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一些地区,出现了经济区域化的趋势。这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也是对地区经济的整合,显示出在经济解构调整贺经济增长转型方面的意义。本书对经济区域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设计了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了与此有关的市场深化、产业整合、城市体系构建、政府职能转变、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地方政府合作等问题,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学术积累、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智慧的见解。
导言
第一章 中国经济区域整合的战略空间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区域化
二、经济增长分析的理论模式比较
三、空间一增长分析的拓展:方法和路径
四、经济区域化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第二章 经济区域化的空间结构:分析方法概述
一、经济空间
二、区域空间差异
三、区域空间类型
四、经济区域化的空间转换
第三章 制度变迁背景下的区域市场化进程
一、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市场化
二、市场化进程的空间特征
三、经济区域化与增长转型
四、区域整合与市场深化
第四章 经济区域化与产业整合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竞争态势
二、地区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产业发展现状
三、区域产业整合的目标和原则
四、区域产业整合路径
第五章 经济区域化与城市化
一、区域城市化:机遇和挑战
二、经济区域化与区域城市化的互动关系
三、经济全球化视野中的区域城市化进程
第六章 经济区域化与社会发展
一、经济区域化与社会发展
二、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结构转型
三、经济区域化中的公共服务与供给
四、经济区域化与社会发展的资源整合
第七章 经济区域化中的政府间关系
一、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间关系及其演变
二、动态演变中的政府间横向关系
三、经济区域化与多中心秩序的建构
四、探索区域合作新模式
第八章 区域整合、中观调控和区域综合治理结构
一、“十一五”时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
二、经济区域化与中观调控
三、区域综合治理结构
四、从综合治理到协调发展: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化进程
及其积极意义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