 奏国歌 香港回归后单独参加国际比赛/247 崛起的象征/248 和平:人类之梦——第26届奥运会开幕式遐思/248 真的英雄/250 全国上下关怀中国体育代表团 激励体育健儿团结奋斗顽强拼搏/251 亚特兰大发生爆炸事件/252 与法德尚有一搏——中国队夺金形势分析/253 飞鹿独步赛场军霞红透天外/253 十四日苦战伍绍祖慨叹不易 十六金入囊 中国队锐气不减/255 华尔街日报肯定我奥运成绩批驳对我运动员无端指责/256 比较中的思考(看者有心)/256 我国健儿结束奥运会比赛共获16枚金牌22枚银牌12枚铜牌/258 多强争雄须时日奥运精神待弘扬——从奥运会看世界体育发展趋势/258 奥运百年盛会降下帷幕中国健儿获金牌和奖牌数均居第四位/260 不断超越 体育强国(2000—2004) 与奥林匹克同行——写在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之际/266 奥林匹克运动迎来千年盛会第27届奥运会在悉尼隆重开幕/267 一天内连夺6金3银2铜我奥运健儿拼搏铸就“中国日”/269 我奥运代表团实现历史性突破/271 我国电信首次参加奥运电视传输获成功/271 澳华人社区为中国运动员庆功/272 第二十七届奥运会在悉尼闭幕 中国选手共获28枚金牌实现历史性突破/272 中国体育代表团载誉回到北京/274 请相信中国!/275 杨扬为中国夺得冬奥会首枚金牌/277 国家体育总局等电贺冬奥会中国代表团/279 中国冲击冬奥会金牌走过22年风雨历程/280 中国奥运代表团肩负重托今日大队人马奔赴雅典/281 百年奥运沧桑今昔/282 第二十八届奥运会在雅典开幕/283 奥委会主席罗格亲自为杜丽颁奖雅典首奏国歌/284 奥运健儿飒爽英姿传捷报二十年创造五个“中国日”/285 中国香港选手赢得首枚银牌/286 百枚金牌千分自信万般自豪 中国百金之梦雅典得圆/287 国家体育总局等致电祝贺中国台北代表团获两枚金牌/288 雅典奥运会圆满结束奥运圣火告别雅典走向北京/289 惊喜带给世界雅典奥运中国军团演绎世界6大震惊/291 雅典闭幕式升起中国国旗奥运进入北京周期/296 北京周期 世界瞩目(2001—2008) 北京向国际奥委会递交申办报告/300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301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致信祝贺北京组委会成立/302 《北京奥运行动规划》正式公布/303 第29届奥运会会徽发布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303 细读“中国印·舞动的北京”/306 节俭 朴实 庄重 高效 国家体育场开工仪式举行/310 北京2008残奥会会徽发布天地人揭开面纱/313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0ne w0rld One Dream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问世 李长春发布口号/316 二○○八年奥运会倒计时一千天活动举行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亮相/317 08奥运两周年倒计北京奥组委献上周年大礼/319 北京2008年残奥会吉祥物发布活动举行/319 2008年奥运会主会场挺起“钢铁脊梁”/321 北京奥运火炬样式和传递计划路线公布/322 北京奥运迎来倒计时一周年 五国奥委会主席从罗格手中接过奥运会邀请函/323 北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就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不能前往台北市发表谈话/325 举办“好运北京”系列赛国际奥委会盛赞北京工作/328 北京奥运重点筹办工作如期实现计划目标/329 《北京宣言》肯定北京奥运会环保工作/330 6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奥林匹克休战决议”/332 北京奥运会筹办工作进展顺利 场馆均将按时竣工/332 北京奥运会相关信息/333 北京奥运会关键日期/334 试读章节 1897年11月29日 天津大学堂赛跑 初四日为天津大学堂赛跑之期,计头等、二等。两学堂学生一百七十余人,于九点钟齐集该学堂围墙内之跑场,演各种奔跃之法。是日,天气清朗,日色晴和,各学生均兴高采烈,互献所长,至十二点钟始毕。驻津英国领事亦往观焉。查赛跑一法,欧美各国学堂均有之,即西人之旅居中国者,亦每于春秋佳日赛跑一两次,少长毕集,男女咸致,率以为常。盖于游戏之中,仍寓习练之意,使其手足便捷,筋骨活动,亦体操中之一端也。总教习丁家立君,今秋于此商于两堂总办,均认为可行,故本届始有此举。兹将赛跑各法开列如后: 第一法:跑带跳一百码,每距十码设一横木,高约三尺零。跑至横木处,须从上面跳过,再跑至横木处。不跳者剔出。 第二法:赛掷重物。 第三法:跑带跳二百二十码。 第四法:先跑后长跳。先划一界,从远处跑到所划界即跳,以远者为胜。 第五法:先立后长跳。先划一界,至跳界立定,然后双足并跳,以远者为胜。 第六法:跑袋法。全身用袋套住,然后起赛,或奔、或跃,均从其便。 第七法:跑围场一周。以先到远处者为胜。 第八法:跑兼拾物法。就地置小圆场,每班一行,六班六行,起身处各置一筐,赛者从有筐处起,拾小圆物一枚,不许拾两枚,即跑回,置于原筐中。以拾尽为度,先拾完者胜。 第九法:绕场围跑三周。以先完者为胜。 第十法:持棍高跳法。搁横木,约与身齐。赛者先从远处持棍跑至横木处,用所持之棍助力,腾身空际,跳过横木,以高者为胜。 第十一法:先跑后高跳。以高者为胜。 第十二法:赛递物法。每班选四人,如甲乙丙丁,甲由场之一端起,跑至彼端,以所持之物递与乙;乙接物跑回此端,递于丙;丙接物又跑至彼端,递与丁,丁接物跑回此端起处。每班如此,以先回原处者为胜。 《国闻报》 (编者注:奥林匹克运动究竟何时传入中国?“1895年说”是流传最广、也是中国人情感上最愿意接受说法。该说法认为,1895年,法国顾拜旦致函李鸿章邀请中国参加首届奥运会,雅典奥运会组委会也通过各国驻外使馆转发了参赛邀请信,李鸿章却拒绝了顾拜旦的邀请。但是,通过《李鸿章全集》编委会的协助,查阅李鸿章1895年期间的所有奏稿文献,没有发现关于奥运会邀请的只言片语。经诸多考证,有关李鸿章收到第一届奥运会邀请函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加之,当时顾拜旦的主要精力,恐怕还是首先放在欧美几个主要国家能否正常参赛的问题上。作为亚洲国家,应该还不会引起他的高度关注。这也许就是连当时已经强盛的日本都不在被邀请之列的缘故。关于现代体育在中国起源的时间,也无从查考。我们能从近代早期报刊上找到的,就是这篇189了年11月29日关于天津大学堂赛跑的体育报道,以此作为全书的开篇。至2007年11月6日关于北京奥运会筹备情况的报道止,整整110年。) 1900年6月6日 法国,观赛人众 西贡五月十二号来电云:巴黎赛会,各院安置与赛各物,现将次告竣。每日入内观赛之人,实繁有徒,以故颇形拥挤云。 《中西教会报》 (编者注:五月十二号是农历时间,换算成公历当是6月6日。查巴黎奥运会的开始时间是5月20日,结束时间是10月28日。这段文字报导的是奥运会已经开过半个月后的情况。从中我们至少了解到两点重要情况:一是当时的巴黎奥运会比赛,直到半个月后,所有的会务工作才开始基本稳定,并进入有序运作;二是半个月的巴黎奥运会比赛,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前往观看。) 1903年 外务部奏请简派美国博览会专使大臣折 奏为美国散鲁伊斯城举行赛会,请旨简派正监督届时前往,暨由臣部酌派副监督先期布置赴会事宜,恭折仰祈。圣鉴事窃查美国将于公历一千九百零四年,即中国光绪三十年在散鲁伊斯城开设美国博览会。此会因纪念美国由法人购得鲁西亚那地方已及百年,设会庆贺。系美国立国以来极为重大之事。 《光绪癸卯(29年)政艺丛书·外政通纪卷》 (编者注:邱实辑录的《光绪癸卵(29年)政艺丛书·外政通纪卷》中,圣路易奥运会是将奥运会和博览会一起召开的,所以说这段奏折与奥运会“赛会”消息,应该说是有关的。) 1904年9月10日 大运动会 日本女子大学第四回秋季大运动会,以十月二十五日开会于校内。会中整备,十分优美。门首披红白色布,揭黄菊结成之“善学菩游”四字为额。场内树立各国之国旗。张其天幕,生徒出入处,交叉染成本校徽章之红花叶旗,交相辉映,旁列洋琴及陆军军乐队。本校组织之樱枫乐队,场内飞扬其大轻气球。预备揭示胜败,以报告观之来宾。九时三十分,流亮之音乐起,宣告开会,高等女乐部学生首演哑铃体操,其次则露西亚竞走,家政部之结合体操、自由体操、轮体操,英文乐部之旦暮铃等。次等演习,渐入佳境。来宾叹为观止。忽闻鸣炮一声,报正午之休憩。午后来观者益众,人垣数十重,车马填门,途为之塞,计是日朝野绅士淑女男女学生外国来宾,不下八干人。为日本自有运动会以来未有之盛。诚女子体育界最发达之新现象也。是日运动共三十二回。最惬人意者,为露西亚体操、障碍物竞走、假装并式体操、提灯行列、春秋竞争、自转车云。 记者曰:三十年前之日本女子,犹是今日我女子。体育之发达一至,是吾其甘为病夫,终吾宁速祝弱虫死。 《女子世界》 1905年2月 圣路义散会余闻 美国圣路义之大赛会,已于公历上年十二月初一日闭门矣。此次赛会,圣路义城之人,大为欣幸。因游客甚多,贸易亦甚繁盛也;而尤有益者,即为能扩充学识。会总某君云:以学识上及工艺上言之,不啻有新世界来矣。又有纽约时报云:以此次与十年前喜加哥相较,则喜加哥之费二十八兆金圆,收款十四兆金圆。圣路义之费二十二兆金圆,收款十一兆金圆(此收款合众国与本邦之助款不在内),而七阅月之内购票者十八兆二十一万七千五百五十七人,喜加哥六阅月之内乃有二十一兆,因喜加哥地当孔道故也。所幸者,今毕事而后,仍无遗欠。吾知斯举无人能谓其费用多而利益少矣。又有一报云:圣路义自有此会,大得荣誉于世界,无论远方之人要,不能不深加赞美也。惜其地太大,无一人能统观而遍游,引为憾事耳。 《万国公报》P2-P5 序言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祈盼。体育运动是全人类共通的语言。消除歧视,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的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连接世界,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从而建立一个和平的更加美好的世界,这就是伟大的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 公元1894年6月23日,当顾拜旦与12个国家的79名代表在巴黎决定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开创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时,这一壮举曾一度遭到人们讥讽。当时,体育界四分五裂,门户之见根深蒂固,派别之争频频出现,举办世界性的大型综合运动会既无先例,也缺乏经验,尚不发达的交通、通讯条件制约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最初的三届奥运会因资金问题,甚至不得不与商业博览会联合,成为世界博览会的陪衬。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跌宕起伏,历经最初20年的艰难探索,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方具形态,在世界政治格局的“冷战”中发展与危机并存,1980年代后的改革与创新真正迎来它的辉煌时代。“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没有国界。奥林匹克运动正成为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以体育运动和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庆典为主要活动内容,维护世界和平、增进世界友谊的重要国际社会运动。今天,奥运会已成为普天同庆的节日,奥林匹克运动也吸引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参与。 110多年来,中国境遇,翻天覆地,从固步自封的封建帝国,到被迫开放,一步一步滑向被世界列强奴役的深渊,以建立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辛亥革命在中华大地爆发了,但这场革命以同旧势力妥协告终。直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革命,才有了一个自立自强的新中国,并在改革开放中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体育的命运正是国家命运的写照。中国对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也从懵懂无知,到愕然警醒、关注效仿,再到自主参与、积极推动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新发展。中国人于1932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于1984年重返奥运会大家庭,日益成为世界体育大国、体育强国。今天,中国人民正在用前所未有的智慧和激情筹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奥运会,努力让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的一座丰碑。 新闻,作为历史事件的记录和报道,理应成为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认识、还原、研究历史事件真相的重要依据。本书用媒体的眼光、历史的视角,收录中国110年来225篇新闻报道,150余幅珍贵的新闻图片,辅以奥运大事记,真实再现中国对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关注与参与、交融与冲突以及共同成长与辉煌的历史。按照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关系发展的历程特点,全书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以奥运会的报道为主,辅以中国或世界相关体育运动的报道,生动、客观地展现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关系发展的历史脉络。每个阶段末尾有奥运大事记作为历史背景,可以让读者更完整、系统的了解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以及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编者克服三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困难,多方查找报刊资料,拍摄、扫描了近千份珍贵资料,并从中精心遴选了225篇。由于历史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资料相对匮乏。因个别原始报刊旧损,一些字词模糊不清或缺漏,文中以“□”替代。1950年代至1980年代中国媒体多采用新华社通稿予以报道,故此,独立自主、交涉参与(1949—1958)和自强不息、另辟蹊径(1959—1978)等阶段以《人民日报》、新华社报道为主。 本书形成过程中,中共宣武区委党史办李德平主任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由于时间仓促,未能完全确定报道及图片著作权人姓名,故未署名,特向相应著作权人致歉;并请相应著作权人见到本书后与我们联系。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和水平有限,难免缺漏失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2007年1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