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长篇系列小说之四,作者一个是公安部华盛音像出版社社长,三级警监。在公安战线上多次立功受奖。曾发表多部小说、诗歌、电视剧等;另一个是自由写作人曾在《北京文学》、《芒种》等刊物发表小说,创作电视剧剧本等,两人联手打造的刑事侦探小说,内容分五篇白骨迷案、煤城枪案、万里缉凶、毒吻真爱和豺狼末日。处处可见意想不到的洞见和全新的侦探的视角。让您一饱眼福。
古楼的建筑废墟中,警方发现了一具女人的白骨。在顺藤摸瓜进行侦破案件的同时,又扯出一个衣冠禽兽的企业家,而这具白骨生前就在这个工厂工作,于是,警方将视线转移到了企业家身上,而此时,真正的凶手却就在人们的面前……
公元2001年6月21日星期四,阿常度过了自己的25岁生日,生日的当天正是公安大学举行应届毕业生典礼的日子。典礼上的阿常显得特别兴奋,由于他在刑侦专业学习成绩突出,早在3个月前就有几个地区的刑警队来学校点名要他。毕业时的分配去向成为了阿常人生最得意的时刻,所有同学都向阿常投来羡慕甚至嫉妒的目光,阿常感觉在公安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脚下踩的仿佛不是大地,而是天空飘荡的彩云。
阿常最后的选择是北方一个工业重镇。这是一座有着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阿常父亲当年的一个战友掌管着这个城市百姓的吃穿住行,阿常的最后选择不知道是不是与这位父母官有关系,反正阿常是来这里工作了。
市刑警队为了欢迎阿常特地从市警校找来了几名警花站在门前为阿常献花,这情景无数次出现在阿常的幻觉和梦境中,所以当阿常下车与刘队长握手的时候,一点都没有觉得惊讶。
进入刑警队以后,阿常每天就是按时上下班,跟着开一些整顿纪律作风的会议,两个月内,没有参与任何一起案件的侦破工作,这令阿常有些不爽。还有更令阿常不爽的是同一办公室的老牛同志。阿常来的第一天,走进办公室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主动跟他打招呼握手,唯独这个老牛同志依旧半躺在沙发上看报纸。阿常在办公室里环视了一圈后,发现老牛还是生面孔,就鼓起勇气走近前,还没等张口说话,老牛却一骨碌自己站了起来,整理了一下警服,自言自语地说:“该去办案子喽!”阿常尴尬地把已伸出去的手划了一下又收了回来。老牛走时还看了阿常一眼,慢吞吞地说:“去把我杯子里的水加满,等我回来喝。”
阿常自然没有给老牛把杯子里的水加满,如果阿常为老牛倒水的话,那么阿常也就不是阿常了。
阿常和老牛之间的言行大家都装作没看见。
经常有人说不是冤家不聚头。阿常清闲了两个月后,队长让阿常参与一个案件的侦破工作,搭档和负责人就是老牛。阿常听说这个消息后,闷了半天找队长说给我一个别的案子吧……如果这句话是别人说出来的,刘队长就很可能伸出手来给面前的人一个大嘴巴,可这句话是阿常说的,于是刘队长就耐心地问:“你不是要求参加破案工作的吗?现在有什么问题……”
阿常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所以在刘队长还没有得到答案的时候,阿常就笑着摇摇头离开了。他心里怎么想的谁都不知道,反正他回到了办公室,一连几天埋头看武侠小说,根本不理睬忙忙碌碌进进出出的老牛。当然老牛也没理睬他,闷头自己忙活着。因为这个案子上级非常重视,省公安厅很快会派人来了解侦破工作的进展情况。
老牛和阿常总算说了有关案件的第一句话。
老牛走到埋头看书的阿常身边,扔给阿常一堆材料,说:“下午省厅来人了解这个案子的情况,你把材料看一下,肯定没有你手里的小说好看,但是作为办案人员,案情都不知道,恐怕也说不过去……”话没说完老牛已经离开了办公室。阿常看了一眼扔在桌子上的材料,拿出了一根香烟叼在嘴上,点着抽了几口,又喝了几口水,才慢吞吞打开材料看了起来。
案情是这样的:一个星期前,城西羊毛衫厂的职工宿舍拆迁,施工队在挖掘宿舍的化粪池的时候居然在一堆垃圾下面挖出了一具完整的尸骨。经法医对尸骨的鉴定分析,死者是女性,年龄大概在18岁到20岁之间,因为尸骨周围没有发现纤维物质,所以推断死者死亡的时候是裸体的。在对整个骨骼的创伤分析来看,骨骼上没有任何损害,但是在口腔牙齿根部有玫瑰色痕迹,所以认为死者是被掐死或窒息死亡,死亡时间距离发现时间大概10年左右。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