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教社外国文学简史丛书”是国内出版的首套供一般读者(而不是研究者)参阅、了解文学的普及性读物。丛书作者都是我国国别文学领域的著名专家教授,从事国别文学研究多年,有较深的造诣。每册文字控制在20万字左右,简明扼要,浅显好读。
本丛书提供国别文学发展的一般知识,简要勾勒有关国家文学发展概貌,包括发端、沿革、嬗变的历史轨迹、重要流派、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等。各册开篇为“绪论”,简述该国文学特点及走向。然后以时间为顺序,按阶段划分,每一阶段含若干流派,每一流派含若干作家。阶段为“编”,流派为“章”,作家为“节”。每一编以概况起始,介绍该阶段的时代特征和文学概貌,是为“面”;随后几章分别介绍流派和作家,是为“点”,点面结合,从宏观到微观,既可以使读者对各国文学发展有整体认识,又可以了解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为日后研读文学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书提供了英国文学发展的一般知识,简要勾勒了有关英国文学发展概貌,包括发端、沿革、嬗变的历史轨迹、重要流派、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等。本书以时间为顺序,按阶段划分,每一阶段含若干流派,每一流派含若干作家。阶段为“编”,流派为“章”,作家为“节”。每一编以概况起始,介绍该阶段的时代特征和文学概貌,是为“面”;随后几章分别介绍流派和作家,是为“点”,点面结合,从宏观到微观,既可以使读者对英国文学发展有整体认识,又可以了解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为日后研读文学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埃德蒙·斯宾塞(约1552—1599)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出生于伦敦一个布商家庭,少年时代就读于当时著名的进步教育家玛尔卡斯特开办的商业裁缝学校。1569年,斯宾塞发表最早的诗作,并进入剑桥大学彭布罗克学院学习。从剑桥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他曾于1579年为莱斯特伯爵效力,结识其外甥——诗人锡德尼。1580年,他被委任为爱尔兰总督的秘书赴爱尔兰,此后大部分时间一直在那里生活,直到1598年才返回伦敦,一年后病逝,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之角。
斯宾塞的主要诗作包括《牧人月历》(1579)、《仙后》(1590,1596)、《抱怨》(1591)、《埃斯特洛菲尔》(1595)、《祝婚曲》(1595)、《迎婚曲》(1596)以及《四首赞美诗》(1596)等。
《牧人月历》是一部包含十二首诗歌的组诗,每首以一个月份名称为标题。这些诗歌采用的是里奥克利特斯和维吉尔式的田园牧歌形式,主要由对话组成。诗的韵律形式多样,大量的古旧词语和杜撰的表达形式使诗歌显得古朴典雅。诗歌以乡村为背景,但是诗歌的目的并不是要对乡村的景象做出真实的描述,而是要借助理想化的乡村背景作为阐释生活的一个立足点。这些诗歌表达了三个重要的主题:爱情、生活、宗教。
斯宾塞是写抒情诗的高手。他最出色的抒情诗都写于他创作《仙后》的那些年间,其中尤以《祝婚曲》和《迎婚曲》最为有名,前者写诗人自己的婚礼,始终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后者写贵族的两个女儿出嫁,赞美两位如天鹅般美丽无瑕的新娘,诗中不断重复的迭句更是成为千古绝唱:“可爱的泰晤士河哟,轻柔流淌到曲终。”
不过,斯宾塞作为诗人最重要的成就则在于他那部未能完成的“传奇史诗”——《仙后》。作为乔叟之后第一首具有持久影响的英语诗歌,《仙后》的诗意美使之直到今天仍然在英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展示了斯宾塞将诗艺与崇高的道德目的结合在一起的天赋。按照计划,《仙后》共十二卷,每一卷写一名骑士的故事,每一名骑士代表一种美德,但他只完成前六卷和第七卷的一部分。这首有着复杂的寓言模式的长诗在文字、精神、道德、政治等多个层面上展开。诗中的仙后葛洛丽亚娜是伊丽莎白女王的化身。这曲献给女王的赞歌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诗人的生活和理想的写照。在每一卷中都要出现的亚瑟王子集十二种品德于一身。其主题是“对人的赞美、对生活的肯定、对冒险精神的歌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表达了人类的道德理想,很好地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时代精神。
斯宾塞立志重振乔叟开创的诗歌传统。他的诗歌用词古奥、内容丰富、形式完美。在《仙后》中,他首创后来被称作“斯宾塞诗节”的韵律形式。这种诗体的每个诗节有九行,前八行为抑扬格五音步。最后一行为抑扬格六音步,尾韵的形式是abab-bcbcc。诗句声韵优美,有如行云流水,间或使用的头韵和辅音连诵,再加上古朴的用词,产生一种庄重典雅的效果,正好与诗歌宏大的主题相契合。这种诗体对后世诗人影响深远,弥尔顿、格雷、拜伦、雪莱、丁尼生等人都曾仿效写出优美的诗篇,斯宾塞也因此而被誉为“诗人的诗人”。
与斯宾塞同时代的菲立普·锡德尼(1554—1586)出身于贵族之家。1568年至1571年,他先后在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接受教育,之后又前往欧洲游历学习三年。1575年回国后,锡德尼开始在宫中任职,经历过政治生涯上的沉浮后,于1581年成为国会议员。两年后,他获封贵族头衔并结婚。1586年,锡德尼随军出征西班牙,在战斗中受伤感染,不久去世,年仅32岁。
锡德尼留下了数量可观的不同文类的作品。他的成名作《阿卡迪亚》(1590)是一部长篇散文传奇,主要描写分别爱恋帕梅拉和菲罗克里娅的两位王子穆西多拉斯和派罗克里斯的历险经历。作品的场景、情节、思想和风格可以在希腊、罗马、意大利和英国的文学传统找到渊源。此外,作者还将田园诗和骑士精神这两种传统交织在一起,使得人们很难界定作品的文类。有人甚至认为《阿卡迪亚》是英国文学史上“现代长篇小说的先驱”。锡德尼主要的诗歌作品是十四行组诗《爱星者与星星》(1582),包括一百零八首十四行诗和十一首歌谣。这些诗歌虽然语言优美、结构精巧,但现在已很少有人问津,论者在谈论锡德尼时,讲的更多的则是他的文论《诗辩》(1595)。
《诗辩》是锡德尼为回应斯蒂芬·高森对诗歌和戏剧的指摘而作的,后者在其《骗人学校》中曾用“共和国的蛀虫”之类的说法影射诗人和戏剧家。锡德尼驳斥了高森的言论,指出诗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受自然或历史的局限,“而是自由地漫游在自己智慧的黄道带中”。他还认为诗歌的语言不仅模仿现实而且积极地改变现实,通过愉悦来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文中列举许多诗人作为实例,分析诗歌的类别及其作用,充满睿智和灼见,有些观点直至今天仍然不失其重要的理论意义。
P30-32
在物质还不怎么丰富,大多数人还安于清贫的日子,阅读文学曾经是一种主要的休闲方式。那时,读一本好的文学作品是莫大的享受,读的人不但自己兴奋不已,而且还急于同别人分享这种愉悦。所以一本好书往往会不胫而走,在邻近的识字群体中传来传去.从而使很多人都得益。那时,读书,尤其是读文学书,蔚为风尚。你可以在简陋的图书室,热闹的茶楼酒肆,僻静的路灯下,梧桐的浓荫里,看到人们在入神地看书。不是出于功利,也不是有谁在背后逼着,只不过自己喜欢罢了。那时候,阅读的动机很单纯,文学离普通老百姓很近。
不知始于何时,这种情况渐渐变了。物质开始丰富起来,生活有所改善,娱乐方式渐趋多元,读书的功利性越来越强,文学也终于离大众远去了。当然,书,照样有人在读,但和以前是明显不一样了。现在,不少人读书很功利:少年读书是因为家长逼着;青年读书是出于升学考研;中年读书是为了升等升级,好像人人都是奔着某个看得见的目标才去读书的。结果,读书的队伍越来越小,因为“目标”不明朗,或者无“目标”者是不大会去读书的;与此同时,阅读的范围也越来越窄,但凡与近期目标无关,或是关系不密切的书,便一律遭到无情摒弃,于是文学书被普遍冷落,也就势所难免了。
现代社会里,究竟还要不要读书,要不要读文学书呢?客观事实是最好的回答。去年,在上海举行的一次翻译(笔译)大奖赛中,捧走奖杯的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更让人吃惊的是,占压倒多数的七百来名中国参赛者,不是输在对原文的理解上,而是落后在中文的表达上。问题的严重性,不仅在于中国人的中文不如人家外国人,还在于那么多中国人中文都不如一个外国人。无独有偶,据报道在一次大学汉语大奖赛上,中国学生也输给了外国学生。显而易见.这样的恶果是同轻视文学。不读文学书密切相关的。因为当下很多人读书只为了升学、出国、考研,与此无关的书就不读。结果中文表达能力下降;知识面变得很窄;文化修养也越来越差。让人感到忧虑的是,那些视野不开阔,缺乏文化底蕴的人,尽管可以实现短期目标,但将来不可能走得太远,更不可能成就大事业。那些我们所敬仰的大家,走的是另外一条路。无论是在国外发展取得瞩目成就的杨振宁、李政道,还是在国内成名成家的钱学森、苏步青,这一类大师级科学家,虽然他们所从事的专业看似远离文学,但他们都有很高的文学修养,而且都反复强调,文学对自己科学上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都明白,读书,读文学书对于塑造人格,丰富学养,拓展思维,陶冶性情,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学书是无论怎样都应该读的。
我们认为,现代人只要识字,都应该阅读文学作品,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进程。大学生,或是类似文化层次的人就更应如此。我们还要为此大声疾呼,以引起全社会的注意:文学书,古今中外的文学书都应该读一点。为了提供方便,我们邀集了我国国别文学领域的外国文学专家教授,编撰了这套《外国文学简史》丛书。
这套《外国文学简史》与以往出的大部头《外国文学史》不同。它是属于普及性的,提供国别文学发展的一般知识,简要勾勒有关国家文学发展概貌,包括发端、沿革、嬗变的历史轨迹、重要流派、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等。基本框架是,以时间为顺序,按阶段划分,每一阶段含若干流派,每一流派含若干作家。阶段为“编”,流派为“章”,作家为“节”。每一编(章)均以概况起始,介绍该阶段的时代特征和文学概貌,是为“面”;随后几章分别介绍流派和作家,是为“点”,以期点面结合。全书开篇为“绪论”,简述该国文学特点及走向。
这套《外国文学简史》是供一般读者(而不是研究者)参阅的,所以力求简明扼要,浅显好读,文字控制在20万字左右。
编写成套的《外国文学简史》,在国内还是初次尝试,难免经验不足,不尽如人意,欢迎方家指正。
黄源深
2005年9月于紫藤斋
二十多年前我去英国伦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英国文学,学成回国后一直在大学里从事英国文学教学。方杰在学校里也长期为学生开设英国文学课程。相对来说,我们对英国文学比较熟悉。但在接受了《英国文学简吏》的约稿,真正开始动笔写时,依然感觉到要把书写好,并非易事。首先是材料的搜集和整理。方杰和我读了很多书,尽自己最大可能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了核对细节真实,我常常重新阅读原著,确保史实准确。第二是对作家作品的评价。在写作过程中我和方杰经常讨论,交流看法,使评论力求做到实事求是,有根有据。《英国文学简史》还存在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赵文书撰写了第六编第七章“当代诗人”,胡宝平撰写了第六编第八章“当代戏剧家”,在此谨表示感谢。
王守仁
2005年8月于南京大学