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汽车零部件整合/汽车企业管理丛书/索荣管理思想库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生产管理
作者 李纪珍//贾永轩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索荣管理思想库是索荣公司依据多年实战经验与咨询提炼,结合中国企业和行业的状况与趋势,吸收了国外先进管理理念与精髓,由实战专家与咨询顾问融会贯通而编著出版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企业管理丛书和行业管理丛书。其中,“索荣管理思想库·汽车企业管理丛书”是索荣公司经过对汽车产业的长期研究,结合多年汽车企业的咨询经验主持编著的,目的是打造汽车产业发展链条,提升汽车产业增值服务,培养汽车企业核心能力。

本书正是从汽车零部件产品整合、企业整合、管理整合的角度出发,从整车公司全球采购趋势、国际零部件发展趋势、国内汽车零部件发展阶段,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战略、技术提升与开发、经营管理、资本运营,零部件公司典型案例分析等方面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整合之路作了全面剖析研究。民族汽车工业、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关键要素之一在于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的整合。整合才有出路!因此,本书的目的就在于让各汽车零部件企业尽早认清整合大势,早做准备、早想对策,要么在整合中找好婆家,早早归顺,要么在整合中做大做强,成为一极,要么被无情地淘汰,破产倒闭而被扫地出门。

内容推荐

本书从汽车零部件产品整合、企业整合、管理整合的角度出发,对整车公司全球采购趋势、国际零部件发展趋势,国内汽车零部件发展状况,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战略、技术进步、管理模式、资本运营,零部件公司典型案例分析,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整合之路等内容作了全面剖析研究,民族汽车工业、自主汽车品牌要想发展,关键要素之一就在于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的整合。整合才有出路!因此,本书的目的就在于使各汽车零部件企业尽早认清整合大势,早做准备、早想对策,要么在整合中找好婆家,早早归顺,要么在整合中做大做强,成为一极,要么被无情地淘汰,破产倒闭而被扫地出门。

本书适用于整车公司采购系统及管理人员、零部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所有关心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广大读者。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丛书序

前言

第一章 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趋势

 汽车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的脱离趋势

 全球采购、同步设计、模块化的供求趋势

 汽车零部件技术进步的发展趋势

 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整合的趋势

第二章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评述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历史回顾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机遇、挑战与趋势

第三章 汽车零部件的整合趋势

 汽车零部件的产品整合

 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十大整合趋势

 汽车零部件的企业整合

第四章 汽车零部件企业竞争力评价

 索荣公司企业竞争力评价标准

 汽车零部件企业竞争力评价要素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评价

第五章 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战略

 把手的三大战略使命

 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

 鲁冠球与万向集团的发展战略

第六章 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管理模式

 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关系模式

 中外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模式

 中外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管理模式案例

第七章 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营销策略

 汽车零部件OEM市场营销策略

 汽车零部件售后市场营销策略

 汽车零部件企业品种营销策略

第八章 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科技进步

 汽车零部件产业科技进步的现状与趋势

 汽车零部件企业科技进步的范畴

 汽车零部件企业科技进行策略

第九章 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供应链管理

 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一汽富奥公司的信息化管理

第十章 汽车零部件企业整合案例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大型帝国”

 汽车减震器的“小型巨人”

 汽车零部件相关行业的“新生代崛起”

试读章节

二、汽车零部件与整车的同步开发趋势

零部件工业将保持与汽车工业同步发展态势。世界各主要汽车生产国家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的进程表明,零部件工业与汽车工业基本上是同步发展的。美、欧零部件工业还超前于汽车工业,日、韩汽车零部件工业则曾经滞后于汽车工业,但经过采取措施,也赶上来了。在整车厂家开发新产品时,零部件厂家通过参与同步开发,不仅可以减少整车厂家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而且可以缩短开发周期,同时可以与整车厂家形成紧密依存、协同作战的伙伴关系和群体优势。

整车企业与零部件生产厂商分离后,整车企业在提高自身核心能力的同时,零部件的自制率在下降。在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的专业分工上,整车企业越来越倾向于零部件企业完成一部分原来主要由整车企业完成的零部件产品开发、局部组装的工作。整车生产厂对汽车零部件的需要愈来愈多地依赖外部独立的零部件配套厂,零部件配套厂的责任不再只停留在传统的来样或来图加工状态,而是还要承担起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检验、质量保证、系统供货以及市场服务的全套责任。

同时,随着整车厂商之间的竞争加剧,整车厂商也在不断加快新车型产品的更新换代步伐。

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是零部件生产企业参与整车厂的全部开发过程,特别是一些拥有独特技术的大型零部件跨国公司的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同步开发的优点有:缩短从产品方案到进入市场的时间、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和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例如,德国大众集团通过同步开发方式,新车型的开发周期(从车型的决定到投产)已经从原来的30个月缩短到了23个月。

德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当前有81%的企业在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中与主机厂实施同步工程,而那些经营特别好的公司,则100%地与主机厂共同贯彻同步工程,从而保证了新产品及时上市,节省了时间和费用,双方均从中受益。

为缩短产品开发时间,大众集团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研究开发网络。其思路是,主要部件及总成(例如变速器、发动机、底盘等)不一定都集中在总部沃尔夫斯堡(大众总部)和茵戈尔斯塔特(奥迪总部)等德国城市进行研制开发,亦可移至其他国家和地区,因为该企业的子公司和分厂已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实现了“日不落”生产的目标。

据介绍,大众集团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使整个企业的研究开发如同地球围绕太阳一样24小时不停地运转,若这种联合开发的计划得以实现,则整个研制开发时间可缩短1/3。具体计划是,早上在德国沃尔夫斯堡着手进行一项新部件的研制开发工作,到晚上通过计算机联网把设计构想传输到美洲,然后由此转到亚洲同行那里,接着再由亚州传回德国。如此循环,整个工程的研制工作就可不间断地进行。大众在国外的研究开发机构,西半球将选在墨西哥和巴西,东半球可能选在中国。P10-11

序言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曾指出,振兴我国汽车工业的当务之急,是要从整合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入手,“做大、做强、做精”零部件产业,力争在未来5—10年内,使我国成为汽车零部件制造的重要基地。

本书《汽车零部件整合》是指三方面的整合:一是汽车零部件的产品整合,二是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整合,三是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管理整合。

世界各主要汽车生产国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的进程表明:零部件工业与汽车工业基本上是同步发展的。美、欧的零部件工业尚超前于汽车工业,日、韩汽车零部件工业曾滞后于汽车工业,经过发展也趋于同步。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表明:即使建立了整车厂,若零部件生产上不去,不能及时保证零部件供应,整车厂就难以发挥作用。如果靠长期大量进口零部件,不仅要花费大量外汇,也难以支撑汽车工业的发展。因此,不能只重视发展整车生产,而忽视零部件生产,需要把零部件制造与整车制造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使零部件工业与汽车工业同步发展。在整车厂家开发新产品时,零部件厂家通过参与同步开发,不仅可以减少整车厂家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还可以缩短开发周期,并与整车厂家形成紧密依存、协同作战的伙伴关系和群体优势。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也把汽车零部件的发展提到了与整车同步发展的重要位置,提出汽车零部件企业要适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参与整车厂的产品开发工作。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整合重点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是迅速扭转不能自主开发产品的被动局面,逐步形成产品自主开发能力;二是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实现按专业化分工,分层次的、合理的产业结构;三是改变零部件发展滞后的局面,实现与主机同步发展,参与国际分工。

汽车零部件企业最需要规模经济,但人们一提起中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似乎就有“散、乱、差”的印象。“散”是零部件企业集中度差、规模普遍偏小:“乱”是市场秩序混乱、行业管理混乱、企业管理混乱;“差”是经济效益差。因此,必须在零部件企业之间进行整合,通过资产划拨、兼并、重组、参股及控股以及租赁等资本动作方式,进行资产、资源的优化配置,组建真正意义上的零部件大企业集团,提高零部件产业的规模效益和整体实力。

同时,汽车零部件与汽车工业同步发展的趋势,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系统设计、模块化、电子化供货的趋势,汽车零部件企业管理升级的趋势以及汽车零部件企业兼并重组的结果,必然会促使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形成“金字塔”式供货结构体系。我国企业应及早研究建立零部件分层配套体系,找准企业定位,向大而全或小而专方向发展。未来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必然是一个兼并、重组、整合、竞赢之路。

汽车零部件企业整合的结果必然是:一是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的绝对减少。专家预言,到2010年,经过大规模整合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整体数量将减少70%,最后剩下一级供应商20~30家,二级供应商250~350家,三级供应商1250~1500家。二是汽车零部件企业集中度提高和规模扩大。培育和扶持具有一定开发能力、市场前景好以及技术水平、生产规模、经济效益在国内领先的骨干企业,通过资产和技术的整合,形成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大型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集团,并逐步形成全球性的汽车及零部件的跨国公司,这既是汽车零部件企业整合的目的,也是汽车零部件企业整合的结果。我国基本上初步形成了以万向、富奥、东风零部件事业部、湘火炬为代表的内资零部件企业集团。以及以德尔福、伟世通、博世、法雷奥、电装为代表的外资零部件企业集团,并且这种专业化、规模化的趋势正在加速进行。三是汽车零部件企业综合竞争力提高和加强。汽车零部件企业集中整合的结果是大者更大、强者更强,经过集中和整合洗礼的零部件公司必然会在产品结构、技术研发、质量管理、企业管理、营销配套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能力。

当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集中、整合,绝不是“归大堆”式的组合,而应该是“核聚变”式的整合。众多弱小企业的简单相加,“一盘散沙”式的大规模是毫无意义的。应该使我国的零部件工业能尽快超前于整车的发展,出现一些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联合舰队与“小型巨人”并存的产业格局。中国汽车零部件整合的手段无外乎三种:一是技术进步,二是管理升级,三是兼并重组。我们认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最需要管理而又最缺乏管理!管理的落后比技术的落后更可怕,管理的升级比技术的升级更重要!中外企业最大的差距是管理的差距,特别是战略管理的差距!因为,技术落后可以通过技术引进、设备更新很快提高,但是管理的落后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总体来说管理基础比较差,即使管理比较先进的企业也应该及时推动企业管理升级。管理也是竞争力,管理更是核心竞争力,管理是汽车零部件整合的总体动力!

本书正是从汽车零部件产品整合、企业整合、管理整合的角度出发,从整车公司全球采购趋势、国际零部件发展趋势、国内汽车零部件发展阶段,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战略、技术提升与开发、经营管理、资本运营,零部件公司典型案例分析等方面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整合之路作了全面剖析研究。民族汽车工业、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关键要素之一在于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的整合。整合才有出路!因此,本书的目的就在于让各汽车零部件企业尽早认清整合大势,早做准备、早想对策,要么在整合中找好婆家,早早归顺,要么在整合中做大做强,成为一极,要么被无情地淘汰,破产倒闭而被扫地出门。

本书读者定位主要有三类:一是国内外整车公司采购系统与部门人员;二是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三是对汽车零部件行业感兴趣的各类读者群体。

本书的编写过程得到了德尔福公司、亚新科公司、富奥公司、万向集团、万丰奥特公司、统一公司、开封欧信橡胶公司、淅川汽车减震器厂等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并得到了郑青山、夏静、陈吴、卢雷、杨兴朋、江涛、梁玺、唐晓媛等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另外,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许多的材料,但未能一一列举,这里对提供资料的各位作者表示抱歉。

学无止境,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不成孰甚至是不对的地方,真诚希望读者给予批评和指正,并进行有效的交流。

李纪珍贾永轩

2005年9月15日

书评(媒体评论)

管理也是竞争力!如何振兴我们民族的汽车品牌,从长远看,一是要提高自己的产品开发能力,二是要提升自己的企业管理能力,两者缺一不可。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耿昭杰

“索荣管理思想库·汽车企业管理丛书”的出版必将有助于打造汽车产业的发展链条!有助于提升汽车行业的增值服务!有助于培育汽车企业的竞争能力!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

客户、品牌与渠道是汽车营销的三大要素,树立品牌意识,依靠渠道的销售与服务,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满意度,使营销环节成为产品最大的增值部分。

——北京奔驰一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周勇江

振兴我国汽车工业的当务之急,是要从整合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人手,“做大、做强,做精”零部件产业,力争在未来5~10年内,使我国成为汽车零部件制造的重要基地。

——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

我个人认为,作为后起的发展大国,中国需要汽车产业;作为汽车需求的市场大国,中国需要汽车产品;作为悠久历史的民族大国,中国需要自主汽车品牌。

——北京索荣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贾永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